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做考官——辛宸
时间:2021-06-02 09:57:07

  旁人或许不知里面是何贵客,他从汴京到临安开店,见过的贵人无数,哪里会认不出门外明里暗里站着的御前侍卫,愈是猜到里面贵人的来历,愈是小心谨慎不敢多走半步。
  后世有人说,“难得糊涂”,便是因为,明知故不问,也是一门学问。
  “这是什么?”赵昚看着方靖远从布袋里倒出来的东西,瞪大了眼,“神仙索?难不成你还想自己爬上月宫去?还有,这竹筒是干什么的?”
  “我这两天闲着没事做了点小东西,拿来试试,或许能派上用场。”
  方靖远拿出那根竹筒来,在底部拧了拧,忽然“嘭”地一声响,惊得那些侍卫从四面八方冲过来挡在赵昚身前,如临大敌般看着他手中的竹筒里喷出无数细碎的金黄色花瓣,正是方才窗外那从“月宫”中落下的桂花。
  “咦?有点意思?”赵昚眼睛一亮,从人堆里伸出手来,“给我试试!”
  方靖远摇摇头,“找到的材料不够,做得还不大行,有点危险,但改进一下吓唬那些蛮子应该够了……”
  “等等!”辛弃疾从旁边蹿过来,一把从他手中抢过了竹筒,鼻尖微微耸动,面色一变,“硫磺、硝石……你竟然用了火药!”
  他一提起火药,众人都面露紧张之色,尤其是赵昚身边的御前侍卫,目露精光,眼神如钩子般钉在方靖远身上,大有他说不出个是非就要把他当场按倒在地板上摩擦的架势。
  自唐代开始,就有人将炼丹时发现的火药用于军械之中,然而由于其威力巨大却又极不稳定,当真是又爱又怕。
  到北宋年间,火器的种类已不下数十种,从震天雷、神火飞鸦到早期的突火枪霹雳炮甚至水下□□都一应俱全,本当成为这一时代大杀器的“神兵”,却因为种种人为因素而被束之高阁,最终消失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下,生生将本已发展的灿烂繁华的文明和经济腰斩于此。
  但凡禁军听到火药二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初在汴京的一桩悬案,当初开封府还有专门的兵工厂生产火器,却因为意外爆炸,险些毁了小半个京城,自此兵工厂被封,知晓内情的人无不闻之色变。
  身为一个理科穿越者,方靖远自然不会不知道火药,身为现任官家的心腹,他也能翻阅到不少被封存的案卷,自然知道南宋火器没落的原因。可如今南宋官场被秦桧把持数十载,加上高宗的纵容和刻意打压,早已糜烂得毫无战斗力,他想帮助赵昚从太上皇里收回权力,不单单要从科举选拔人才,还要从武器上来提高整个宋军的战斗力。
  说到底,枪杆子里出政权,实力才是真正决定势力的硬通货。
  他手里的拉花炮,看似毫无杀伤力,简单实用,用来变戏法的确能唬得人信以为真。可若是将里面填充的彩绸碎花换成铁钉蒺藜等杀伤力巨大的暗器,一旦发射出去,真能比得上传说中“天女散花”般的唐门暗器。
  那些御前侍卫都是久经战阵之人,武艺高强,也知晓不少江湖伎俩,可谁也没想到,面前这个看似毫无威胁文弱清秀的方大人,一出手就是这等让人防不胜防的大杀器。
  “是礼花弹,不过是一次性的。”无视辛弃疾热切的眼神,被所有人目光集火的方靖远忍不住摸摸自己的鼻子,有些不解,“怎么?我自己做来玩玩,不成吗?”
  明明,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怎么大家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妖孽一般……难道是他没学好历史,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第十二章 正中下怀
  “你只做了这个?用来……变戏法?”
  赵昚让紧张过度的侍卫退下,从方靖远那要过已经放完花炮的空筒,照着他说的拆开看了看下面的“机关”,几次卡壳的时候,方靖远拿过去三两下搞定,赵昚再看看方靖远一脸“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表情,额角青筋直跳,按也按不住地抽痛。
  很显然,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不知道这在他看来没什么大不了变个戏法的玩意儿,有多大的影响。
  陆游左看看右看看,看到官家的无奈,也看到辛弃疾的兴奋,只得拍拍方靖远的肩头说道:“方贤弟啊,看来让你在御史台,还真是大材小用了!你可知自从汴京兵工厂被封之后,突火枪和霹雳炮的图纸下落不明,眼下就算朝廷的火器营里,也没几支能用的火器。就算有……也没你这简单安全易上手……你明白吗?”
  方靖远明白了,原来不是他们不懂得火器的厉害,而是……技术断代失传了!
