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世家——夫子红颜
时间:2021-02-28 09:33:31

  刘瑾在蚕食了中央六部的文官势力后,又把目光投到了另一个方向——武官集团与地方大吏。
  而他第一个下手招揽的对象,就是杨一清。
  杨一清,在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不久后因功劳升任右都御史。
  正德年间,朝廷设三边总制,节制甘肃、宁夏、延绥三省。而当时任三边总制之人,正是杨一清。
  无论是陕西马政,还是三边总制。都是极其重要的职务。
  骑兵是古代军队里的重要的机动部队。骑兵对于作战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骑兵最重要的配备装置就是战马。
  没有战马,还称什么骑兵?没有战马,还叫什么作战?战马对于古代军队的作用,不啻于坦克对于现代军队的作用。陕西马政之位的重要性可从此略见一斑。
  而三边总制全名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为了防御鞑靼、瓦剌,大明形成了以三边总制为首的文臣总理、武臣统兵和内臣监军的御边体系。
  这一切都是为了加强大明西北驻军的防御能力,提高几大军镇协防御边效果,从而护卫北疆,抵御异族入侵。
  三边总制节制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在整个西北都是第一号的人物。
  不可不谓是位高权重。
  刘瑾在把焦芳、张彩都拉到自己的阵营后膨胀了自己的野心。他想让杨一清这样的封疆大吏成为自己的党羽。
  因此他写了一封信给杨一清,表示自己想成为对方的朋友。
  但是位高权重的三边总制怎么会去和太监勾结?李东阳的师弟又怎么会背叛自己的师兄?
  他杨一清清高若许,又怎么会向一个太监折节。
  杨一清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刘瑾。他自认为自己的措辞已经十分婉转。
  但他还是不够了解刘瑾,此人最是记仇。此时,杨一清已经躺在了刘瑾的报复名单里。
  而且他的名字旁边还被刘瑾打上了一个大大的星号,提醒着刘瑾,早日除掉此僚,以解心头之恨。
 
 
第116章 
  正德二年, 天子为边防下令重新修建明长城。
  总理陕西马政的杨一清经由内阁和六部的推荐,兼管长城修建事宜。
  杨一清一心为国,恪尽职守。自然让人挑不出他一丝一毫的错漏。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世间所有的事情, 自然不能够只用人力来解释, 也不是人力之所能够抗衡。
  同年九月, 边疆风雨大作, 暴雨、狂风、冰雹无止无休。甚至还异常地提前下起了大雪。
  刚刚建到一半的长城毁于一旦。就算是帝王,也是受命于天,改不了神仙的想法。
  更何况只是三边总制的杨大人。
  于是,在正德三年的时候, 刘瑾终于找到了报复这位拒绝他的招揽的杨大人的机会。
  这些事情, 杨一清根本不知道。
  京里的那个阴沉的太监已经向他张开了阴谋的网。他还在为长城的修建头疼。
  杨一清面对的困难还不只是恶劣的天气以及毁坏的攻城。
  天公不作美,人心也多变。
  这些役夫的治理,对于此时的杨一清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建造长城的一众役夫商议趁乱哗变。
  法不责众, 若是能直接逃了就很好。若是逃不了,能够逼迫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给他们加上一些工钱, 或是直接搅了这次修建计划。都能够让他们心满意足。
  但杨一清是谁?李东阳曾经说过,此人最是谋算得宜、剽勇果断。
  他是李东阳的师弟, 和他的师兄一样,走一步看三步, 自然是谨慎小心。
  役夫里面有他留下的细作,他对这些役夫的动向只晓得一清二楚。
  杜甫有诗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杨一清立刻从离他们此时修建长城的地点最近的宁夏调兵,把役夫之中闹事的关进大牢。
  这些宁夏的铁骑,常年与瓦剌作战, 身上尽是血腥肃杀之气。他们身上的煞气哪里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役夫能够承受得起的?
  “杨某与诸位道,长城修好了,自然都有赏赐。修不好,就是我杨某人和诸位一起掉脑袋!”
  他根本不说什么修长城是为了边防,也不说什么忠君爱国、护卫百姓的大义。
  只是把最后的后果明晃晃地摆在这些人的面前。
  要么修,要么死。
  自己和他们都是一样。
  无论是朱紫富贵,还是白身小民。
  众人在这样的雷霆手段之下果然都停止了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勠力同心地修建长城。
  但就在杨一清刚刚把一颗提着的心放下的时候,锦衣卫前来北疆的三边总制的府邸。带着皇帝的手令,说是要押解罪臣杨一清入京。
  杨一清盯着那个冷着脸的锦衣卫首领,沉声道:“我犯了什么罪?!”
