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好食记(美食)——苗五
时间:2021-11-03 09:19:27

  她这样想着,手上的动作却没停,净手后取了个海碗,里面放了牛奶和砂糖,糖是喂给酵母的,牛奶可以让馒头更喧软,然后一点点往里兑热水,酵母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摄氏度的时候活性是最高的,这个年代没有测温计,拿手背碰一碰,比体温稍凉一点的温度就差不多,搅拌均匀备用,酵母水不一会儿就会冒出气泡了。
  把面粉放入大瓷盆里,将酵母水少量多次地加入,边加边用筷子搅拌,等盆里没有干粉,面也变成絮状时,水就加的差不多了,然后就可以上手揉面了。
  揉面是宁歆歆的童子功,她很小就跟姥姥学着发面、揉馒头,只不过后来家里买了厨师机,就彻底解放了生产力。
  想不到,如今又操起了旧业,姥姥的教诲仍在耳旁“揉面有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她左手扶住盆沿,右手开始揉面,用手指将面团往怀里翻,然后用手掌根发力压面。
  在姥姥的老家,这个动作叫做“揣面”,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动词使用也是出神入化,往怀里搂可不就是揣吗。
  揉一会儿面,就要用右手把盆壁粘着的面搓下来,用左手把右手上的面也搓下来,再用大面团把这些面絮包进去,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做到“三光”了。
  这时就要把面团移到案板上了,案上还得提前撒上些生面防粘,把面揉到表面光滑,就可以排气了。
  排气的方法有很多,老宁家用的方法是把面团抻开、折三折、再搓长,如此重复几次,等到面团不粘手就是排好气了,这时候如果切开面团,就能看见内部细腻且没有气泡。
  宁歆歆像她外婆一样,不愿面团上沾铁腥气,从来不做刀切馒头,都是用手揪剂子。
  揉馒头可能比揉面还有技术含量,因为既要用手掌跟压面,还要用大拇指收口,如果功夫不到家的话,馒头底上的口就收不好,最后蒸出来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宁歆歆做的馒头就难看了好长时间。
  她刚揉完一个,举起来端详了一波,发现手艺并没退步,就听见梁彦昭在门口说了句:“歆歆,我也想试试。”
 
 
第8章 面点杂烩   会越来越好的
  梁彦昭在门口已经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要下手了。
  玩面团这事儿好像永远对人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又或者说是,男儿至死是少年?总之不管怎么样,这样不过分的要求总让人不好拒绝。
  “那你先去洗洗手,”宁歆歆道,“回来我教你。”
  她心里想的却是,如果带梁彦昭揉馒头,还不知道要学多久,不如教点别的。想来想去,觉得花卷和刺猬馒头都是不错的选择。
  她分了一半的面团出来,用擀面杖擀成了一张方形的面饼,倒上了层油,然后揪起面饼四角对折后展开,保证面饼的每一个角落都沾上油。然后把花椒面、细盐和切好的香葱碎均匀洒上。
  为了保证梁彦昭的参与感,做到这步她就停下了,又去洗了一小把绿豆和一把厨房剪刀。
  梁彦昭洗手回来就准备上手,但是他今日穿了件广袖的氅衣,实在不方便。
  宁歆歆见他要脱衣服,马上制止道,“这里风大,脱了衣服又病了怎么办?”
  “可是,穿这衣服不方便上手。”
  “傻瓜,”宁歆歆从身上解下来襻膊,给梁彦昭系了上去,她今日穿了窄袖的衫子,挽起袖子也不耽误干活,“我这两日听府中下人说你谋算过人、缠绵病榻也能用雷厉手段处理朝事,现在看来也是个憨憨。”
  梁彦昭也觉得自己近日有些反常,就拿中午来说,往常吃再苦的药他眉都不会皱,今天却突然想让宁歆歆喂自己喝糖水。
  这些心思,实在没有来处。
  他一时想不通,就索性岔开了话头,“不是说做馒头,怎么又改成做饼了?”
  “不是饼,是花卷,”宁歆歆又去洗了手,站到梁彦昭身侧,“你按我说的做。”
  南潞并不怎么吃面食,梁彦昭只知道馒头,就问:“花卷是什么?”
  “别急,做好了不就知道了?”宁歆歆指着靠近身体的那端面饼,“来,从这边开始卷。”
  “卷得尽量紧一些,边卷边收口。”
  毕竟是能画眉的人,梁彦昭卷得还是非常规整的,宁歆歆拿起刀在面卷上斜切了两刀,指挥梁彦昭道:“把剩下的也切了吧。”
  看他切完,宁歆歆取了两根筷子,在面剂子正中一压,然后把压扁的两头捏在一起,一个秀气的花卷就做好了。
  她动作快,梁彦昭没看清,就央着她再做一个,言说这次一定能学会。
  宁歆歆放慢速度又做了一个,梁彦昭果然就上了手,做完还不忘给整整形,当艺术品对待一样,倒比宁歆歆这个师父做的还规整。
  案板足够大,宁歆歆索性不管剩下的花卷剂子,站到另一侧开始圈剩下的半块面,揪好剂子后又揉成了椭圆形的面团。
  梁彦昭看着这些也不像馒头,就问道:“歆歆,这些是要做什么?”
