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重生薛蟠娶了林黛玉——燕子掌
时间:2021-11-17 00:50:05

  等敬了两桌酒,再将一杯酒喝进口中时,薛蟠感觉这酒味淡了很多,不像是酒,倒像是水,只沾了一点酒杯上的酒气。
  薛蟠回头一看,看见端着酒壶的贾琏朝着自己眨眼睛,就明白了过来,感情贾琏将酒换成了水,果然是他的好姐夫!
  薛蟠在前院招待客人,宝钗和英莲在新房陪着黛玉。
  有宝钗在,黛玉也安心了不少。
  宝钗先帮黛玉将头上的凤冠拆了下来,叫了水,让黛玉将妆卸了,然后让雪雁服侍黛玉去偏房中沐浴更衣,等黛玉收拾好出来。
  宝钗问道:“嫂子,你现在饿不饿?”
  黛玉还是对宝钗叫她嫂子有点不适应,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宝钗,如今再叫宝姐姐显然也不合适。
  宝钗笑道:“你和我哥哥一样,叫我宝钗就行。”
  黛玉轻咳了一声,方才窘迫说道:“宝钗,我有点饿。”
  宝钗让厨房端来吃食,有饺子、丸子还有面,让黛玉垫垫肚子。
  等黛玉吃完,将东西收拾好,宝钗、英莲又陪着黛玉说了会子话,天色已经晚了,司徒澈、贾琏和陆安将薛蟠给扶了回来。
  薛蟠口中嚷着:“我没醉,我还要喝。”然后躺在了床上,不一会就睡了过去。
  陆安并不知道酒被换了,新婚之夜,将新郎官灌醉了,他有些尴尬。而贾琏和司徒澈都知道怎么回事,也不说破,相视一笑,几人都离开了。宝钗和英莲交代雪雁和紫鹃守门,两人也离开了。
  新房中只剩下薛蟠和黛玉两人。
  黛玉看着薛蟠,有些无奈,弯下腰,想将薛蟠的鞋子脱了,腿放到床上去。
  薛蟠却突然将腿蜷了起来,眼睛清亮的看着黛玉,哪里有一点醉意。
  薛蟠笑道:“不用娘子,我自己来。”
  黛玉笑道:“你装醉?”
  薛蟠笑回:“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不装醉,怎么能快点回来?虽然没有醉,但是我喝的也不少。你等我片刻,我一身酒气,小心熏到了你。”
  薛蟠说完,就起身去内室,沐浴更衣,一身清爽的回来。
  薛蟠将黛玉拉到床边坐下,从床边上拿了一把剪刀,将头发剪下了一缕。然后将黛玉的头发也剪下一缕,和自己的头发用红绳扎在一起,放在绣着百年好合的香囊中,将香囊压在枕下。
  薛蟠将黛玉拥入怀中,说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玉儿,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黛玉脸上也染上一层红晕。
  薛蟠带着黛玉,倒在挂着百子千孙帐的床铺上,将床帐拉了下来。
  夜,渐渐深了。
  夜,还很长。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唐,贾岛 ,《友人婚杨氏催妆》。原文: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感谢在2020-10-20 21:35:05~2020-10-21 23:4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浅冬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6章 司徒澈、宝钗婚事
  薛蟠和黛玉走六礼的同时, 司徒澈和宝钗的亲事也开始筹备了起来。
  司徒澈和诚太妃商量着婚事怎么办,诚太妃说道:“既然薛氏的哥哥是皇上赐婚,咱们也不能被比下去, 一定也要皇上赐婚才行。”
  司徒澈对于母妃事事都要与薛家较个高低有些无奈。
  不过母妃这样做,暗合了他的心意, 他就没有说什么,顺着母妃的意思了。他也想给宝钗一个隆重的婚礼, 有皇上赐婚自然再好不过。
  而且他和宝钗的事情最后成了,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结果都是母妃退了一步,因此, 在这些不影响大局的事情上,司徒澈也不愿意和诚太妃争执,都听她的就是。
  诚太妃和司徒澈一起去了宫中,诚太妃去了皇后宫中,而司徒澈去找了皇上。
  诚太妃给皇后请过安,皇后连忙叫起, 赐了座。
  诚太妃歉意的说道:“澈儿先前看中的那姑娘,是我误会了, 没有想到是个好的。因此,澈儿和这姑娘的事, 我是同意了,之前麻烦娘娘了。”
  皇后听了,生出一点好奇之心,问道:“哪家的姑娘,能得皇婶您的青眼?”
