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你看,你不过是当她是个奴婢罢了,何必要说待她如何好呢,如今她不是奴婢了,才是真正的好。”
唐夫人说不过他,只好气愤的直锤桌子。
唐先生也不逼她,只道:“你不去,我就去了。”
唐夫人扭过脸,“你要丢脸就自己去,我是不去了。”
唐先生就去了。他去的时候,看见阿茶在帮梅香招待客人,便道了一句,“如今,你们倒是好。”
阿茶看见他来,高兴的很,连忙拖着他往里面走,梅香正在里面坐着呢。
见了唐老爷来,她连忙跪下去,谢了他的恩情。
她本是打算不嫁的,谁知道姻缘来了挡不住,她求问唐先生,唐先生就收了她做干妹妹,亲自跟她男人说了一宿的话。
她的男人是个老实巴交的货郎汉子,什么都不如唐老爷好,但是她喜欢。
她喜欢他看她的眼神。
这般的成婚,即便将来和离了,也是不后悔的。
唐老爷也不多留,给了梅香一个红封以及一个新家的地址。
“我和夫人走了之后,此生恐怕难再跟你相见,但是你也别怕,我会时常给你写信回来,你记得,要是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就写信来,要是过不下去去了,就去京都找我们。”
梅香哎了一声。
阿茶帮着又送出去,唐老爷对她道:“阿茶,你也是如此,给你的红封,已经送往你家了,你回去记得看。”
阿茶乐观的很,“嗯嗯,我以后肯定是要去京都卖茶叶的,唐老爷,到时候,你买我一罐茶叶。”
唐老爷点头。
然后回去带着唐夫人,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他看过一本书,上面讲述了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唐老爷看来,他也可以为了妻子,迁去京都。
举家搬迁,并不是小事,他拜访过街坊四邻后,就跟已经约好的镖局商量起了行程。
唐夫人坐在家里生闷气,唐老爷就带着她出去买一路上要用的东西。
“你既然是贤妻良母,就要打理好这些事情吧?咱们去京都的花费大,你多比较比较再买。”
唐夫人没法子,只好一点点的走出家门,去超市,去各种地方采购,就为了替家里省点银子——虽然她不明白明明家里的银子还很多,为什么就没了。
唐先生看着可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如今有什么事情,就拿贤妻良母来压唐夫人,倒是听话的很了。
谁知道唐夫人一出去,还进步的挺大,她回来就道:“哎,要不,咱们不跟镖局了,跟着旅行社走吧?”
唐先生:“……”
行啊,为什么不行。
他收拾东西,就带着唐夫人出发了。
等到了路上,一打听,原来是现在出行去京都,旅游团打折。
唐先生就看着唐夫人笑了,给她喂了一瓣橘子。
第109章 迁都
禹国这一次的迁都, 迁的浩浩荡荡,还花费了两份财力和人力——因为陛下和皇太女殿下分开走的!
不过好在皇太女殿下十分节俭,基本日常用度并不多, 用的船还是自家的船,船行之路, 早就已经被设计好了航线, 在海上行走, 每日里还有官员们上皇太女殿下的船进行奏对。
——迁都途中还是忙的很。
反观禹皇这一边,真就是游玩起来了。谁让他看奏折, 他就生气。
他身边的随行官员叹气,“哎, 陛下只有皇太女殿下压得着,如今皇太女殿下不在,咱们……咱们怎么能反抗呢?”
于是便一起做咸鱼, 也开始看起路上的风景来。
木子:“……”
合着这一路上,只有我是带着任务来努力研究各地猪崽子的?
禹皇就诱惑他, “木子啊,人活一辈子,就要享受的, 你整日里抱着猪苦愁大恨的, 一点儿也不讨喜, 将来没有小女娘喜欢你哟。”
木子:“……”
他虽然觉得禹皇说的不对, 但是也不敢反驳陛下, 只敢傻傻的呵呵两声,然后转过头,继续去研究猪去了。
禹皇讨了个没趣,也不恼, 只见他每日都在摸猪,自己也忍不住摸了摸,道:“你这,探究的什么啊?”
木子严肃极了,“怎么多生猪崽子。”
禹皇来了兴趣,“哦?你研究的生多少啊?”
