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心下恼极,偏碍着三公主的面子,不好斥责她母妃,索性连罗贵嫔处也不去了。
罗贵嫔吃了前头几位的教训,已想好了等皇上来后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一件多余的事也不做,专心侍奉皇上,让皇上享受与四公主的天伦之乐。
哪知左等皇上也不来,右等皇上也不来,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暗示说皇上生了气,罗贵嫔知道皇上是不会来了。
想到皇上生气,虽然是慧贵妃宁妃不检点的缘故,到底是因为贤妃,罗贵嫔心里恨极了贤妃。
皇后娘娘虽仁德,却管宫甚严,不许宫里有乌七八糟的事儿。
罗贵嫔别的不敢做什么,只好日日在屋内诅咒贤妃不得好死等话,不巧叫四公主偶然听见一二句,学了出去,说给了三公主听。
宁妃活了快三十岁,就这么一个女儿,看得心肝肉儿一样,上回没让女儿见着父皇,她已是十分愧疚。
现下她听见女儿嘴里有了不干不净的话,大惊问女官嬷嬷们是怎么回事儿,等知道是四公主教的,她忍不住这口气,又不忿只有罗贵嫔没得着挂落,思来想去,竟没和罗贵嫔当下说明,而是去报给了皇后娘娘。
苏皇后听了这事,自然要叫罗贵嫔到长乐宫来训诫。
罗贵嫔领训,又听皇后娘娘说临近过年,战事未定,此次便不报给皇上让皇上烦心,往后不许再在公主跟前说浑话,心内又感激又悔又怕,再不敢私下里乱说什么了。
只是她再忘不了是宁妃往皇后娘娘跟前告诉的这事,自然宁妃不来先找她商议,她也从此远了宁妃,连三公主四公主也不在一处玩了。
宫内之乌烟瘴气,可见一斑。
翻过年去,就在正月里,忠顺亲王和东平侯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之事震惊朝堂后宫,宫里终于消停了一阵。
但没过多久,四月里诊出贤妃有了身孕后,妃嫔们更按捺不住心内的酸和恨了。
有了上次的教训,无人再敢再和皇上皇后娘娘当面说贤妃的不是。
但宫内半月一请安,妃嫔们总有相见之时,只要说得不是太过分,苏皇后也不好次次拦住她们的话头。
更兼三位造了园子预备归家省亲的妃嫔家中,贤妃娘家是第一个捐了园子的,拔得头筹,偏生荣国府捐园子时一字未提贤妃名头。
消息传到后宫,庄贵妃慧贵妃又是对贤妃加了一重恨,想明白后,忙告诉娘家也把园子捐了,好歹好处不能让贤妃一个人占全。
但第二个第三个跟着的到底不如第一个体面,知道荣国府和贤妃疏远,她们又是解气,说话的时候,没少拿娘家说事。
是以饶是贾元春忍耐功夫到家,她孕中心绪不宁,容易多思多虑,也难免有落泪伤神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动了胎气。
见是这样,和皇上商量后,苏皇后索性从此免了贤妃的请安,让她在华阳宫安心养胎,好好给皇上生下皇嗣,别出什么差错。
可现在对贾元春来说,恩宠越多,宫中众人对她的恨意就越多。
宫中不是就贤妃一个人有了孩子,看得和个宝贝蛋似的。
除苏皇后外,皇上登基之前,庄贵妃慧贵妃皆有孕产过子,皇上登基后,宁妃罗贵嫔也生育了三公主四公主,皆没有贤妃这样特殊。
贤妃叫唤着动了胎气,谁知是真的还是躲羞?还是要让皇上和皇后娘娘知道她受了委屈,以此可怜邀宠?
