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鞋底子炖汗酸衣裳?
米粉很香,配上这股奇奇怪怪的味儿就...
为了不让奇怪的味道污染米粉。
徐慨埋了埋头,三口两口便将米粉吃完了,汤还温热着,徐慨仰起头咕噜噜全喝光了。
小双儿守在旁边,知机地赶紧去收碗筷。
徐慨抬起下颌问了问,“你们掌柜的,在做什么呀?”
小双儿转头嗅了嗅,有点想干呕,但在食客面前不能怂,便大声应道,“我们掌柜的,自然是在做好吃的!您别如今闻着这味儿上头,之后做好了,香着呢!”
所以,店小二也不知道自家掌柜的在做什么。
徐慨又笑了笑。
他自己一点儿也没发现,如今已是他今天第三次笑了。
“给我上盏斑斓叶茶吧。”徐慨声音很轻,一双好看的眉眼在昏暗的日光下,竟出现了几分温柔的意味。
他有些好奇了。
牛乳与酸汁结合在一起,会成为什么?
小双儿愣了愣,应声而去。
灶屋里,含钏站在小杌凳上,拿起长长的铲子在锅里飞速搅拌,没一会儿牛乳便变成了丝状凝块。含钏赶紧跳下来翻书,跟着方子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筷将牛乳凝块夹出,立刻上手揉成薄薄的饼状,含钏一边揉一边烫得直呼气,手上功夫却一点儿没闲着,将乳酪饼的两翼卷在筷子上,并将筷子的一端往外撑大,使凝块大致变成了扇子的形状!
含钏如法炮制了三四张,换了四次乌梅汁儿,找了个通风的口子,将竹筷插在上面。
北京城的天儿,又冷又干,风又大。
没一会儿竹筷儿上的牛乳扇块儿便晾干了,含钏兴奋地把三张乳扇都取了下来,捏了一小块儿进嘴尝。
呀!
就是师傅说的那个味儿!
云贵的小食,真是太奇特了!
牛乳怎么能变得如此脆脆香香的呀!
含钏保持住了这股子兴奋的劲头,咕噜噜倒了半锅油,将乳扇丢进热油里,乳扇便冒出了大大小小不一的气泡,含钏见乳扇膨胀起泡后便快速捞出,搁在熟食案板上切成小小的几块儿,撒上了黄砂糖,继续兴奋地端起盘子,撂帘出厅堂,“双儿!快来尝...”
话还没说完。
含钏再次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为啥徐慨还在?
一碗清汤米粉,吃得了这么久?
含钏转头看向小双儿。
小双儿的眼睛和脑子都死死定在了盘子里。
徐慨听见含钏的声音,抬头看了看,“我的餐,还没上完?”
可去你的吧!
你的餐就是一碗清汤米粉!
仅此而已!
虽说咱是按餐位收钱,可并不意味着你一直坐在那儿,你就一直有饭吃啊!
含钏兴奋的劲头迅速减退,下意识地护住了乳扇,“...这倒不是给食客的...只是自家食肆的试菜,还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呢...”
徐慨点了点头,神色淡淡的,“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含钏的眉头扭成了个川字。
什么东西?
徐慨再喝了一盏斑斓叶茶,语调未变,“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亘古未变。试菜若只是给自己试、店小二试,岂能看出其中的优劣?”
所以呢?
含钏眉头的“川”字,从宣纸上的字儿加深成为了印章上的刻字儿。
“所以,给正经的食客尝一尝,才能立辩新菜的优劣。”徐慨把茶盅放下了,目光坦诚地看向含钏,好似他是真的这么想的,绝不是为了趁机吃两口。
这还是徐慨第一次在她面前辩上一辩。
挺...新奇的...
含钏把白生生的乳扇往他跟前一放,“那便请您试试吧。若是有不好的地方,您一定要一二三说出来;若是有好的地方,您也一定要告诉儿。”
说个屁!
含钏合理怀疑,徐慨压根没有知觉,根本尝不出辛酸香臭。
徐慨夹起一块白白净净的乳扇放进口中,细细咀嚼,脆脆的,嚼到最后乳扇有一丝微酸的气味,可还未等这个味道在口腔中放大,便被接踵而至黄砂糖的甜味所覆盖,刚入口的口感是脆的,可嚼着嚼着便成为了粘牙且充满韧劲的口感。
这个风味很奇妙。
徐慨刚想说话,门廊间的风铃又响了。
胡文和夹着室外的风霜气,绕过影壁,穿着官服直接进了厅堂。
徐慨面色瞬间板了起来。
胡文和看了眼,虽有些诧异,这个时候怎么还有食客,又想了想,食肆生意好,哪个时候有生意也不能不做呀,便冲徐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招招手示意含钏过来。
“钟嬷嬷的宅子,有进展了!”
胡文和略有些神采飞扬,问了好几个状师,这才问出了些名堂,“只要能证明,买宅子的钱是钟嬷嬷支付的,这场官司就能打!”
