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听到这价格后,皱了下眉头说:“这价格上涨了不少,之前我们买家里这头牛的时候,也是小牛犊,只要一两银子,没想到过了七年,价格上涨这么快。”
“可能是时日长,价格涨上去了,”唐林猜测道。现在不管怎么样还是先把牛买下来比较好,回家后一定要赶快和爷爷说这件事,对了还有税收的事也不能忘记。
唐林在说完商队的事后,又跟小舅舅说了夏税减三层的事情,李阳听到后,大为惊喜,止不住的感谢官家,觉得官家真是个明君。
有的时候,获得民心就是如此的简单,只要让百姓比之前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他们便会心生感激。
之后,李阳带着唐林去客栈把牛车取出来,又给客栈小二一笔钱,两人坐车回家。
回到家,时间还早,唐林在家里没看到爷爷,知道他们去地里耕种,便将书籍放回到房间里,把自己买的点心交给奶奶后,打算出去找他们。
唐王氏看到自己孙子刚进来就要出去,连忙问他:“林子,怎么了?”
“奶奶,我去找爷爷。”
“你爷爷他们马上就回来了,你在家里等着就是了。”
“奶,今天我看到县里的告示,说今年的夏税减三成,还有三日后有商队来卖牛,想到之前爷爷说要买牛的事情,就想赶紧过去跟爷爷说一声。”唐林走回到唐王氏身边,笑着跟她说。
“真的啊,那可真是个好事情,你先去把你爷爷叫回来。”唐王氏听到减夏税的消息,又听到有商队来卖牛,顿时喜不自胜。
“好嘞,孙儿马上就去。”唐林应了一声,要不是还有读书人这一身份束缚着,唐林怕是要跑过去了。
午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唐大海听到消息之后,注意力全在夏税上面,连忙问道:“林子,今年的夏税真的减了三成,你没看错吗?”
“没看错,上面说了因为册立了太子,所以陛下才会减免我们夏税,减了三成呢,反正三日后我们也要去买牛,爷爷,你跟我一起去看就不行了?”唐林扶着爷爷,向爷爷保证道。
“看林子那么说,应该是真的,爹,我们三天后就去县里看看,这夏税减三成,我们可是能省好大一笔钱了。”唐石高兴的说。
“是啊,爹,这钱省了,我们要不就买一头成年公牛吧,到时候拉车、干活都方便啊!”唐竹建议道。
唐大海一听也有些意动,另外几个男丁,包括唐木唐林都觉得很不错,成年公牛那可是比得上两个壮劳力呢,而且还能拉车,小牛犊可没那么快就能耕地拉车的,至少得等个两三年才行。
“想什么呢?我们家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银子让你们这么大手大脚的,挑一头牛犊子,养个几年不是更好,不要忘了,家里几个小的都是要去读书的。”唐王氏看到这一家子的样子,立马把那些想头给断了,这次连几个儿媳妇儿都同意唐王氏的说法,这可是一两银子,两个孩子的束脩。
被断了这念想后,大家又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先把牛的事情说给村里人听,至于税收,唐大海想带着两个孙子再去看一下,不然总有些不放心。
三日后,唐林特意让两个孙子请一天假,带上大儿子一起去了县城,这次他们是借了村长的牛车去的,村里想买牛的也就这么几户,一起去也方便点。
把牛车拴好后,留下一个人管着牛车,顺便给牛喂些食物。他们先去了集市看看,发现商队已经到了,他们挑了一头小母牛,比一般的小牛犊还贵了200文,这是因为唐林说等母牛长大后,可以生小牛犊,其奶还可以让人饮用,身体变得强壮,才让家里人同意买的,为了这,唐林是彻底豁出脸去,成为了一个还没断奶的孩子,因为喝牛奶有助于生长发育,他对自己未来的身高还是挺看重的。
把小牛犊交给唐石管着,唐大海立马带着两个孙儿去了告示牌那边,让唐林将告示念给他听,听到减税三成后,唐大海笑的合不上嘴,连唐林说要给家里带几个包子都同意了,还多买了几个。
和村里人汇合后,唐大海就把消息告诉了他们,要不是因为已经走了一段距离了,那些人还想回去亲眼看看告示牌呢。
唐林拉着小牛犊走进新建好的牛棚里,所有的孩子都来看热闹了,大丫二丫摸了摸小牛犊,心里乐呵呵的,森森和阿宝两个孩子更是想要进去和小牛犊玩,几个大人也不管,就在一旁看着,止不住的欢喜。
最后,还是村长带着几个老人过来商量事情了,大家才没有继续挤在牛棚里看牛,村长他们是因为减税的消息来的,跟唐大海一样,想再确认一遍。
村长让唐林再背一遍那份公告,听完后说:“现在镇上、县里都没有给我们传消息,我明天去打听一下,对了,林子,你能把这份告示默写下来吗?我怕我记不住。”
“村长爷爷,那你等一下,我现在就去默。”唐林说完后,就跑进屋子里默写告示内容。
村长姓孙,大名唐林也不知道,村长爷爷行事还是比较公正的,不会过于偏袒孙姓人家,对村里的小孩都很好。以前村长爷爷还经常抱他,有时候还会给他冲糖水甜甜嘴,所以唐林对他是比较有好感的。
将告示写出来交给村长后,唐林也就不管了,专心读书,有的时候去竹林边的小池塘看看他浸的那些竹子,操心操心哪里去找石灰石。
大概过了十来天,才有确切的减税的消息传过来,事后,听村长爷爷说是县里的小吏搞的鬼,想着偏远些的村子消息滞后,将那三成扣下也容易,这是唐林第一次知道一个小吏居然可以瞒下这么重要的事情。
第18章
李童生看着自家的得意学生,心里颇为感慨,才短短两年功夫,这位学生就学完了全部的启蒙书籍,还粗粗背诵了一遍四书,可惜自己对于四书也就学了半吊子,要是真的理解其中大意,也不至于到现在都考不上秀才。
这时,他又想起前几日去县里参加文会时看到的常秀才,就想和学生父亲说上一说,把推荐信给他,让唐林跟县里的常秀才继续进学,说不定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的得意学生考上秀才呢!
