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安静的九乔
时间:2020-12-10 10:10:39

  “他们报之以沉默,我想,我应当是有史以来,最令他们觉得难堪的客人。”
  伊南忍不住笑出声来,她能够想象迦太基人的表情,难得遇上撒尔这么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远方来客。
  “因此我决定,我会一直沿着这片陆地的边缘航行,看看这片大陆究竟有多大,陆与海,究竟会将我们引向何方……”
  伊南想:如果撒尔沿着大陆海岸线行驶,那么他便是循着两千年达伽马的路线,沿着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一直向南,绕过好望角,再转而向北。
  他将一路穿过波涛狂暴的西风带,绕过并不会带来“好望”的“好望角”,在接近归途的时候他可能会遇上南亚次大陆的季风,可能会一直被吹到印度去。
  “伊南吾爱,我将告别你,踏上更遥远的征程。我将信守承诺,此生必定返回巴比伦与你相见。”
  “并谢你费心看顾王国诸事。爱你的……”
  伊南折起羊皮纸信笺,面对巴比伦王庭的花园,眉心微蹙,心头一会儿喜,一会儿愁。
  如果撒尔真的能在达伽马之前的两千年,就向南绕过好望角,开辟绕行非洲的航线——那么他确实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在这个时代的任务,但是撒尔所冒的风险太大了。她完全没把握,更加不清楚撒尔什么时候能够重返巴比伦。
  但现在她能做的,唯有好好看顾巴比伦王国,不让这个国家的国力在撒尔离开的日子里,有任何折损。“
  见到伊南把信件放在一旁,女官多丽小心翼翼地凑上来,低声用米底话说:“国内来了些消息,与您有些关联。王……王最近这一阵子好像对巴比伦颇为有意,想要……想要从您的手上得到一些土地。”
  多丽是来自米底的女官,她口中的“国内”指的是米底王国,“王”指的是名义上伊南的兄长,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
  自从撒尔登上王位,迎娶伊南,巴比伦与米底的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渐渐恶化。
  原因之一自然是米底国王的态度,阿斯提阿格斯在巴比伦的王与王后大婚之时,连一份像样的贺礼都未送出手;近两年则更有传闻,说伊南乃是“冒充”的米底公主,米底国王并不打算相认。
  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米底王国与巴比伦之间的贸易,正由顺差转为逆差。
  以前米底王国一向向巴比伦出口粮食。随着巴比伦水土改良工作做得卓有成效,巴比伦的农田地力迅速恢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能够反过来在米底荒年的时候反哺米底。
  再加上巴比伦出色的手工业,米底一下子发现自己成了净“流入”而不再有“输出”。
  米底国王这位名义上的兄长,心中便十分不忿。
  撒尔痴迷“航海”不问国事,王后当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米底。米底国王自然觉得有机可乘,立即遣使节前往巴比伦,面见王后,要求巴比伦给予米底“最惠”待遇——所有巴比伦向米底出售的货物,均予以免税,并由商家自动降价两成。
  这项极为无礼的要求自然被伊南“断然”拒绝了。
  米底国王便怀恨在心,想要借巴比伦的国王撒尔不在国内,王后主政的机会,向巴比伦发动进攻,夺取属于巴比伦王国的土地。
  这意味着,原本亲密的盟友、联姻对象,现在成了新的战争策源地。
  多丽报告了来自米底的消息,就退到一边。她现在是王后的近身女官,同时也暗中负责与米底王国那边打探消息。利用她以前在米底王国的关系,她很顺利地得到了很多来自米底王室内部的“内部消息”。
  伊南听了多丽的报告,点点头,暂时将心头的忧虑放在一旁。
  在撒尔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她至少不能让巴比伦被旁人欺负了去。
  “去请古尔温来,让他再带几个熟悉米底骑兵的将领和大臣前来。”
  古尔温带人匆匆赶来,惊讶不已地问:“这是……要与米底开战了?”
