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笑道:“哥哥,你放心,我知道的!”
第94章 陆安英莲成亲
薛蟠回了金陵, 薛家族人接到码头,陆安和陆先生回了陆家,薛蟠和一路敲锣打鼓的回了薛家。将薛家族人召齐, 开了祠堂,祭了祖, 然后在薛家所住的坊市街口立了状元牌坊。
牌坊立了起来,很多街坊邻居, 还有官员士绅前来祝贺。薛家开了为了酬谢大家, 开了七天的流水席。
期间,薛蟠约陆安一起去拜见了应天府知府和学政,感谢父母官的栽培。
应天府知府已经换人了, 三年前贾雨村已经卸任了应天府知府一职。
之前的贾雨村在应天府知府上干了三年,回京述职的时候,和贾琏、林姑娘一起回京。贾雨村在甄家为难贾琏和林姑娘的时候,因为害怕自己被牵连,选择了袖手旁观。
到了京都后,贾琏看透了贾雨村的为人。这贾雨村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甚至会变成一个反噬的中山狼。贾家提携他,不定什么时候, 因为损害了他的利益,就会被他反咬一口。
之前因为贾雨村和荣国府贾家连了宗, 贾政举荐了贾雨村,使用了贾家的人脉,再加上贾雨村是正经的两磅进士,贾雨村才能稳稳当当的做了应天府的知府。
后来贾家恶了贾雨村,对于他的官途没有使劲,反而使了绊子。贾雨村和贾家弄掰了, 所谓的连宗,自然就是一个笑话了,贾家不认,贾雨村自己理亏,也没有办法。
当时嫔妃省亲的事闹得轰轰烈烈,贾家正如日中天,因此贾雨村的考评只得了中等。吏部派遣了其他人做了应天府知府,贾雨村只能在京都等候补缺。
而薛蟠也没有纵容奴仆打死冯渊,贾雨村和薛蟠毫无交集,也没有借着薛蟠结交王子腾。
因此,贾雨村一时间在官场上又无依无靠了起来。
已经看见攀附权贵的好处,贾雨村不甘心就这样无止境的侯缺下去。当时正是省亲之事威威赫赫的时候,因为贾家出了个贤德妃,贾雨村感觉贾家深得当今的圣心。反正因着甄家,已经得罪了贾家,贾雨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隐秘的投了忠顺亲王的阵营,趁着夜色,去了忠顺王府自荐。
贾雨村想着,如果忠顺能成功上位,自己自然有从龙之功,如果忠顺没有上位,自己掌握了忠顺的机密,到时也能靠着出卖忠顺,换得皇上的亲眼。
贾雨村是正经的两榜进士,读书人中的清流。
忠顺那时颇有树倒猢狲散的悲意,看见贾雨村来投,将贾雨村奉为上宾。从此,贾雨村做了忠顺的属下,在忠顺的隐秘安排下,在兵部谋了个郎中的缺。
应天府知府是从四品,贾雨村前一届的应天府知府刘弘做了三品的礼部侍郎,而他自己做了正五品的郎中,贾雨村心中憋屈。不过忠顺说了,把他放在兵部,以后是有大用的。贾雨村只能同意下来,同时思量开来。
兵部,这忠顺是打算干大事呀!
