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牛奶花卷
时间:2021-03-05 10:17:09

  “剩下的亲戚你们随便跑跑,对了,可不许多拿东西,磕碜。”宋母告诫道。
  看着却是她小儿子。
  宋家人也都知道她在说谁。
  宋小弟却是不认,撅了撅小嘴,“我没多拿,二狗剩比我拿的还多,再说他们也多拿咱家的。”
  他要不多拿,他家岂不是吃亏了。
  宋母瞪眼,“咱家不差那一把瓜子或者松子,能被讲究一年,丢不起那人。”
  宋红米也觉得这个习惯不好,拉着宋小弟讲道理,“小弟,你今年可不能像去年一样,今年你上学啦,你在学校学了很多道理,现在是个成熟有礼貌的大孩子了,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对不对?”
  宋小弟明显思考的表情,很是爱人,点点头,“我和二狗剩他们不一样,我考试考双百。”
  大家都被逗笑了。
  宋红米揉他脑袋,“我怀疑你是显摆自己的成绩。”
  “你这一百分得的值,在娘那磨了多少好东西。”宋大姐也跟着说道。
  “可是我在班级最小啊,我还能得双百,很厉害的。”宋小弟仰着小脖子,一副骄傲的小表情。
  宋红米没忍住,掐了把小脸蛋,“厉害,希望你以后都这么厉害。”
  宋二哥也开口了,“你在一二三年级得双百都不算能耐,等到四年级、五年级再得双百,二哥给你买糖吃。”
  然后两人还来了个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宋红米她们都是见证人。
  她看了眼还在高兴的宋小弟呀,摇摇头,这个小傻子,这糖注定吃不着了。
  四年级开始考作文了。
  谁能保证作文得满分。
  不过大过年的,就让他高兴一阵吧。
  宋爹因为自家几个孩子学习好,在外头没少给他长脸,越发的重视孩子们的学习了,时不时的会问上两句。“老二,你考初中不会出岔子吧?”
  宋红米如今听到“老二”这词已经莫有感觉了。
  最开始真的忍不住嘴角抽抽。
  据说在学校男宿舍,大家谁都不愿意排行老二。
  很容易被歧义。
  宋二哥一向沉稳,“校长说应该成,但不到最后谁知道。”
  “二哥没问题的,他那么努力。”宋红米一向觉得宋二哥是她家学习最刻苦的。
  宋二哥看了眼宋红米,“学习这事还得看天分,要是红米,估计会更轻松。”
  对于这个脑袋瓜特别聪慧的妹妹,宋二哥内心是有些嫉妒的,如果他也能像她一样,多好!
  宋爹鼓励道,“好好考,等考上了,爹再给你买根英雄钢笔。”
  “娘给做身军装。”宋母更大方。
  “大哥给你买个笔记本。”宋大哥也拍胸。
  “那大姐给你做个军书包。”宋大姐也不甘落后。
  宋二姐挠头,“我给二哥做鞋。”不过她刚学,还做的不好。
  宋红米傻眼,这是全家送礼么,“那我给二哥…做个手帕。”
  应该可以了吧。
  全家都瞅宋小弟。
  宋小弟眼珠滴溜溜的转一圈,“我帮二哥用钢笔、穿军装穿鞋、背军包用笔记,我都能替二哥!”
  宋红米呵,宋小弟这是长的美,想的更美!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错字,昨晚太晚了…
  天气太热了,好暴躁_(:з”∠)_
 
 
第55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17)
  大年初三是回娘家的日子。
  宋母娘家在车家圃子,不算远。
  一大早,宋大哥、宋大姐就陪着宋母带着礼品走了。
  宋家孩子太多,不可能都带着,带宋大哥、宋大姐也是个代表。
  宋红米敏锐感觉到宋母还有深意。
  不过对于去姥姥家,她是没什么兴趣的。
  她长这么大也没去几回,和那边并不亲密。
  这也很正常,家家孩子太多了,以前她又不是长女,更没表现出优秀的地方。
  那边对她的印象自然很淡。
  如果猜测不错,宋母这次回去估计会显摆她几句。
  不过小学学习再好,也就那样。
  她今天也没一点想出去的意思。
  因为柳宵哥会来窜门。
  她要在家等着。
  曹操说到就到,宋红米听见他声音了,赶紧穿鞋下地。
  她今天特意把自己屋烧的热乎的,没去后边新房。
  当然借口是她在前院看门,省得客人上门都不知道。
  “柳宵哥。”宋红米一开门看到五个人。
  有大有小,都是村里的少年。
  “红米,你二哥在不?”
