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劝的她都劝了,该帮李贤得她也帮了,别人如果害李贤也就罢啦,可是谁能想到李贤会自掘坟墓?
就在这个时候东突厥突然反唐,在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带领下起兵,李治竟然下令让李初领兵出征平乱。
虽然朝中的臣子都有异议,然而李初可是有战功在前的人,此时出兵平乱,就算有人反对,李治依然一意孤行,非让李初领兵出战不可。
这下子李初也没办法啦,只能领兵出战事平乱。
历时三月李初终于平定东突厥作乱,同时,李初更以进言,以夷制夷之策。
换而言之就是效仿后世的自治区自治之制度。
洋洋洒洒的一番夷制夷一亮出来,朝中的臣子都大惊失色,显然没有想到李初不仅会经商,会算人心,更懂得如何打仗,就连制度上面,人家也是样样的精通的。
虽然大唐的国土随着这么多年的征战不断开阔,但是,掀起的叛乱也从来没有停过。
如果按照李初的提议,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不需要再派兵平乱,而只需要用他们本国的人来牵制他们。
“好,这个办法太好了。”不少人都看明白了这个主意的好处,虽然还是有人对这个办法表示质疑,然而李初也不是行事莽撞的人,对于他们的抗议。李初指出不如就用东突厥作为试点,如果试验成功证明这个办法可行,那么就在大唐的各处实施。为期就用三年来吧。
试点这个词,不少人都表示不错,可行的,就按李初说的办。
这下来就有人想起一件事了,这个试点,最后指挥人是让谁去的好?
李初立刻举荐了一个人,姚元崇。
由李初举荐的人,李治自然是要见一见的,所以召见了此人,随后定下此人,让他前往东突厥,具体如何的实施李初提出的政策,但有不解者,直接去问李初即可。
姚元崇自然没有异议,他是由李初举荐而得以担此大任,而且此事更是关系重要,一但行事不妥,最后可是影响重大的。
自知肩负重任,姚元崇郑重与李初保证,一定在三年内做出成绩来,令天下人都认可李初的主意。
东突厥的叛乱起得快,平得也快,可是洛阳再起动乱,明崇俨死了,随李治和武媚娘并往东都洛阳,却在洛阳内被人行刺身亡的。
消息传回长安李初的第一反应是这件事是不是李贤做的?
但是与之而来李初更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连她都怀疑会不会是李贤做的,那么所有人包括武则天和李治都会有同样的念头。
萧太后:“虽然听起来李贤是有这样的动机,但是他不会蠢到这个地步吧。”
宣太后:“难道你们今天才知道李贤是个蠢货吗?”
够扎心的,谁让李贤这些年的表现却是越来越蠢。
吕太后:“你想啊,李贤这么多年一直都不喜欢明崇俨,因为明崇俨不断的在李治和武后的耳边说他的不是,引起了他们对他的不满。杀人的动机,李贤完全有。”
孝庄太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了最后真的都会变成假的,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萧太后:“现在最重要的是群主你要不要救李贤?”
这件事就看李初想要怎么样,如果李初想帮忙,那么李贤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李初不想事情可就大条了。
李初:“这件事先缓一缓。”
她得让人去查,查清楚明崇俨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她虽然第一反应认为李贤有杀人的动机,可是她的心里明白,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萧太后:“怕只怕我们愿意缓一缓,可是有的人是不会给李贤缓一缓的余地的。”
第一个想要把握机会,除去李贤的人是谁?
武媚娘啊!
李贤一直咄咄逼人,武媚娘一直也在等待机会,现在就是一个机会。那么接下来就看谁的动作更快。
李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越在这个时候我越不能乱。就算有人想要把握机会把贤儿拉下马来,那也要等证据。如果我能赶在他们拿到证据证明贤儿有问题之前,这件事就能够由我来主导。”
萧太后:“行,我明白了,在这个时候群主你依然还是想拉李贤一把。”
宣太后:“自己的兄弟,要是这个时候群主都不拉他一把,李贤必死无疑。”
吕太后:“我要是武后这个时候我一定不会给群主有机会找到证明李贤清白的证据。”
想把一个人拉下马,就是懂得抓住机会。而且是紧紧的抓住,不让任何人有反击的余地。
“来人,备马。”现在就比谁的动作更快,偏偏李初留在长安,没有随行洛阳,和洛阳有一定的距离,最重要的是赶到洛阳去,立刻去。
李初一声令下立刻有人给李初备下马匹,李初带人连夜赶往洛阳,洛阳此时的情况并不好,街道上都是往来的衙役,四下寻找可能行刺明崇俨的人。
“公主,你刚离开长安,太子就到公主府去了。”李初刚下马,后面追来的人赶紧的将一封信给李初地上来,“这是太子,这是太子给公主的信。”
赶到公主府的时候没能碰上李初,以前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书信一封让人转交给李初。
李贤已经是太子了,在李治和武媚娘前往东都洛阳的时候他就留在了长安监国,作为一个太子,李贤还算是相对被委以重任的。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明崇俨既然会被人暗杀了,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明崇俨的死是不是李贤派人做的?
