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林如海惊奇。
真正让林如海不解的是,在他们夫妻于荣国府小住的时候,贾赦兄弟经常举办小晏,且回回都请贾敬与贾珍父子作陪。
那个时候,贾敬从来不曾对他表露过亲近之意,就仿佛只拿他当隔房的堂妹夫。
这让知晓他是太子铁杆的林如海白担心了好久,暗暗唾弃自己小人之心。
可是如今,又是怎么回事?
林如海捏着那张拜贴,思索着究竟是贾敬自己的意思,还是太子……
他忽然又失笑,觉得自己真的是魔障了,连前世今生都分不清楚了。
若是前世他平步青云之后,太子亲自派人来拉拢他倒还有可能。
但如今的林如海,不过是个刚刚调入京城的五品员外郎。
京城里随便扔一块儿砖,砸到的人都比五品高,太子又怎么会注意到他?
既然不会是太子,那就是贾敬的个人行为了。
可贾敬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在荣国府宴饮的时候,酒酣耳热之际,什么事不好说,非得单独下帖子?
林如海沉思良久,还是决定先把这张帖子放在一边,待明日拜访过了恩师之后,再做打算。
可是,很多事情,都不会顺着人的预期来,当天晚上,贾敬便不请自来,亲自登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吧,修文收费的政策,在存在了不到一天之后就挂了。但从今以后,每一次修文,都要排队审核。
一看见“排队”两个字,再想想晋江的作者基数,我就是眼前一黑……
划重点:第129章 还没有留评的,都去冒个泡呗!记得打两分呀,不然晋江系统的红包是发不出去哒!
推个基友的红楼文,黛玉粉儿请进:
《[红楼]娶妻如玉》by朱大概
文章概述:把黛玉宠上天
第131章 林如海(十)
接到门房通报, 说是宁国府敬大老爷来了的时候,林如海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说人家失礼吧,人家分明是已经递过拜贴了;不让人进门吧,人家已经到了家门口了。
两家又是极近的亲戚, 怎么着也不好拒之门外, 林如海想了想, 一边亲自去请贾敬进来, 一边让人去备好酒好菜。
他是打定了主意,把贾敬请进来之后,只谈私情, 不谈公事!
只是, 贾敬既然已经不顾脸面找上门来了, 又怎么会轻易让他躲掉?
三杯酒下肚, 还不等林如海引导话题, 贾敬便石破天惊地来了一句:“林妹夫救我!”
林如海一懵:“敬兄这是何意?”
贾敬叹了口气, 仰头闷了一口酒, 满脸的一言难尽。
见他这副作态, 林如海只得再问:“敬兄有事不妨直言,林某也好参详一二。”
贾敬亲自给他斟了酒, 殷切地说:“只看林妹夫能舍得江南的肥差, 及时从漩涡中抽身, 敬便知晓, 林妹夫是个明白人。今日敬厚颜来此, 就是想让林妹夫给敬指条明路, 如何才能保全我宁国府一门?”
“宁国府?”林如海敏锐地察觉到,他说的是宁国府,而不是贾家。
怪不得在荣国府饮宴的时候, 他只字不言呢。
贾敬苦笑道:“不是我不念同宗情谊,只是……隔府的堂婶胆子实在太大,不但暗通甄家,更是与三皇子不清不楚。”
他一脸的不知要说什么好的神情:“我们家只站在太子这一条船上,尚觉得摇摇欲坠,想下来都不知道怎么下来,她还敢连踏三条……”
“不瞒妹夫,我是不止一次劝过西府老太太了。只是……”
他又灌了一杯酒,“只是我终究是个晚辈,她要倚老卖老,我也招架不住。敬身为一族之长,总得为家族考虑,不能让整个贾家都陷了进去。为今之计,也只得先考虑救自家了。”
贾敬之言,林如海很能理解,也很敬佩他一片为了家族的心。
在他前两世的记忆里,贾敬都是为了家族,放弃了仕途,出家为道。
只是儿子贾珍实在不成器,白费了其父的一片苦心。
不过,夺嫡之事,林如海实在是不愿意沾了,只得装傻:“敬兄说的,林某却是不大明白了。不怕敬兄笑话,我之所以急急忙忙从江南脱身,不为别的,只因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就想找个清闲的职位,也好多活几年罢了。”
贾敬却是一笑:“林妹夫又何必诓我?妹夫也知,敬年少无知时,也曾读过几本道经。别的倒还罢了,于望气一道自认还是有些造诣的。林妹夫的气色,又哪有半分萎靡之意?”
