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宠妃/替嫁后夫君篡位了——归去闲人
时间:2021-06-27 09:38:26

  满场被感染得斗志昂扬,明明是暮秋初冬的衰败节气,却让人觉出一股蓬勃之意。
  阿嫣也被吸引,又瞧向场中。
  骏马撵蹄,欢声四合,满场英武身影里,最惹人瞩目的当属谢珽。
  在乔怀远被抬走之后,他便一改先前的收敛姿态,马球杆肆意飞扬之间,连着击进数球,纵横全场。非但攻势凶猛,击球时还颇有兴致的翻出了花样。
  猎猎衣衫鼓起时,年轻的男人英姿勃发。
  阿嫣忍不住笑了起来。
  “原以为王爷性情持重,不太会碰马球,原来他竟打得这样好。”她瞧向武氏,清澈的眼底不无激赏。
  武氏笑意悠远,“他从前也曾年少意气,只是这几年重任在肩,息了争强好胜的心思。”
  如今,倒像是找回了一点。
  ……
  一场精彩的马球将演武场的氛围推得高昂。
  谢珽健步而归,额头沁着薄汗。
  周遭观礼之人难得看到谢珽登场出手,又是这般精彩绝伦的手段,这会儿意犹未尽,各自争相偷瞧。
  阿嫣也瞧得心潮澎湃,见他回来,不由起身笑道:“殿下今日技压全场,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痛快吗?”
  “自是酣畅淋漓。”
  “我是说那个抬下去的人。”谢珽倾身靠近,身上的汗热立时袭向阿嫣,在她耳边道:“他那种人原就配不上你,何必耿耿于怀。瞧——”他回身指着场中驰逐的兵将们,不无傲然地道:“这才是真的男儿!”
  明知会流血、会受伤,仍义无反顾,斗志昂扬,护着身后的队友同进同退,挣出广阔天地。
  而不是像某些人,贪图不劳而获,青云直上。
  那种人,原就不配放在心上。
  他没把话说得太尽,阿嫣却立时明白过来。她的目光扫过场中出身各异的矫健男儿,落向近在咫尺的那张大汗淋漓的脸,忽然之间茅塞顿开。
  “是我先去狭隘了,多谢殿下提点。”阿嫣笑得温柔诚挚,取了随身锦帕递过去,道:“快擦擦汗吧。”
  谢珽随手接过来往额头上胡乱擦了擦,拭尽汗珠后,递回到她手里。
  旁边武氏才刚吩咐嬷嬷寻点布巾给他擦汗,见状微愣。
  须知谢珽性子冷清,平素最不爱脂粉香气,更不会碰锦帕这等姑娘家用的妩媚之物。从前他哪怕是拿粗布擦汗,也不肯碰熏香的丝帕。谁知今日用得竟这般顺手?
  不嫌香味熏人了?
  武氏回过味来,不由失笑。
  才刚为这变化心生宽慰,就见旁边几位锦衣仆妇簇拥着两人走来,触目金妆玉饰,珠翠耀目。
  是老太妃的娘家人,郑家祖孙俩。
  比起武氏将门之女的铁腕,郑氏的见识魄力虽逊色了些,出身却也极好,是当地望族之女,族中兄弟子侄为官者众,曾给当年的长史府添过不少助力。
  如今郑氏子孙繁衍,声名更胜从前,最有威望的是住在魏州城的这支——老太妃的亲兄弟郑恪,如今的魏州刺史。
  像此次乔怀远等人奉旨巡查,便是由他一力应付,没让谢珽多操半点心。
  眼前众星捧月般走来的,是郑老夫人和她最疼爱的孙女,郑吟秋。两人原就出自望族,又是老太妃的娘家人,身份与众不同,所用衣料首饰无不贵重,便是走在成堆的高门女眷间,亦十分惹眼。
  尤其郑吟秋,素称魏州第一美人。
  只是年已十六了却还迟迟未许配人家,引得外头揣测纷纭。
  一行人款款行礼,武氏笑命免礼。
  祖孙俩谢恩,起身的时候,一股馥郁的香味便送到了阿嫣的鼻端,浓而不烈,沁人心神,很是好闻。若她没猜错,应非寻常的熏香,而是袖中香片。
  且用料十分名贵。
  这味道她近来好像在哪里闻到过?
