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大丫鬟求生日常[红楼]——太极鱼
时间:2021-04-17 09:50:47

  说着就拉她到一旁明间里,按坐在一个书案后,指着乱糟糟的一桌子纸条书簿:“你先将这些条子上已领了春衣的姓名誊写到这个本子上,写好了给我瞧瞧。”话音未落就有人传话,说太太叫人,金大娘赶忙去了。
  正房里,李夫人拢了拢手腕上的香珠,按按额角,叹气问:“大嬷嬷还咳嗽吗?”
  一个穿银红比甲的大丫头忙上前给她按摩太阳穴,一面回道:“还咳嗽,夜里愈发厉害些,只怕还得将养些时日。”
  外头春光正好,李夫人却觉诸事不顺:
  头一桩,就是娘家来信说她那长年体弱多病的兄弟自去年冬里病后,病根未除又添咳血之症,病的越发严重,问京中可有名医。
  第二件,她最亲厚信任的嬷嬷染了风寒,一个月还未好,叫她骤然只觉失了臂膀,有些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找不着。
  若说前头两事让她担心惦念,最后一则就光头疼厌烦了:李夫人素日待如己出的侄女凤哥,她那在金陵老家的娘眼见女儿快要出门子,跳出来指手画脚,还派来两个老妪在凤哥耳边调三斡四、搬弄是非,无端端添了无数的麻烦。
  李夫人对妯娌厌倦非常,心里连“嫂子”都不叫,往日待侄女凤姐的心,一时也凉了大半。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天使们留下爪印,(▽)~
  ————
 
 
第6章 眼熟
  “能写会算,绣活也不错,我可是捡着宝了!”金大娘无不得意的说:“你知道我这针线上都是女人,从前头借个誊写计算的简直难上又难,大家都讲个避讳。”
  “每次都是千求万请的央告账房的小幺儿帮忙,那帮猴儿们正经事上不精,却个个学那些账房老爷们迂腐模样,好似我这儿是盘丝洞似的!”金大娘啐了一口:“我呸!如今可不稀罕他们了,云安丫头做的又快又好,还肯下力气。她将府里下人的年龄尺寸一概录到册子上,每页一个,更改极容易,省了好些事情。”
  茶房管事荼妈妈听得眼热:“要我说,咱们各处哪儿离得了这写字登记的人,只有内执事房的那四个,哪里够使?就比方我这茶房,每日进出的茶叶、茶具、茶果,还兼着给上下煎药的差事,若光靠脑子记,那不得一团乱,只好我亲自上。我那笔字跟鸡爪子似的,有时还缺胳膊少腿,每月交给总管房誊抄汇总时,臊的我这张老脸哟!”
  这年头,读书人金贵。王府又不是那等书香文豪之家,外院丁口里边识字的尚且稀罕,更别说二门里头的仆妇丫头了。内宅各处自己的日常事务都是各自掌事的梳理记录,总归是按份例来,只月底报给总管房汇录记档就行;但需与主子、账房支取东西、银钱时,便会请内执事房的写了帖儿,到李夫人处请对牌。
  可仔细瞧瞧,就能发现,不管内院外院,但凡得用能干的管事,都大略识得几个字,能囫囵个画几笔墨团。府里有心向上爬的,总也想着法儿偷学些。
  银线就是这等有心人。
  她老子是门房的管事,祖父母却只是寻常的庄户,她老子爬上来得着这等肥差,全靠他记性好,来拜的人说再长的话他也能一点不错的复述给上头。王家如今鼎盛,每日收的拜帖要用筐存,有时王子腾捡出个别帖儿叫门上人去回话,银线他爹去了,连几日前来人的穿着神态都能回给老爷听。可就算有这等本事,银线他爹也爬到头了,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像总管房、买办房、库房里的大管事都得能看会写的才行。
  做人奴仆的,自然没有正经读书人肯教。而识字的奴才都担着办差,哪有闲工夫做人师傅,有功夫也用在自家子侄身上了。银线的弟弟如今十岁,费大力气弄去库房跑腿,就为了跟着学些本事,小孩儿每日搬东搬西,累得胳膊腿酸疼,一年下来也不过学会半笸箩简单大字。
  可银线自从主动亲近杜云安,和她一屋子住后,三字经都学了十页了,如今每天下了差就念念叨叨的描红。这可才一个月的光景。
  “前儿我爹在门上该班儿,宣城的官儿来拜,说原来是老爷的旧部,送给上头几车土产,门上人照例分了些门礼。我爹独独只换了这笔墨纸砚,听说宣城的文房是出名的好,我娘今天二门一开赶着就进来送你。”银线笑盈盈的把篓子放到杜云安跟前。
  “我方才看了,其余的倒看不出什么来,这纸却比咱们平日用的好些。”
  云安打开盖布,一惊:“这么多。”
  细看又一惊:“这是顶好的玉版宣!”
