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你活的时候还能罩着点我们,不让我们挨人欺负,你现在没了,我们真就被人欺负死都不敢吱个声啊……”
杜若云原先没对号入座,可她听了一会儿之后,觉得不对味了。
这些人真是过得太舒坦了,不搞点事就活不下去?
不就是喜欢搞舆论斗争嘛,她会怕?笑话!
杜若云掂了一些吃的就坐到钱桂仙的灵堂前头了,把吃的给了大娃和二娃各一把,她坐在灵堂一侧的板凳上也开了嗓。
“老太太,你糊涂了一辈子,下辈子投胎的时候记得投个机灵点的胎,别被一些话说的比鬼话还好听,却丁点儿好事都不做的人被骗了。你觉得人孝顺,人孝顺个屁啊,就把你当杆老枪使,觉得她们自个儿要脸,不好意思张嘴要钱,就撺掇着你来,人家觉得你的老脸不算脸,不值钱,丢了就丢了!”
“你总说我不好,可你看看,你儿子现在是啥样?他的几个兄弟又是啥模样?李国栋看着比李国梁都年轻十岁。你要是能看得见,就看看,李国栋同他三个兄弟站在一起,简直就是少爷和长工。”
“你下辈子一定要讲理啊,论给钱,我和李国栋给你给的最多,咋就在你这儿不落个好呢?你别只听别人说什么,有人天天祝你长命百岁,却连个鸡蛋都舍不得让你吃,你信她鬼话干啥!她就是对着唢呐放屁,连放屁都想装的好听点!”
“你心疼老李家的种,咋就不看看我把大娃和二娃养的多好啊,我自个儿舍不得吃也要让俩小兔崽子吃饱,你再看看大嫂二嫂养的娃,面黄肌瘦,和只猴儿一样,我要是当成这样的妈,我就算把自己给煮了也要让孩子吃饱啊!”
杜若云的两个妯娌哭不出来了,她们一脸木然地看着杜若云,看了一会儿见杜若云还在对着钱桂仙的棺材诉苦,俩妯娌恨不得扑上去把杜若云的嘴给撕烂,可是想到杜若云的那战斗力,寻常的男人都顶不住,怕了怕了,算了算了……
杜若云使出的这一招太阴损了,她两个妯娌指桑骂槐说她做儿媳妇不孝顺,她反手就挑拨了两个妯娌的母子关系,说这俩妯娌当妈不合格……她对钱桂仙再不孝顺,钱桂仙也撒手人寰含笑九泉了,可她那些好侄子还有大把时间可活,她这话但凡在她那好侄儿心里扎个钉子,迟早会让她这俩妯娌体会到有口难言的痛处。
杜若云的那两个妯娌不傻,一下子就听出了杜若云话里话外的意思,再看看跪在灵堂里守灵的自家儿子,心里咯噔一下,不敢再挑事了。
安安分分地给钱桂仙送走,杜若云和李国栋盘算着之后大概率不会给钱桂仙烧头七、二七、三七……杜若云看李国栋脸上挂着愁容,她想出一个招来。
钱桂仙入土的第二天,杜若云起了个大早,直奔县城的国营饭店和副食品店去,各种好吃的东西买了一堆,打包回了乡下,她同李国栋说,“迟买早买都是咱的心意,往后不能回回都回来,那就一次性都给烧下去,让她攒着慢慢吃。”
于是乎,钱桂仙坟头摆的东西格外的多,大娃注意到自家堂兄的眼珠子都快粘在那些贡品上了。
这些贡品不是全都埋到地里头的,每样只是掰一个小角埋了就好,余下的都是收起来自个儿吃的。
杜若云忽略了自家那几个频频吞咽口水的侄儿以及望眼欲穿的妯娌,她把自个儿早起进城买的东西都收了起来,还自顾自地说,“也就是拿出来摆了一下,都没脏,刚好留着当火车上的干粮。快点回去收拾,晚上去县城招待所住一晚,赶明早的火车回家去。”
眼看杜若云把一样样吃的都收进篓子里,她那几个妯娌恨不得从杜若云手里把篮子给抢下来,可惜,心有余而胆不足。
第44章 V25 咸吃萝卜淡操心
奔丧结束, 一家四口回到福城没多久,高考的时间就到了。
李国栋不方便请假陪考,杜若云便让李国栋自己去部队食堂对付着吃, 她带着大娃和二娃去福城临近高考考点的地方找了个招待所住下。
等大娃和二娃考完顺带着填完志愿, 杜若云才领着俩孩子回到彭浪岛上。
二娃学得扎实,他的目标是考国内最顶尖的学府京大, 志愿填的也是京大,大娃学的没二娃好, 但他运气不错,他不会的都没再考试中遇见, 考的都是他会的,考完之后同二娃对了一下答案,虽说零零星星错了一些, 可考上国防学院不成问题。
京大就在京都,年后二娃要去京大读书, 杜若云也得和李国栋搬去京都, 往后大概率是不会再回彭浪岛上来了,届时住在京都后,二娃逢个礼拜天还能回家享受一下老母亲的厨艺,大娃要去念的国防学院在湘南, 距离京都好几千里路, 而且国防学院的性质特殊,想来暑假也不会有太多,往后只能过年时见一面。
杜若云烦大娃的嘴像是机关枪一样叭叭个没完, 可大娃的性格讨喜就讨喜在那张嘴上,哪怕你明知道他说的话不真诚,就是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可还是会被那张嘴给骗得心花怒放。
一想到大娃要离家千里去读书,杜若云惆怅得厉害。
这个冬天,杜若云过得可一点都不清闲。她考虑到两个兔崽子来年正月差不多就要去上大学,她得提前把行李给准备好,二娃还好说一些,到时候全家搬去京都住,二娃缺啥东西都方便回家拿,可大娃要去湘南,必须一次性就得给大娃把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都备齐,还有被褥这些,褥子能冬天夏天混着用,被子却不行,冬天盖夏天的被子能把人给冻死,夏天盖冬天的被子能把人给热晕过去。
