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的十九世纪[综名著]——山海十八
时间:2021-09-08 09:18:43

  来到窗边,喝杯茶暂作休息。
  玛丽又从茶几上的玻璃罐取出一颗糖,剥开糖纸,将「初秋微凉」的糖果送入口中。
  窗户半开,秋风渐深。
  风吹过,在茶几上的《甜食品鉴·秋》书页被微微吹动。
  放眼整个工作间,满是线路图纸、电报机械原理论文著作、电线与金属零件、焊接器械等物品,仿佛身处一个冷硬空间。
  此时此地,糖果彩色玻璃罐与《甜食品鉴·秋》一书的存在非常显眼地格格不入。
  玛丽的视线扫过书页,隐约还能看到半截外露的金色书签。
  这套来自陌生老妇人的赠书,原本它的命运是会被随便塞到书柜的某个角落,但她信手一番之后发现此书出乎意料地可读。
  《甜食品鉴》讲述了适宜春夏秋冬不同的甜食。包括它们的诞生过程,制作手法,以及相关的趣闻。
  没有使用华丽炫技式的文字,而是娓娓道来一则则故事。字里行间,仿佛银杏树落叶的秋日午后,和蔼可亲的中年妇人对小辈们诉说着生活中温暖的事——非常契合作者的笔名『大红帽』。
  这套书适合安安静静地读,不时能令人会心一笑。
  玛丽不再将书束之高阁,而是把它带到了工作间。休息时间翻一翻,放松大脑思维放松。
  顺手也就使用了书籍自带的书签,是一片银杏叶上面绘刻着小蛋糕图案。值得一提,书签是用纯金打造的。
  没错,纯金制作的书签。
  合集有四册书,书签也有四枚,分别使用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时节树叶。以书签的精湛雕刻工艺来看,其保守估计市值二十多英镑,这个价格是整套书籍售价的十倍左右。
  如此一来,还可能是老妇人随手在书店多买了一套书吗?
  当然不可能。
  玛丽后来去书店询问过,根本没有随书赠黄金书签的活动,这只可能是自行搭配。
  确实有些小意外,那位穿着朴素的老妇人居然如此出手阔绰。而如果不曾翻开书页,根本无法看到其中的黄金书签。
  另外,这样一套书只是被装在普普通通的布袋子里,也没有被精心包装,是否意味着它的购买者并并不在意那点钱?
  玛丽承认那是一位有趣的陌生人,她想起那双遭遇倒霉事却仍旧平静沉稳的眼睛。
  这套书几乎不存在错送的可能性,而是老妇人一眼就估测出了雨伞的价格,当时给出了她能给的最适宜回礼。
  “伦敦,真是一座有秘密的城。”
  玛丽轻轻拂过书页,俯视街上人来人往,缓缓笑了。有秘密也好,秘密让生活更有趣。
  *
  午餐后,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咖啡厅放松。
  有人透过玻璃窗欣赏着秋日街景,有些人则闲聊着近日八卦新闻。
  迈克罗夫特完全没有兴趣加入其中。真的希望有一家谁都不说话的俱乐部,但凡进入其中就享受安静空间,不用被各种杂音侵袭耳朵。
  路过咖啡厅,他只透过落地窗扫了一眼。包括店员总计五十七人,其中大多是熟悉的面孔。是的,这家咖啡厅几乎被白厅的公务员们承包了。
  今天却似乎少了点什么。
  是少了一个人。本·奥利弗,那个饭后雷打不动必须要喝一杯咖啡的二十六岁男人不在。
  迈克罗夫特与奥利弗并不相熟,准确说来从未有过交谈。
  只怪他的记忆力太好,清晰得记得隔壁办公楼的小职员,以及经常与其一起喝咖啡的三位同僚长相。当下,那三人的神色难掩嘘唏,也许奥利弗身上发生了什么意外?