  然后就见宁歆歆举起面团,用拇指和食指把一头捏尖,尖头两边各按上一个沾水的绿豆,又用剪刀在面上剪出尖尖,一个刺猬馒头就做好了。
  她小时候不爱吃饭,姥姥就总爱把面食做成各种形状,刺猬、兔子、小金鱼……还会加上豆沙馅、枣泥馅、三鲜馅。
  刺猬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是今天太匆忙,来不及拌馅,只能先做成馒头了。
  “是刺猬馒头,学会了吗?”宁歆歆问道。
  梁彦昭已经做好了花卷,接过了剪刀点头道,“学会了。”
  不得不说,梁彦昭在做手工方面真的天赋异禀,宁歆歆虽然厨艺过人,面点却不太在行,做得总不那么美观,饶是姥姥这样疼她也觉得她资质不行。
  梁彦昭应该会是姥姥眼里的好学生。
  宁歆歆把做好的馒头花卷挪到笼屉上,笼屉上铺的不是纱布而是槲叶,她第一次发现厨房有这个的时候非常惊讶,还道是厨房有人精通面点,结果红苏说这是用来烧火用的。
  真是暴殄天物。
  槲叶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气,用来蒸馒头、肉龙等都别有一番风味,但却越来越难买,姥姥买到一点槲叶都会留着过年蒸黄米年糕。
  还有一些地方会用槲叶代替苇子来包粽子,也会给糯米更增一分香。
  梁彦昭今日还有些不过瘾,见案头还有一小块面就要下手揉,“歆歆怎么还落了一块面?”
  “诶,别动,”宁歆歆盖上锅盖,“那是我故意留下的,用来做面引子。”
  南潞的气候不算湿润,秋日里更燥,把发酵好的面团晒干盖在厨房,下次发面时直接掰碎了拿温水冲开就能发面了。
  老面馒头比起酵母馒头还更劲道好吃一些,更重要的原因是,系统的酵母卖得太贵,宁歆歆决计不再入手。
  “面引子是什么?”
  感情这里吃的都是死面馒头,“面引子呢,就是可以让馒头变软的东西。”
  红苏已经拿好了火钳子在灶头就位,托着腮看着二人有来有往地对手戏。
  宁歆歆低头看了看,发现红苏这副样子简直像极了cp嗑上头的自己——这个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我的cp是真的!
  “红苏,你是歆歆身边的一等侍女,无需做烧火这种粗活,唤别人来即可。”梁彦昭也发现了红苏。
  “不不不,殿下,奴婢都是心甘情愿的,”红苏状若惊兔,心道太子可别让别人短了我这烧火的活计去啊,那就吃不到太子妃做的好饭了,“奴婢愿随时跟在太子妃身侧。”
  “倒是忠心,”梁彦昭笑笑,看向宁歆歆,“我让赵嬷嬷选了一批得用的丫头,歆歆改日去挑几个,太子妃身边只有一个丫头,传出去会让人以为太子府苛待了你。”
  宁歆歆探了探锅里水温,把笼屉放到了锅上,“让红苏去挑就行,反正挑来还是要听红苏支使的。”
  红苏忙忙摆手:“奴婢不敢。”
  “慌什么,你听我支使不就行了?”宁歆歆扫净案上的生面,又嘱咐红苏道:“起一点点火维持这个水温,看到馒头变两倍大就大火烧水,水开后过一盏茶的时间就减火,焖上半柱香时间起锅。”
  说罢就拉着梁彦昭离开了厨房,马上就要生火火,梁彦昭的脆弱肺多待一会儿就要变窝囊肺了。
  梁彦昭存疑,“说这么多,红苏能记住吗?”