  那个首领道:“杨大人不
  要为难小人。小人也只是奉命行事。”
  奉命行事,奉的是谁的命?!
  杨一清心里发冷,然后道:“走吧。老夫不用你们押着,自己会走。”
  他此时明明是一个阶下囚,却是能够走出得意将军的风度。
  谢棠这一日刚刚下衙回家,马车还在路上行驶。突然间有一个着飞鱼服、挎绣春刀的锦衣卫拦住了马车。
  赶马车的是谢家的一个亲卫。见到是锦衣卫,利落地下了马车然后问道:“这位军爷,请问您拦我们谢家的马车,是有何事?”
  这句话说的就很巧妙。
  既很恭敬,又表明了谢家的身份。但既不会显得卑躬屈膝,也不会让人觉得盛气凌人。
  那锦衣卫回了礼后走上前,作揖道:“下官见过谢大人,请谢大人跟着小人移步。我家大人有请。”
  能够让锦衣卫称为是我家大人的,就只有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一个人。
  牟斌找自己,是有何事?
  谢棠握着手里已经包浆了的核桃,掀开帘子扫了一眼那个锦衣卫的衣饰。然后缓缓地道:“那还麻烦千户引路。”
  牟斌找的这个地点十分隐蔽,位置也相当偏僻。
  就在京郊的一座果园。果园里的果珍李柰都已经成熟,红红火火的让人心里温暖。
  可是牟斌告诉谢棠的消息却让他无心去欣赏这幅美好的田家果珍图,也无暇去嗅那股断断续续的果蔬清香。
  “刘瑾与陛下道,三边总制杨一清,克扣役夫工钱。导致役夫哗变,长城修建出现中断。”牟斌对谢棠道。
  “杨应宁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谢棠果断地道。
  他是见过这位杨一清杨大人的,杨大人的母族舅舅是川陕大商,杨一清怎么可能会缺钱花?
  而且杨一清此人,素来厌恶贪污受贿之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更何况他是三边总制,在西北多年,怎么会不知晓修建长城的重要性?
  若是边疆出现动荡,首当其冲的就是杨一清。像杨一清那样的老狐狸,又怎么会和去自毁前程?
  “我知道。”牟斌道。“北疆的工程中断和役夫哗变,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恶劣条件。”
  “我与你说这些,只是让你快些通知李大人。想办法保住杨一清的命。”
  “刘瑾此次,要除掉杨一清的想法十分坚固。而陛下又听信于他。”
  “你们要动作快点。”
  谢棠作揖恭声道:“今日多谢牟大人仗义,告知我这等消息。他日定然前来请老哥前去喝酒。”
  牟斌道:“无事,这对我而言只是举手而劳。现在最重要的是,你们如何去救杨大人。”
  谢棠听了心里却是沉了沉。
  他清楚地知道,朱厚照虽然热衷玩乐、恣意行欢。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只顾一人之欢喜,不顾下之死生。但是他的确是聪明绝顶。
  他把皇权牢牢地把握在手里。地方官员有很多是刘瑾的党羽。
  但是边防重镇和作为税收重地的湖广与江南都是文臣当家。
  皇帝扶植太监,又挑动着文官与其争斗。分明是为了自己皇权的至高无上。
  他绝非晋惠帝和刘子业那样的废物,就算他日后荒淫无道,他也能坐稳自己皇权的宝座。
  谢棠坐上马车,他从来没有幻想过自己能够改变另一个人。
  但是这个时候,他真的好累好累。他只想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只想保住老师和自己的家族。
  可是这却很难。像杨一清这样的功劳赫赫的封疆大吏都朝不保夕,像马文升、韩文这样的老臣都黯然收场。他此时,竟然感觉前方一片茫茫,不知归处在何方。
  “大爷,我们现在是回府吗?”亲卫问道。
  谢棠用修长的手捂住了眼睛。良久,他道:“不回府,去老师家。”
  而在他的手上,若隐若现地能够看到浅浅的水迹。
  他绝不能继续软弱下去,他的背后还有父母妻儿在等着他。
  既然天子不仁,就不要怪他,不复忠诚臣子,不为王之先驱。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03 12:47:06~2020-09-05 14:09: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逐臣、当歌把酒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文韵 10瓶;土土每天都很棒 3瓶;无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谢棠的马车很快到了李家。此时他的眼中早没了刚刚在车上的脆弱。
  他知道, 他的老师想要把他培养成一位能够智计双全,坚韧不拔的人物。
  他自己也是这么期待着的。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不能够,也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软弱。
  进到李家之后后, 谢棠直接快步往李东阳的书房走。
  到了书房后, 谢棠命书房里的小童去找李东阳。小童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谢棠坐在太师椅上, 看着书房里悬挂着的一幅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字的卷轴发呆。
  成化年间的皇帝虽然耽于享乐,宠信万氏。但是成化犁庭,是了不得的功绩。
  英宗是昏聩皇帝,宠信王振, 甚至有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但他最后还是握紧了皇权。
  大明的皇帝或许荒唐, 却没有一个废物。
  太明的太监虽然无耻,却善于运用手里的权力。
  他纵有也这一条来自几百年之后的灵魂。但这一点点的优势并不能够帮助他决胜千里,也不能帮助他荡清天下。
  他的路是道阻且长,是被黑暗笼罩着的无边无涯。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真的能够实现吗?他能够在风雨飘摇中保护大明, 保护谢家,保护老师, 保护住弘治帝留下的清明盛世吗?