因此贤妃虽然躲在宫内不出门也不见人,宫里的人反而愈加恨她。
而贾元春自去年九月复宠到今年四月,恩宠虽然不断,但受的委屈和窝囊气比在宫中这六七年加起来还多。
她月月盯着小日子盯了半年多,终于等到今年四月没来月事。
再过了半个月,太医诊出她怀了一个半月的身孕,贾元春可算是心落到了肚里,心想有了孩子,这下可就终身有靠了,欢欢喜喜就命人去报给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照着宫里的例赏了她,皇上也有赏赐。贾元春接了赏赐本想安心养胎生子,哪知先是被气得动了胎气不得不静养,后来她发现皇上竟渐渐来得少了。
先是五日一次来看,后变成十日一次,又成了半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
离今年冬日的第一场雪已过去了一个半月,皇上还没来过。
一开始,贾元春还想着前朝政事繁忙,战事未息,皇上没空来看她也是应当,她这里一应各样东西都是好的,可见皇上还挂念着她。
后来,贾元春久等皇上不来,每每问抱琴皇上现在何处时,抱琴都说皇上的御辇似乎往长乐宫去了。
次数多了,贾元春便明白过来,不是皇上忙于政事没空,而是皇上有空却没来看她,去看的皇后娘娘。
因是月份还小的时候便伤了胎气,孩子险些没保住,贾元春这几个月一直卧床静养,人出不去门,见不着新鲜事物,心情难免坏些,有时会露出些哀怨的情绪。
抱琴便劝道:“娘娘,当初咱们只想着有个孩子便是好的,现下娘娘已有了身孕,再有二三个月皇子公主就出世了,往后娘娘的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这一年多来娘娘盛宠,风光是风光,气也没少受。左右咱们有了皇子公主,皇上纵是冷,也不会忘了娘娘的,其余几位有皇子公主的娘娘不是过得也很好?还不用受气。”
“依我看,娘娘身子总不见大好,也是心里想不开的缘故,请娘娘放宽心,好歹顾着自己的身子呀。”
抱琴这话说多了,贾元春也知道有理。只是她经过皇上的盛宠,一时忽然没了,总有些转不过弯儿。好歹她叹气比从前少了些,也叫抱琴略放了心。
只是才把娘娘劝回来些,这一日又出了一桩大事。
抱琴忍着冷风站在殿门外犹豫了许久,终于一跺脚进了殿,让小宫女服侍着摘下斗篷又围在炉边烤暖了身子,身上没了寒气,才入卧房附在贤妃耳边说道:“娘娘,皇后娘娘宣宝二爷进宫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肥~章~
来啦~
猜猜看苏皇后找贾宝玉要干啥=w=
感谢在2020-10-21 15:22:18~2020-10-22 16:32: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是聆不是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汐槿 50瓶;妖妖妖?3 40瓶;琳琅 3瓶;澧有芷兮 2瓶;月夜№修罗、凶唧唧的毛球、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1章 苦读
长乐宫内, 贾宝玉心情忐忑的行大礼叩头给皇后娘娘请安,听皇后娘娘在上方温和叫起,便目不斜视的起身站直, 眼神直盯着脚下, 眼珠连动都不敢动。
自两年前家里出了事,凤姐姐劝了他那些话(注1),他也知道自己是家中长子,爹娘须得他往后奉养, 弟妹也得都靠着他, 还有祖母疼他那些年,他总不能让祖母七八十岁了还替他操心。
况且……他越长大了几岁, 知道得越多,越发觉现今的朝中并不都是那些国贼禄蠹,真有不少官员都是做实事儿的, 自圣上登基以来, 尸位素餐贪污腐败的官儿一个个都下了马。
他去读书科举进益,往后同僚上官都是楚国公凉国公这样国之功臣,并非他幼时看到的贪官庸人。
从前是老爷太太催逼他读书, 他没人解救,不得不读。
自凤姐姐劝了他之后没有半个月,老爷太太受了苦回来,没精力再拘着他, 他一日不读书, 不等袭人说,自己便先愧疚起来, 从此读书上进再不用人催劝。
今年春日他和琮儿一起回乡去考试,他们两个都县试府试院试三场皆过进了学成了秀才, 只他是一等的禀生,琮儿是增生,不领公家的粮食,却也有秀才之名。
他今年十五岁,比琮儿长一岁,开蒙却比琮儿早了两三年。
且因他是从小在祖母身边养大,祖母疼爱,在老爷把他和琮儿环儿兰儿放到一起读书上学之前,独有他是在家里请过先生正经上过学的,琮儿几个都是去的祖宗学堂,乌烟瘴气。
就是和琮儿环儿兰儿一起上学的时候,环儿比琮儿还小两岁,兰儿再比琮儿小一岁,也是他的学问最扎实,再加上他埋了头读书,竟不知琮儿的学问也能考中秀才了。
若叫琮儿明年再来考一次,和他一个年纪来考,是不是琮儿就和他一样是一等的禀生了?
贾宝玉和贾琮一起回京船上,夜里读了书后,心里总是想到这桩事。
从小他不认真读书,却有些诗才歪才,做一二句诗也惹得那些清客相公们们赞过一回,和兄弟侄儿们一起上学之后,他也从没想过弟弟侄儿们会有能和他比肩的一天。
贾宝玉这时才真正察觉到,原来他和贾琮贾环贾兰都是贾家的子弟,本没有谁就应该比谁更高贵,更出息。
回想读书这几年,一开始他是仗着小聪明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了就完事儿,能在老爷那里糊弄过去就完了。
后来他认真读书,也就是这两年的功夫,下了狠心一定要今年考上秀才,才死命的学。
可算算他们一起上学已有四五年了,除了他外,琮儿环儿兰儿三个哪个不是从那时起就自清晨读书到深夜?哪个不是做完了功课后还要再多学些?哪个不是有了不通的地方立时就找人去问?
琮儿能今年就考上秀才,原是理所应当。
今年乡试,明年是大比之年,他和琮儿都年纪浅,学问也不够,都不打算去考。
先生建议最好是再等三科,再过六七年,学问扎扎实实再去考试,一举中第,中个二甲也稳当些。
贾宝玉却下了决心,这一科不去,下一科不管怎样他也要去试试的,若能中,三甲就三甲。
今年他十五,下一科乡试便是十八岁,中了进会试是十九,再等一科他就二十一二了。
男子二十弱冠便是成人,两房已经分家,他便是家里唯一的嫡子,又是兄长,合该他撑起门楣。
老爷太太今年都已半百,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老爷太太生养了他,他身为人子,总该好好孝顺父母几年,别让老爷太太头发都花白了还发愁家中如何啊……
还有三妹妹,定的是卫家卫若兰,他家哪里都好,就是有叔叔婶子不省心。
人心难测,万一卫家看三妹妹娘家没人,欺辱了她怎么办?他做兄长的没个一官半职,怎么为三妹妹出头?