  诚太妃笑道:“说起来也是自家人,就是今科状元郎的妹妹, 清宁县主未来的小姑子。”
  皇后恍然:“薛家的姑娘,自然是好的。”
  诚太妃在这和皇后说着话,司徒澈也找到皇上,求一道赐婚的圣旨。
  皇上笑道:“你母妃答应了?朕可不想将来被诚太妃抱怨!”
  司徒澈恭谨回道:“自然是母妃答应了,臣弟才敢来叨扰皇兄。”
  皇上问道:“哪家的姑娘,让你牵挂成这样,非她不娶?”
  司徒澈脸上露出笑:“就是状元郎的妹妹薛氏。不瞒皇兄说,她也许不是世间最好的,但是,她在臣弟心中,是最好的。”
  皇上笑道:“薛家的姑娘呀,那倒是有缘。状元郎不错,朕是要大用的。这样算来,这薛氏和你,也算般配。”
  既然司徒澈来求赐婚的旨意,诚太妃也已经应了,皇上没有为难,大笔一挥,写就了一封旨意,让苏胜公公前去宣旨。
  薛家将香案摆开,接了赐婚圣旨。
  薛蟠看着圣旨,心中复杂。薛蟠对他能娶到黛玉,非常高兴,而对于宝钗要嫁给司徒澈,薛蟠心中不舍,空落落的,心神不定。
  女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
  薛蟠的父亲去世了,薛蟠自己当着家。宝钗在薛家,想怎么样都成,自己可以由着她,让她如同男儿一样,读书、练武、出门、游历,做所有在其他女儿看起来离经叛道的事情。
  但是以后宝钗嫁了人,嫁入了皇家,就不归自己管了。到时,宝钗还能像如今这样自在吗?司徒澈会事事顺着她吗?诚太妃呢?
  薛蟠知道,宝钗能嫁给诚郡王,世人羡慕嫉妒居多。如自己这般,不想让宝钗嫁人,才是不正常的。可是当宝钗真的要嫁人了,他却止不住的为她的未来担忧。
  其他人看不见薛蟠的焦虑,只看见薛家攀上了诚郡王府,薛家在京都中一时间炙手可热起来。这道赐婚圣旨引起的反响,远远超过薛蟠中状元以及薛蟠和清宁县主的赐婚。
  诚太妃知道薛蟠和黛玉的婚事是礼亲王世子夫人主媒,为了压薛家一头,就请了礼亲王妃为司徒澈的婚事做主媒人。
  礼亲王虽然是宗人府的宗正,不过比起诚亲王,和皇上的关系远了一层。礼亲王妃已经年过六十,比之诚太妃,也就只胜在辈分高。诚太妃请她,她就应了。
  礼亲王府婆媳两人为了薛家兄妹两人的婚事坐主媒人,在京都一时间也是一道奇观。
  司徒澈拗不过诚太妃,只能同意,他并不想在这些事情上和诚太妃对着干。
  司徒澈去找薛蟠道歉,薛蟠也没有在意。
  薛家如今的门第和诚郡王府是没有办法比的,而且薛家是臣子,诚郡王府是皇族,真要是薛家压诚郡王府一头,那才是将薛家放在风口浪尖之上。估计第二日,御史参奏薛家的折子能把皇上的御案给埋了。
  既然诚太妃要这样做,就让她这样做好了。这在世人看来,是宗室和诚郡王府对薛家嫡女、未来诚郡王妃的重视。
  至于说薛家被人议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虽然薛蟠不想高调,但是没有这些,这一年来薛家发生的事情,也注定薛家低调不起来。比如他考上了状元,他和黛玉被皇上赐婚,宝钗和诚郡王的婚事。因此,也不多诚郡王为宝钗求来赐婚圣旨和诚太妃请礼亲王妃主媒这两件事。
  诚郡王的六礼每一步都稳稳的压着薛蟠和黛玉一头,薛蟠不在意,黛玉也不在意。宝钗很无奈,虽然知道这是必然的,但是看着诚太妃故意这样做,心中还是不高兴。
  薛蟠劝说了宝钗,宝钗也就顺其自然了,但是心中对司徒澈也淡了两分。
  司徒澈和宝钗的婚期定在了第二年的三月份,到了当天,如期完婚。
  薛蟠将宝钗送上花轿,心中惆怅。
  晚上薛蟠回房见到黛玉,黛玉心绪敏感,早就察觉了薛蟠的情绪不高,心中担忧。