  ——太子年幼贪玩,然秉性聪敏。还望诸位先生帮朕辅佐太子, 做一个盛世明君。
  弘治皇帝的遗言,让他痛心。
  李东阳很快就过来了,他的到来打断了谢棠的沉思。
  “怎么了?这样急匆匆地赶过来?”李东阳这些天在家里将养,身子骨好了许多。
  谢棠见到李东阳现在的心情好不容易好了些,突然有些不忍把这件事请告诉他。
  岁月对这个老人未免过于无情。总是狠狠地撕开他刚刚愈合的伤口, 再往上面撒上一把盐巴。
  李东阳见谢棠沉默,未免有些着急。他知道谢棠若是没有急事是绝对不会这么急匆匆地赶到他的府上的。
  “你快说。”他看着谢棠的眼睛就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不用怕我承受不住。这么多年,老师什么没经历过?”
  谢棠张了张口,莫名的觉得嗓子有些哑。最后他还是说出了牟斌传给他的话。
  除了李东阳,没人能够救下杨一清。
  除了内阁首辅,没人能够保下皇帝和司礼监大太监都想处置的人的命。
  “老师,牟斌对我说,刘瑾构陷杨师叔。想来现在师叔此时,已经被押解进京了。”
  李东阳心里痛如刀绞。他和杨一清的友谊比任何人都要牢固。
  在四十年前,杨一清拜到黎淳名下,成了李东阳的小师弟。
  他们是一样的智计双全,一样的才华横溢。互相欣赏,惺惺相惜。
  他们后来一个是中枢廷臣,一个是封疆大吏。是最好的朋友,最牢靠的政治盟友。
  处置杨一清,不但是在李东阳的心头上剜肉,也是断了李东阳的臂膀。
  “我知道了。”李东阳道。“我会想办法。”
  谢棠道:“老师,今天我不回府了。我在李家给您守夜。”
  李东阳心疼他,不想他这么累。他刚要拒绝,却听谢棠十分诚挚地道:“老师,不要拒绝我。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您。”
  李东阳去找了一切可以拜托或贿赂的人。焦芳、张彩、张永、高凤、牟斌,这些人被他找了个遍。
  终于在皇帝下令要把杨一清流放之前上皇帝收回了成命,只是罚俸训斥,收回先皇于弘治十六年赐予杨一清的丹书作为警示。
  杨一清被放出来后,就去了李府。
  李东阳见到这位收了不少苦的小师弟,心中酸涩。
  最后却只是道:“回来了,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杨一清看着比上一次相见时清瘦苍老了许多的师兄,心中伤怀。
  “师兄。”他道。“你居于朝中,无人襄助。满目望去,尽是萧然。你瘦了好多。”
  “你要爱惜己身,实在不行,就趁早退步抽身。”
  李东阳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如今他早已深入局中,无法抽身退步。
  更何况,这也是他自己,心愿情甘。
  “我早已经无法离开。”他道。“皇帝不会让我离开。我自己也无法离开。”
  “应宁。”李东阳道。“刘瑾还没有被除掉,皇帝太过荒唐。我放心不下朝政。除此之外,棠儿还不够成熟,我还不放心离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