  银线嘻嘻的说:“就是这个名,原本这两刀纸太大,扎眼不好拿进来,我爹昨天央求纸铺的伙计帮忙裁开了。听伙计说是好纸,我老子娘就说我们不配,只你配用,巴巴送了来。”
  杜云安又看筐底用竹木匣子盛着的羊毫笔、松烟墨,还有一方帕子包裹的石砚,赶忙摇头:“这可太贵重了,快叫婶子拿家去收好。这些东西,就是寻常举子都用不起。”
  “你快收下罢!搁我们家也白糟蹋了,”见她还要推拒,银线笑道:“那些穷酸秀才收蒙童还要许多束脩,况且我们家就是把家底捧去,人家还嫌弃我兄弟是奴才。如今托你的福,我轮休家去便教我兄弟背书识字、握笔描红,他可是大长进了,我们全家都感激不尽。”
  说着又好奇:“你上来这么些日子,我们都知道些你家的事,只是你也忒能干了些?识文断字、刺绣缝纫,连灶上也有两手,前日里你用茶吊子炖的那雪梨罐,连荼妈妈都夸好。”
  杜云安这一月只安生当差,并不到处打听探问,她深知刚进来,最忌四处串联。幸而丫头群里各色消息传得最快,她虽不出针线房,对府里的情况也熟络了,知道那位李大嬷嬷染了寒症,咳嗽难安。这才有她借茶吊子炖梨罐的事。
  针线房浴房旁的小火间,丫头们常在那里弄些汤水喝,需要的器皿都从茶房借,故而与茶房极熟。那茶房的管事荼妈妈听手底下人说起针线上人杜云安炖的雪梨罐极好,她家小儿正春咳,便过来讨了一盅,果然极好,这才记住了杜云安的名,有了之前金大娘吹嘘的一幕。
  “我娘跟着夫人读过些书,我自小也学了些。后来我娘没了,哥哥拜了师傅学本事,只好花钱雇了两位极老的妈妈照管我,一个姓陈,一位姓王,前年两位老娘也都寿终正寝了。只她们原是大户人家的当厨和绣娘,我跟着便也也学了些女孩儿的活计。”云安并不隐瞒,只是将“买”轻描淡写的说成“雇”。
  银线不免同情,她父母双全,却也见过别家那失怙失恃的可怜小娃过的是什么日子,亏得云安还有个兄长。
  又两日,这日下晌,金大娘突然把杜云安叫到跟前,指着个红色绸里贡缎夹包袱道:“这是太太的新衣,过几日出门要穿,你给送去。进出拜见的规矩可都熟了,头一次在主子面前露脸,可不兴丢了针线房的脸面。”
  云安答应了,捧着包袱出去,金大娘另点了两个小丫头子跟着。
  方出了门,两个小丫头忙上前接过包袱,直到正院,才又给杜云安捧了进去。两个小丫头却不许进正房,只能在门外游廊下候着。
  打帘子的丫头朝次间努努嘴,云安便在落地罩外等着,就有大丫头出来:“太太,是针线上送新衣来了。”
  李夫人靠在美人榻上假寐,一个丫头跪在脚踏上给她轻轻捶腿,一侧的小几上三足螭纹铜炉青烟缭绕,满室梅香。
  “展开我看。”李夫人懒懒的,像是兴致不高。
  两个二等丫头忙从卧房木施上取下横杆,杜云安打开包袱,三人合力将彩绣花鸟纹的大袖褙子套在杆上。两个丫头举进去叫李夫人赏看。
  李夫人点点头,挥手叫收了,隔着珠帘望向外面:“针线上的进来回话。”
  杜云安这才头一次见这位闻名已久的李夫人,按捺下抬头的冲动,小心谨慎的应对。
  “你是才上来的丫头?”