杜若云老母亲心态作祟,每想到点儿大娃在湘南可能会用得到的东西,就都会给大娃准备上一些,甭说是必需品了,以备不时之需的东西她都给准备了不少。
大娃平时不注意杜若云给他收拾的行李,他知道自家妈的心有多细,收拾好的行李都不用检查的,直接背着走人就好了,到了目的地之后绝对啥都不缺。
直到要开学的前三天,大娃总算意识到自己该看一下自个儿此行要带的行李了,他才发现杜若云给他准备的行李有多少。
大概是全家去送他都拿不下的分量。
“妈,你拿这么多干啥啊,我一个人咋能背得了这么多东西?”大娃整个人都是傻眼的。
杜若云没好气地从那一堆包裹中翻出一个包外带两个不算大的小包裹来,说,“又没让你一次性全都带走,你背一个包拎两个包就够了,去了先将就两天。赶明儿我就把行李都寄去你们学校,你去了之后过个几天,差不多就能收到邮包。”
同大娃相比,二娃就轻松多了,他的行李只有那么点儿冬去春来时需要穿的衣裳和用的东西,差不多三月的时候,杜若云和李国栋也会搬到京都去,到时候二娃可以直接回家拿东西。
大娃和二娃这几年没少跟着杜若云坐船往福城跑,火车也跟着坐过几趟,自个儿拎上行李奔赴前程,家里陡然间就空落了下来。
李国栋的调令已经下来了,此刻没走,无非是彭浪岛这边的公差还没有交代好,需要再等俩月。
杜若云却是年前就把工作给辞了,往后她在肤怡润肤霜工厂的分红会每月都给她寄到京都去,至于卫生队的工资,她是不会再领到了。
等大娃和二娃一走,杜若云撂下李国栋自个人在食堂吃饭,她带着钱就往京都去了。
得先买好落脚的房子,争取离京大不要太远,不然二娃过个周末都不方便回家,也不要离李国栋工作的地方太远,若说非要远一个的话,那就只能委屈二娃了,毕竟二娃不是天天回家,李国栋却得天天上班。
杜若云倒是想参考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可她前世对京都并不怎么熟悉,只知道整个京都的房价都高的离谱,随便一块地都能卖出天价。至于哪块地最贵,哪块地的增值潜力最大,杜若云还真不清楚。
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她手里头有的是钱,看上的买下来就够了,就贴着老城区买十个院子,十个里面总会有三个增值空间大吧……
杜若云动过炒房的想法,可是她转念一想,眼下距离京都房价的飞升期还有小三十年,她手里头有这份钱,干点别的不好吗?市场马上就要放开了,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的经济-金融很快就能与内地接轨捆绑,就算京都的房价一-夜之间飙升到巅峰,她也不缺买那么几套房的钱。
更何况,家里人就这么几口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房子是能增值,两万块买回来的房子,等三十年后可能就变成了两千万,可现在把这两万块投出去,三十年后变成两个亿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京都的落脚点解决了,杜若云请人来把院子里里外外拾掇了一遍,又把屋子里用得着的东西也都置办齐全,这才返回福城,坐船回彭浪岛。
等李国栋把部队里的事情交接完,杜若云和李国栋把家里要带走的东西都打包好一并寄走,诸如家具这些带不走的东西就都送给孟嫂子,谢宁一心想要回城,复习的时候还算努力,考上了福城医学院,打算毕业之后找找关系回到孟嫂子和谢旅长跟前来。
孟嫂子已经给谢宁做结婚用的家具这些了,杜若云屋里用过的家具都是好的,新上过的漆连个指甲盖大的残片都没磕掉,孟嫂子早就旁敲侧击地同杜若因打听过了,她原先打算花钱同杜若云买下那些家具的,可杜若云没收那笔钱。
搬来彭浪岛上十几年,孟嫂子虽然嘴碎了些,但心肠是好的,帮过杜若云不少次,有时候杜若云太忙,没空回家给大娃和二娃做饭,都是拜托孟嫂子给做的,虽说孟嫂子做的饭不怎么好吃,可该承人家的情还是得承。
十多年过去,杜若云那艘小船已经破烂得不能看了,是货真价实的‘危船’,杜若云舍不得卖掉,索性直接用系统把那艘小船给回收了,剔除掉坏掉的不能用的那部分,留下来的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成了一个船模,将十多年的记忆封存在这巴掌大的船模里。
-------------------------------------
七八年的正月底,杜若云和李国栋搬到了京城,李国栋每天都去高墙大院里上班,跟着大领导开始人生下一个阶层的学习,杜若云则是变成了无业游民。
因为李国栋工作性质特殊的缘故,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杜若云高兴得差点在门上挂两串鞭炮庆祝一下。
李国栋不回家,她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在香江和濠门已经发展得根深蒂固,世界市场也已经打开,大陆算是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版图上的缺口。
