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两□□服差不多就干了。
宋红米本来就没有内衣,还是她求着宋大姐给改了一套。
虽然现在是豆芽菜,但是她还是不习惯光膀子穿棉袄。
衣服弄好了,接下来就是学习用具了。
纸笔这些她之前买了不少,还有呢。
书包更是用的节俭,宋红米觉得能用个七八年不带坏的,土布真的结实。
她唯一添置的就是个草编的笔袋。
用来放铅笔的,因为铅笔盒太贵,宋母不会给买。
没有铅笔盒,铅笔会摩书包,里头全是铅笔道道,有些脏。
而且这么摩,铅笔用的也费。
弄个铅笔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铅笔袋是她设计,然后柳宵哥亲自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还请教了几个编草鞋手艺最好的老人。
宋红米的设计一点都不复杂,就是一个带盖子的小圆筒。
盖子和小圆筒是半连接状态。
这个笔袋子唯一难点就在那个半连接地带。
其实宋红米无所谓,她就是个实用主义者,所以她当时提出来就是用草搓小细绳直接系就行了,又简单也结实。
但是柳宵还是请教了几个老人,那些人手更巧,直接将草放出余量,编到盖子上,这样就更美观了。
笔袋子小巧可爱,一做出来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包括不上学的宋大姐、宋二姐都很喜欢。
两人很快就学会了做法。
给宋二哥和宋小弟都做了。
宋红米甚至建议宋大姐可以多做一些,然后在下次大集上卖卖试试。
虽然宋大姐说谁会买,但她已经看出来她心动了。
至于做不做,宋红米就不管了。
“小姐,小姐,我把题都做完了。”宋小弟垫垫的跑了进来。
趴在炕沿上眼巴巴的看着宋红米。
真是一撅屁股,她都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宋红米只能从兜里掏出一小小把松子,“没啦,最后这点了,你是藏宝鼠出身吧,总能翻出好东西。”
宋小子笑嘻嘻的将松子落袋为安,“小姐藏东西退步了,以前可不好找。”
“赶紧把算草本拿来,我检查一下,错一道题打两下手板。”想白吃她的松子,没门。
看着宋小弟又垫吧垫的跑了。
宋红米对他可是又爱又恨。
小家伙对吃的太执着了,可称观察入微,害得她都不敢把所有东西放空间里了。
她之前和柳宵哥一起进山采了一些山货,因为不多,也没想卖,都自己留下了,有一部分都做熟了,就放到空间里了。
她也没多多想,毕竟空间保鲜嘛。
但是她不知道宋小弟一直暗搓搓观察呢,因为小家伙好奇了,她时不时拿出的好吃的是从哪拿的。
就因为他找不到,最后不得不直接问宋红米。
吓得她一身冷汗。
之后她就从空间里弄出一些那种禁放的山货,放到了小箱子里。
这样再拿出吃的也有一个出处了。
为了这事她还和柳宵哥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还是不够慎重啊,也许刚开始她是慎重的,但是大半年这个意识就松散了。
她还让柳宵哥时刻的帮她紧紧弦儿。
她怕松散又不自知。
……
“这道题你再算算。”宋红米表情严肃。
宋小弟表情从坚定到怀疑,“不是五么,应该是吧。”
宋红米挑了挑眉毛,语气莫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这模棱两可的可不行,再给你最后一次修改的机会。”
“那是…六,是六。”宋小弟瞅瞅宋红米,最后还是改了。
“给过你机会了,六是最终答案。那我现在告诉你…你错了!”嘿嘿嘿…她“套娃”成功。“把手伸出来,愿赌服输。”
宋小弟唉呀一声,小脸抽抽的跟包子似的,还在炕沿上滚了一圈,耍上了无赖,“小姐,你又骗我!我不干!不干!”
宋红米看他正好翻过身,照着小屁屁啪啪来两下,还挺肉、弹,手感不错。
宋小弟可怜兮兮的捂着小屁屁,控诉道,“打我屁股!”
