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意元宝
时间:2021-01-19 10:07:37

  有些事她尚没有想好去不去做,或许可能会有另一条路可以做到,但她没有决定,没想到啊没想到,她没想好的路,李初帮她想好了!
  《姓氏录》的意义没有比武媚娘更明白,那是她想把武氏一族抬入世族的工具,但纵然如此,真正的世族依然看不上他们武家,更看不上她武媚娘。
  背地里多少人笑话武媚娘,武媚娘都不在意,她只要是皇后,但凡见她的人都要恭敬唤她一声皇后。
  可是,笼络人心,让她立足于朝堂上,让她处于不败之地,是她必须要做到的事,李初的主意,可行与否?
  心中诸多的思量,百转千回。
  利益二字令人心动无比,武媚娘清楚一点,比起世族来,那些新起之秀,若能收拢他们的心,让他们为她所用,她所得到的利远远大利于世族的。
  而且世族家底深厚,想要笼络他们不容易,纵然笼络了,你永远都无法确定他们会不会背着你做什么谋害你的事。
  新起之秀没有根基,一但和她联系在一起,最后只能依附于她,永生永世,永远都不可能背叛她。
  “初儿,此事非同小可,放一放。”武媚娘是心动的,而且连着引发的深思更是心动,但此事不能现在决定,更不能由她来决定。
  宣太后:“群主说到武后的心坎上了,群主再接再厉,不过今天得到此为止,太激进反倒显得刻意,对群主不是好事。”
  确实不宜再激进,纵没有宣太后的提醒,武媚娘说让放一放,李初断没有不听。
  闭上嘴乖乖的立在一旁,武媚娘收起心上的诸多想法。
  “母亲,你让父亲如何处置打架的武承嗣和贺兰敏之?”李初没有忘记另一回事,赶紧的问起武媚娘。
  武媚娘料到她去寻李治的时候李初定有想法,果不其然,早早即猜到她是去做什么了,行!
  “为了他们打架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你能让你父亲一气贬了四人,我也该出面平息一二他们的怒火,不就是想看我能不能痛下狠手处理武家人?一个个未免太小看了我。送上门来让我收拢人心的事,我岂有不把握的道理。”武媚娘似乎在李弘的面前露出了爪子,因此再不掩饰了,看得李弘心下颇是心惊。
  武媚娘注意到李弘的眼神,淡淡地落在他的身上,“弘儿,你要记住你是太子,所做诸事需得为国为君,若能利于国者,无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不必迟疑。至于利于国之外再有自己的私心,你的私心亦可利于国,无不可行,懂了吗?”
  心知此时的李弘心里都在想什么,武媚娘敢在李弘的面前显露自己的私心,更不怕说得明白一些,好让李弘深有体会。
  李初瞧得李弘几乎已经快傻掉的样子,好想捂脸,可怜的孩子,看得出来吓得不轻,都是因为武媚娘太强悍了。
  说得好像没有她的份儿一样?她把李弘吓得还轻了?
  不轻不轻!因着一件接一件事叠在一起,那才致使效果倍增,一个晚上李弘都在努力的消化接受到的讯息。
  可是直到从武媚娘的宫殿里出来,李弘一直没有得到武媚娘的回答,武媚娘到底请李治如何惩罚武承嗣和贺兰敏之?
  还有李初刚揍了人回来,要是罚了那两个人,李初接下来会不会也会被人掺?
  百转千回,李弘想回头问个清楚,哪怕问不到武媚娘,可以问问李初也好。
  结果看天都黑了,饭都吃饱的人好意思再回头问?
  一天李初教下来,武媚娘讲解下来,李弘要是再回去问,他倒是好意思的?
  李弘身边的宫人见李弘的想回紫宸殿又不敢回,颇是不解,询问地唤一声太子,李弘一顿,内侍道:“太子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需要奴回去取吗?”
  完全没有落下东西的李弘摇头,内侍轻声地劝道:“太子即然没落东西,还是早些回宫休息吧,你都忙一天了,一天都没歇过。”
  李弘不以为然地道:“比起初儿来我只是走走路,动武费脑子的事并都用不上我。永欢,你说母亲处置武家表兄和敏之表兄的事,初儿不用母亲能猜到吗?”
  身旁的内侍取的名字倒是不错,但李弘问起的问题,永欢笑笑地开口道:“公主的心思奴怎么会猜得到,连太子都看不透公主殿下”
  李弘道:“不是看不透,是我不如初儿,初儿能看得懂朝局,更懂得父亲和母亲的心思,我即无她的远见,更没有她的胆识,驭人之能。有时候我真羡慕初儿,羡慕她如此聪明,能干。”
  夸完李初,永欢竟然不作声,李治不解地回头看过去,“怎么了?”