唐林看着李先生,想起先生昨天说今日要让父亲过来一趟,隐隐有些猜测,心中虽有不舍,但也知道这样下去对自己读书并没有好处。
从几月前开始,先生就只让自己多读多背,很少讲解四书内容,有些地方还没有自己理解的透彻,虽然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这样一来真的太慢了,唐林想要尽早有功名,只有有了功名,才能让家里过的更好一些。
下午唐明拉着牛车过来了,虽然这头牛买来才6个月,如今一岁大小,但也能拉动牛车,只是还不能载过重的东西,不然对于小牛来说不好,对于这头牛,全家都仔细着呢。
唐明早早地等在外面,一想到要见唐林的先生,就紧张的不行,虽然昨天老爷子说了是好事,要不是因为秋收,地里离不开人,先生也指明找自己,老爷子就要自己来了,想起下午离开时,老爷子看自己的眼神,唐明一哆嗦,反而不怎么紧张了。
还没等学生们起身回家,唐林就跟先生说了一声,想去门口等自家爹爹,他知道爹爹对自己念书的事情极为看重,所以想早点去外面等,哪想到,刚开门,就看到自家爹站在门口,还朝自己打招呼:“林子,你们这是下学了?要不我等里面学生都走了再进去吧?”
唐林看到自家老爹脸上淌着汗,说:“爹,外面这么热,你这站了多久了?你到了,就敲门叫人,进来便是,虽然屋子不能进,但院子里也比这门口凉快啊!先进来,我去跟先生说一声。”唐林拿出手帕帮唐明擦了擦汗,把他拉进院子,让他在凳子上休息,然后就去里面,找李先生了。
进了屋子里,学生们都还在收拾东西,唐木也一样,不过他知道今天三叔要来,所以也不急,看到二弟这么快回来,就知道三叔已经到了,往外一看,果然,三叔就等在外面,立马就背起自己的背箩走到三叔旁边。
这边,李先生知道唐林的父亲已经到了后,对于他们这么重视自己的学生感到很满意,回到自己的书房,让唐林将他的父亲带到书房里,就打发唐林出去了。
等到唐明出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嘴角翘起,要不是顾及这里是私塾,怕是会笑出声来。
在回家的路上,唐林和唐木想要问一问究竟是什么事情,可唐明一直没说,只说是大事,要等到所有人都齐了才能说,也只能作罢。
看实在问不出什么,唐林索性就看周围的景色,想要写上一首诗来,这一年来,唐林坚持三天琢磨一首诗,慢慢的也写出感觉来了,虽然还是要思考很久,写的还不是很好,但总算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套格式了。
到家后,唐明先将牛牵进牛棚,再让唐木唐林去屋子里歇息一会儿,自己去地里老爷子,想让老爷子快些回来,临走时,还不忘唐林把那封信保管好,唐林也想一起去地里找,可唐明说什么都不让,只让唐林在家休息着。
还是唐王氏看到自家小儿子走来走去太过辛苦,在门口叫住了他,让二孙女跑一趟,反正二丫如今也才八岁,虽然说男女有别,但这么小的丫头,也不用顾忌这么多,至于稍微讲究点的人家则是在女儿大点后,就让她待在家里做些家务活儿,无父母亲人相陪的话,是不能出门的。
以前老唐家也不讲究,大丫二丫也在外面干活,前段时间农忙时还想让大丫下地,李大娘坚持不行,王丽娘声援,唐林也说家里现在有了些钱,不必如此,这才作罢。
也是这件事,让唐林大伯母对他的态度好了不少,她虽然疼儿子,可女儿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哪舍得让她下地干活啊。
很快,一家人都到齐了,唐大海连忙问:“老三,先生找你什么事啊?还有这封信,先生给的?”