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宫里的大姐姐,那宫中又是个什么好地方儿?大姐姐说不定自己都煎熬着呢。
人家娘娘家里都是高官,独他们家让大姐姐丢脸。
家里出事这些日子,贾宝玉没少感受到人情冷暖。他自觉还是有祖母护着,尚且这样,万一哪一日没人再护着他,他就要撑起家里的门楣。
既立定了决心,贾宝玉回京之后这几个月比以往还下苦功苦读,就算是沐休假日也捧着书卷。
贾宝玉到底年轻,还没成人,只一心顾着立业,别的都没多想,不知他的母亲和祖母已为他的亲事操碎了心,又起了几回龃龉不快。
去年贾母入宫问过贤妃娘娘,隐晦的说了王氏十分挑剔宝玉婚事,贤妃便说请贾母一力做主宝玉娶妻之事,不必顾忌王氏之意。
哪知那日出宫回府后,贾母得知贾琏并王熙凤捐园子时并未提贤妃之名,眼见是已经和她离了心。
荣国府已是琏儿和凤丫头当家做主,这道理贾母不用多想便已明白。
可心里明白,不代表没有一丝震动。贾母又已是老年人,一时想不开,那日之后,便在床上病了好几个月。
直到春日到了春暖花开,贾母才终于渐渐好转,全都好了后,她便把鸳鸯琥珀几个大丫头都嫁了出去,任由王熙凤心给她挑了新的丫头使,祖孙几口面上相处还是和以前一样。
耽误了这小半年没管宝玉的婚事,他已和贾琮一起坐船回了金陵考试。
从金陵回来后,贾宝玉已是秀才之身,王氏便更觉他身份不同,再加上宫里传出贤妃有了身孕,她比之去年更挑剔上了十倍不止,连四品官儿家的嫡女都看不上了。
如此挑剔了几家后,京中媒人皆对贾家二房避之不及。
他家的二爷倒真是个好的,模样生得那样好,面若银盆色如春晓,人也十分知礼知进退,也确实出息,十五岁就是一等的禀生,怎奈有个难缠的娘。
这女子嫁人,要看的一是男子本人如何,二便是男子家中父母亲人好不好相处。
若是爹娘妯娌小姑子都是难缠挑剔的,任凭那男子本人再好,在嫁娶上也要落下个一二档。
没法子,女子生来弱势,嫁到夫家便成了夫家人,又不似亲儿子一样在公婆膝下养大,疼爱女儿的人家怎么不怕女儿受委屈?
贾家二房二爷就算家里爹娘获了罪,好歹有个在宫里的一母所生二品妃位姐姐,盛宠优渥还有孕在身,便能抹平这一项,再加上本人好,综合看来,配个四品官家的嫡女或是二三品大员的庶女都能配得上。
怎奈王太太实在是太挑剔了,比去年林举人的娘卫氏太太还更难缠。
卫太太只求媳妇富贵,毕竟不是京城人,也好糊弄,林举人好歹有个夏姑娘凑一对儿,两边都满意,今年八月趁着夏姑娘十六岁生辰,两家已办好了亲事了。
但贾家在京里立了四五代,到处都知根知底门儿清,王太太也对各家都知道,不大好糊弄。
她又要姑娘出身高,又要嫡出,又要样貌好看,又要知书达理性子和顺能管家理事,样样都要好的,也不想想能养出这样好姑娘的人家,凭什么看得上她这恶婆婆?
真要糊弄来一家好姑娘,不是害了人家?再说凭甚要为银子和高官结仇呢?她们不过小小官媒罢了。
官媒们没了法子,都对王氏避之不及,谁也不想赚这一家的谢媒钱,连贾母找她们说话,她们都一个个只装傻充愣,半点儿不出主意。
贾母气得没法,派了丫头去说王氏,告诉王氏贤妃娘娘之意。
只是新来的丫头再是怎么精心挑出来的,也不如以前的鸳鸯,传话时两句没说对,让王氏气了个倒仰,和那丫头很说了几句不好的话,又不巧被贾母知道了。
这婆媳两位又互结了仇,把贾政贾宝玉父子两个夹在中间。
贾政身为人子,自然要斥责王氏不敬母亲。
可王氏早对贾政心死,半句都不相让,与他针锋相对。
她女儿是二品贤妃,娘家哥哥现还被人称一声“王总督”,乃是国之功臣。
她一生生育了两子一女,为公公守过孝,给贾家主持了二十年中馈,贴进去半数嫁妆,现今却入过牢狱丢了诰命搬出荣国府,丈夫离心就罢了,女儿竟也不知道她的苦,向着婆婆让婆婆主持宝玉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