 
 
第24章 温柔   “我很想你。”
  郑家既与王府沾亲, 又是主政魏州的重臣,武氏待这对祖孙便颇客气,赐座后亲自斟了酒给郑老夫人尝。
  老夫人喝了, 满口夸赞。
  她常与老太妃往来, 对谢珽也极为留意,知道他疏于女色, 不惯与人亲近。方才瞧他接了王妃的贴身锦帕擦汗,不论是人前做戏, 还是出自真心, 都可见这个替嫁来的楚氏并未太遭冷落。
  遂向阿嫣含笑道:“前阵子在外调养, 没能登门造访, 实在失礼。早就听闻王妃瑰艳温柔,今日一见, 果真气度出众。”
  “老夫人身体为重,不必客气。”
  阿嫣敬着长辈,稍稍欠身。
  郑老夫人笑得慈和, 又向身后道:“吟秋,你也是头回拜见王妃吧?”
  “先前王府婚娶之礼上曾见过, 只是未能一睹真容。”郑吟秋笑吟吟的, 又朝阿嫣屈膝, “久闻老太师满腹才学, 府中一座书楼藏有万卷珍宝, 令天下学子十分孺慕。王妃幼承家学, 又有这般高华气度, 想必满腹才华,实为闺中之相如,秀外慧中。”
  三言两语, 几乎把阿嫣夸上了天。
  阿嫣差点听出鸡皮疙瘩。
  在今日盛会之前,阿嫣与长嫂、婆母一道拟单子时,武氏其实曾单独跟她交过底,说了些关乎郑家的事。
  谢珽袭了王位手握重权,且生得姿貌出众,河东麾下不知有多少人想把女儿塞进来,郑家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谢珽刚出孝期时,郑家就曾探过口风。
  彼时郑吟秋正逢豆蔻之年,因是书香望族教出来的女儿,姿貌才学也没得挑。老太妃当时动过心思,觉的她这儿媳性情强硬不好拿捏,便想将这懂事体贴的娘家孙女儿娶到身边。
  武氏却觉得,郑家儿孙在河东麾下各州为官,已有不小的势了,若再添个王妃,外戚权势过隆,并非妙事。
  是以当时哪怕老太妃生气,武氏也放了狠话,说王妃之位兹事体大,不宜娶军政上权柄过重的人家,郑吟秋绝不可嫁为王妃。为表决心,当时亦立了誓,往后给谢珽娶妻立室时,她也绝不会挑与武氏襟连的女子。
  老太妃这才没话说了。
  如今郑家迟迟不肯嫁女,无非是不肯死心,想退而求其次谋个孺人的位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罢了。
  阿嫣既已窥破谢珽的打算,也不至于太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只觉得那些溢美之词颇有捧杀之嫌,便淡淡道:“郑姑娘过誉了。我就这点年纪,也没能读几年书,实在当不得这般夸赞。”
  郑老夫人闻言,立时笑了,“王妃不必过谦,能得皇上青睐,赐婚嫁给咱们王爷的,必是深受皇恩,极为出众。”
  说着话,目光有意无意的瞟向谢珽。
  阿嫣不由随之望过去。
  就见谢珽轮廓冷硬,薄唇紧抿,别说接话茬了,连余光都没往这边瞧。比起他方才递回锦帕时的亲近和武氏待郑家客气的态度,这姿态未免过于冷硬。
  阿嫣心中微动,蓦地想起那日的猜想。