这个时候了,没有人会相信李贤的,李贤的第一反应就是寻上李初,急于向李初寻找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来的快李初跑的更快。相比之下,李贤想找李初证明自己,李初只想靠自己证明李贤的清白。
两者间的差距高下立见,李初在城门被信使追着堵到了,并没有二话的接过李贤给他的信翻开看完。
然后朝着那信使道:“回去转告太子,让他安安分分的,少做少错,最好不要再动半点歪心思,否则天皇老子都救不了他。”
萧太后:“天皇老子不就是你们的老子吗?群主啊群主,你这是忘记高宗如今就是天皇了吗?”
宣太后:“这个时候了,别拿群主开玩笑了。”
李初确实管不着她们,她只问一旁的慈心道:“明崇俨的案子是由谁来查的?”
“大理寺卿。”虽然人才到洛阳,案子交给谁来查查,那可是李治和武媚娘定下的事,压根没有别人置喙的余地。
李初问道:“狄大人如今何在?”
这样的案子,若是按李治和武媚娘对明崇俨的看重,自然是要案,既然是要案,那就应该交给狄仁杰来查查才对,
素来会查案,善查案是狄仁杰的名声,有要案,第一时间该想到的是狄仁杰啊。
“狄大人不在京中,陛下派他为宁州刺史,五天已经前去上任。”
第121章 不自知的李贤
最擅长查案的人反被派出京,事情听起来让人觉得十分的巧合。
“公主我们要进宫吗?”都到长安了,这个时候如果不进宫,好像不好交代。
李初道:“进,自然是要进的,我是公主,洛阳就算有我的公主府,也得第一时间进宫见父亲和母亲,更别说我连公主府都没有。”
萧太后:“这话群主不妨和高宗提起。”
宣太后:“谁让群主你不喜欢来洛阳。你要是跟李治和武媚娘来洛阳,他们早把公主府赐给你了,还用你现在在这儿道苦,连个公主府都没有。”
李初:“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什么时候成了道苦了?”
孝庄太后:“虽然群主是没有公主府不假,但是她在洛阳的资产也不少。宅子别院多着。”
终于有人想起李初也是一个有家底的人了,别说是洛阳了,李初都没有好好的统计过自己的名下到底有多少宅子别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想要到哪个地方去,就是现买的宅子她也可以买到。
萧太后:“财大气粗的群主真是令人羡慕妒忌恨。”
宣太后:“言归正传,群主,我不认为明崇俨这件事真的和李贤没有关系。”
虽然一路上宣太后不断的重申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一些看似很蠢的举动实际上也可以很聪明,只是在于人怎么样操作。
吕太后:“蠢人有时候做蠢事,还会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
李初:“那么我们就用证据说话,用证据来证明究竟我们哪一个对,哪一个错了?”
从长安来到洛阳就是为了证明这件事,无论你先做还是没有做,就让证据来说话。
这样的李初所有人都认同,虽然李初是不愿意相信李贤会做出这样杀人的事情来,但是也得用证据来证明。
“公主。”李初那样,从长安直奔洛阳,一路上这么几天的行程早就传到了洛阳。
在宫门前德宝候着,看样子是算准的时间在门口等着李初呢。
“德宝公公。”李初打了一个招呼。德宝连忙的道:“陛下让奴来接公主进宫。洛阳不比长安,怕有人不识公主,冒犯公主。”
当爹的也是操心的命,就怕李初受了委屈,叫不长眼的人欺负。
李初听的脚步一顿,抬眼看向德宝,德宝低头垂目的,好像完全没有看到李初的眼神。
“明崇俨的事父亲怎么说?”直接就问,德宝是不会轻易张口的人,按理来说这接人的事,一般都是话多的德福出面,今天德宝一来就急急的把李治的态度说了,李初微怔,立刻问起来。
德宝道:“陛下已经下了旨意,一定要彻查此案,查到真凶绳之于法。”
“在我的面前就不要说这些官话。”李初不满的斥责一句,德宝连忙的道:“可是明道长死的蹊跷,案子尚未明朗,不管是陛下还是天后都等着大理寺卿将案子查明找到真凶。”
是啊,态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证据,没有找到证据之前所有人都是可疑的,所有人也可能不是凶手。
“狄仁杰狄大人为什么突然外放?而且这么巧”行啊,要找证据是吧?李初也不纠缠。转了话题问起狄仁杰为何突然外放 “此事是陛下和天后商议,想必是为让狄大人可以入政事堂做准备,毕竟入政事堂诸公都是这么过来的。”德宝是伺候李治的人,跟在李治身边那么多年,最是清楚不过政事堂的诸公怎么安排起来的,李初怕是在情急之下忘记此事,他却不会忘。
李初瞥过他一眼,“狄仁杰狄大人这些年一直在大理寺和御史台转悠,就差一步,也对,若是到地方拿到政治回来,能再一步。”
用这样的理由把人放出去,完全不给人挑刺的机会。
德宝连忙的道:“陛下和天后都看重狄大人,自然要安排。”
行,从德宝这里是问不出什么来了,那好,李初也不问了,“父亲让你接我进宫,有没有说让我先往他那去,还是先去母亲那里?”