林如海一惊,小心地觑了眼贾敬的神色,确定他并不是无的放矢,不由哑然。
他原以为贾敬出家只为避祸,却想不到,人家在修道一途还真有天赋!
只是不知,他道了哪一步了?
林如海小心地试探:“敬兄既然有这份本事,却不知下代天子?”
贾敬摇头失笑:“妹夫莫要被外面那些术士给哄了,这世上哪有什么真龙之气?不过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罢了。”
他也不等林如海再说别的,直言道:“我这些年冷眼旁观,圣人对太子是越发忌惮,而太子却是当局者迷。若没有什么契机,天家父子早晚反目。到了那时,城门失火,我这池中之鱼,怕是难逃被烤熟的命运。”
林如海不由暗赞贾敬敏锐。
他自然知晓太子日后的命运,但那都是建立在有前世记忆的基础上。
第一世的时候,他就总是当局者迷,生生把自己给坑死了。
“敬兄既然有如此见识,又何不早早脱身?”
“林妹夫莫要与我说笑了。”贾敬又叹了一声,神色反而平静了下来,“朝中谁人不知,我贾家当初上太子这条船时,就不是自愿的,而是奉了圣命。只是天长日久的,圣人自己反而忘了一般,认定了是我们这些人挑唆的太子越发不听话。偏太子那边,又因着我等的初衷,对我等不十分信任。弄到如今,我们这些人,可谓里外不是人了。”
贾敬出身勋贵,却偏又是科举出身。
在文人堆里他混不开,在勋贵群里,他也和别人尿不到一个壶里。
想当初,就是因为他在翰林院混不下去,贾代化才想法子把他弄到了东宫,做了个侍读学士。
那个时候,太子身边科举出身的人还不多,他还能经常见到太子。
后来,詹士府的进士换了一波儿又一波儿,他虽然还是在詹士府挂名,可却早被边缘化了。
这固然有他自己消极怠工的原因,也充分说明了,太子并不是很待见他们这批被圣人分过来的势力。
这也怪不得许多勋贵都暗地里改换门庭,巴结崭露头角的九皇子了。
听他说了这么多,林如海也明白了,贾敬这是想抽身而不得。
但这种情况,说实话,林如海也是无能为力。
贾敬再次苦笑:“却是我强人所难了。妹夫今儿个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我自己已经这样了,何必再把你搅进来?只盼日后我贾家败落之时,妹夫能看在亲戚一场的份儿上,拉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一把。好歹,别叫我绝了香火。”
到了这会儿,林如海才算是彻底明白过来:这才是贾敬今日来此的真正目的。
什么请他指教,什么想脱离太子_党,不过都是幌子,是连他自己都知道不可能的事。
贾敬也很清楚,林如海也是无能为力。
可他还是说了,还是问了,还是提了。
至于目的,就是在林如海因不能相助而心怀愧疚的时候,向林如海托孤。
以林如海两辈子对贾敬的了解,这绝对是个狠人,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林如海估摸着,上一世和上上一世,贾敬之所以是出家而不是做得更绝,就是因为贾珍无人看顾,他放心不下。
他猜测,若是今日他应了贾敬所情,来日太子事败之后,他怕是会直接殉了太子,以求在圣人那里为子孙求一条生路。
贾家难得出了这么一个明事理又有担当的,若是真的折了,只怕还是躲不了前两世摧折的命运。
林如海敬佩他。
因此,虽然不想参与那些破事儿,林如海还是忍不住出言提点:“敬兄既然知晓关节在太子身上,为何不干脆对太子下一剂重药?”
贾敬强笑道:“实不相瞒,我虽挂着个太子_党的名头,相见殿下却并不那么容易。”
林如海笑道:“敬兄何必钻牛角尖儿?你相见殿下不容易,总有容易的人吧?难道这些人里,就没有一个明白的?不过是心存侥幸,不愿冒险罢了。若是敬兄肯舍得一身剐,多的是肯替敬兄牵线搭桥的。”
贾敬若有所思,却还有顾虑:“敬虽不惜己身,但太子若是不肯清醒,如之奈何?”
林如海道:“这就要看敬兄的本事了。林某只提醒一句:若是让太子与圣人易地而处,太子又会如何做想?”
贾敬眼睛一亮,喃喃道:“让我想想,让我想想,我得好好想想……”
这些道理他都明白,唯一不明白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太子听进去,从那摇摇欲坠的父慈子孝里走出来。
他相信,太子自幼便受的正统的储君教育,只要能看透圣人温情的表象,定然比他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易地而处……易地而处……这倒是个剑走偏锋的好主意。
太子与圣人一脉相承,若真能易地而处,太子纵然不能十分理解圣人的想法,也得有个七八分。
只是世人都敬畏皇权,从前从未有人敢想这样的事情而已。
想到这里,贾敬不由佩服地看了林如海好几眼。
——他原本以为,他自己的胆子就已经够大了,但和林妹夫比起来,他还是太胆小!