  莫非老王爷的死当真有蹊跷?才会让谢珽在听见“深受皇恩”的话时,冷淡不应。
  若果真如此,郑氏特地跑到事关战事的演武场上,对着谢珽夸赞她跟皇家的亲厚,实在其心可诛。
  阿嫣心里有了数,没再搭理她。
  过后女眷往来,都是事先做了功课的,或是嘘寒问暖,或是赐酒捧果,有武氏在身旁兜着,阿嫣做得十分周全。
  ……
  当天的盛会,直至日暮方休。
  谢珽最近要住在演武场,细看麾下各处兵将的韬略才能,留在了近处的营帐。
  阿嫣与武氏回到府里,已是夜色深浓了。
  这场盛事牵动整个河东的文武众官,长史府忙不过来,将谢珽外书房的人手也抽调了些过去。这会儿暗夜回府,甬道旁灯笼明亮,远处的书房里却灯火半昏,稍有些冷清。
  倒是供着谢家历代先祖的祠堂那边灯火通明,高燃的灯烛会添续到演武结束,多少有告慰亡者,祈请祖先庇佑的意思。
  武氏大约是思念亡夫,怔怔的往那边瞧了会儿,忽而驻足,道:“我去祠堂瞧瞧,你先回吧。”
  “儿媳陪着母亲吧?”
  阿嫣知她近来为内外诸事忙得连轴转,今日又累得够呛,在演武场时强撑气势,这会儿眼底露出点疲惫,瞧着让人心疼。
  武氏牵出笑意,拍了拍她肩膀。
  “不妨事,我去转一圈,抄小路就回屋了。你近来也忙得很,早点回去歇着。”
  说罢,吩咐玉露陪她先回。
  而后领了随身伺候的周嬷嬷,同往祠堂里去。
  夜色如墨,满府静寂,祠堂里烛火静燃,照出牌位上诸位先祖的名讳,正中供着一把残剑,望之令人油然而生肃穆之心。
  武氏恭敬焚香,拜祭先祖。
  闭着眼睛祈祷片刻后,她恭敬上香,而后将目光落向谢衮的牌位。
  那是她的夫君,她曾经最崇拜的战神。
  昔日意气风发的少女已成当家主母,经历过风雨飘摇,将王府门楣撑得稳如磐石,似老梅经寒,傲骨铮然。
  唯有在此刻,她疲惫的目光里流露温柔,像是回到很多年前初为人妇的时光,低声道:“今日军中演武,一切井然有序,咱们河东的兵马更胜从前。珽儿长大了,那副睥睨天下的样子,像极了从前的你。”
  她温柔的笑了笑,指尖轻抚桌案。
  “你在那边过得好么?”她低声喃喃,在阔敞空荡的祠堂里,背影忽然显出几分寥落孤独,安静了半晌后,神情渐渐哀戚。
  “我很想你。”
  极低的声音,如同呓语。
  一滴泪倏然掉落,轻轻砸在案上。
  武氏惊醒般抬袖拭泪,克制着情绪笑了笑,自哂道:“看我,果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一把年纪还掉眼泪。放心,儿子们都很好,母亲也身子康健,珽儿如今行事稳重,在军中也极有威信,堪当重任。今日过来,只是想跟你说几句话。”
  “如今珽儿成器,众将归心,河东会越来越好,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终有一日,我们会为你报仇。”
  “将那个宠信奸佞的狗皇帝亲手送到九泉之下,给你和无辜战死的将士们讨回公道!”