  “回太太的话,方才当差一月。”
  李夫人的大丫头瑞香笑道:“她姓杜,叫杜云安,是金大娘那里少有的几个不叫什么线的。”
  瑞云也笑:“可不是!金大娘一屋子金线银线红线青线,走了个彩线,进来两个铜线、铁线,这名儿是愈发的笑人了。”
  惹得屋里人都笑,连李夫人也精神些:“你们几个背后说嘴,叫金修家的知道了,那长脸盘儿准得拉的更长。”
  里外丫头们都笑。
  李夫人因道:“叫你来,是有件事交你做。”说完这句李夫人就不说了,自有瑞香吩咐:“听说你会熬梨水,便每日早晚送两盅进上来,若果真好,自然赏你。”
  杜云安自是答应着,见没别的吩咐,福了一福方要走时,才瞅时机看清李夫人模样,这一眼,却觉的有些儿眼熟。
  瑞云亲自送出来,塞了个荷包给杜云安。
  云安忙摆手,瑞云笑道:“这是太太给的赏封儿,你只管拿着。”
  又嘱咐说:“好歹精心弄来,这梨汁子是要给咱们这儿的李大嬷嬷吃的,她病症去了分只是咳嗽,每晚都不得好睡,这精神总不好。她是太太跟前最体面最得用的人,为着她的病太太忧心不已,不知使人弄了多少土方,只不大管用。你弄了好汤来,无用也不怪罪你,倘或真有用,定有大大的好处!”
  杜云安再三应了,出门时想起李夫人的样子,不免哂笑:她和这位李夫人,难不成像林妹妹和宝哥哥一般,有前世的渊源不成,还‘这个夫人我曾见过的’?
  殊不知她走后,李夫人出了一回神,忽然说:“奶娘,我怎么瞧着那姓杜的丫头有些眼熟?”
  说出口才想到李大嬷嬷还病着,并不在身边陪着,不免又担忧起大嬷嬷的身体来。这一打岔,把杜云安面熟的事情忘了七八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若是仿《红楼梦》章回应该叫做:慧银线感送玉版宣,巧云安计做雪梨罐。
  (▽)搏大家一笑吧~
  ————
  感谢在2021-01-06 11:50:26~2021-01-09 11:56: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遇见一个胖团子 15瓶;醒霜 2瓶;aberberber、朝闻道、四六、月明星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章 好心办坏事
  自这日起,杜云安果然一早一晚炖两盅梨罐儿送去正院。大厨房跟闻到花香的蜜蜂似的,紧赶着就把产自莱阳芦儿港的好梨送来一篓子。
  一送就是近两月。眼见要入夏,府里冰窖存的各色果子俱快见底儿了,到丫头们各自分到一盘子新下樱桃的这日,正院遣人来告诉云安,即日起就不必准备了这梨汤了。
  来人自然又赏了一回上等封儿。
  杜云安接了赏,又从自己钱袋里摸出把大钱来,客气的向那传话的婆子道辛苦,请她吃茶。
  送那婆子高高兴兴的走了,至无人处,杜云安才从胸中长吁出一口气:从最开始的三等封儿,到后来的上等赏封,她光接赏就有五六回,可却到底没能见着那位李大嬷嬷的面儿。
  实在是天不如人意:杜云安盘算的挺好,她也的确有本事把梨汤送到了李大嬷嬷跟前儿——可谁料那位大嬷嬷年老体衰,一场病痛实损了元气,据说李夫人专门请了太医来诊,太医嘱咐要好生静养上半年才不会有碍寿数,这么一来,李大嬷嬷根本不见人。
  叹了一声,虽没能如意,但今晚的最后一盅梨罐儿却还是要用心做的。
  暮色四合,正院里李夫人正在院中赏一盆花房送来的早开芍药,瞥见二等丫头宝绿端了个小捧盒往后头走,便问:“拿的什么?”