这话德宝是可以回答的,“陛下说了,公主想往哪去都行。”
好,李初算是明白了,李治今天派德宝接她,这是想让她沉下气,因为明崇俨的事,李初显得失了分寸,这个时候就得沉下心来,只有沉下了心,李初才有可能查清案子。
“如此我先去见母亲吧。”既然李治已经派人来提醒她要沉下心来,她第一个该去见的人就是武媚娘。
但李治知道的事,武媚娘何尝不知,李初去了,话可以说个明白,至于其他的事,先放一放。
“是,奴这就送公主去。”德宝完全没有意见,李初来了,想往哪去都行,李治都放话了的,他更没有意见。
李初到武媚娘的宫殿,没想到武媚娘竟然在宫门口等着她,瞧着她的时候武媚娘轻轻地道:“不错。”
这样的一声不错,听得就是德宝都不禁抬起头看了武媚娘一眼,却又很快的垂下头。
“母亲。”武媚娘的话李初就像是没有听见,只是冲武媚娘见礼,武媚娘道:“行,把人接到也送到了,回去吧。”
打发的正是德宝,德宝可是求之不得,立刻应下一声退了下去,武媚娘朝李初招手,“知道我为什么把狄仁杰派出去吗?”
此问落下,可不是李初刚进到洛阳的时候问起是何人主查明崇俨的案子时奇怪狄仁杰那么巧的在这个时候竟然被派出洛阳,不在朝中,武媚娘……
不是听到的,更有可能是猜到,如同李初想的那样,朝中出了大事,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起狄仁杰,无非就是因为狄仁杰可担大任,所以才会将大案交给他去查。
武媚娘知道李初的疑惑为何,而显然武媚娘十分的坦然,此时问完也与李初的目光直视。
此问李初问过德宝,因此答道:“孩儿问过德宝公公,德宝公公说因为父亲和母亲想提拔狄大人?”
“自然有这层意思,可是另外的用意,别人都不知道,你想知道?”武媚娘招手让李初走过去,母女并肩往里去,同时也问起了李初可是想知道这些事?
李初微微一顿,“明面上的用意明白就好,其他的想必是只有父亲和母亲才能知道的事,孩儿还是不知道的好。”
识时务啊,人不要太好奇,好奇心要是太重,会给自己惹祸的。面对武媚娘和李治想要不为人知的事,李初虽然奇怪狄仁杰会不会是武媚娘特意支出去的,可是既然李治都同意,显然这件过不简单,那么李初就不想知道得太多,毕竟得到狄仁杰为什么外放的原因也不可能改变发生的事。
武媚娘伸手牵过她的手,“瞧,你啊,不管心里有多少的想法,有多急,你都能稳得下来,能记住你的初衷,不会让自己陷入好奇之中,失了你的本性,我就是喜欢你这样。”
一通的夸赞李初,突然的靠近,武媚娘道:“你猜明崇俨的死,会不会和我有关?”
李初一下子吓住了,出武媚娘之口,仅入李初之耳,李初转过头看向武媚娘,武媚娘依然和先前一样的拉着她的手,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她并没有说出什么骇人听闻的话来。
“母亲。”李初唤一声,萧太后已经喊了起来,“妈啊,妈啊,这要是武后做的,那这件事,那这件事分明就是冲着李贤去的,就是为拉李贤下马,群主,你要是因为这件事和武后闹起来,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