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是个爽朗的性子,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却依然不改年轻时的本色。
她见了贾敏送的礼物,当时就表达了自己的喜爱。
“人都说,像我这个年纪,就得服老,首饰什么的,选些青玉、乌沉木的才相衬。我就不这么想。难不成,老了就不能爱美了?”
这话真是正合了贾敏的胃口,她自己就是个爱美的,除了子嗣之外,日子过的又顺畅,已经三十多岁的人,却很有些小女儿情态。
也因此,没少惹得那些夫人太太们背地里说酸话。
只是她自己不在意,林如海也乐意顺着她罢了。
听了崔氏的话,贾敏抚掌赞道:“师母这话,可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在江南时,不知多少人劝我,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就别跟个小姑娘似的,净捡着鲜嫩的穿了。我就奇怪了,我爱穿什么,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了?”
她说是别人劝她,崔氏如何不知道,这哪里是别人劝她,多半是背地里说酸话被她给听到了。
崔氏也觉得贾敏合自己胃口,当下便安抚道:“你本就年轻鲜嫩,很是不必把自己打扮老气了。”
贾敏笑道:“今日,我可算是遇见知音了!”
女眷这边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前院书房那里,林如海却不是很得老师的待见。
王阁老只有一子,如今带着家眷在甘肃赴任,时任甘陕总督。
因此,今日接待林如海,也没有小辈作陪,只有他们师徒二人。
落了坐看了茶之后,王阁老便淡淡地问:“你在江南那边干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想着回来了?”
林如海了解老师的性子,当下也不卖关子,直言道:“学生前些日子病了一场,突然就病明白了。”
“哦?”王阁老不以为意,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
林如海也不气恼,接着说:“那会儿,学生的独子夭折了,学生受不住打击,昏昏沉沉好多天,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名啊利啊的,争的再多又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再想想自己在江南官场沉浮数载,整日里与人勾心斗角,替圣上办差也只求不功不过。到头来,除了让自己的荷包肥了点儿,竟是于国于家无益。学生实在是惭愧至极!”
听了他这番剖白,王阁老的脸色渐渐缓和了,到了最后,竟然还露出了赞赏之意,微微捋须点头:“你能悟出这些,可见还不是无药可救。对了,你回京时,不是带着儿子的吗?”
林如海把林瑛的身世如实说了。
王阁老听了,也是一阵沉默,许久才道:“只要好好教导,孩子总是孝顺出息的。”
林如海露出感动之色:“自过继了瑛儿,许多人都不赞同也不理解学生。今日得了老师的肯定,学生才算是安心了。”
王阁老一吹胡子,就护起短来:“那些庸人俗人的看法又有什么重要的?总不能为了要个孩子,连自己的身子都不顾了!只要你们一家子过的和美,就让别人妒忌去吧。”
林如海连连称是:“学生受教了。”
王阁老这才缓和了脸色,问起了他以后的打算。
林如海道:“学生想着,就先在礼部待上两年,将养将养身子。待身子好了,能受的住奔波了,就想法子挪到偏远一点儿的地方,为百姓出一分力。”
“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呢!”王阁老大赞,承诺道,“只要你有这份心,到时候,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帮你活动活动。”
林如海也不矫情,真心实意地谢道:“多谢老师。”
接下来,王阁老又和他说了些京城的事,林如海一边与贾家听来的相互印证,若有不一样的,便出言询问,王阁老也耐心解答。
虽然王阁老已经不在朝堂,但他能接触到的层次,仍是如今的贾家不能企及的。
林如海从贾家收到的消息,有许多谬误和不详尽之处,都在王阁老这里得到了纠正和补充。
“老师的意思是,这三皇子……”感觉不妙啊。
王阁老冷笑:“自以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不知自己已然站在了悬崖边上,再前进一步便是粉身碎骨!”
林如海却道:“只怕三皇子不是不知道,而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了。”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三皇子自己想退,他身后支持他的那些人也不会允许他退的。
因为此时三皇子的进退,关乎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了,而是站在他身后的所有人。
而且,三皇子真的舍得退吗?
这是一场豪赌,输了固然会一无所有,可一旦赢了便是天下在握!
三皇子既然已经在圣人的纵容下走到了这个地步,就不会想着要退了。
王阁老“哼”了一声,道:“这些权谋之道,你倒是擅长!”