木子:“一胎九十九崽子。”
禹皇:“……”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木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又思念起平安巷子里面小伙伴们的好,一扭头,抱着猪崽子回去写信了,禹皇摸摸鼻子,也哼了一声,坐在马车里,优哉游哉的很。
他真是太喜欢现在的日子了。
有一个靠谱且拼命的闺女,这就保障了自己的可以不管政事也可以睡的舒坦。
有一个聪慧且有创造力的闺女,这就保障了自己可以第一份享受到天下最好的东西。
比如现在,他老人家一说看文字看的眼睛累,于是闺女就叫人给他画了连环画。听她介绍说,这也叫漫画。
画是罗玉松给他画的,故事也是罗玉松给他编写的,这故事还用了他的化名做主角。
苏睿。
禹皇就叫折睿。
这是个修仙故事。大概是说,苏睿开局是一个人间皇帝,自小就聪慧,有灵根,后来雄才武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得到了神仙的眷顾。
这期间,他又写了一些奇遇,每次都是差点死掉,然后化险为夷,最后又得到了一些神仙的帮助,得到了仙器等,然后回去打脸坏人,得到一群人的拥戴。
此等打脸情节,真是怎么看怎么让人欢喜,特别这主角名字是自己后,禹皇就很有代入感,看的如痴如醉,就连后宫随行的娘娘们在禹皇那里,都已经不受欢喜了。
——谁能拒绝自己成为龙傲天呢?
反正禹皇不行。他甚至还嫌弃罗玉松画的慢了,想要催更。只是碰上了迁都,两波人要分开走,折青也不让罗玉松整日里给他画漫画,而是要让罗玉松去做别的事情。
比如说,各地送来的建议书。
今年三月的万民大会不开了——在船上也开不了,所以为了减轻负担,一个州就只派一个人来,早早的收集好建议书和请愿书,然后挪到船上去,她带着众人看。
这时候,就显出了罗玉松的优势来。文学天才,文字整理大成者,什么样的文字从他笔下整理出来,就天然的带上了一股可信的威严。
折青就压迫他做苦力。
孙香时常抱怨,“您也压榨他太狠了,整日写,都没个停。”
折青冷哼,“那你帮他吧。”
孙香才不帮哩,她笑起来,“殿下,他平时清闲的很,如今可算是有正事做了,只会高兴,怎么会觉得辛苦呢?殿下不是压榨,而是给了他做事的机会呢。”
折青:“……”
她的这群天才人才里,第一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孙香,第二是秦宽。
不过孙香说的却是没错,之前大的几个天才里面,沈离农业上有显著的成就,研究出了增产的水稻,红薯,土豆,嫁接等重大的成果,雪生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大炮就能让她永垂青史,物理化天才做的事情最多。
沈柳呢,如今都打下了两个国家,打下秦国后,就能暂时班师回朝,成为上下几千年功绩最大的将军。
再者说孙香,管着整个禹国的国库呢,为禹国赚下了不少的银子。
只有他,他除了搞辅导书赚了不少银子,好像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功绩。
于是有了这回在皇太女殿下表现的机会,自然是拼尽全力,整宿整宿的看折子,还是觉得不够。
他如今的名言:再给我几双手就好了。
折青:“……”
过了几日,她就忧心忡忡的劝导了,“玉松啊,要不,你休息下?”
罗玉松抬头坚定的摇头,“不,殿下,我还能再写。”
折青就有些心虚。
这也太卷了。
她真不是折扒皮。
不过,因为有了罗玉松,她真的轻松好多啊。于是就有了机会去船板上看日出,看海,看各种鱼跃鸟飞。
每当这时候,她总能看见梁十三坐在甲板上研究海水,阿骨燕在另外一边对着海水念念有词。
走近了一听,梁十三说:“潮起潮落,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有引力的话,那谁的引力大一点?”
阿骨燕:“沧海桑田,若干年后,这海要是能成为田的话……”
折青:“……”
然后,就见阿福被梁十三扯了出来,给他算潮汐力。
阿福就拿出自己给他准备的小算板,开始坐在一侧加油的算。
再转头,就见丹青已经跟宗童提出了疑问,“师父,若是我在海里杀人,要怎么样才能一刀致命呢?”
折青:“……”
不至于,不至于。
想要休闲下都不成了,她休息,她羞愧!