  当年李纲在守卫汴京时,还一度用霹雳炮击退过金兵,让金人闻声丧胆,只可惜因为先前的那场意外,汴京根本没存下多少火药,风光一时之后,霹雳炮就成了摆设,繁华如斯的汴京依旧没逃过被践踏摧毁的结局。
  这个时代的技术壁垒比后世的专利限制还要严重,尤其是这种神兵利器,在官方管制得尤为严格,所以才会因为兵工厂爆炸导致技术断代,谁也说不清那一次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只是为了安全和其他顾虑,到了临安,也没人再提重建兵工厂的事儿。
  故而谁也没想到,方靖远一个好端端的探花郎,御史台谏官,居然能自己琢磨着做出这管类似突火枪的拉花炮,怎能不让一心惦记着收复故土的辛弃疾和陆游眼热心跳,恨不得立刻从他脑子里挖出配方和设计图来。
  “配方和图纸给你们也不是不行,反正我拿出来,本来就是打算给官家的。只不过……”方靖远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倒也没想着藏私或借此盈利,只是冲着赵昚笑道:“还请官家点头,恩科再开一次武举。”
  “武举?”赵昚一怔,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还想去当考官?上次出题难得那些考生都快骂死你了,还不知足?”
  方靖远点点头,说道:“我这几日查过吏部和兵部的资料,我大宋向来以文官辖制武官,可眼下文官有余,武将不足,就算有一个虞允文挡住完颜亮又如何?总不能次次敌军来犯,都只能等着……眼下金帝已死,这两年内乱不止,正是我们北上收服故土的好时机,若不趁此机会招揽天下豪杰,又待何时?”
  赵昚方登帝位,正是意气纷发壮志满怀之时,虽被太上皇掣肘难以施展拳脚,却也想过借北伐之机收拢兵权,方靖远此言对他来说无疑正中下怀,当即点头应下。
  “好!既是如此,朕……我回去便命人拟旨,明年春闱会试之后,便开武举会试,若得文武状元者,便可随军北伐!”
  辛弃疾听得摩拳擦掌,忍不住问道:“不知辛某可否能参加会试……”
  “不行!”不等赵昚开口,陆游就一口回绝,“你已得上皇亲封为江阴军签判,天下皆知,若是再入考场,岂不惹人非议?”
  方靖远见辛弃疾一脸遗憾之色,深感学霸不畏考试的精神,转念一想,便提议道:“听闻辛兄率五十骑勇闯金贼五万人大营,生擒叛贼归来,如此勇武过人,足智多谋,想来对兵法一道,亦是造诣不浅吧!”
  宋朝的武举除了考校武艺之外,还要考兵法程文策论,这些对方靖远来说是一窍不通,方才看到辛弃疾的表情,忽然灵机一动,便向赵昚保举他做考官。
  “官家既有用兵之意,何不将辛大人调入兵部。辛大人熟知北方风土人情,又与金兵交过手,经验丰富,武艺高超,远胜过兵部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大人……”
  更重要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昚如今继位,最缺的就是完全忠心于他的可用之人,听方靖远一说,立刻明白过来,当即点头准了。若是兵部吏部侍郎之类的三四品高官,他尚需禀报太上皇知晓,可辛弃疾如今不过是个有官无职的七品官,他让人安排一下,根本不会惊动宫中的老大人。
  “多谢陛下……”辛弃疾喜出望外,真心实意地向赵昚行礼,哪怕被他拦下,亦从心底对这位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官家敬服。
  他从金国辖区归正南宋,早就做好了被排挤被投闲置散的心理准备,原想着无论给个什么末流官儿,以他的能力,都可以慢慢积累功绩升上去,只是方才听得有恩科文武会试,一时动心,却被陆游拦下,可没想到考生都当不成的他,居然被方靖远保举为考官,这短短片刻间心路起起伏伏,比过去的十几年都要让人激动。
  赵昚借机勉励了他一番,又夸了他填的词,一时间君臣和乐融融,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满怀壮志,尚未经历挫折和失败,俱是意气纷发,谈笑风生时,倒比先前处得更为自在。
  酒正酣时,忽听窗外几声炸响,夜空中绽开朵朵烟花,几乎照亮了半边天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纷呈,比现实中的花儿更绚丽更耀目。震得整个临安城的人都跟着仰望天际,想不出这非年非节的日子,怎么突然会有人放这些烟花,如此大的手笔,还不知要破费多少。
  楼下喝彩声和喧哗声不断,都在猜测这场烟花盛宴的来历,赵昚却看着方靖远,“刚才那小把戏是前菜,这才是你要给我看的?”
  方靖远点点头,当初他看小说时见人能用烟花放出贺寿的文字,在贡院前几日等着考生们答题时,闲极无聊,就做了点设计,出来后便找了家烟花铺子去做,可没想到那家小铺子的东家竟然跟着酒楼有关,一来二去的,他就干脆把思路和设计图都交给他们,正好今日有了成品实验,便提前让赵昚和陆游等人检验一下。
  “这些也算不得成品,尚待改进,等做好了,应该能赶上为上皇贺寿……”
  辛弃疾却眼露精光,目光炯炯地望着他,“方大人若是放心,肯将此物交给辛某,或许辛某能奉上一份更大的寿礼!”