  “红米姐,建军呢?”
  ……
  “都在后院呢,你们从那边过去。”宋红米给他们指了路,看着他们从房屋的右侧小路去了后院。
  因为旧屋是没有后门的,所以只能从屋外去新房。
  “柳宵哥,快进来。”宋红米巴不得那些人都走了呢。
  “就你自己在前院,建军没粘着你?”柳宵觉得不正常啊。
  宋小弟简直就是红米小尾巴。
  “后院吃食多。”宋小弟那个小吃货,有了吃的谁也不惦记了。
  柳宵也了然的笑了。继而说道,“我也过去一趟,给二伯他们拜个年。”
  “不着急,临走再过去赶趟,现在那边肯定一堆人。柳宵哥,炕上热乎,咱们上炕。”宋红米率先上了炕。
  现在上炕聊天,没人会想歪。
  来个客人,都往炕上引。
  主要是地上太冷了。
  柳宵也很不客气,将草鞋一脱,上了炕。
  宋红米将棉被摊开,“盖脚。”
  两人靠在糊了一层报纸的土墙上唠嗑。
  宋红米还掏出一些吃食,两人很是惬意的边吃边聊,不过声音很低。
  她们在总结这大半年的收获。
  宋红米是大管家,由她报账,“咱们现在手里还有钱708.45元。”
  她们买了不少吃食,但是真没花多少钱。
  大批量的存粮还没到时候。
  手里有钱的感觉真好。
  “可以手表还没买到。”柳宵叹了口气。
  “我也快适应了。”适应了这种没表的生活。
  “等开春我还会去市里碰碰运气的。”柳宵没有放弃。
  宋红米都不太抱希望了,转而说起学习这块,“今年咱们跳了一级,为以后腾出富裕时间,学习成绩优秀。寒假把下半年的书也自学完毕。等开学了,咱们可以适当的扩展一下课外阅读,买一些旧报纸、旧杂志。”
  至于去新华书店买新书,宋红米可不干,那多贵啊。
  反正对于她们俩来说,新书、旧书差别不大。
  “这个没问题。”柳宵保证道。“现在咱们俩都有自己的屋子了,即使多买一些也有地放。”
  说到书,宋红米想到了原文书,好像以后要成为□□的。
  现在应该没事。
  所以也不用提醒柳宵哥,大不了以后烧了、藏了。
  哎哎哎!她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
  “柳宵哥,咱们以后考试要考俄文!”她想起来了,这个年代北方学的是俄文,不是英文。
  要了老命了。
  她对语言这块可不敏感啊,怎么弄?
  看来她考中专计划也不是十拿九稳的。
  她有预感,俄文绝对是拦路虎。
  “俄文?苏联的文字。”柳宵也头疼了,“必考么?”
  “应该是。”想当年英文也是必考啊。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学,咱们多学好几年,肯定比别人有优势。”柳宵也没别的好办法。
  “咳…这个怎么学,学校的老师估计也不会。咱们去初中问么?”宋红米有些挠头。
  “初中开始学俄文?宋二哥明年就要上初中了。”柳宵说完和宋红米对视了一眼。
  宋红米一拍巴掌,“对啊!对啊!咱们可以跟着二哥一起学,提前两年呢,再笨也能学个□□不离十了。”
  她都想好了,大不了死记硬背,学个哑巴俄文就是了,只要考试能得高分,反正她也不学俄文专业。
  她可是知道以后华国还会和苏联闹矛盾呢,具体哪年不记得了。
  柳宵开着玩笑说道,“所以咱俩现在就该祈祷宋二哥学俄文学的好些。”
  宋红米摇头,“咱们最该祈祷的是他考上初中。”
  然后两人都笑了。
  “不过去旧品回收站,看到俄文的书籍还有字典之类的可以买些回来,咱们提前做准备。”宋红米还在思考,她们还可以做什么,到时候学习的速度能更快些。
  其实最好有录音机磁带。
  学习语言,就得多听多说。
  可惜条件不允许啊。
  有钱她也买不着录音机,没票。
  其实应该买个收音机,哪怕就听一些新闻呢。
  可惜仍然没票。
  再说不好藏。
  柳宵记下了,“嗯,旧品回收站要是没有,我就去新华书店看看。咱们可以买瑕疵书,加钱也不算太贵。”
  买书提前学俄文的事情就定下了。
  之后两人又说起了小鸡。
  这是两人第一次挣钱尝试。