  若是与任何一国发生争端,古尔温都不害怕。但是与米底发生争端,则会是最麻烦的事。
  一个原因,是米底地处北方高原,居高临下,而巴比伦这里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无遮无拦,没有任何阻挡。来自米底的新型骑兵一冲,巴比伦人立即处于劣势。
  第二个原因……古尔温的妻子就是米底来的女官尼娅,他自然不想与米底反目成仇。
  听说了这个消息,古尔温最感担忧的是伊南的处境。明明她是米底国王的亲妹妹(古尔温的妻子始终信守了女官们发誓要保守的秘密),却依旧无法阻止米底国王的野心。
  “从现在起,我们做几手打算。”
  伊南开口时,心里已经有了成算。
  “第一件,调兵遣将,与米底王国的边界处补防。”
  “第二件,前往希腊,招募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一旦到来,就请他们给本土士兵讲解米底等国的最新骑兵和攻防战术。本国也需要一直能够与对手匹敌的骑兵。”
  “是——”
  这项决定倒也一定程度出乎古尔温的意外。此前他从未意识到新型骑兵对于巴比伦王国的威胁,但听王后说得郑重,古尔温猛醒:既然王后说要这么做,那么他们就应该这么做。
  希腊人那里,巴比伦人确实有很多来往沟通的渠道——之前为了修筑巴别塔就曾从希腊雇佣了很多工匠,通过他们牵线搭桥,邀请懂得军事的希腊人和雇佣兵入境,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件,多丽,去将王国全境的地图取来。”
  多丽应声去了,回转时捧了巴比伦王国全境的舆图过来,在王后和重臣们面前铺开。
  这幅舆图,是在撒尔登位之后,请了专门的工匠实地测量,在前人舆图的基础上绘制的,是当今巴比伦王国最为准确的一幅舆图。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最窄处是在哪里?”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母亲河河宽水深,是两河流域的天然屏障。但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敌人绕到巴比伦国土的北面发起进攻,越过底格里斯河,从两条大河之间的开阔土地发动进攻,派遣骑兵,沿着平原直冲而下。
  古尔温顿时上前,伸手比了一个地点;
  伊南一看:认得的,老地方——西帕尔。
  西帕尔附近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最为接近的地方,两条大河最窄处大约只有100公里。
  伊南想了想,果断决定:“大量雇佣国内的工匠和民夫,在这个位置修筑一条用于防御骑兵的城墙——我们不妨称它为:米底长城③。”
  古尔温一听就觉得这个名字很不错:它就是建来防御米底人的长城,但是也可以解释为:下令建造者是出身与米底的公主,以公主的生身之地命名,以提醒蠢蠢欲动的米底大军,两国可是有联姻关系的盟友。
  总之一切遵照先礼后兵的原则——
  这时古尔温小心翼翼地询问:“王后,您看,要不要去一个边缘行省,征发一些奴隶来修筑这座‘长城’?”
  伊南忍不住扯了扯嘴角:奴隶?她在一千多年前已经着手解放奴隶,现在又怎么可能踩着大步子倒退呢?
  “不,我不需要强制劳役。”
  “我要在巴比伦的土地上,人人都劳有所得,并且能在劳动中,增长见识,结交友人;我要人们视为王国出力为为自己出力,他们从这项高尚的活动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古尔温,你难道忘记了……”说到这里,伊南拖长了声音,没有再说下去。
  古尔温恍然大悟,伸手重重地一拍额头,心想:瞧他这记性,这么多年过去,他竟然完全把这“吃软饭”的事儿给忘了。
  王后哪里需要征发什么奴隶?她有的是钱,如果需要,她可以撒钱给所有的巴比伦人,请他们出力来修筑长城,保全国土。
  可是巴比伦人也并不是什么唯利是图之辈。只要他们知道这是为了保家卫国的必要之举,定然不会计较得失报酬。
  事情就这么都定下来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全巴比伦的官员们按照这个方略,分头去安排。
  臣子们退下,伊南则命多丽和古尔温稍留。
  “多丽,你以前提过,我有一个‘侄女’,嫁去了安善对吗?”
  多丽点头称是:她知道伊南指的是米底王国的另一位公主,是阿斯提阿格斯的女儿,嫁去了安善王国,现在已经生了一个名叫库罗什的男孩。
  安善是米底王国的一个附庸国,安善国王个性和软,对米底王国从来都说一不二。
  “古尔温,”伊南转向王国的枢密大臣,“你安排合适的人去安善,我要派人保护我的这个侄外孙。”
  古尔温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点头应下,立即着手安排,去保护王后的这位年幼的“亲戚”。
  待古尔温走后,伊南才告诉多丽:“你让尼娅盯一下这件事,等到古尔温全部办妥,我们在安善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这小家伙的时候,你派人去米底王庭,想办法提醒米底国王陛下——”
  “米底的公主,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第119章 公元前587年
  果然, 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经过提醒,想起了那个关于“灭国”的预言,烦恼顿生。
  安善王国的小王子库罗什, 是米底国王的亲外孙。但是米底国王迷信神谕, 为了他的王国最终不会亡于“公主的儿子”手中,他派遣心腹前往安善, 打算密谋暗害这个孩子。
  谁知安善人却将小王子保护得很好。
  没过多久,甚至连阿斯提阿格斯排出的心腹都被策反了,背弃了主人的“乱命”,直接留在了安善,保护年幼的王子。
  年幼而天真的小王子问那些来到他身边, 默默保护着他的陌生人们:“你们从哪里来?又为什么总是跟着我?”