贾雨村感觉稳了,等将来,不论忠顺成还是不成,自己都有一个好的前程了。
薛蟠并不知道贾雨村这些和忠顺亲王勾连的事情。他只知道贾家和贾雨村撕扯了开来,而贾雨村也没有再做应天府知府。如此,世间也可以少几个冤案错案,薛蟠不禁为石呆子之流庆幸。
薛蟠拜访过应天府知府和学政,和薛家族长在薛家族学转了一圈,听着郎朗的读书声,听族长将族学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之前陆先生在族学上课,将自己的好友带了两个一起过来教学,都是秀才。去年的时候陆先生和陆安一起上京,就将薛家族学托付给了其中的一个郝先生。
薛蟠来到这些学子们面前,鼓励他们好好读书。
薛蟠和族长坐在族学中,薛蟠拿出五百亩田地出来,添到祭田中。这部分收益分成三份,一份祭祀祖祠使用,一份用作族学的开销,还有一份帮助族中的孤寡和童子,给他们一份生活的保障,让他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这是他的族人,他做为薛家的嫡系,自然有一份责任。
薛蟠将这些事都交给族长处理,将这些事情办完,就和陆家会和,往京都而去。
到了京都,陆安和英莲、薛蟠和林黛玉、宝钗和司徒澈,他们的亲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陆安性格比较单纯,陆先生不放心陆安外放出去,希望陆安能在翰林院任职,再锻炼锻炼。陆安自己也想待在京都,因此认真准备,顺利的通过了朝考,考上了翰林院庶吉士,也留在了京都。
陆安在翰林院附近租了一个两进的小院,带着陆先生住了进去。而甄太太和英莲暂住在薛家。本来薛蟠想资助陆安一番,但是他拒绝了。
陆安稳定下来,就开始和英莲走六礼的后面三礼。
陆家倾尽家产,办了聘礼,送到薛家给了甄太太,此为纳征。陆先生找了先生,根据陆安和英莲的八字,择定了婚期,定于今年八月,然后告知甄家,此为请期。到了婚期的前几天,甄家先将嫁妆送了陆家。到了正日子,陆安骑着高头大马,抬着八抬大轿,迎娶英莲过门,此为亲迎。
到了英莲出嫁的那一日,薛蟠虽然无奈,但是他作为英莲的义兄,到底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在英莲拜别甄太太和薛太太后,薛蟠亲自将英莲背出了家门,送到了花轿上面,然后随着送亲的人一起去了陆家。
这一路上,薛蟠看着陆安频频回头望着花轿傻笑,看着英莲八抬大轿嫁于他人,薛蟠心中没有不甘,只为了陆安和英莲高兴。
上一世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能影响他的心绪了。
陆安的亲事,陆家和甄家、薛家自家就可以操办,薛蟠和黛玉、宝钗和司徒澈的亲事却要复杂很多。
第95章 薛蟠、林黛玉婚事
薛蟠到了京都, 去了翰林院销假后,就去宗人府打听自己和清宁县主的亲事流程。
宗人府的宗令是礼亲王。礼亲王是如今辈分最高的宗室了,比太上皇还高一辈, 太上皇到了礼亲王面前还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皇叔。
礼亲王已经在宗正的位置上做了三十年,如今宗室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他的参与下娶妻嫁人的。而礼亲王早在几年前, 当今皇上登基后,就慢慢的退了, 只挂着宗令的名头。实际上的事务, 都是让他自己的儿子,礼亲王世子负责。
礼亲王世子和太上皇同辈,已经四十余岁。虽然名头是世子, 还没有继承爵位,那是因为礼亲王长寿,并没有别的原因。
薛蟠到了宗人府,礼亲王世子正好在。
薛蟠问了清宁县主亲事的流程,自己这边应该怎么安排配合。
薛蟠做了翰林院修撰,常在御前行走, 明显的简在帝心,因此礼亲王世子对薛蟠很亲近, 将流程给薛蟠一一说明。
宗室嫁娶和普通庶族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嫁娶之前, 需要给宗人府报备,不允许私自嫁娶。宗室的妻室和宗室女的丈夫都要在皇家玉蝶上面记载下来。
宗室娶亲,内务府会给准备一份聘礼,而宗室女出嫁,内务府也会给一份嫁妆。
除此之外,宗室的婚事也要走六礼, 其中的礼仪更隆重一些。
清宁县主已经有皇上赐婚,需要配合宗人府和内务府走六礼就是。
薛蟠问六礼的时间有没有要求,礼亲王世子表示,宗人府会按照薛蟠的要求做安排。
薛蟠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宗人府这么好说话。内务府对他来说,也没有问题。司徒澈是内务府总理大臣,而汪岩总管着内务府的具体事务,都和他关系匪浅。
不过,薛蟠对主媒人的人选有些发愁。薛蟠在京都的根基还是太浅。虽然贾家是京都的老牌勋贵,但是薛蟠却不想和贾家贾政这一脉有牵扯。
礼亲王世子知道后说道:“贤侄不用发愁,你娶了清宁,以后咱们也是自家人。如果你不嫌弃,我让我夫人做这个主媒人,如何?”
