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老胡十八
时间:2021-01-30 10:37:21

  “嗯。”
  “您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可分成就不用了,孩子还小,花不了什么钱,拉扯着慢慢的也就长大了。您健健康康的,我跟绿真,还有学章就满足了。”她温温柔柔的看了顾三一眼。
  全程当背景板的顾三终于有机会说话了,“对,旅长,您别这么客气,幺妹也是无心插柳……她,她花不了几个钱的。”
  “即使花,也有我。”
  其他人还没说啥,小地精先不干了,只见她放下手上的毛线,双手叉腰,挺着胀鼓鼓的小肚子,“我很能花钱哒!我花了我妈妈许许多多钱啦已经,以后还要花更多哟!”
  那气鼓鼓的,肉眼可见的生气哟。
  谁说她不花钱的?奶奶经常教育她,让她进了城别看见啥都想吃想买,不能乱花妈妈的钱,因为她长这么大已经花了妈妈好多钱啦。
  几个大人间紧张而微妙的气氛被她打断,都纷纷笑起来。
  “对对对,你很能花钱,我们冤枉你啦。”
  至此,杨家人也不管黄柔怎么拒绝,反正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第二天就打电话回北京,让送合同过来。杨旅长提出的所谓的“秘方”只不过是个幌子,药就半枝莲和透骨草,也没啥特别高明的地方,只不过是药材特殊。
  幺妹带他去把所有的她知道的这两种药都给挖回来了,忽略挖之前的“自言自语”“嘀嘀咕咕”,反正量很大,都让田广峰带北京去了。
  他们在北京有固定的药材栽种大棚,还有专门的老药师伺候,比在大河口风吹日晒幸福多了。当然,幺妹还提出一个奇奇怪怪的要求——不能把老药养死,一旦死了效果就没了。
  所以,签订的合同上也白纸黑字写明,对药材采摘仅限于新发嫩枝,老树根必须保留。
  虽然配方基本就是这两种药,但在经过厂里专家的研究后,又给加了两味佐药,增加它们活血化瘀,消积化瘤的功效。整个组方严谨,配伍少而精良,取名“莲花透骨丸”,商标注册证上写的是“崔绿真”。
  当然,后期经过不断实验,根据市场反响,厂里又做出剂型调整,改为“莲花透骨胶囊”。毕竟,胶囊的吸收效果更好也更快,也更“现代化”不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黄柔现在发愁的是肥猪和肥羊,她看了一圈,只能先把板油割下来,熬油渣她倒是见过生产队的妇女怎么熬,二嫂也跟她说过。
  估摸着先把板油切成鸡蛋大的块,放进锅里慢慢的熬,一会儿有油冒出来,油渣飘起,时不时还“崩崩”的油水四溅,吓得她连忙躲避。
  即使在农村干了这么多年农活,可四处乱溅的热油她还是怕啊!她割过最刺手的猪草,踩过最臭的猪屎,却没被这么多猪油炸过。
  “怎么,真香!”顾三揉着眼睛进来,黄柔一退就掉进了他怀里。
  香香软软,顾三身子骨都酥了。
  杨海润两口子陪老爷子出门散步了,幺妹和恬恬在卧室里玩耍,顾三胆子忽然大起来,双手勒住她细细的腰肢,“怎么,说了没?”
  “说啥?”
  顾三皱眉,“说跟我的事儿啊。”
  黄柔红着脸,“我跟你有啥事。”
  顾三生气了,他走之前都把这个“炸弹”扔给爹娘了,也不管他们又白又青的脸色,他知道自己老娘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他要在身边她肯定得闹翻天,可他躲出去,她自个儿慢慢的也能消化。
  更何况,他还有二哥做“内应”,难度应该不大。
  黄柔沉默片刻,把他的手拿开,转过身来看着他的眼睛,“我想给自己一个交代,找找……”
  “还找啥找啊,早……哦,我,我不是故意的。”他赶紧把人推出去,“我来熬吧。”
  他能那么想,但不能那么说,崔建华怎么说也是幺妹的父亲。他最近是怎么了,确认到她的心意后,他反而越来越猴急了。
  黄柔倒是没有预料中的生气,她愣愣的靠在门边,看着他手脚麻利的把她切的板油团团改刀,改成更小的块,放进锅里慢慢的熬,时不时用锅铲搅动两下……看不出来,他这样的钢铁直男居然还会熬猪油。
  顾三不止会熬猪油,还会腌腊肉呢!他力气大,抡起大砍刀几下就把一头猪卸成二三十块小肉,猪头猪尾猪手在炉子上烧金黄,排骨卸成两扇,跟其他肉一起擦上厚厚的盐巴,装进蛇皮袋,又去楼下抱了两块七八十斤重的大石头上来,紧紧的牢牢的压在肉上。
  “明儿开始就得流血水,你记得用抹布擦擦,不然味儿大。”
  “嗯。”
  “猪头你会弄不?”