  应该算半失败吧。
  蚯蚓养鸡被证实了可行。
  蚯蚓坑养蚯蚓也很成功。
  小鸡吃蚯蚓爱下蛋、长得快,这都是事实。
  以上是成功的地方。
  但是养小鸡最初的目的是挣钱,但是这个绝对是失败了,除了偶尔藏起几个鸡蛋,她们没在这上头挣着一分钱钱。
  还有其他的实验也有失败的。
  “小鸡冬天就不下蛋了,我之前以为是冻的,就特意抓了两只鸡放进屋里养,结果一个星期还是一个蛋都没下,总叫唤,天天拉屎味太大,我又给扔出去了。”宋红米想到那几天鸡飞鸡跳的,就再也不想来第二次了。
  柳宵也是解释不清楚,“也许小鸡就是冬天不下蛋的。”
  宋红米皱了下眉头,“不是,后世的养鸡场就每个季节都下。”
  肯定有她没想到的地方。
  也不知道去哪查一查,超级怀念度娘。
  柳宵劝解道,“慢慢来,我可以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书籍。”
  “应该有吧,《科学养鸡》之类的。还可以农科院问问。”宋红米又精神了,这个年代也是有专家的啊。
  然后又萎了,“算了,算了,不用问了,也不用买书了,说不得明年就不让多养(鸡)了呢。”
  她无非是想不通,没必要为此太折腾和花钱。
  柳宵也不提买书的事儿,拿起一块桃酥,喂到宋红米嘴边,“甜的。”
  宋红米深呼吸一口,嗷呜咬下一大口,是啊,大过年的,就要一起吃甜的。
  作者有话要说:    美妞们,没有下章啦!
  回老家,帮婆婆弄菜来着,天太热,菜都快干巴死了。
  老家笔记本打开就叫唤,没法用,我用手机写的。
 
 
第56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18)
  过年这段日子,算是宋家伙食最好的一段时间了,不是每天都有肉,但是菜里有油腥了。
  炖菜宋母舍得放油了。
  再加上不用干重活,宋家人虽然没有每逢过年胖三斤,但气色好看多了。
  秋收那段有些熬坏的身体养回来了。
  看来老百姓冬天猫冬也是有些科学依据的。
  不只是因为冬天寒冷,也符合劳逸结合的道理。
  宋红米她们这些孩子过的更是开心,天天吃的好,还可以睡懒觉,不要太满足啊。
  可是越开心,这时间过的越快。
  嗖嗖的,在过完没有元宵没有花灯的正月十五,这个年就差不多就过去了。
  宋家人开始为开春做准备了。
  宋爹和宋大哥也不打家具了,木头还有,但是家里没那么多地方放了。
  再多就有些打眼了,一商量就停手了。
  他们开始收拾农具,一开春就要铲黑土做育苗床,还要休整上水沟,加固田埂,都得用到农具。
  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把农具收拾出来,回头干活就不用费工夫了。
  宋母领着宋大姐、宋二姐做鞋,布鞋。
  没那么多布做千层底,就用木头鞋底。
  其实最好用胶皮、牛筋底的,不过不是没有么。
  好在宋家俩木匠,制作鞋底早就轻车熟路了。
  宋红米觉得木头鞋底有些硬了,长期穿着走路脚丫疼,还不如半旧不旧的草鞋。
  草都被踩柔顺了,加上草鞋轻便,很舒服的。
  草鞋也有不少款式,冬天保暖的,夏天带孔洞的,所以一年四季都穿草鞋也没什么。
  宋红米就和宋母说了,她不要加了木头鞋底的布鞋,不过她多要一双袜子和两条内裤。
  因为都是小件儿,真心用不了多少布,宋母再三确认后就答应了。
  宋红米也在整理自己东西。
  衣服之类的倒是不用换,还是这身棉袄棉裤。
  即使开春了,倒春寒也是挺冷的,到五月份能脱了棉袄就不错了。
  但是可以把里头的棉背心收拾一下,该洗的洗,该补的补。
  大冬天也是可以洗衣服的,天天要烧炕,顺便烧热水了。
  不过晒衣服有些不方便,衣服会冻上,干的很慢。
  好在还有招,就是等衣服彻底冻上了,然后把冰打下来,然后把衣服放热炕头煲着。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