  永欢抬起头迎着李弘面带微笑,“太子亏赞公主,认为公主处处都好,可是奴却觉得太子最好。”
  最好的太子听完脸上的笑意加深了,同时想到李初,哪怕他认为李初很好,但李初一直敬他为兄,事事为他着想,他是有福气的。
  “走吧!”认定自己有福气的李弘,既然不好意思回去问武媚娘如何处置武承嗣和贺兰敏之,决定自己回宫等等看吧,一夜的时间罢了,明天他肯定能知道到底武媚娘请李治怎么罚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李弘:我是最好的太子,我有最好的妹妹!
  李初:莫要夸我,哥哥我会不好意思的。
 
 
第058章 朕能给的都给
  一早迫不及待的起床,李弘追问地道:“父亲可有诏令下达,关于武家的。”
  昨天就已经让人注意,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他武承嗣和贺兰敏之打架一事到底如何的处置。
  内侍不敢怠慢,得问赶紧把打听到的消息上前说明。
  “太子,陛下有诏,身为朝中臣子,私自斗殴有损朝廷颜面,着各执鞭三十,皇后教侄不善,由皇后亲自监刑。”
  李弘听完微微一顿,昨天李初把事情往轻里说,挑着政事堂的人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未必太不称职,因此以在其位不尽其职的罪名,连降三级议事的人。
  那时的李治压根没想罚贺兰敏之和武承嗣了,结果武媚娘一劝,两人得挨三十鞭?
  说来有没有影响?
  两道命令没有冲突?
  李弘开始动脑子,百转千回的想着,拿不定。
  好在现在他都不用上课了,圣贤之书他已经读了不少,李治既然有意自己往泰山封禅时让李弘监国,就得开始教李弘如何处理政事。
  李弘眼下什么事都可以不去做,必须要去见李治,李弘思量这个问题能不能问问李治?
  没有做下决定,李弘迅速更衣梳洗赶往宣政殿,李治早朝未归,李弘在侧殿听一耳朵,发现朝中的臣子无人提起李治先后两份诏书看起来相悖的内容,李弘微怔。
  早朝并无大事,尤其在政事堂被贬出四位的情况下,再没有敢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来闹李治。
  李治耳根清净,最是欢喜,下朝回到内殿看到李弘立在一旁,“弘儿来了。”
  心情甚好的同李弘打起招呼,李弘作一揖,没有忘记在李治身旁的武媚娘。
  “陛下想好政事堂四位的人选了吗?”武媚娘颔首,同李治说起正事,臣子一个两个的伸长脖子等着看着,无非就是想知道接任的宰相人选都会有谁,一时不敢问起,只怕遭了余火,让他们都跟昨日话太多的人一样,被连贬三级。
  李治道:“有,放一放,不着急。”
  昨天贬人的时候李治就已经有了人选,但不急于一时,先让人历炼一二,也让他可以看看朝中的风气到底都成什么样了。
  李治说了放一放,武媚娘绝口不再提起,夫妻二人又说起几桩朝事,都是民生或是军事,可大可小,李弘在一旁听着没有作声,对于两人讨论的内容只记在心上。
  “弘儿能静下心听着,没有着急一来即提出你的问题,很好。所以朕许你问出你心中的疑惑。”李治一直同武媚娘说了半天的话,终于松口给李弘问出问题的机会,李弘……
  突然被点到名,好像被夸了?
  不太像是被夸,更多像是肯定,想到武媚娘曾说起过的,人得忍,不管怎么样的忍法,都要忍。
  李弘尚没到宣政殿即存下的疑惑,由李治大方慈悲的许他说出来,李弘不甚好意思,“父亲,孩儿别问了吧。”
  李治虽说看不清人脸上的神情,可他能感受到旁人身上的情绪,那比看清人的脸去辨别更能让他知道对方的想法。
  “说。你现在不懂可以问,你才初涉朝事,诸多事不懂都可以问。不问,不懂,你便不会知道怎么当好一个太子,更不知将来用你的臣子,让你的臣子为你所用。”李治把事情往重里说,听得李弘微微一愣。
  武媚娘道:“你父亲愿意为你解惑,你只管说。”
  对啊,有人为你解惑,无论你问出什么样的问题都许你直说,多好的机会。
  李弘可以不相信别人,总是相信李治的,李治没有骗他的理由不是吗?
  “父亲为何下了两道看似相悖的诏书,朝中臣子却无一人进谏道之不合理,请父亲改之?”李弘一直心存的疑惑,一直想说没敢说出口的话,终于说出口,百思不得其解,要是李治没有开口,李弘得空定会去问李初。
  或许该说在李弘的心里,他最是相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初,李初的存在让他很安心。
  李弘和武媚娘闻之皆是微微的一笑,李弘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问了一个傻问题。
  “弘儿,看似相悖的两道诏书,实则亦是相通的。我将政事堂的四人连降三级,贬出政事堂,因为他们不尽其职,像初儿说的,身为宰辅重臣,管的却是两个小子打架的事,那是他们应该管的?大唐已经无事,无忧,用他们堂堂宰相去为一丁点的小事吵了一个早朝不够,更欲在朕的耳朵里一直吵下去?”