  顾三挠了挠后脑勺,这个他还真不会。因为猪头是好东西,每年杀猪分肉,这都是张爱国家提前预定的,一般人吃不到。
  俩人琢磨着,把猪头一劈为二,把眼睛牙齿这些去除,把骨头剔出来,一副基本完整的猪头就呈现在菜板上。黄柔跟着二嫂,别的没学会,卤菜倒是学得一手,用生姜香叶陈皮八角花椒等若干种大料,再放点儿酱油,架炉子上慢慢的煮。
  很快,屋里飘荡起香喷喷的卤肉味儿!
  幺妹和恬恬也不玩了,她们揉着眼睛,一面要抵抗瞌睡虫,一面还得抵抗肉香的诱惑,走路都在踉踉跄跄,可鼻子却一个比一个吸得响。
  太香啦!
  其实卤肉很简单,只要大料齐全,小火慢炖,三个小时后就是红黄酱香的美味啦。黄柔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信心的,她把俩小丫头送回床上,让她们睡个午觉,自己揉了一盆面,发好后搓十来个饼子,慢慢的贴着锅边烙起来。
  顾三知道,跑供销社去用他的工作证买了两兜干菜,黄花菜,笋子,木耳,再加一把青蒜苗。
  卤肉出锅,另一个炉子上的羊肉也煮得偷偷的,用筷子一戳,轻轻就戳穿了。
  等杨家三人回来,两个孩子也睡醒了。黄柔把烙饼掰碎,放进香喷喷的想肉汤里,加上泡发洗净的黄花菜笋子和木耳,几小段青蒜,切上几片羊肉,小火慢炖。
  “妈妈这是什么呀?”幺妹抱着她的腿。
  “羊肉泡馍呀。”
  “羊肉泡馍真香呀!我最爱吃妈妈的羊肉泡馍啦!恬恬姐姐你喜欢吃我妈妈的羊肉泡馍吗?羊肉泡馍原来是这么做的呀……”
  众人被她一口一个“羊肉泡馍”逗笑,小家伙跟闹闹似的,好容易学会一个新词就到处乱用,恨不得把这词挂嘴边。
  外头寒风呼啸,还飞起了雪粒子,小火炖了五个小时的羊肉汤奶白醇厚,烙饼软糯,木耳黄花爽脆,青蒜和香菜还能提鲜儿,就那么吃上热气腾腾的一碗,整个人从胃暖到心。
  杨旅长“呼呼”的吃了三碗,“过瘾!”
  就连他家那斯文秀气的女婿,也大口大口的吃了两碗,“我在北京也没吃过这么香的泡馍。”
  幺妹从美食里艰难的抬起头来,“我妈妈就是北京的,北京人呢!”
  “哦?”田广峰好奇,“小黄北京哪儿的?”
  黄柔自从在大河口买了房子安定下来,其实不太愿意想北京的事儿了,毕竟,能想起的都是不开心。
  “我妈妈是,嗯,北京省的呗!”小地精可是很爱现哒。
  众人大笑,不信她这么小大的孩子还能知道啥“省“不“省”的,恬恬比她大都还分不清呢。遂故意逗她,“那崔绿真你是哪个省的呀?”
  幺妹睁着大眼睛,仰着可爱的妹妹头,“我当然是我妈妈生的呀!”
  众人一愣,顿时哈哈大笑,杨旅长笑得最凶,恨不得把桌子都给掀翻,笑到后头还猛烈的咳起来,这孩子你说她憨厚吧,她还挺聪明,可你刚说她聪明吧,她又“原形毕露”了!
  黄柔也真是拿她没办法,又爱插话,又啥都听个一知半解的,这不就经常闹笑话了吗?
 
 
第80章 
  当然, 现在的他们,谁都不知道,这份“合同”会给黄柔母女俩带来什么样的人生, 什么样的财富。
  杨家人在大河口待了三天, 第三天晚上由顾三将他们送到书城, 自然有人等在那儿接他们回北京。
  恬恬知道自己要回北京了, 拉着幺妹的手:“绿真妹妹,你要跟我们回北京吗?”到时候她的玩具都给她玩儿。
  幺妹认真的想了想,“姐姐你回去吧,我不回北京,因为我是牛屎沟哒。”可不是北京人。
  妈妈说啦,“回”的用法是本来是那个地方的人才能用哒。
  恬恬现在已经能跟上她的脑回路了, “好吧,那你记得要给我写信哦。”她已经把地址留给黄阿姨了。
  黄柔心头是羡慕的,作为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年的她, 已经八九年没回过那个城市了, 所有的童年记忆都变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才能想起。
  但她已经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了。同样是跟她一起下乡的, 除了过年能回去,其他人都还在不知道哪个山旮旯里呢, 她能走到大河口,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能拥有自己的小家……真的已经比百分之九十九的知青幸运了。
  她很幸福,很知足。
  不过,还挺巧的,她们送杨家人出门的时候,对面401也开了, 胡雪峰匆匆忙忙夹着公文包出来,罕见的非常热情的跟黄柔母女打招呼。
  “黄老师,小绿真,你们上哪儿去呢?”