  薛蟠将黛玉拥入怀中,头埋在黛玉的脖颈上,发狠说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护着你和宝钗的。母亲、你和宝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
  黛玉拍着薛蟠的背,将薛蟠的情绪安抚了下来。
  薛蟠是状元郎,按惯例,直接进入翰林院,被授予的官位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为掌修皇上的起居注,每日记载皇帝言行,偶尔给皇帝进讲经史,帮皇上拟定圣旨等等。
  官位虽然不大,却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当值的时候都跟在皇上身边。
  因为薛蟠经常会有稀奇的想法,皇上也不像往常对待翰林院修撰和起居舍人一样,将他当做身边的一个活摆件,有时也会将一些国事询问薛蟠的意见。
  薛蟠毕竟知道未来二十年的事情,御前奏对,都言之有物,皇上愈发看中。
  自从看到薛蟠殿试策论开始,皇上对外邦起了警惕之心,在对待外邦的问题上,不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上国的姿态来看待他们,而是放平了心态。
  皇上对于和茜香国等南疆众国的摩擦暂时忍了。
  皇上现在更多的将目光投向了茫茫的海域,开始造宝船、筹建水师,筹备以后的出海事宜。
  皇上派人去搜寻船工和前朝出海的海图和宝船图纸,让火器营研究更灵活的小炮,以及如何将小炮用在船上。在外让人去接触佛郎机人,探听佛郎机国的信息,以及佛郎机炮的技术。
  广州那边也送过来了两个传教士,皇上将这传教士安置起来,找了几个翰林院的庶吉士去听这两个传教士讲课,将内容记录下来,皇上每天翻看。皇上自己偶尔也去听听传教士讲课,但是对传教士在京都建教堂的提议,却总是打圆场,并没有答应下来。
  有郑氏后人献上了前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图纸。船匠看了图纸,说这宝船是可以做的,就是做宝船龙骨的柚木比较稀少,不容易得。
  薛家之前是皇商,专供皇家木材,江南那边的库里还放着两根百年龄的柚木,已经放了多年。薛蟠得知皇上的难处后,就将这两根柚木献给了皇上,让船厂直接去取就可。
  皇上拍着薛蟠的肩膀赞道:“薛卿真的是朕之肱骨之臣。”
  虽然薛蟠说是献给皇上,但是皇上也不会在这方面占薛家的便宜。薛蟠的妻子是清宁县主,正二品,不用给她封诰命。皇后让皇后给薛蟠的母亲薛太太赏赐了诰命,随着薛蟠的品级,封为六品安人。
  因着要练水师,皇上就将王子腾召回了京中。
  王子腾是太上皇当时用惯的人,和京中勋贵牵扯很深,作为总领京都三大营的京营节度使,掌握着京都的命脉,皇上自然不放心。
  王子腾在,京都就完全在太上皇手中,虽然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但是太上皇随时都能将自己废了。
  当初皇上初登基,趁着太上皇身体不好,就将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的职位上调开,明升暗降,将他擢为九省统制,后来又远远的发落了出去,让他奉旨查边去了。
  后来太上皇的身体恢复过来,知道皇上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将王子腾召回来。