含钏也高兴起来,高兴了一会儿,又有些发愁,“...我问过钟嬷嬷的,买房子时是用的银子,不是银票。都是白花花的银两,怎么能证明是谁的呀!”
第八十章 五仁酥饼
如何证明是用钟嬷嬷的银子买的宅子?
含钏和胡文和坐在厅堂的四方桌前,商议了小半天。
得出的结论是,无法证明钟嬷嬷的银子是钟嬷嬷的银子,如果无法证明钟嬷嬷的银子是钟嬷嬷的银子,那么就无法证明钟嬷嬷的宅子是钟嬷嬷的宅子。
绕得含钏脑门痛。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胡文和满脸难掩颓唐,轻轻叹了口气,“若是咱们能证明钟嬷嬷的妹妹一家没有能力购入这样一处宅子,是否可以轻松一些?”
含钏想了想,总觉得悬吊吊的,“...倒也是个办法,便看官员如何判定了。”含钏叹了口气,把主动权交给素不相识的官员,也好过一点希望都没有,可问题在于,钟嬷嬷愿不愿意作为苦主和妹妹对簿公堂,含钏直觉钟嬷嬷不愿意。
倒不是说钟嬷嬷是非不分,只是老人家的想法和他们到底不一样。
许是压根就不想再见到妹妹一家人。
许是看透了看淡了,觉得自己还有一兜子的棺材本,便不想多生是非了。
含钏有点拿不定钟嬷嬷的主意,之前试探性地问了问钟嬷嬷,老人家只是抿抿鬓角的头发,垂垂眼睛便没了后话。
管闲事,不能管到事主自己不开心吧?
再想想吧!
宅子就在那处,跑了跑不掉!
含钏打起精神抬头,对胡文和笑了笑,想了想,厨房里还有没端出来的乳扇,便让胡文和稍等一下,自己钻到灶房用油纸折了个纸盒子,在里面放上了炸制好的乳扇,又挖了一勺甜甜的豆沙泥,拎了出来双手递给胡文和,“辛苦您了!您尝尝看!用乳扇包住豆沙泥吃,好像是以前南诏国的吃法。儿刚做出来的,味儿应该还行。”
系纸盒子的麻绳被含钏打了个纷飞的小结,像偏飞的蝴蝶。
胡文和看着便笑起来,脑子里莫名想起,每次他从“时鲜”拎了东西回京兆尹,同僚暧昧的眼神和揶揄的话语。
“老板娘又给你做东西了?”
“好口福!好口福!”
“咱们去‘时鲜’吃饭,报文和的名儿,是不是也能打折啊!”
胡文和耳朵尖有点红。
可又想起爷爷说的那番话,“他娘正给他相看着门当户对的姑娘”。
胡文和抿了抿嘴,伸手接过含钏的纸盒子,拱手作了个揖当做答谢,便又带着风霜气出了食肆。
徐慨大马金刀地坐在厅堂东南角,一手端起斑斓叶茶,一手放在四方桌上,指节轻轻叩了叩木桌板,甩了一小锭碎银子在桌上,没和含钏打招呼,便出了门去。
随从阿金牵着马,等在门外。
徐慨翻身上马,随口交代阿金,“去查一查刚刚进食肆,那个六品官儿的底细。”顿了顿,“查一下他现在手上的案子,腾个手帮忙解决了。”
一处宅子罢。
值得小姑娘费尽心思地斟酌思虑?
官道不行,就走匪道。
白的不行,就走黑的。
没有能力,帮什么忙?
平白让人欠人情。
徐慨面无表情地看了看巷道厚厚积雪上的一排脚印,再面无表情地一拎缰绳,扭头向定己门疾驰而去。
食肆中,含钏转过头来,发觉徐慨不知何时已经走了,桌上留了一锭碎银子,含钏掂了掂,五两的样子,不觉瘪了瘪嘴。
这要是所有食客都跟徐慨似的多好呀...
一碗清汤米粉,一块乳扇就赚了五两银子。
食肆的未来可期呀!
含钏把银子揣进兜里,便没再想这事儿了。
钟嬷嬷有空时,含钏专门泡了壶雨前龙井,又腾手做了芙蓉莲花糕配着吃。
钟嬷嬷笑了起来,拿了一块儿五仁酥饼进嘴,外皮糯的,里面的馅儿香得粘牙,粗略品了品,有瓜子仁儿、花生仁儿、核桃仁儿、陈皮、山楂碎,还有些许蜂蜜糖浆做调和,钟嬷嬷吃了一块儿再配上龙井,茶叶的清香冲淡了糕点带来的甜腻感。
有时候吃饭,是一加一大于二。
一道菜,配上另一道菜时,收获的风味远比单用更美妙。
这就是“时鲜”与其他食肆不同之处。
掌柜的深谙饮食之道,知晓薄配浓,淡配烈,俗配雅,知道葱丝配鸭片、梅酱配烧鹅、蜜瓜配火腿,食客若非老饕,是不会有掌柜的配菜精准的。
钟嬷嬷细嚼慢咽后,看向含钏,“怎么了?”