  顾三警觉的看了他一眼,不喜欢他看她们的眼神,毫无感情,像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你好,你就是菲菲说的顾叔叔吧?”他走过来,主动向他伸出手。
  顾三本来是不想搭理他的,但看在跟黄柔是对门邻居的份上,跟他握了一下,简单的聊了两句。毕竟远亲不如近邻,他不可能天天在大河口,以后有有个紧七万八的,有个愿意帮忙的邻居总是好的……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帮忙,而他必须时刻压制住他。
  听说他们要上省城,胡雪峰忽然眼睛一亮,“你们是自个儿开车吧?不知道还能不能坐下人,捎带我一程?我也去书城办点事儿,只是这个点儿也买不到火车票了,事情还……还挺急的。”
  因为觉着是一类人,田广峰对他比较有好感,主动道:“行,只要你不嫌挤。”
  杨旅长不跟他们啰嗦,长腿一迈,咚咚咚上了后排,海润抱着恬恬坐副驾驶。
  车子本来就不大,后排挤三个大男人不说,恬恬在前头也不舒服,一会儿嫌热,一会儿嫌妈妈腿上不好坐,还哭着闹着不愿绑安全带。
  得,杨旅长可是恨死胡雪峰这没眼色的人了!连带着自家那自以为他乡识知己的女婿也是气哄哄的,让他多管闲事,委屈了他的宝贝孙女!
  杨旅长这人是个大老粗,活了一辈子都由着自己脾气来,反正无论是老婆女儿还是下属,谁都不敢跟他硬刚,所以,他说话做事也从来不用考虑别人感受,怎么舒服怎么来。
  可怜田广峰和胡雪峰,被老爷子挤得缩成两只鹌鹑不说,还得时不时忍受他的坏脾气。
  经过这一路“同甘共苦”,双“峰”感情骤然升温,下车的时候已经开始称兄道弟了,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和通信地址,约定以后要常联系。
  顾三从后视镜里看着,心道这胡雪峰还是个能耐人啊,知道大家都不理他,干脆也不自讨没趣,集中火力“攻克”田广峰……这叫啥,臭味相投?
  不对不对,田广峰除了懦弱点儿,至少比他有责任心,也有人情味。
  ***
  且说黄柔家里,自从连续送走两拨客人,母女俩都给累惨了。
  大早上九点多,幺妹抱着自己的小枕头,直接爬上床了。
  “妈妈我要睡觉啦,吃饭再叫我哟。”持续营业三天,她已经电量过低啦。
  黄柔哭笑不得,但也心疼她小小年纪跟着自己招待客人,她去上课的时候都是她在家“主持”,端茶倒水扫地拖地,好不忙碌。
  “好,你快睡吧。”
  她自个儿在桌上备课,刚摊开教案本,想起昨天的学生作业还没批改呢。五年级的大孩子,又是职工子弟,基础不错,对教育也挺重视的,总体来说无论是作业本的干净程度,还是笔迹的整齐度,都比牛屎沟小学好太多了。
  这样的作业,批改起来也快。
  抄写组词造句基本只用唰唰唰打勾就行,就是作文得费神看一下。
  “我想有两个妹妹,一个亲妹妹,一个可爱妹妹。”
  “噗嗤……”黄柔一看这字迹就知道是胡峻的,这次的作文是半命题的,以“我想有/要……”为题,其他人都是想要玩具想要新球鞋,想要上北京天安门广场,唯独他的别具一格。
  当然,也不难看出,他的另一个“可爱妹妹”就是以幺妹为原型创作的。只不过因为怕被她看出来,把名字、年纪、发型给改了,可那说话语气和风格,不是崔绿真还能是谁?
  黄柔真是捧腹大笑。
  这些孩子呀!
  幺妹饱饱的睡了一觉,吃过中午饭就被妈妈领学前班去了。
  她是真不想上学呀,每天就写阿拉伯数字,做点简单的个位数以内加减法,她早就会啦!
  卫老师看见垂头丧气“极度厌学”的她,这才想起来这孩子请一天假给休了三天,面色讪讪的。要别人她肯定得发脾气了,可黄柔还是她儿子的班主任呢,她能怎么着?学前班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她总不可能把三分之一都教育一遍吧?
  再说了,她中途回家发煤炉炖骨头的事儿全校全厂谁不知道?
  家长和她都是心照不宣的,她可不能主动打破这份“平衡”。
  “崔绿真来啦,赶紧回座位上去。”卫老师摸摸她齐刷刷的妹妹头,现在整个班的小女孩都成了这个发型,不看脸她还真认不出谁是谁。
  要再穿上卡其色的背带裤,那更不得了,全都是崔绿真Ⅰ号,崔绿真Ⅱ号……崔绿真Ⅹ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