宋红米差点笑出声,咳嗽了下,开始忽悠宋小弟,“我不是要打你屁股,是要你长点记性。只要以后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就坚持坚持,别耳根子那么软,别人一说不对了立马就改口。”
宋小弟真听进去了,很是乖巧的点头,“小姐,我以后不会啦。”
宋红米:突然良心有点痛。
第57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19)
宋红米如今已经初一的学生了。
学习成绩一如既往的稳定。
神童的帽子还艰难的待在头上。
两年过去了,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
五六年一开春,上面就下来了文件。
开始了集体合作社,宋家村改成了宋家大队,土地收回国有,村民一起种地。
不过每家可以有三分自留地或者叫菜园子。
养猪要报备,只能卖给县里回收站。
养鸡不能超过家里总人数。
宋红米养的那些小鸡卖了一批,最后只剩八只母鸡,公鸡一只没留。
大西山也被附近几个大队分了,私人不能随意砍树了。
但是挖野菜、捡树枝还是允许的。
但是山珍、野味不能随便采随便打了。
对于宋爹宋母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了。
同时很是庆幸之前做的一些准备。
别说藏起来的木材,就是家里那些成品家具也能卖一笔好钱。
因为木料值钱了。
即使刚开始不显,毕竟很多家都有木料,但是越往后,这木料越值钱。
所以宋爹也没着急卖,准备再等等。
宋家孩子六个,除了三个上学的,宋二姐年纪有些小,就在家里做饭做家务、喂鸡和伺候自留地里头的菜。
活儿杂碎,也不轻松。
其余的就要下地挣工分,工分=粮食=钱。
最初合作社并没有实行大锅饭,还是各自回家吃自己的。
那一年,宋家收入明显减少,但是分到手的粮食还可以,但并没有挨饿。
也是那年,宋二哥考上了初中,宋红米和柳宵哥开始跟着学起了俄文。
五七年并没有太新鲜的,就是出行严格了,要是去县城,需要村长给开介绍信。
进入五八年,开春一始,就开始全民建土窑炼钢铁。
练钢铁需要大量木柴,宋家不队因为挨着大西山,就有了砍树的任务。
后来因为生铁不足,开始挨家挨户收铁锅、铁盆和其他的一些铁器。
除了必要农具,铁器差不多都上交了。
宋家大队也开始吃起了大锅饭。
宋母也进了大食堂。
一开始,食堂伙食真不错,二米饭管饱。
不过也就两三个月,干饭就变稀饭了。
队里粮食不够霍霍的了。
这年七月,宋红米和宋二哥都参加了比较重要的考试。
结果是好坏参半。
宋红米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镇初中。
宋二哥以五分之差名落孙山。
没能考上高中。
后来宋二哥和宋爹谈了一次,决定复读。
九月份,宋二哥和宋红米同时成为了镇中学的学生,一个初二一个初一。
初中是二年制的。
“小姐,你和二哥还有柳哥都去初中了,就把我扔小学了。”宋小弟满脸的不情愿。
“那也没办法啊,我们总得继续念书吧,要是你能受得住累,你也可以转去镇小学念书,这样咱们还能一起上学放学,不过还是不在一个学校内。”宋红米越发觉得这主意不错。
别的不说,镇小学的教育水平肯定要比村小学要高一些的。
就是一旦转学,学费就贵了,还有这路程也不算近,小半个小时的路呢。
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孩子来说,还是有些远的。
宋小弟有些心动,不过还是摇头了,“我不去镇上,镇上学费贵。”
他虽然不知道小学学费,但是他听宋母念叨初中学费了,要两块来钱呢。
宋红米有些心疼的揉了揉他的脑袋,“学费的事儿你别管,想去就和小姐说。”
最终宋小弟还是拒绝了,“我就在村里读书吧,离家近,还能看着小鸡。”
“那你可要好好读书,小姐在初中等你。那套书桌归你了。”宋红米很是大方,主要是她得带不走。
再说镇初中可不是土坯了,是木头桌子,长条桌子长条凳子,两个人一桌那种。
“我争取今年考第一。”宋小弟立下目标。