  不必深入探究,即使迈克罗夫特有了一个模糊的小发现,貌似平凡的奥利弗似乎与内阁大人物马修阁下存在某种关联。
  那又如何?哪怕都是白厅职员,但大英政府的公职人员成千上百,又有几人值得他深入结交。
  **
  两公里之外,伦敦金融城。相同的秋日午后,也是在咖啡厅,人声鼎沸声更甚。
  午休时间,金融客们暂且离开交易厅,借一杯咖啡的时间喘口气,尽管他们谈论的话题极有可能仍然离不开怎么赚钱。
  凡事总有例外。
  咖啡厅雅座,一扇门仿佛隔绝外部嘈杂。
  房间安静,一张餐桌,两位中年男士。
  桌子左侧,中年教授乔治颇感意外地看向老校友。
  “马修阁下,难得在白厅之外的地方见到您,还有空闲请我坐下来喝杯咖啡。”
  “乔治,你也没有一直窝在大英博物馆的研究室。难道还不允许你的老伙计随便逛逛,也出来躲懒一会。”
  马修随意拨弄着咖啡勺,“可别称呼阁下。二十多年前,你在学校时一直称呼我为「鱼王」。还记得一起去垂钓的日子,山涧路险,我们曾经都救对方于险难中。可惜,毕业后都忙,很少再相约去垂钓了。”
  这是很多年前的往事。
  虽然乔治和马修在大学毕业后不是完全断了联系,但因为职业选择,一个去了研究院另一个从政,两人在工作与生活上的交集并不多。
  尤其随着时间推移,马修的职务一升再升,等到升入内阁议会之后,还有几个人能叫他年轻时的绰号。
  今天街头偶遇,马修居然主动提出一起喝杯咖啡。
  乔治断定这绝非是心血来潮地叙旧,必定是为了谈论一些重要的事。
  近期金融城只发生了一件大事,法国AB银行差点被打劫了地下金库。
  由于阿贝尔行长遵守保密规矩,闭口不谈究竟是哪位天使阻止了金库被盗,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M」究竟是谁。
  无知者却不包括乔治。不是他有多消息灵通,而是「M」主动向他表明了大致经过。「M」,那个近日掀起一阵风雨的男人,正是他的研究室好助理——明顿先生。
  玛丽在交稿时,顺带对上司说了几句。
  ‘乔治教授,我只是稍稍管了一件闲事,秉持着怀疑要找证据的基本原则,钻了一趟下水道。因为是在完成研究室任务之际顺带做的地下水道大劫案调查,我认为有必要和您汇报一番。’
  乔治清晰地记得,当事人是以「今天下班后顺手买了一份报纸」的平常语气表达了此事。那种神态让他没有办法表达出惊愕,仿佛有一点点的诧异都会显得是在小题大做。
  “马修,你是为了马克·明顿来找我的吧?还请直说所为何事?”
  乔治一记直球打了出去,摈弃弯弯绕绕的迂回话术。当看到马修眼神一顿,他确定自己猜对了。
  “乔治,你怎么就轻易地放弃了语言的艺术。”
  马修放下了咖啡勺,似乎有些无奈却也没有否认。“既然你如此坦诚地问了,我作为老伙计也没必要遮掩。是的,我想探听一下那位年轻人的情况,也许有件小事想要请他帮忙。”
  乔治教授:是吗?他不信。
  不信大英政府的高官会找人帮忙做小事。这就更要谨慎回答,他可不能把称心如意的好助理给推到火坑中。
  “看来,你很看好那位年轻人。”
  马修岂能不明白乔治的沉默代表什么,“嘿!我的风评一直挺好,远没糟糕到令你防备的地步吧?这些年,我也一直提携着品格才智兼备的优秀年轻人,难道还怕我给你挖坑吗?”
  乔治不可置否,“曾经让我交托后背的是「鱼王」,我们都知道时间会改变很多事。很抱歉,我不熟悉如今的马修阁下。您有什么事需要一位平平无奇的研究室助理去做?”
  平平无奇的明顿先生?
  马修看着乔治,在金融城说这种话真的不心虚?
  放眼望去,整个伦敦有几个人能乘坐一趟地铁就揪出一桩金库大劫案?
  “乔治,你多虑了。我只是在寻找一位善于发现疑点的人才。”
  马修如是说着,“真的不是什么大事,我仅以私人身份想请善于发现疑点的明顿先生查一桩案件。”
  乔治没有立即松口,“先具体说说。”
  **
  入夜,月悬枝头。
  蓓尔美尔街来了一位信使,将一封下午茶邀请函送给了玛丽。
  “乔治教授有约?”
  玛丽打开了邀请卡,其上乔治以优美动人的文字描述了一番花卉之美,然后诚邀明天一起在他家后花园喝下午茶赏花。
  明天,周二。虽然乔治教授并非每天去研究室坐班,但他似乎从来没有赏花的习惯,往常通常会把时间留给阅读书籍。
  而且再看卡片上的措辞,很难想象如同诗歌般的用词出自乔治教授之手,以往他的叙述习惯一直都是只摆出枯燥无趣的数据。
  玛丽:难道乔治教授受刺激了?
  该不会是因为她简单地告知「M」与金库劫案一事,让那位中年教授大受震动而改变了几十年的语言习惯?