薛蟠大喜,连忙拜谢。
如今礼亲王世子愿意自己夫人做主媒人,无形中抬高了薛蟠和黛玉的身份。黛玉虽然是皇上钦封的清宁县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宗室血统,而且之前她一直在守孝,并没有和宗室有什么接触。礼亲王世子夫人愿意做黛玉婚事的主媒人,就是愿意将黛玉带入宗室的圈子。薛蟠自然感激。
礼亲王还派了自己的小儿子司徒湛帮着薛蟠,指点他一些宗室中的礼仪,帮助他更好的完成六礼。
薛蟠恨不得立马将黛玉娶过门,但是如果走六礼的时间太紧迫,就显得婚礼很仓促,显不出对黛玉的重视。
薛蟠征求了司徒湛和黛玉的意见,将婚期定在了十二月,据现在有半年时间。
黛玉因着与薛蟠的婚事,从贾家搬了出来,搬到了林家的府邸。林如海家中五代列侯,在京中是有府邸的,只是多年都没有主子入住。如今为了婚事,林黛玉搬了进去。
薛蟠按照规矩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等步骤一一走完,很快就到了亲迎那天。
薛蟠穿着高头大马,穿着自己的状元服,胸前挂着大红花,在一群亲友的拥簇下往林家而去。
林家有礼亲王世子夫人坐镇,王熙凤帮忙操持,在每个门口都安排了拦门的人。薛蟠事先准备了很多香囊,里面放着成对的金裸子,塞给那些拦门的人,说了无数的好话,才闯了进来。最后到了黛玉的院子前面,凤姐带着人让薛蟠做催妆诗,薛蟠团团行了一礼,吟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上世惊鸿一瞥间,此生方结秦晋缘。”(注1)
薛蟠眼前不由闪过和黛玉的初遇,在忙忙乱乱的人群中,他一眼就看见了她。好像自己寻了好久好久,才终于将她找到。找到了她,他的心就有了归处,不再漂泊无依,安定了下来。从此后,他心中心心念念的都是她。但是有自卑于自己往日的所作所为,不敢接近。
后来薛蟠入狱,在狱中得知,她在贾家的后宅中,悄无声息的去世了,就如同一朵花,落在了水中,静悄悄的香消玉殒。薛蟠心中大恸,心也跟着空了一块。凉飕飕的,恨自己无用,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没有将她从贾家带出来。
万幸,能重来了一世,他时刻想着靠近她,却还是不敢。他希望她能幸福,即使给予他幸福的不是自己。
后来,她终于看见了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心意。
薛蟠觉得自己还是得老天眷顾的,终于等到了今日,能娶她为妻。
今日,他在这念着催妆诗,催促着她画上妆,然后嫁给自己,做自己的新娘。从今天开始,她就是他的。
薛蟠想着,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阳光太烈,薛蟠觉得自己眼睛有些花,看不清前面的东西。
薛蟠低头,用袖子抹过眼睛。大喜的日子,高高兴兴的才是。
薛蟠做完诗,凤姐就放行了,而黛玉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绣着龙凤呈祥的红盖头,由喜娘扶着出来。
喜娘将黛玉扶到正厅,主位上放着林如海和贾敏的牌位,旁边主宾位上坐着礼亲王世子和世子夫人。贾母、贾政、王夫人和宝玉都没有来参加,贾母说自己病了,宝玉也病了,王夫人是侍疾,贾政要当值,就都没有来。他们没来,薛蟠也不以为意。
薛蟠和黛玉给林如海和贾敏叩了三个头,薛蟠郑重说道:“岳父岳母大人,这一生我一定会好好待清宁的,岳父岳母大人放心。”
薛蟠说完,站起身来,然后将黛玉扶了起来。
而后两人又给礼亲王世子和世子夫人行礼。
等拜过礼亲王世子夫妻,贾琏出来,正打算背着黛玉出门,皇后的懿旨到了,众人接旨。
皇后懿旨道:“奉天承运,皇后诏曰:清宁县主静容婉柔,状元郎薛蟠龙章凤姿,实乃佳偶天成。本宫恭贺其新婚之喜,特赐玉如意一对,“永结同心”云锦八匹,“百年好合”蜀锦八匹,“吉祥如意”紫金锞十锭,“吉庆有鱼”金锞十锭。钦此!”