  来人只回答:“虽然您的外祖父不希望您顺顺利利地长大,但是您有一位极为和善的姑外祖母。她想让您知道, 这个世界上不仅有恶意与仇恨, 也一样存在善意与宽容。她希望您长大后,也一样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世界。”
  小王子懵懵懂懂地点头,默默记下:恶意与仇恨,应该敌不过善意与宽容。
  安善国的小王子既然平平安安的, 米底国王的心思就此被牵制在别处, 暂时顾不上邻居巴比伦王国。
  利用这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 伊南在巴比伦王国国内, 将长达一百公里的米底长城迅速地建起。
  这座长城和巴比伦城墙的建筑技术完全相同,但是本着尽量减少非必要劳力的原则,整个城墙的风格非常朴实, 没有使用任何花哨的装饰。
  城墙极厚, 顶部宽敞, 墙体内甚至可供巴比伦士兵驻扎。城墙的最高处达到10层楼高, 简直可以算是提供绝佳守御和瞭望的要塞。
  城墙接近完工的时候,巴比伦代摄朝政的王后伊南亲临工地视察。
  当时曾经有无数的工匠,满怀对巴比伦的忠诚和对王室的崇敬之情,匍匐在地,想要亲吻王后的鞋子。
  伊南却让人把他们全都叫起来,亲自与他们一个个握手。令这些工匠感动涕零。
  在长城建成之后,所有工匠都领取到了巴比伦王室承诺给他们的丰厚薪水。巴比伦官员转述王后的意思:希望他们精明地使用这笔钱,不要让金钱从此躺在柜子里,而是让金钱作为投入资金,多办一些产业,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够因此获益。
  巴比伦人本就继承了始于苏美尔人的商业头脑,一点就透。
  这些来自巴比伦王国各处的工匠,在工程结束回到自己的家乡之时,都按照王后的意见,撸起袖子加油干,将从修筑长城时得来的金钱用于投入各种实业。
  巴比伦因此再次经历了一段农业与工商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谷仓全部被堆满,人们着手新建更大更透气的新式谷仓;
  幼发拉底河上和腓尼基岸边的港口里成天堆满了等待出港的货物,等待被运往南亚次大陆和地中海沿岸。
  而各地上缴的税金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巴比伦。
  古尔温十分惊讶:“王后啊,怎么好像您为修筑长城而付出的那些钱,现在已经全变成税金回来了?”
  伊南微笑不语。
  她这一招就是后世的大力发展基建项目来刺激经济,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只不过,修筑长城的经费,是从她自己的财产中支出;而作为税金回到巴比伦的钱,则成为国家的公共财富。
  与此同时,伊南着手用日益增长的税金来建设巴比伦王国的骑兵。
  巴比伦王国此前没有蓄养大规模的骑兵——主要原因其实是没有适合大规模养马的草场。
  驯养骏马,需要合适的气温、足够的草料,和适合骏马奔驰的草原。
  但是,巴比伦王国却拥有别国没有的优势:技术。
  马蹄铁为马匹提供了保护,使它们拥有更好的耐力,并减少了受伤的几率。
  于是,巴比伦的商人们再次出发。这次,他们奔向小亚细亚半岛上,在那里,他们与牧人签订了购买骏马的协议。从此马匹被一船一船地运到腓尼基的港口,一下码头就被染料标上编码,然后立即分组,轮流钉上马掌,就交付军方,开始作为军马进行训练。
  除此之外,伊南还下令改良了战车,将原先极其颠簸的两轮马车改为四轮马车,并在马车上增加了用于防御的隔板。
  富有经验的希腊雇佣兵来到巴比伦,开始向巴比伦的将士们传授在马背上作战的经验。
  他们教会士兵如何操控马匹,如何在马背上使用长矛与弓箭,如何居高临下地攻击步兵,以及如何应付同样在马背上的对手。
  而巴比伦军中的将领们则纷纷聚在巴比伦王庭,由古尔温讲解各种宏观战术,如何应用骑兵突袭对方的步兵、营地,又在何时应当将骑兵收回,派遣步兵上前清扫战场,等等。
  “枢密大臣,原来您也对兵法和战阵如此有研究——”
  “是呀,将您留在王庭处理政务,实在是屈才了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