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问题就是,嬴小政的学习进度瞬间拉快,每天学习的新知识比以前多出了不少。
嬴小政:“……”
算了,有好吃的就行。
拥有过不不忘技能的嬴小政对学习无所畏惧,每天从秦王嬴稷三人汲取完足够的知识后,回到住处仍有余力跟着赵馨学习更系统繁杂的现代科学知识。
赵馨与秦王嬴稷对此早已知情,倒是一如既往。
白起与范睢二人却在发现嬴小政不但将自己传授的知识全部记住并消化了,甚至还有余力学习其他知识后,不由态度愈发郑重起来。
教导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人更是不由自主地将嬴小政当做了自己的衣钵传人。
两位均是各自领域一等一的大佬,老天赏饭吃的天纵奇才,但可能两人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所以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收徒。
如今白送一个天赋异禀,还身份尊贵的徒弟给他们,两人都非常高兴。
虽然在知道嬴小政将自己死对头的本事也学得不错后,难免心情复杂,但这样的情况反倒燃起了两人的好胜心,为了证明嬴小政将自己的本事学得更好,两人几乎是卯足了劲儿在教导嬴小政知识。
对此,秦王嬴稷有话说:“寡人的曾孙,当然还是为王之道学得更好了。”
赵馨:“……”
你们开心就好。
嬴小政陷入了学习的苦海之中,几乎挪不出一点儿空暇时间。
其他五国(赵国已亡)的读书人们却很闲,所以在得到是秦国突然造出了一种可以替代竹简木牍的工具,不但可以在上面书写记录文字,还能保存得更好,且更方便携带的载具时,这些读书人就算对秦国非常有意见,也忍不住关注来自秦国的消息。
等到嬴小政开始跟着白起范睢二人学习的时候,秦国生产出的最顶尖白纸因为产量有限,并不公开售卖,只接受有人用秦国不曾收藏的书籍与之交换的时候,其余五国的读书人都炸了。
白纸还没见到呢,就听见秦国大言不惭地觊觎其他国家的藏书?
出于礼貌,这些读书人毫不意外地开始大骂秦国痴心妄想,甚至放下豪言,绝对不会拿着自家的藏书去与秦国交换白纸。
但……
当其他国家到秦国去做生意的商人们带回来一张白纸,并当着自己邀请来的客人们的面儿,拿着一支毛笔在白纸上留下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时……
文人们:“……”心痛得无法呼吸!
那么漂亮文雅的白纸,却被写上了那么庸俗且无聊的东西,实在是暴殄天物!
虽然一直在骂人,但这些读书人无疑对白纸上了心。
一些与买到了白纸的商人们关系不错的读书人,还特意向对方将已经写过的白纸讨了过来,等认真观察并用笔在上面写字体验之后,这些文人立刻坐不住了。
竹简木牍是真的非常不容易保存,而且还极其不方便携带。
但白纸不同。
只要亲眼见到过白纸的人,知道它到底多薄多大,一张纸可以写多少字,写了字的白纸又多容易随身携带之后,这些读书人便再也坐不住了。
他们直接去问那些买到白纸的商人,用书籍换白纸的细节。
商人倒也不隐瞒,直接将白纸换书的细节都告诉了对方,末了还提了一句:“秦国似乎并不区分书籍的优劣,只要是秦国不曾有的书籍,便都可以换取白纸。早一点儿换,更占便宜,不然等到其他人将那些比较常见,没那么珍贵的书籍换了,你若是再想要白纸,就只能拿出自己私藏的最珍贵的那些书籍交换了。”
那人一听,顿觉有理,回去后立刻带上部分书籍就往秦国去了。
但他没想到是,自己千辛万苦到秦国,最后竟然差点白来一趟——
因为消息传开之后,最先与秦国王室做生意的,便是秦国那些贵族商人们。虽然秦王嬴稷之前收罗了一批书籍,但他们自己也留了一批,如今眼瞧着纸张出现,又见到了白纸的模样,这群人同样坐不住了,干脆舔着脸找到秦王嬴稷,与他做了交换。
上交书籍的时候,自己留存一些珍贵的做传家之物,本也是权贵们与秦王嬴稷之间心照不宣的事情,如今他们将书籍拿出来,秦王嬴稷也不生气,而是如常地做了交换。
第一个提出交换的人本来还有紧张,见秦王嬴稷完全没有追究的意思后,便彻底放心,之后又拿好几本书换了白纸。
第一个没有受罚,便有了第二个与第三个。
于是没多久,整个秦国对白纸感兴趣的人,全都拿出自己珍藏换取了白纸。
虽然秦国权贵每家每户都没多少藏书,但人数摆在那儿,所有人都用书籍换取了足够的白纸后,秦国的藏书数量自然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那位得到商人朋友提醒之后,果断带着自家藏书来到秦国的读书人,便是因为不曾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带来的书籍都是相对比较常见,而非真正珍藏的书籍,所以才会差点儿白跑一趟。
但好在他带来的书籍比较多,最后还是成功用两本书换取了白纸。
白纸数目不多,显然是不够的。
他从家里带来这么多的竹简木牍,也不想再原样带回去,于是他干脆与秦国百姓做交易,用那些书换了许多钱,又用钱买了一些品质不怎么好的纸张。
那些纸张颜色昏黄,而且摸起来也不如白纸光滑。
但……
不管怎样也是纸啊,虽然不能用来抄录自己的珍藏,但可以拿来自己用啊。
至于白纸不够?