  李治将关系掰开让李弘看得分明,知道两者到底有什么相通的。
  “他们是做不好事朕才将他们贬出政事堂,而你母亲自请处置武家的人,因那是她的子侄,因她而受瞩于人,不俭言行,实为不妥,自当责罚,以儆效尤。这是在告示天下人,身为臣子就要记住为人臣的本份,谨言慎行,若是做不到,皇后的侄子尚不能幸免,谁都一样。”
  说到这里如果李弘依然不能明白所谓的互通在哪儿,怕是李治要反思他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太子。
  “孩儿明白了,所谓互通都是为了大唐好,都在于警示于人,而且都是让臣子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李弘赶紧的接话,把自己理解到的意思尽都说出来,得到李治满意地点头,正是如此。
  李弘暗落下一滴汗,弯弯道道的事多得让人不知从何说起,太难了。
  李治道:“一通百通,往后若是遇到同样的事,你知道该怎么办了?”
  问起李弘可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是,父亲,我都记下了,以后孩儿会向父亲好好学习的。”李弘应一声表示记下,李治又说起别的事……
  比起李弘在接受教导,李初接二连三的收到积分增长的提醒,同时把昨天太后们聊天的内容也刷完,得知破系统在无意中坑了萧太后一把,哎哟,不厚道的笑了。
  让你一天到晚幸灾乐祸,现在自己吃亏了吧!
  李初一冒头,吕太后开心地打招呼,“群主群主,昨天做得不错,看我们的积分都涨了,你的威望和民心又涨了不少啊!”
  李初:“没想到没想到,系统竟然如此人性化,还懂得照顾你们,毕竟你们把我教得好,要是出师了往后我找你们问策的机会肯定会慢慢的变少,若是算你们有没有能帮到我而定论要不要给你们涨积分,太坑,还是这样的好。”
  算她们在教导李初的过程中是否尽心,教李初为人处事,潜移默化李初如何的做事,谁的影响力大,谁拿的积分就高,没毛病。
  宣太后:“然也然也,不枉我们多年尽心,看我们群主才出宫多久,做下的诸多事,太让人高兴了。”
  别看李初最近做的事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则不然,就说正朝廷风气一说,当官的不办实事,一天到晚只顾自己快活,压根不管下面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只管盯着各家鸡毛蒜皮的事,长此以往有人乐意再办正事?
  所以李初提议李治一气贬了几个碎嘴的宰相,往后还有人敢盯着小事不办实事?
  至于打的武承嗣和武三思,让他们心生恐惧,但凡见着李初绕道走,敢轻易冒头吗他们?
  贺兰敏之自更不用说了,那是一位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做事,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现在并不清楚,但如果不让一个继人续的颓废下去,贺兰敏之有多少认识的人,他都认同的一个人,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未知?
  李初托起腮地问起:“母亲昨天说到我的婚事,太后们想想办法吧。”
  吕太后:“不用想办法,此事的决定权在李治的身上,只要你能征得李治的同意,你就可以做到任何的事,任何事。”
  宣太后:“比起武后想将你嫁给世族,笼络人心,昨天你的提醒很有道理,武后听进去了,没有真正定下婚事前,群主大可不必把事情放在心上,等合适的机会,向李治要一个承诺完全足矣。”
  萧太后:“同意!”
  孝庄太后:“太宗时文成公主和亲,群主,我想吐蕃许多年与大唐交好,不可能他们不想要另外一位公主出嫁和亲。”
  萧太后:“不仅是吐蕃,突厥就没想过要和你们和亲吗?”
  大唐的边境少数民族并不少,一个吐蕃不算什么,更有他国。
  李初捉头了,“我觉得嫁入世族我娘会同意,让我出嫁和亲一事,连想都不用想,肯定不会同意,我倒是不担心。”
  “公主,你不舒服吗?”李初的动作有些多,群里的太后没怎么注意,外面伺候的人倒是问起李初来,李初……
  “无事,我在想事情,你们不必理会我。”发呆也得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她去书桌上吧,摊开书看着想着,便不会惹人注意。
  芯儿只是有些担心李初,李初既然没事,她便退下去。
  吕太后:“群主,吾家有女初长成,一家有女百家求,你不想让人探探武后的口风,她到底想把你嫁给谁”
  李初正忙着往书房去,看到吕太后的问题回了,“不想!”
  昨天她都那么给武后提醒了,要是现在去打听,倒显得不相信武后,不合适。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