薛蟠和黛玉谢过皇后赏赐,将这些赏赐加进嫁妆中,将其放到嫁妆的第一抬中。
贾琏将黛玉背起,送入花轿。薛蟠翻身骑马,走在人群的最前面,脸上不自觉的挂着笑。
到了薛家,喜娘将红绸的一端递到薛蟠的手里,另一端塞到黛玉的手中,一个丝绸做的大红花在红绸之间晃晃悠悠的。
本来新娘下花轿之前,需要新郎在花轿的轿门上踢一脚,是新郎给新娘的下马威,薛蟠提前已经交代过喜娘,将这一项省了。
能将黛玉娶回来,他疼她爱她尚且不及,怎么舍得先给她一个下马威。
喜娘恭维了薛蟠几句,就应了下来。
薛蟠牵着黛玉,从门口的火盆上面跨过。
跨过火盆,他们的日子会红红火火的,平平安安,晦气全消。上一世的灾祸和不幸,都会离他们远去。
薛蟠将黛玉牵进正堂,薛太太坐在主位,旁边放着薛父的牌位。
傧相在旁边喊着:“一拜天地。”薛蟠和黛玉对着门口跪下三叩首。
“二拜高堂。”薛蟠和黛玉转身,对着薛父和薛太太跪下三叩首,薛太太口中念好,连忙叫起。
“夫妻对拜。”薛蟠和黛玉面对面站立,跪下,互相叩拜。
“送入洞房。”薛蟠起身,将黛玉扶了起来,牵着往后院新房而去。
到了新房,到处贴的都是红色的双喜字,一对龙凤红烛燃烧着,拔步合欢床上面是百子千孙的红账,黛玉一身凤冠霞帔的坐上上面,薛蟠挨着她,坐在她的旁边。
宝钗和英莲将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洒向黛玉怀中和拔步床上,这寓意着“早生贵子”。
等撒过账,薛蟠从喜娘手中拿过秤杆,挑起黛玉的红盖头,他看着黛玉,脸上不由挂上了笑,眼中印着烛光,亮晶晶的。
宝钗将合卺酒端了过来,薛蟠先拿了一杯,递到黛玉的手中,然后将另一杯拿到自己手中。
两人将手中的酒喝了一半,然后交替过来,将彼此剩下的一半喝了。
喝完合卺酒,英莲端了一碗圆润小巧的饺子过来。
黛玉夹了一个饺子吃下,微微皱了皱眉。英莲还没开口,自己脸先红了。喜娘在旁边问道:“县主,生不生?”
黛玉轻声答道:“生。”
旁边外面传来一阵孩童的哄笑声,黛玉方才明白什么意思,脸也红了。
吃过了饺子,薛蟠交代宝钗在新房好好陪着黛玉,他自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还要去前院陪客。
到了前院,薛蟠还在京中的同年基本上都来了,翰林院中也来了许多同僚,宗室中也来了不少人,还有贾家、王家等亲戚,薛蟠开了六十桌,才将将够坐。
薛蟠拉着贾琏、陆安、司徒澈、司徒湛等帮自己挡酒,今天对自己尤为重要,他可不想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