“爹,李先生说林子特别聪明,已经学到四书了,他没什么可教的,就写了一封推荐信,是县上的一名秀才。李先生说,这个常秀才的私塾很不错,出了好几个童生,几年前还出了个秀才,路远的学生还有住宿,只不过束脩比较贵,一年要六两银子。”
唐明刚开始说的兴高采烈,可说道束脩,眉头就皱起来了。
听到这话,家里每人反应不一,李月娘既高兴又有些担心,怕公爹不想出这笔钱,其他人都有些沉默,唐木也一样,他已经九岁了,知道二弟继续进学的话,家里的银子就会减少,可二弟在读书上是真的有天分,而不像自己,现在才学完《三字经》。
安静了一会儿,唐林二伯母坐不住了:“爹,这一年6两银子真的太贵了,之前,我们家有一年也就只能结余6两,难不成以后这些银子就供林子读书,其它的都不买了?”
“还没到这光景,去年我们盘火炕赚了不少,够林子读好几年书了。”看到二媳妇儿这么说,唐王氏先忍不住了,反驳道。
“就是啊,这火炕可是我儿子弄出来的,赚了钱,还不让我儿子读书了不成?”李月娘看到婆母开口了,就知道这事有希望,跟着帮腔。
另外三个男人,想的也简单,觉得之前火炕自家是赚了不少,够林子继续读书,那就读下去。
李大娘偷偷算过家里的钱,知道这钱是够的,可用在林子身上还是有些不甘心,便说:“既然林子能去县上读书,那木头呢?总不能弟弟去县里读书了,哥哥还在村子里读吧?那让人家怎么看我么家啊?”
“大嫂,你在开什么玩笑啊?林子去是因为先生说林子已经学的差不多了,还给写了荐信,木头现在学都没学完,花这钱作甚?”一听到这话,王丽娘先炸毛了,一个唐林她已经勉强了,再加上唐木,这是要命。
“别胡闹,先让木头在李先生那儿学完了再说。”唐石也不太赞同,拉了李大娘一把。
唐石也有自己的考量,唐林一看就是有出息的,而且老爷子主意已定,说破嘴也没用,还不如什么都不说,这样以后木头读书,他们才好张嘴。
唐明看到大家说着说着就默认了林子去读书的事,心下窃喜,但面上还是劝到:“嫂子,我也问了先生木头的情况,先生说木头还没学到这一步。那这样,先让林子去,等以后木头在李先生那儿学的差不多了,再去,行吗?”
李大娘本来就知道这事儿难成,可还想努力一把,没想到这次连自己的丈夫都不同意,心情有些郁郁,便不再开口了。
最后还是唐大海一锤定音:“那就这样,这两年我们去盘炕应该还能赚一些银子,够孩子们念书了。过两日,我带林子去县上找常秀才,要是成了,以后林子就住在学堂里,也不用来回走了。”
这天晚上,李月娘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还没什么,晚上却回过味来了,一旦去了县里,林子就会在县里读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一想到这里,她就止不住的忧心,想着,等林子去县上了,就让他爹去送,看一看日后林子要住的地方,东西也得多准备点。
第19章
两天后,唐大海就带着唐林去了县城,将牛车寄放在客栈里,两人走到了李童生说的桃李巷,刚走到里面,就听到了朗朗读书声,唐大海听着声音走到一户人家,想着应该就是这儿了。
唐林敲了敲门,听到有人走了过来,把门打开了,是一个男子,看起来有些年纪了。
那个男子看到一老一少两个人,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问道:“你们可是要找秀才先生,想来读书的?”
“是的,我姓唐,这是我孙子唐林,之前有在其他地方读书,听他先生说常先生这里好,就想过来问问,您怎么称呼?”唐大海有些拘谨,但他看出这个男人不是主人家,可能是亲戚之类的。
“那你们先进来吧,我是这儿的管家,叫周山,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得了。”周山一边说,一边让他们进来。
听到周山这么说,唐大海就把手里的推荐信交给他,请他转交给常秀才。
“嘿,你们还有推荐信啊,那快进来吧!你们也是来的巧,现在过来正正好,要是再晚一点,老爷就要去讲课了,你们就得等老爷讲完,才能见面。”周山接过推荐信,让两人在大堂里等一下,他则去后院叫人。
唐林看着这个院子,还挺宽敞的,正前方是一个大堂,两侧耳房是学堂,已经有学生在里面念书了,不过右侧耳房里的还在念三百千,左侧耳房则是在念四书,两边厢房各有三间屋子,看刚刚那个周山的样子,还有一个后院,唐林心下有些羡慕,想着自己以后也要在县城里置办一座房子,一半大的就好。也是因为这房子,唐林觉得这个常秀才定是个有能力的,不然可置办不下这样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