  赵昚看看方靖远又看看辛弃疾,面无表情。哪怕明知他们是想为他争取权力才去“讨好”太上皇,可眼睁睁看着如此精彩的礼物竟不是独属于自己……
  就有点心痛。
 
 
第十三章 挑灯看剑
  出头一时爽,事后满头包。
  方靖远开始后悔自己为了一时风头,一时没忍住,被和乐楼的老板一忽悠就提前放出了花炮和烟花炮。
  他本以为这只是小小的技术改进,自己只不过提供了一点方向和意见,这些原本就该在这个时代存在的东西,他拿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可现在他才知道,小说都是骗人的,夸张其词的有,敷衍了事的有,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他现在甚至没法去核对比较。
  因为自从他来到这里,改变了那场本当掀起偌大风波让刚继位的赵昚灰头土脸的临安府乡试,这个世界就成了他知道的那段历史的平行世界,过去如何,本就文史渣的方靖远自己也不知道。未来如何,更是谁也无法预料。
  尤其是陆游和辛弃疾两位大佬,就此缠上了他,当晚就借口酒醉,住进了他的小宅子不说,还一个二个的都不肯走了。
  他这宅子本就不大,除了自己住的卧房和书房之外,就只有一间正房和西厢的一间客房,两个家仆都是住在门房那边,原本想借口住不下请两位移驾给自己留点空间,没想到辛弃疾干脆让随从在附近租了处院子住下,自己打包了行礼就住进了客房。
  他口口声声是来商议如何让“手雷”的效用最大化,可一看到方靖远书房里的那些图纸和工具,就彻底挪不动腿了。
  “这是什么?这……这是什么什么?”
  方靖远从不否认自己是个“窝里乱”,打小书桌上就没整齐过,乱糟糟得能堆出一座山来,别人看着都头疼的时候,也只有他能从里面翻出自己要用的东西来。反倒是别人真给他收拾规整后,就找不到要用的东西了。
  然后,少不了一阵子乱翻,恢复原样。
  可现在,除了他之外,喜欢翻这“垃圾堆”的,又多了个辛大佬。
  辛大佬如今年方二十三,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的年纪,从看到拉花炮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心痒难捱,恨不得立刻拿来比划一下,可惜和乐楼里都是一次性的,放完就成了废品,就算拆开也看不出关键部位的“秘密”,怎能不让他好奇。
  而和乐楼放出的花炮是成品,方靖远的书房里还有不少半成品。
  用空气炮推进放炮是最简单的做法,压缩空气的机关拉炮才是他最理想状态下的安全拉炮,为了这个实验他几乎半个书房里都堆着大大小小的竹筒和纸筒,几乎都快没了落脚的地方。
  对别人来说是垃圾堆,可对辛弃疾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座宝藏。
  他一头扎进去就不肯出去了,叫嚣着就算让他当考官,这次除了兵法策论也要考点火器常识,他身为考官自然应该身先士卒了解“题情”,不研究透了绝不肯离开。为此,他甚至让随从包揽了方靖远宅里的大小事务,从洒扫卫生到吃吃喝喝都做的十分到位,压根不用他们在去费心。
  以辛弃疾如今的品级还够不上朝会,而方靖远还在御史台挂职,每日少不了去点卯签到,也只能由着他赖在了自己家,把陆游看得那叫一个眼热。
  可惜陆游上有老母,下有妻儿,蹭住一宿还可以说是抵足夜谈,常住不归就怕家宅不宁。
  因此每日只要上朝,见到方靖远就忍不住追问新型手炮的研究进度,甚至还借口给辛弃疾送重阳登高的帖子,非得跟着去方靖远的书房里“坐坐”,盘算着说不定就能从他那些“没什么大不了”的废纸堆里再找出什么宝贝来。
  辛弃疾刚给他炫耀了昨夜一宿没睡,翻出来的一张神臂弩图纸。
  这个还真不是方靖远的作品,是他在贡院跟张玉湖谈及军中弓弩时,张玉湖说虞允文曾让人改进过八牛弩,当时射穿金主完颜亮坐船帆绳,吓退金兵用的就是这一款神兵,只可惜造价昂贵,搬运和安装都极为不便,最要命的是准头不足,才导致这等神兵只能用于攻城守城,而不是寻常战阵。
  于是方靖远就找来了工部所存的八牛弩图纸,稍微改造了一下,改制成的神臂弩,单人可用,不光有手动脚动两款,还加上了瞄准的机关。尤其是小型臂弩,是他给自己的防身利器。毕竟在这个世界里,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没点防身的本事可不行。
  对他而言,三点一线瞄准法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可在这个时代尚未普及开来,更不用说计算箭阵射程抛物线距离等更复杂的方程式,他随手涂画还没来得及给张玉湖看,就被辛弃疾先发现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