  她红着眼睛,语气却坚决郑重。
  ……
  春波苑里,阿嫣无从知晓王府的旧事。
  她今日早起后就顶着沉重的珠冠端坐了整日,着实有点劳累,用了晚饭盥洗过后,瘫在床榻上没躺片刻,就昏昏睡了过去。
  好在演武的事前后十日,谢珽既是东道之主,在军政上又一丝不苟,这些日都是住在演武场便的营帐里,几乎没在城里露过面。
  阿嫣趁机偷懒,好生休养生息。
  这日前晌从照月堂出来,瞧着府里暂且无事,想起最近忙于演武的事,已好些天没去瞧孤身在外的徐秉均了,有点放心不下,便命人套了车前往客栈。去寻徐家弟弟之前,特地去了趟装裱铺——
  过阵子,是婆母武氏的生辰。
  阿嫣千里迢迢的替嫁而来,又碰上谢珽这般铁石心肠的夫君,若非婆母有意照拂,实在不知如今会是怎样的处境。她满怀感激,除了寻常用心侍奉婆母,碰到生辰,自须用心送个贺礼。
  陪嫁的那些东西虽贵重,于称霸一方的王府太妃而言实在不知一提,阿嫣思量过后,打算多送婆母一幅添寿的字。
  如今旁的都已齐备,就差装裱。
  装裱铺子是徐秉均帮着找的,他虽有弃文从武的志向,却自幼得徐太傅亲自指点,在书画上面也是很精通的。且男儿在外,行事比仆妇方便得多,趁着空暇逛一圈儿,魏州城里那些铺子装裱的本事如何,便可门儿清。
  阿嫣出府后直奔他先前说的那家,瞧了掌柜装裱过的成品,果真极好。
  遂将东西留下,约定五日之后来取。
  而后,直奔客栈。
  送去京城的书信尚未收到回音,徐秉均说他近日又寄了两封家书,苦口婆心,只求祖父允准。此外,他先前卖的画有了点名气,近日他的画作水涨船高,虽说比起徐太傅一幅画千金难求是差了许多,却也足够他攒出不菲的傍身银钱。
  阿嫣颇感欣慰,闲谈许久方去。
  外头停着的仍是青帷马车,阿嫣不欲张扬,每回出府都是乘坐这辆,连王府的徽记都没往上挂。
  今日天气甚好,街市喧嚷热闹。
  阿嫣其实很想在魏州城逛一圈,认真看看谢珽治下的这座州城。又觉得初来乍到不宜节外生枝,只能钻回马车里,让司裕慢慢地走,好让她借着锦帘半遮的窗户,打量街道两侧林立繁荣的商铺酒肆,体尝与京城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马车徐徐驶远,没人知道车厢里美人尊贵的身份。
  客栈对面的锦缎铺里,丫鬟鹦儿站在窗边,假作挑选锦缎。她的目光却不时瞟向窗外长街,神情间隐隐焦灼,只等那辆青帷马车拐过街角,才丢开锦缎匆匆回府。
  而后掩上屋门,将今日见闻尽数说给秦念月。
  那位听了,心头乱跳。
  ……
  秦念月原先其实也不知道有这回事。
  她得知端倪,是在演武之前。
  那天老太妃歇了午觉,她闲着无事,在凉亭里独坐想心事,听仆妇们说起外头的翰墨堂来了许多新物件,便让鹦儿代她去挑新出的花笺。哪料鹦儿走到中途,竟忽然遭了毛贼偷窃,一怒之下带人追上去,当街捉住那毛贼,狠狠教训了一通。
  谁知就那么巧,正教训着呢,鹦儿被围观的人搡得险些摔倒,回过头时,就见几步外的客栈里竟有个熟人走了出来。
  ——恰是春波苑的王妃楚氏。
  鹦儿瞧她身边只带着玉露,乘坐的马车也没王府的徽记,当时觉得十分奇怪,回来就跟秦念月说了。
  秦念月听罢,立时觉得有蹊跷,派了心腹去细细打探。
  这一查,才知道楚氏在那家客栈里安置了个少年,常去探望,且每回从里面出来,脸上都笑盈盈的,似是颇为欢喜。
  据掌柜簿子上登记,那少年姓徐,京城来的,想来并非楚氏的族中兄弟。两个异姓的男女这般暗中私会,且少年生得十分清秀俊逸,常与画铺往来,是个风流俊秀的人物,最合言情书网里姑娘家的口味,换了是谁,都得往私情上想。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