他买完纸张后,便立刻乘上马车回去将自己珍藏的部分书籍抄录在了白纸上,再将原本的竹简木牍一并送来秦国,又换取了更多的白纸。
因为反应及时,这人倒是没有送出去太多书籍。
但在他后面的那些人,想要换取白纸,拿出来的书籍便越来越珍贵,最后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原本已经消失在世人眼前的古籍孤本。
秦国靠着这些白纸,可算是大赚了一笔。
其余五国得知此事,心情那是相当的复杂:秦国武力一向拔尖,只要一对一,他们就没有不被揍的。但他们虽然害怕秦国,却从来不觉得自己不如秦国,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秦国虽然兵强马壮,国内却没什么人才?
数数秦国有名的宰相武将,有几个人是秦国本国人?
哪怕如今名声正盛的范睢,不也出自魏国?
但如今……
等到秦国国内人才培养起来了,他们还怎么骂他们是一群粗野莽夫呢?
外面白纸换书一事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原本负责印刷术的范睢也被派出去负责此事了——
虽然这些人到秦国只是为了换书,但能为了白纸千里迢迢跑来秦国之人,谁又能保证其中没有学富五车的有才之士?若是可以拉拢一个有真本事的回来,不是赚大发了?
范睢走了,印刷术的事儿便被分派到了赵馨头上。
赵馨负责此事不久,便见雕版印刷术给“研究了出来”,之后不久,活字印刷术也在她的“提点”之下,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在几个月之后,成功找到了做活字最合适的材料。
但这时候,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研发,都遭遇一个赵馨不曾预料,却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篆的字体歪七扭八的,真的太难用阳刻的办法完美雕刻了。
稍不注意,刻刀就会划断笔画。
而只要有一笔出错,就必须全部重来。
倒也不是不能用,只是这样一来,成本就翻倍增加了。
第40章
秦始皇大一统之前, 其实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秦始皇大一统之后,全国上下才有了统一的文字小篆。
小篆本质是由大篆简化而来, 字体虽然不如大篆弯曲复杂,书写难度也直接下降了一个等级, 但若是用来雕刻,仍旧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字体改变这样的大事,赵馨如今可没办法做主。
别说是赵馨了, 就算是如今已经为侯称相,明显是秦王嬴稷心腹的范睢,都没有资格做主改变整个国家使用的字体。
赵馨自然不会蠢到僭越, 越过秦王嬴稷去改变字体。
得知此事之后,赵馨直接让人抬着这段时间刻废了的雕版,与泥塑的活字一起前来拜见秦王嬴稷。
秦王嬴稷对赵馨的来意很好奇, 直接让她进了大殿。
然后, 视线便不由自主地从赵馨身上挪开,落到了她身后那一溜儿的侍卫, 以及他们手上或提或抬的许多竹编箩筐上。
若是他没看错,里面好像都是一些木板和泥块?