林如海干笑着给老师续了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任谁像他一样,同一个副本已经打了两次了,对其中的弯弯绕绕也得门儿清。
却又听王阁老叹道:“奈何太子殿下,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王阁老虽然不是太子党,但像他这种的老成谋国之臣,一向都是赞成“立嫡不立贤”的。
因为,只有嫡长子承位的制度得以延续,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动摇国本。
说的再诛心一点儿,在他们这些能臣、贤臣们看来,君王根本就不需要有多少才干,更不需要精明强干,只要能纳谏、会用人就行了。
就像汉高祖时的名臣曹参,因着一句“萧规曹随”,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实人。
但你瞅瞅他干的事儿。
——在汉高祖崩逝之后,汉惠帝继位了。
就像每一个新登基的天子一样,汉惠帝也有一腔雄心壮志,准备实现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这个想法被曹参当堂给喷了回去。
嗯,是真的“喷”了回去。
听听曹参是怎么说的:
“陛下垂拱而治,臣等各司其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嫌弃汉惠帝手伸的太长。
——陛下您就高居庙堂,安安稳稳地做您的圣君就行了。底下的事儿,我们做臣子的都会替您办好。咱们各干各的事儿,谁也别越界,岂不就是皆大欢喜了吗?
且不说汉惠帝听了这话是什么想法,反正在太史公的《史记》里,曹参就是个大大的名臣、贤臣,还是个老实人。
这就可以看出来,做臣子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天子了。
精明强干的那种,只能称得上明君,却绝不是最好的天子;愿意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的,说白了就是万事不管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圣君。
这种“致君尧舜上”的心思,从古至今,诸子百家是共通的,林如海很是理解。
因此,他私心里虽然不怎么赞同,却也不会傻到出言反驳。
作者有话要说: PS:谢谢大家的关心。
我现在是在家待产,暂时不出去工作了,所以平时就是睡的多,宝宝很健康,没有其他问题。我写文虽然也想赚钱,但这也真是我的爱好 所以,对我来说,并不算是负担。
只是希望,到时候大家不要抛弃我,因为我真的不会坑掉的呀!
第133章 林如海(十二)
林如海有意捧着, 王阁老又正是看他顺眼的时候。
这一次师徒二人的会晤,可谓是宾主尽欢。
王阁老为又一个弟子回归正途而欣慰,林如海也为与老师拉近的距离而高兴。
就连贾敏,也和崔氏结成了忘年交, 崔氏甚至已经邀请她参加某些清流夫人之间的聚会。
对此, 贾敏自然是欣然应允。
夫妻二人应王阁老夫妇之邀, 用了午膳才告辞离去。
而今的时节, 盛夏已去,金秋渐来,天气一日凉过一日, 日子也一天短过一天。
奶妈怕林瑛晚上走了困, 中午已经不敢再让他午睡了。
这孩子大半天不见母亲, 很是不高兴, 奶妈拿布老虎、拨浪鼓、摩柯乐什么的逗他, 他也爱搭不理。
等贾敏回来了, 他就赖在贾敏身边不肯动, 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 盯着贾敏洗手净面,换了家常衣裳, 就一把扑进她怀里, 抱着她的脖子不撒手。
“哎哟, 我的儿!”贾敏爱的跟什么似的, 抱着他坐到椅子上, 笑意盈盈地逗着他说话, “今日瑛儿有没有想娘?”
“想了。”林瑛说话还不太伶俐,两个字蹦出口,便忍不住吸溜了一下口水。
贾敏笑着给他擦干净, 又问他吃了什么,玩儿了什么。
林瑛都一一答了,不多时便自己高兴了起来,比比划划地和贾敏说,奶妈今日又带他看了府里的那一处,他已经记得到花园子里去的路了。
还有,花园子里有一种花可红了,明日里要带母亲去看。
林如海在屏风另一侧洗漱完毕,见他娘俩儿说的高兴,也不打扰,自去书房整理这些日子得来的消息,以免到了礼部抓瞎。
第二日,林府大摆筵席,宴请了林如海的同窗,第三日则是宴请各处的亲戚。
而礼部让他去任职的文书,也终于下来了。
自此,林如海便要每日兢兢业业地到礼部去点卯了。
礼部之中,皆是科举入仕的清流,其中不乏三皇子的门人。
林如海自认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平日只需谦虚低调即可。
却不想,三皇子一党当真是来者不拒,不过几日,便有人来拉拢他了。
看来,在京城立足,想要独善其身,当真是不容易。
不过,林如海也有应对的法子,简单粗暴却十分有效。
——无论那些人怎么说,怎么许诺,他就一句话:林某只忠于圣人!