  或者,反常之态是因为有秘密出现了。
 
 
第13章 
  下午三点半,日头渐渐偏西。
  阳光洒落在古老的橡树上,叶子被镀上深深浅浅的橘黄色。
  乔治教授家的后花园不仅有尽染秋意的古树,还有一簇簇盛开的大丽菊、木芙蓉、月见草等等。
  玛丽应邀赏花之约而来。
  她闻着花香,喝着下午茶,好不惬意。但邀请她来做客的此地主人似乎无心风景。
  乔治教授沉默地喝着下午茶,除了迎接人进门就坐时的简单问候,他的目光就一直徘徊在咖啡杯上。
  不言而喻,这是有心事。根本没有心情去欣赏自然之景,而证明了邀请函上的一同赏花只是托词。
  “乔治教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玛丽率先打破沉默,虽然她不介意多瞧一会风景,但也要看是身处何地。
  “哦!明顿先生,你总能懂得我的苦恼。”
  乔治教授终于不再低垂视线,深吸一口气说到,“我由衷赞美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一些潜藏秘密,比如地下金库的危机。如今有一桩事令我疑惑,请原谅我的莽撞,而我希望获得你的帮助。”
  玛丽早就猜到了,不似平常做派的下午茶邀请定有所求。“还请直言不讳。如果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乔治教授,我乐意为您效劳。”
  这话说得毫不勉强。
  在一起共事五个多月,研究室的氛围非常融洽。
  大家在研究结论上有不同见解,但是都仅限于学术上的分析争论,而没有除此之外的勾心斗角。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玛丽再次感谢达西,不论他最初是否怀揣试探目的将自己介绍到大英博物馆C研究室,但那里的工作时间灵活,而氛围环境真心不错。
  因此,现在玛丽愿意主动问一问乔治教授有什么难处。
  乔治教授喝了一大口咖啡,终于吐露了所为何事。
  “我想请你调查一起命案。死者本·奥利弗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毕业后,他留在伦敦政府部门做事,处理一些财政上的琐事。上上个周六,他在夜间回家途中被人杀害了。”
  今天,周二。也就是说距离死者身亡已经过去了十天。
  以死者是公务员的身份,时隔十天再来找人调查似乎有点晚了。
  周日休息无人发现奥利弗出事的话,等到周一他没有去上班,同事怎么可能不稍稍询问一番。当得知公职人员失踪,苏格兰场也不能怠慢无视,所以说要查案早该查了。
  那么为什么现在又找外援?
  最有可能是调查的进展或结果并不理想。
  玛丽却另有一问,奥利弗被害,难道他没有家人在伦敦,为什么需要乔治教授来代为请人查案?
  “上帝!居然是涉及命案。人命何其可贵,乔治教授,还请具体说一说到底怎么了?苏格兰场没有进展吗?”
  听听,这是多么善良且关切的语气!
  乔治却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瞬惭愧的情绪。他确实教导过奥利弗,但对方五年前毕业了,而他差点都快忘了那位学生,又岂会关注其生死。
  今天的委托,实则是马修想要调查奥利弗死因,但又不方便亲自出面。
  “哦,是的,苏格兰场已经抓到凶手了。当夜奥利弗去了土耳其浴场,在回家的路上被车夫彼得杀害了。”
  乔治隐去了复杂情绪说到,“案发动机与经过似乎一目了然,奥利弗身上的钱包在彼得家被发现,而作案刀具也被丢弃在彼得家附近。案发后第四天彼得就被苏格兰场迅速逮捕,且羁押在看守所。”
  玛丽确定有人对彼得是凶手一事产生了怀疑。“然后呢?彼得不认罪,您认为凶手另有其人吗?”
  然后?
  乔治复述了昨天马修的话,“我们都知道很多被抓的凶手不见棺材不掉泪,有的人在证据面前也是拒不认罪。苏格兰场认为彼得就是那种顽固分子。”
  玛丽正在想是否要她去探寻彼得的口供真假,则见乔治教授的脸色不太好。
  只听乔治说到,“没有机会再让彼得认罪或自辩了。上周三,他被收押的当晚就死了。”
  “死了?”
  玛丽终于开始有点兴趣,“怎么死的?难道是收押所内的斗乱事件?”
  乔治摇头,“按照尸检结果是急性喉咙水肿,引发了窒息性死亡。我找了一位权威的医生朋友咨询意见,亨利·杰基尔医生给出了推测,彼得可能不适合食用花生,那会要了他的命。好巧不巧,监狱那天的晚餐是含有花生粉的面包。”
  花生过敏,轻则面部红肿,重则休克死亡。
  玛丽记得上辈子的一组调查数据。
  在英国每两百人当中有大约一人会对花生敏感,多数都是轻微症状,而从儿童时期就会被发现且伴随终身。①
  然而,19世纪对于过敏尚未有清晰认知。如今唯一公认的过敏病症为枯草热,即后来的季节性过敏鼻炎。
  至于后来人们熟悉的食物过敏,需要等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广为人知。②
  这个时代能够给出食用花生是致死病因的推测,那位杰基尔医生确实堪称见闻广博且医术高超。
  乔治继续说到,“至于奥利弗的亲属,我与他们并不熟悉,暂时还没有取得联络。从资料记载上来看,其父母应该住在伦敦远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