“这些都是什么?”秦王嬴稷好奇,“寡人瞧着,那些箩筐里面装的好像都是木板,上面好像还有字……”
他挑眉,结合赵馨最近在做的事,对里面的东西已经有所猜测。
赵馨认真解释道:“回王上,这里面的东西都是最近的成果, 木板是雕刻出来的文章模板, 泥块则是为活字印刷做的准备, 不过……问题有点儿大。”
秦王嬴稷皱了下眉,直接起身走到箩筐跟前,拿起一块模板就开始查看起来。
因为雕版只要出现一个错误,整个模板全废,必须从头雕刻,所以每一块雕版上的文章内容都是直接在出现错误的地方断掉。
错误非常显眼,也容易看到。
秦王嬴稷低头将整个木板上的内容都看了一遍,因为字体是反刻的,所以辨认起来需要一点儿时间,所以他看第一块是木板也花费了越一盏茶的时间。
而在这期间,整个大殿内无一人说话,寂静无声。
嬴小政坐不住了,直接爬起来走到赵馨身边,抓住了她的裙摆。
赵馨低头笑了下,冲着他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嬴小政乖乖点头,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
秦王嬴稷已经看完第一块雕版,立刻放到一边,然后立刻拿起了第二块。因为有了第一块的经验,这一块他拿起来的时候,目标明确,视线落到了最后一个字上。
看完后直接丢开,然后拿起一块新的。
他就这么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大约看了六块的样子,他才转而拿起旁边的泥块。
看完之后,已经知道赵馨来意的秦王嬴稷,面色不怎么好。
他看向赵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块完整的雕版?”
赵馨拍了拍嬴小政的肩膀,转身解释道:“一整块完美不出错的雕版当然有,但一整本书的完美雕版,尚且没有雕刻出来。就像王上看到的那样,匠人在雕刻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会将某个字的比划划掉。而雕版最大的缺点也在这儿,一旦模板错了一个字,甚至只是一个略微明显的瑕疵,这一整个雕版都不能用了。”
因为一旦将这样的雕版投入使用,印刷出来的所有书籍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相同的问题。
秦王嬴稷拿起一块雕版,摸了摸那个错别字。
这个错误其实很小,其实只是将一个字的某一撇从中间划断,缺失了小指甲盖儿一般大小的空缺而已。
可若是将这块雕版投入使用,最后却会造成成千上万本书籍,在这一页的这个字上,出现缺失。
积少成多,这便成了非常大的错误。
秦王嬴稷皱眉,心情不爽地看向那些泥块:“这个问题对雕版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问题,但这些泥块儿难道也这样?泥块儿……有什么成本?而且都是单独一个字,就算出错损失也小。”
赵馨看了眼秦王嬴稷,点点头:“若是只打算用泥块儿做活字印刷,当然没有太大得问题。”
秦王嬴稷眯了眯眼:“你并不打算用泥块儿做活字印刷?”
赵馨点头:“之前实验过,用泥块儿做活字,一旦温度变化太过剧烈就容易出现裂缝,必须更换新的泥块儿。而且易碎、不牢固,泥块儿风干浸水后也会有泥印,不是很好的活字材料。”
“最好的做活字的材料是铜,或者木头。”
其实以目前的条件而言,最好的材料应该是用泥块烧制而成的瓷活字。瓷耐热且坚固,且完全没有泥活字的缺点,唯一的问题是如果要烧制瓷活字,她还必须插手秦国的武器制造,因为如今的陶窑根本达不到烧制瓷器的温度。
陶吸水性强,很容易吸墨,使用时间不长。
但武器制造……
以赵馨如今的地位,若是贸然提出想去接触秦国的武器制造,只怕秦王嬴稷如今对她的信任就将大打折扣。
所以赵馨直接放弃了瓷活字,反倒将目标放在了木活字与铜活字上。
这两种材料的活字一直到明清时期还在广泛运用,铜活字盛行于明朝,木活字则在清朝运用广泛。
“但铜活字若是出错,损耗更大;因为木头纹理并不一致的缘故,适合做木活字的木材种类也没有那么多。”
简单来说,就是要谨慎,能不出错就最好不出错。
秦王嬴稷点点头,明白了赵馨的意思。
他皱着眉,一时间陷入了苦思之中:“大篆书写困难,难道要采用其他六国的文字?但其他六国的文字比起大篆也好不到哪儿去,楚国的鸟篆比大篆书写更难……”
赵馨沉默不语,并无提出建议的打算。
秦王嬴稷也没有询问赵馨的意思,而是在思索之后,让内侍出去将范睢等人请到了大殿当中。
一群读书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后还是范睢试探着提议:“王上不若将现存的所有文字收集起来,看到底什么文字更方便书写?”
他们倒不是不够聪明,只是有非常大的思维局限——
毕竟历史上第一次人为地大规模改变现有文字,并将其系统规范标准化的事件,还是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命宰相李斯将大篆简化为小篆。
所以就算意识到大篆不易书写,他们也不曾想过要简化文字。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秦始皇。
大部分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本能地从以前的经验当中寻找解决办法,会第一时间想到打破旧规,创造出一种全新秩序的前瞻性与将其实行的魄力的人,反倒是极少数。
秦王嬴稷听到范睢的建议后,并不太满意,但短时间内,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