  宝绿赶忙停住脚,笑道:“给老奶奶的梨汤,今儿是最后一盅,太医说老奶奶的肺气平了,明儿起她就不吃了。”
  李夫人笑道:“阿弥陀佛,龙肝凤髓吃上几月也该絮了,偏柴太医碰到一次就定叫吃这个润肺,说甚吃药不如食补,如今可算是解了禁了。”
  瑞云忙笑接:“可不是,之前我替太太去看望嬷嬷,嬷嬷吃梨汤跟吃药似的,我还以为煮坏了,忙尝了一口,你们猜,味道怎么样?”
  瑞香推她,不叫她卖关子,瑞云就作怪似的吸溜口水:“那个香甜!馋的我偷空央求安丫头给我也炖了一盅才罢休!”
  哄得李夫人大笑。因说:“日日在我这儿过路送去,我却不曾尝过,这最后一盅倒叫我看看,真有瑞云说的那么好?”
  瑞香听了,忙给宝绿使了个眼色,宝绿知机,忙送上来。
  早有小丫头子抬了小几和绣凳来,瑞香揭开小盅,捧了调羹给李夫人。
  李夫人看时,微微一愣,却原来盅内是一整个的梨,瑞云轻轻拿起梨盖儿,里面被掏空了,一汪甜水里点缀着枣丁、枸杞和金桔丝儿。
  尝了一口,李夫人笑道:“是个能干的,亏她灵巧变通。这么吃起来,确实比把梨子切丁熬汤来的有趣。”
  瑞云奇道:“听太太的话,这梨罐儿难不成是自别的菜肴改的么,我怎么不记得有这样一道吃食?”
  李夫人浅尝了口汤水,又勺了一小块软糯的梨肉,就用帕拭唇:“那个家常倒不大吃,只是夏秋宴席上却常有,你细想那道八宝果罐,是也不是?”
  瑞香拍手先笑道:“怪真!只是却比这个要麻烦的多,虽也用梨做壳儿,但还要桔饼、金糕、桂花酱、青梅丝、瓜子仁和着糯米做馅儿,又焯又蒸又浇的,才得一个八宝罐儿。”
  ……
  “那丫头姓杜?今年才上来的人,我倒听人夸过她几回了,看她做的这梨罐,的确伶俐。她老子娘是哪个?”李夫人回想了下,已想不起长什么模样,只恍惚记得是个好模样的女孩儿。
  瑞香瑞云对视一眼,她们到太太身边侍候的晚,只隐约听过那位‘通房云氏’的事情,思忖着管事房敢把杜云安选上来,显然太太这儿是翻了篇的。于是回说:“她和我们不一样:她爹是已故的家将,做过老爷的亲随护卫;她娘原也是您跟前的,那个放出去婚配的云氏……”
  李夫人愣住了:“怎么,云儿的女儿还没给放出身契吗?”
  瑞香瑞云也愣住了。
  李夫人拧眉:“这女孩儿入籍不过是她娘临终求请,我这里料想着并不算作数。杜家自来是府上的家将,祖上有功在身的,怎好让他家的女孩做奴才!”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