  “哎呀,人家聪明着呢。”这几日宁歆歆已经摸清了红苏,心思活络、做事麻利,虽然没念过书,却有个好记性。
  估计原主的娘是个识人的,北铉的公主们虽然只能有一个丫鬟,但原主这个丫鬟却安排得极好。
  进了益安居,宁歆歆展开脉案开始翻看,好些字都是繁体,她猜了几个就懒得动脑了,索性抓壮丁,不认识的就直接问梁彦昭。
  这本脉案是梁彦昭安排司医监的人赶了几个大夜整理出来的,详细的脉案存了一柜子,不知道要查阅到什么年月去。
  梁彦昭坐她旁边也捧了一沓折子翻看,手持朱笔时不时批注,间或凑过头去帮认几个字。
  两盏茶的时间便看得差不多了,宁歆歆抓了支毛笔开始整理梁彦昭的慢性病:风寒、腹泻之类的小病不算在内的话,有胃脘痛、不寐、乳蛾、肠痈,累时交病。
  她咬着毛笔杆子,思索了片刻才翻译出来这些病,大概就是胃炎、失眠、扁桃腺炎、阑尾炎,亚健康。
  跟她把脉的结果大致吻合。
  唯一不好确定的就是,她第一次见梁彦昭时,完全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症状,但是无论梁彦昭本人回答,还是脉案记录都只有肺咳。
  她想到了曾经见过的一个特殊病例,看症状是支气管哮喘,但是老板把脉说只是支气管炎症。
  宁歆歆毕竟没有老板的资历,把脉水平也差了许多。到底是哮喘还是肺咳,还是得听听肺。
  然后她凝神召唤了系统,买了一根橡胶管和一只气球,系统这次只收了一吊钱。
  宁歆歆大喜,隐约觉得自己摸到了套路,突然兴起想买的东西,系统是来不及涨价的。
  好的,学会了。
  她刚想问问梁彦昭哪里有可以做铁器的铺子,准备自己做个简易听诊器,就看见他对着自己面前的宣纸,做出了一副复杂的表情。
  宁歆歆看了看自己的字,虽说十几个字用了两张纸,字体也确实丑了点,但是也无需做出这么一言难尽的表情吧,难不成你们才子都是生下来就会写字帖的?
  接着就听梁彦昭不无疼惜地说了句:“早就听说北铉女子地位低下,便是公主也不例外,连读书的机会也不曾有。歆歆偷着习字,该是吃了好些苦吧。”
  原来是这样,刚刚她还纳闷呢,穿过来不是可以继承原主的技能吗,怎么还是这么一把丑字,感情其他姐妹都不识字。
  全靠同行衬托,自己还成了尖子生。
  宁歆歆嘴巴一瘪,生生做出了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也还好,嫁过来之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会越来越好的。”梁彦昭看向她,神色认真仿佛在指天立誓。
  “对了,是不是还要拿这个跟医正合议?我给你誊一份。”梁彦昭放下朱笔,重拿了支狼毫蘸墨,边誊边说:“日后你若想读书习字,我便教你。”
  终于离开了学霸宿舍内卷的宁歆歆表示:不,我不想学习。
  之前不是在上学就是在考试,连早恋的机会都没抓住。现在十七,努努力还能赶上趟。
  见她没说话,梁彦昭用手扇了扇宣纸上墨迹,笑道:“若是不想学,便结交朋友多出去走走,南潞与北铉风物差别颇大,该是会有乐趣。”
  只是,如今她在坊间风评尚未转好,还需再等他运作些时日。
  丽嘉
  宁歆歆却疑惑反问:“在家玩不也挺好吗?”
  有人伺候,吃饱穿暖,不用担心挂科,也没有人催婚,还有帅哥养着眼。
  家……
  这个字在梁彦昭的心头陡然开出了花,如今的太子府有了女主人,不再是他梁彦昭一人苟活的栖处,而是他二人共同经营、携手风雨的港湾。
  他压住心绪,轻轻点头,“都好,随你心意即可。”
 
 
第9章 玉子烧   成亲的滋味
  梁彦昭把誊好的病书放到一旁,又提起了朱笔。氅衣的广袖滑倒了小臂处,露出清瘦骨干的手腕,顺之而上,便见得一只白皙修长,骨节分明的手,在指间那支玉笔的映衬之下显得越发好看。
  手控……不对,什么都控的宁歆歆,色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鬼使神差地伸出不安分的爪子摸了上去。
  惊得梁彦昭笔下一晃,折子上洇了一片殷红,“歆歆,你这是……”
  “咳咳,”宁歆歆脸上稍有些挂不住,嗑纸片人嗑久了,碰上这么好看的三次元,没小心丢了分寸,索性又开始演:“遇明太瘦了,还是要好好将养身子,莫要太过操劳。”
  闻言,梁彦昭轻轻勾了勾唇,“知道了。”
  宁歆歆拿过病书来看,不由赞叹道老梁这把字可真漂亮。
  之前她去博物馆看过不少清朝的折子,最喜欢的就是道光帝的字,老梁的正楷简直就是道光本光。
  她从病书里抬起头, “对了,我想出去找个铁匠,锻一个小零件。”
  “何须出府,你把图画出来,我给你打。”
  南潞多矿,冶铁工艺亦是屿州五国翘楚,梁彦昭师承大师,是铸造锻造的好手。
  听到这话,宁歆歆很快画好三视图,她想要的是一个圆柱和圆台连在一起的物件,内部挖空,上下不封。上端接上胶皮管,下面覆上气球,就是个简易听诊器了。
  “不对,我还是找别人去打。锻造的高温要烧大火,对你身体不好。”
  再发起病来,受苦的是梁彦昭,受累的是宁歆歆,两头不落好。
  梁彦昭拿起宁歆歆自以为画得非常棒的三视图,端详半晌道:“歆歆这图,拿出去怕也不好找工匠。”
  古代的识图和现代还是有区别,这图虽画得清楚,却不符合工匠识图习惯,少不得要费许多唇舌去解说。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