  如今王子腾在外面也有六、七年了。太上皇已经将大权全部交给了皇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皇上的亲信也已经坐稳了。因此,此时皇上对于王子腾的戒心也没有那么大了。
  王子腾作为武官统领,是优秀的,一直在外面飘着,也不是事。而且皇上如今要向太上皇的老臣施恩,让他们安心为自己做事,因此,王子腾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所以皇上就下了圣旨,让王子腾回京,给他一个内阁大学士的位置,让他将筹建水师这事先做起来。
 
 
第97章 忠顺亲王
  这边皇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施行自己的政策, 建船厂,练水师,打听外邦的情况, 从皇商的货物中物色可以出海的东西,那边忠顺亲王坐立难安。
  随着时间的发展, 太上皇真的一点点的将权利移交给了皇上,自己不上朝, 不理事。随着甄太妃薨逝, 忠顺也很少能见到太上皇了。
  大多数时候,忠顺连皇宫的宫门都进不去,在宫门口就被侍卫挡了, 说太上皇不见他。有时忠顺顺利进了皇宫,到了太上皇的宫殿外面,常常等了半天,太上皇还是不见。
  忠顺严重怀疑,这是皇上从中作梗,甚至太上皇被皇上软禁了。
  太上皇如此, 而忠顺之前的拥趸也纷纷改弦易辙,效忠了新皇, 有些死忠则被调任到闲职,被边缘化。忠顺在朝堂上的影响越来越低。
  忠顺愤怒不忿。
  之前, 太上皇还是皇上的时候,太子被废,忠顺就将自己视为隐形的太子,稳稳的皇位继承人。
  忠顺的母妃甄贵妃是皇上的宠妃,因着皇后无子,有时甄贵妃甚至能压皇后一头。甚至, 一度皇后避其锋芒,称病不理事,甄贵妃代为执掌六宫事务。
  那时候,如今的皇上不过是个不受宠的四皇子。四皇子的母妃是宫女出身,生下四皇子后晋升为嫔位,不久就病逝了。四皇子被交给和她同殿的恭嫔抚养。
  忠顺从来就瞧不上四皇子。甚至在他年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常常欺负四皇子取乐。后来觉得没意思,才不这样做了。
  就是这么一个在自己膝下跪地求饶过的废物,后来被皇后记在名下,摇身一变成了嫡子,父皇因病退位,竟然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而是给了四皇子!
  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应该属于自己的皇位被他占据,还要跪在这个废物的脚下,对着他叩拜。
  忠顺不服。
  而且,忠顺觉得,这是不是自己服不服,认怂不认怂的事情。如今太上皇还在,皇上没有拿自己怎么样。等到太上皇宾天后,自己就如同案板上的鱼,随便皇上炖了、烤了、煎了,怎么样都成。
  太上皇认为皇上仁慈,只要自己不做妖,皇上就会让自己当个太平王爷。忠顺只觉得太上皇太天真。
  如果他是皇上,一定会将欺辱过自己,而且还对自己有威胁的人赶尽杀绝。皇家,哪有亲情和仁慈可言。
  如果他再不搏一把,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等太上皇驾崩后,不论自己如今是乖顺还是谋逆,皇上都不会放过自己的。
  趁着太上皇如今还活着,自己赢了,就能光明正大的坐上皇位,将老四打成逆贼。而自己输了,以皇上的秉性,绝对不会当着太上皇的面处死自己,最多就是圈禁。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