含钏三两句话将胡文和的建议告知了钟嬷嬷,如她所料,钟嬷嬷沉默地垂了垂眼睛,隔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抬起头,眼神望向窗棂外,似是在回想往事,“...我是通州人士,当初我采选入宫时,我十三岁,我妹妹三岁,我比莲妹年长十岁,母亲产下妹妹后,身子骨便不太好了,没多久便撒手人寰。莲妹,可以算作是[ fo]我带大的。”
“当初采选的太监到我们村子来,我听几个姑姑说,进宫是好事,每个月能寄钱出来,等我年满二十五岁出宫时,还能攒下一笔丰厚的银钱,全家人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含钏静静地听。
钟嬷嬷语声很平静,“可我一没算到,我一进宫,父亲就带着妹妹娶了隔壁村的寡妇,连家都搬走了,我每月寄出宫的银钱压根没有送到妹妹手中,而是被几个姑姑私吞了。二没算到,待我出宫时,已经四十有余了,而我的妹妹也已经三十出头...她的成长中,没有我的踪影,甚至在遭受后母欺辱时,她时常想起我这个姐姐,渐渐地想念就变成了怨怼。”
“她觉得,如今的我衣锦还乡,应当补偿她受过的那些苦和罪。”
钟嬷嬷顿了顿,笑了笑,“世人觉得我愚也罢,蠢也好,长姐如母,我本就应当补偿她。”
含钏一下子站起身来,手捏得紧紧的,克制着情绪,“那谁来补偿您!”
钟嬷嬷再笑了笑,面色很坦然,“路,是我自己选的,何须他人补偿?”
含钏低了低头,隔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目光很坚决,“您没有对不起她,您也无需补偿她。您的想法,儿不赞同。但您拒绝与妹妹对簿公堂的决定,儿十分尊重。可您愿意给是给,送不送,她却不能骗,不能要。若有其他的法子,儿一定会将您的宅子拿回来的。”
钟嬷嬷笑得极温和,伸手轻轻摸了摸含钏的头,点点头道,“好。”
第八十一章 水粉汤圆
一晃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含钏特意摆了朝食摊,重操旧业,拉提在宅子门口支起两口大锅,把灶生得虎虎生风;小双儿开开心心地端着碗跑来跑去;钟嬷嬷往日严肃的脸上也轻轻挂了一丝笑,帮着含钏端碗递碗。
含钏把水粉和成一个一个汤圆,汤圆中用松仁、猪油、糖、芝麻做成馅,也有用嫩肉去筋丝锤烂,加葱末、秋油做馅的。
两口锅,一口煮甜的,一口煮咸的。
一碗水粉汤圆甜的五文钱,咸的八文钱。
相比于食肆的正常物价,这简直是在回馈老食客了。
胡同内来来往往的人,知道“时鲜”日常餐位价格的,都愿意停下来买一碗——这算是占便宜,有便宜不占,不就是亏了吗!
有熟面孔的食客端着碗问含钏水粉的方儿,蹙着眉,“...自己婆娘无论咋做都做不出这样又糯又香的水粉团子...糯米是一样的米,磨子也是一样的磨,咋吃起来就觉得不一样!”
因为这碗是您花钱买的,家里那碗是夫人求着您尝的呀!
含钏笑眯眯,“令夫人的手可是用来画画儿写词儿的,您太吹毛求疵了!”
这食客,含钏认识,五年前的举子姓余,娶了恩师的幼女,考了四次春闱都还没登科,如今正蹿着劲儿瞄准新春的开科,压力太大,吃啥都觉得有毛病。
含钏抬了抬勺子,给余举子加了三个汤圆,“九九归一,祝您心想事成,早日登科。”
这吉祥话儿说到余举子心坎上去了。
笑呵呵地打赏了含钏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的碎银子。
甭管银子有多大,有银子就是好事儿。
含钏笑得更真诚了。
一早上忙活完,含钏累得手臂像挂了只铁秤砣似的,含钏坐在门口歇息,小双儿探出个头看了看胡同巷道,问含钏,“...掌柜的,咱们都是一条胡同,怎么东边的关门闭户,咱们西边的门廊前都挂着各式的灯呀?”
钟嬷嬷头也没抬,“一条胡同,也分贵贱。东堂子胡同东边的尽是钟鸣鼎食之家,或家中有爵位,或一门三进士。西边的多是商贾,元宵节要挂‘五谷丰登’的灯当做彩头。虽大家伙都在一条胡同里,却是井水不犯河水,东边的瞧不起西边的。”
小双儿撇撇嘴。
一条胡同谁还瞧不上谁呀!
含钏笑呵呵地乐。
这能理解呀。
就以淑妃娘娘的长乐宫为例,正殿的杨淑妃位居正二品,膝下有皇子,还有一个快出生的皇嗣,前途无比光明。而偏殿住着的一位美人、一位贵人,都是早早失了宠,退出宫闱争斗舞台的配角。这还是一宫里住着的呢,这贵贱便如云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