这群孩子也太拼了。她深刻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日里对他们太过于严苛。
跟她这边形成鲜明对比的禹皇,又在为难旅游社的小姑娘了。
小姑娘叫和酒,这个名字乍一听挺奇怪的,禹皇后来才知道,人家姓和,名酒,因为家里就是开酒馆的。
“后来怎么跑出来做旅行社呢?”禹皇问。
和酒就道:“我之前一直卖酒,后来到了年岁,父母就想着让我嫁人,我不太愿意,就跑出来了,旅行社是我小舅母开的,她支持我,护着我,我父亲母亲也没办法了。”
小舅母比自家有钱多了,父母还想着小舅母投银子给他们开一家连锁的酒馆呢。
禹皇就明白了,即便折青和他不出手砸银子,给小姑娘挣银子,人家也是有后台的。
禹皇就道:“那你如今挺好?”
她笑起来,在最初知道禹皇是皇帝的震惊退去之后,又将禹皇看成了一个特殊的普通客人,在禹皇面前时刻秉持自己的旅行社推销员一职。
“挺好的。”她回答。
然后尽职尽责的跟禹皇研究线路,并且道:“也不知道您要不要买保险,平日里,我们都是推荐买旅游险的。”
禹皇是个老抠门了。他想了想,“不买了,我肯定不会出事情。”
和酒就点头,然后跟皇帝陛下设计下一个城池的游玩地点去了。
其实相处了这么久,她大概知道禹皇陛下是个懒惰的性子了,能坐马车就不想走路,能被人抬着上山,就绝对不自己走路。
所以,她要设计的景点就既要符合禹皇的性子,也要符合禹皇的审美和乐趣。
然后走出门一看,嗯,木子正抱着猪看着她。
她从兜里掏出一块麦芽糖,递给木子,“你放心,我肯定记得你的猪。”
木子也点头,接了麦芽糖,答应她,“我会给你留一头好看的小猪崽的。”
他还附赠了一个鸭舌帽给和酒。
和酒第二天就戴着鸭舌帽陪着禹皇一行人去旅游了。
她如今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捧着,没办法,谁让她如今是禹皇的御用导游呢。
小姑娘也努力,每一处地方都会提前去看过,想好了导游词,还设计出了不少的好东西。
比如,画着各种风景的邮票。
邮票一出来,就被当地的朝廷立马收为官用了,并且马上查阅皇太女殿下出的旅游方面的书。
和酒危机感很足,立马又跟皇帝陛下提出了明信片。
明信片和邮票很快就吸引了禹皇的目光。他要亲自设计!
于是折青便在船上也收到了不少明信片。
——吾儿,今日在江水上泛舟,甚冷。
——吾儿,今日看了猪生崽,徐州的猪果然不同寻常,一胎八个崽。
——吾儿,今日爬山,累极。
折青:“……”
她一边看一边笑,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哈哈大笑一阵,最后叹气,“行吧,我们争取五年内,就让父皇出门去旅游,自由自在的。”
然后叹气:“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啊。”
……
三月初,秦国战场。
有时候比战败更加绝望的事情是自家的兵觉得自己不能胜。
“我们好像一直都在节节败退。”
“对方有大炮,我们的弩箭都要供应不足了。”
“对面还有吃的,我们有什么?”
“都三月了,秦国小半个国家都被打下来了,怕是再有两个月,我们只能投降了。”
这种话屡禁不止,吴方毅听见了就要斥责,虽然声音越来越少,但是依旧有人私下里想:我们能胜利吗?
这在战场上,是最痛苦的。
吴方毅登高而望,对着脸上带着明显颓然的秦兵们,想说些什么又说不出。
他们越是质疑,他就越是痛苦。
他突然想起了公孙尧。
“你说,他死的时候,是不是也跟我一般,觉得既然有了禹国这般的国家,有了沈柳等人的将军,又何必要生下我们这些人呢?”
他站在城墙上,从后面的副将身上拿出弓箭。
“禹兵除了刀剑和铁骑之外,箭阵也十分厉害。他们的箭,比我们,比我们锋利,比我们射的远。”
他们在箭上,也是越过其他国家,独首一份。
万箭齐发之下,因为毫无败仗,所以禹兵的箭还能重复利用。
“他们的箭,从来不给我们留下分豪。”
副将听了心生悲哀,但是又无能为力,只道:“将军,禹国的箭再厉害,我们也不怵,血肉之躯,亦可以成为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