林如海被他露骨的眼神看得颇为惭愧。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胆子,能生出这样的想法,不过是死去活来两三回,见惯了生死罢了。
反倒是贾敬,第一次听到这种堪称大逆不道的言论,却没有半分失色,才叫他佩服呢。
林如海突然就开始期待,期待若是太子真的被他说动,日后的事情,又会如何发展?
说实话,因着前两世的经历,林如海对六皇子,也就是日后的新帝十分不喜。
只是在今日之前,他被定向思维给框住了,从来没有想过继位的不一定是六皇子而已。
如今被贾敬直通通地闯进来,却是给了他另外一条思路。
——既然他本心里并不想六皇子继位,而且已经在六皇子身上载了两个跟头了,为何就非要还在一棵树上吊死?若是最后继位的是太子……
作为正统继承人,别的不说,太子本身定然是底气十足的。
这样的天子,才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度。
只可惜,这辈子林如海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
他只想多做点儿善事,改变他林家注定绝嗣的命运。
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得往后排。
“敬兄,今日之事,还请莫要外传。我林家世世代代都只忠于圣人。今日林某之言,已经是階越了。”
贾敬笑道:“妹夫放心,我不是那等恩将仇报之人。若是日后太子成事了,自然少不了妹夫的功劳。若是……呵呵,还得拜托妹夫拉扯一把我那不成器的儿子。”
林如海有些尴尬:“我不是这个意思……”
“妹夫不必多言。”贾敬按住了他,“妹夫的为人,我是了解的。敬只不过是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已。”
在次干了一杯酒,贾敬干脆利落地起身:“打扰多时,敬这就告辞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菌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精神不是太好,日万什么的,是不可能了。请大家见谅。
不过,我会尽量存点儿稿,不要和大家久别一个月哒!
第132章 林如海(十一)
王阁老是林如海的座师, 在六部转了一圈之后,终于于五年前,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致仕。
圣人感念他的品德,保留了他文华殿大学士的称号, 又另赠太子太保。
王家本就是京城人士, 自前朝起就在朝中颇有影响力。
前朝末帝的时候, 朝纲败坏, 许多有识之士都隐入山野,以求明哲保身。唯有王家的先祖不肯隐退,要与国都共存亡。
太_祖听说了王家的事迹, 十分仰慕, 在城破之后, 命人迅速寻到王家, 堪堪把王家当时的家主和几个儿子从上吊绳上给解了下来。
王家家主原本是誓死不降的, 但他的二儿子却因不忍心, 偷偷把他的小孙子藏了起来。
看着嗷嗷待哺的小孙子, 他实在是不忍心再下杀手, 便降了太_祖。
王阁老品德操守颇有先祖之风,林如海一向十分敬服于他。
林如海相信, 若是老师知晓他不欲在京城蹉跎, 想到地方上为百姓做些实事, 他老人家一定会大力支持自己的。
而他这一次拜访恩师, 也有求教的意思。
王阁老桃李满天下, 林如海虽然高中探花, 但因着性子圆滑,不大和性情刚直的王阁老的胃口,并不算他的得意弟子。
因而, 这次拜访,林如海特意花大价钱收来了两副唐伯虎的画,一是迎合老师的胃口,也是有意拉近和老师的关系。
后宅这边,贾敏打听到王阁老的老妻崔氏喜爱翡翠,便也让陪嫁的首饰铺子里的人搜罗了上好的翡翠。
这唐伯虎的画还好说,虽然金贵,毕竟年代不远,只要肯花钱,还是能找来的。
但翡翠就不同了。
时人更爱软玉,其中以黄玉和羊脂白玉为尊。
翡翠是缅甸那边传过来的,因其质地通透艳丽,不符合君子美德而不为世俗所喜。
因此,质地尚佳的极品翡翠,极难搜罗。
好在贾敏的嫁妆铺子经营的好,门路也广,前段时间刚好弄来了一批翡翠原石,很是开出了几块儿好翠。
贾敏亲自选了一块儿鸡油黄的,让人挖了两个镯子,剩下的磨簪子是不够了,干脆就打磨成了一颗颗拇指肚大小的花儿、叶儿,嵌在点翠的金制头面上,十分的绚丽多姿,又不失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