如今花国的市场正在逐步开放,珍妮珠宝和珍妮实业凭借之前多年找内地工厂代工合作的经验,可以很快地抢占市场高地,将那些好东西带到内地,也方便带着内地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走向世界。
在这个年代,花国的工业产品想要销往海外,会面临高昂的税费,出厂价只要五毛的东西,被人家一收关税,可能就会变成两百块零五毛。这个价格在与同类产品竞争时,根本没有半点的竞争优势。
可珍妮实业已经凭借庞大的海外关系构建起了海外销售网,除了集团本部在香江与濠门之外,在美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澳洲大陆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关税能够避免绝大部分,能为花国本土生产的产品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国外的人力成本较高,国内的则是相对便宜,杜若云倒是有心不赚这个利润差,把利润差反哺到工人生活中去,可是这样做不现实,她便想出了一个迂回折中的方法,将赚到的差价全部投入到集智大学的科研经费中去,招揽更多的人才,从事范围更广的研究工作。
集智大学历经十年‘氪金’,就好像开了挂一样,虽说在综合实力上还无法同那些国际顶尖名校比肩,可是在理科与工科的研究领域已经不逊色于任何一所国际名校了,毕竟杜若云没有投钱研究纯粹的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这些。
在那荒芜十年中,有不少国际上的知名学者给集智大学写信,谴责集智大学这种重理轻文的做法,不仅批评集智大学不为研究人类文明中最璀璨的文化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还建议集智大学改名,叫‘集智理工大学’。
乌拉汉姆同杜若云反馈了这个消息,杜若云回头就用系统合成了两排金标字,一排是繁体版的集智大学,一排是集智大学的英文拼写,让集智大学给固定在了校门口。
一群人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爱叫啥名就叫啥名,关他们什么事?
杜若云这操作直接震惊了乌拉汉姆,集智大学的那些研究人员谈起杜若云的这行为时,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一句“校长真个性”。
像这种不停别人的建议还直面开杠的校长,在国际上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过想想集智大学已经建成这么久了,校长从来都没露过面,大家又觉得这种事情也没那么令人惊讶了。
第45章 V26 幼不幼稚?
荒芜十年过后, 迎来的便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虽然花国的市场已经开放,可那些其它国-家的资本家们还在观望,没几个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甚至有不少人觉得, 花国就是一片贫瘠的土壤,根本孕育不出大量的财富。
乌拉汉姆不这么认为, 他是切切实实见识到花国生产力的人,他知道花国集中起来的生产力与生产质量有多么可怕, 在他看来,制约花国发展的, 只有那落后的生产技术。
只要把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搞上来,花国绝对会成为滋养工业发展与腾飞的沃土。
七八年中,珍妮实业与那些原先就存在稳定合作关系的工厂签订了深化合作的合同, 带领这大批的外汇进入花国市场。
七八年末,珍妮实业成立了进出口贸易事业部, 不止经营花国产品出海的业务, 还承担一些国外优良产品进入花国的渠道业务。
七九年初,集智大学启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项目,与花国国内的电子厂合作生产出第一台技术完全独立自主的收音机,一炮而红, 迅速抢占国内收音机市场, 珍妮实业随后跟上,开始抢占国内小家电领域的市场高地。
“将好的产品带入花国,将花国的好产品推广出海”, 这就是珍妮实业的根基。
当重工业、轻工业、农业这三条腿成为支撑珍妮实业的三大支柱时,原先璀璨夺目的珍妮珠宝反倒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杜若云有后世的见识在,深知‘奢侈品’的利润有多么高, 便定下了珍妮珠宝的转型之路——朝着“珍妮珍品”迈进,专营一些赚富人钱的玩意儿,比如昂贵的珠宝,搭载了高新技术的大哥大,提供精致享受的护肤品……
杜若云对‘珍妮珍品’的定义,就是珠宝般的享受,钻石般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