“好,有志气!”宋红米为了鼓励宋小弟,“如果期末你真能考第一,姐给你买根英雄钢笔。”
到时候也该四年级了,也是时候练习一下钢笔字了。
宋小弟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钢笔他想要好久了。
“红米,小弟。”柳宵来了。
今天是学校放假的日子。
“柳宵哥你来了,我们出发吧。”宋红米拉着宋小弟和柳宵一起出门了。
她们要去大西山,帮忙运送木头。
现在宋家村每天要往出运两牛车的木柴。
别以为很少,很多人都要下地干活的。
所以这活儿的主力是一些妇女。
她们这群小孩也可以去帮忙,得一两个零散的工分。
宋红米在大西山看到了不少村里的孩子。
都很懂事的过来帮忙。
自从实行了工分,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读书了,要回家挣工分。
三人看到了宋母和宋二姐,喊了一圈人就跟在后面干活。
“你们小胳膊小腿的能干啥,挑细的拿。”宋母声音很小,本来也没打算让两个孩子来。
家里不差这几个工分。
不过自家孩子这么懂事,她也是受用的。
人多干活快,两牛车木柴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干完了。
众人去会计那签到,到时候按照这个给工分。
之后就散了。
不过也不能回家,多数就下地了,宋母则是去了食堂,要准备中午饭了。
“你们都回家待着去,中午早点来食堂吃饭。”宋母叮嘱了遍,就让他们回去了。
柳宵给宋红米使了个眼色。
宋红米秒理解,“柳宵哥,我想和你借下俄文字典。”
柳宵自然而然的说道,“那你和我一起回家吧。”
“那二姐、小弟你们先回吧。”宋红米摆摆手。
“小姐,我也去。”宋小弟还要跟着。
关键时刻,宋二姐说了这么一句,“你不是要洗衣服么,赶紧给我,要不然我可不管了。”
又听宋红米说她一会就回去。
也就不情不愿的跟着宋二姐走了。
宋红米眨巴着大眼睛,“有什么好吃的?”
“五花肉炖豆角。”柳宵回道。
“哇,有肉啊,要流口水了。正好我这有饭团,很丰盛了。”宋红米夸张的吸溜了下口水。
她真馋肉了,多少日子没碰到肉腥了。
食堂刚开始还好,现在几乎就是水煮菜,吃够够的了。
她现在觉得太有先见之明了,早早买了一口铁锅。
她们的铁锅、菜刀可都没上交,所以可以偷么做菜吃。
其实村里应该也有人家如此。
“这肉是昨天我在镇上买的,豆角是家里园子的,有些老了。不过我炖的时间够长。”
“你中午去买的,肉票哪来的?”宋红米很是肯定,因为早晚她们都在一起啊。
“我用烟和人换的,之前换的。不过不多,只有二两。”真心有些太少了。
宋红米满足了,一人一两,可以啦,“不少了!”要啥自行车啊!
第58章 五十年代小奋斗(20)
宋红米吃的一本满足,果然人还是食肉动物。
但是中午还是按时和宋小弟他们去了食堂。
大队食堂就是以前的村部,现在叫做大队部。
最开始里头是满满的桌凳,都是从各家搬来的。
毕竟上头领导要检查的。
后头因为小孩子乱动,桌凳坏的快,有些人家就心疼了,就偷么搬回去了。
一来二去的,食堂就没桌凳了。
之后队长宋大伯只能允许,可以在食堂打饭回家吃。
她拿着大木碗,没特意去找宋母,在宋三婶那边排的队。
她因为要回家取碗,就和柳宵哥分开了。
刚才在大食堂也没看到他,估计还没来吧。
今天的饭食是野菜地瓜块稀饭粥。
滋味很是一言难尽。
真不是嘴叼了。
其实之前她们家吃的也差不多,都是野菜、地瓜块儿、土豆块儿的。
但是自己家做的比较用心,熬煮的时间也长。
也会更粘稠些。
另外这野菜和野菜真不一样,有的野菜苦涩,老的时候根本咬不动,自家吃的时候都是自家孩子去挖,肯定挑鲜嫩的,挑味道好的去挖。
但是大食堂的野菜是算工分的,按照数量算的。
那谁还管嫩不嫩的,老的个头还大呢,还占地方呢,所以这食堂的野菜很多时候都咬不动。
野菜的苦味儿一蔓延,把地瓜本来的一点甜味儿都掩盖住了,加上这粥本来没油腥的,可想而知这味道如何了。
不过现实如此,也不是她能改变的。
只能让自己慢慢接受。
好在她和柳宵哥能时不时给自己开个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