平日里在礼部,他也并不与人有什么过密的交往,每日里只翻看卷宗。
别人排挤他,不给他活儿干,他也自得其乐,丝毫也不着急。
这三辈子以来,林如海还是第一次在礼部任职。
原以为,礼部也就是个清闲衙门,他只管在这里混两年,找个机会外放便是了。
却想不到,大夏开国不到两代,礼部中存储的关于各朝各代礼仪的古籍孤本却是多不胜数。
作为一个正统的读书人,这些孤本善本对林如海的吸引力,不亚于大鱼大肉对半个月没吃饭的乞丐。
他几乎是很快就投入到了知识的海洋里,每天白日里在礼部找自己没看过的书,下衙回到家里,就凭借自己强大的记忆力,把白日里记住的书籍抄录下来。
“这些可都是传家之物,难得有此机会,我可要给咱们瑛儿多弄一些。”
彼时,贾敏正带着林瑛在书桌的另一端,教他都《三字经》,闻言抬起头来,取笑道:“当年你在翰林院时,也没有这般的勤勉。”
林如海笑道:“心境不同,心境不同。”
他当时还年少,一心想着光耀门楣,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钻营上了,放在别处的心思自然就少了。
如今想想,那个时候的他,当真是过宝山却空手而归了。
不过,如今也不算晚。
“圣人仁慈,前几年开放了武英殿,允许七品以上的官员入内借阅古籍。待我将礼部的存书看得差不多了,还可以到武英殿去转转。”
贾敏啐道:“亏得人人都当你是个君子,不成想,竟是个盗书之贼。”
林如海不甘示弱:“我这般潜心想学,便是孔夫子再世,也只会夸我的。”
林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终于听见了一句能听懂的,不由拍手笑道:“夸我,夸我!”
“听见没,我们瑛儿都这样说了。”林如海得意洋洋。
贾敏嗔了他一眼,搂着林瑛哄道:“来,瑛儿,咱们不理他,跟着娘继续念:窦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扬。”
林瑛看了看林如海,果断抛弃了父亲,投入了母亲的怀抱,摇头晃脑地跟着念:“窦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扬。”
“对,瑛儿念得都对。来,再来一遍:窦燕山,有益方……”
书声朗朗,一道温婉,一道清脆,自书房的窗棂传出,听得窗外树上的蝉鸣都静了。
第二日是大朝会,尚书、侍郎还有郎中等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参加朝会了。
像林如海这种五品以下的,就可以适当的偷偷懒,不必去的那么早了。
陪着妻儿吃完了早饭,贾敏因应了别人的邀约,便忙着选衣服,挑簪子,又给要同去赴宴的瑛儿换了一身红彤彤的小袍子,上面绣着憨态可掬的狮子滚绣球。
林瑛喜欢的不得了,不住地伸手去摸那金黄色的小狮子。
林如海在丫鬟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与贾敏道了别之后,又专门俯身对林瑛道:“瑛儿要乖乖听娘的话,父亲去衙门上职了。”
林瑛歪着头想了想奶妈教的礼仪,奶声奶气地说:“父亲慢走,瑛儿乖。”
告别了妻儿,林如海心情极好地乘轿到了礼部衙门。
今日上官们都去上朝了,有懈怠之心的可不止林如海一个。
他来的还算是早的,衙门里只有几个整理文书的小吏,与他见了礼之后便各自去忙活了。
林如海身为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底下也有直属于他的主事和书吏,只是都还没有到。
这两个属官也不知是听谁的吩咐,从林如海上任,就对他不大热络,什么事都是公事公办,不肯多提点他半点儿。
对此,林如海也不着急。
毕竟,六部之中,有品级的官员是有数的,但那些没有具体品级的书吏,却是多的很。
既然这一个不肯为他所用,那他就找另一个嘛。
虽然不是祠祭司做惯了的,但这些书吏不比官员们每几年都要调动一番,他们一旦进入了哪个部门,那是一辈子都要呆在里面的。
礼部的书吏很多,但需要做的事就那么多,能抢到的固然要想法子保全自己还不容易得来的权利,那些抢不到的也未必就甘心。
他们平日里虽然不会冒头,但却会默默地学习,充实自己,以便机会到来的时候,可以迅速抓住,挤掉同僚,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