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状元当皇后——懒懒在看书
时间:2022-03-06 09:04:10

  想当年,高祖皇帝夺权之前,做了多少铺垫,障眼法一波接着一波,丞相、将军荣归故里,世人谁不说他一句重情重义?
  就连他这个皇亲国戚,如果不是祖父私下的教诲,还不是一样被蒙在鼓里?
  偏沐心这个初入朝堂的小子目光如炬,直接剥开那些表象的云雾,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要害。
  他是真怕沐心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万一被人抓了把柄,那可是大逆不道之罪。
  古月初也谨慎地四下扫了一圈,确定了旁边没有人,才无奈道:“说说吧……”
  沐心自然也是谨慎地观察了四周,才将自己的一番思量娓娓道来——
  “现如今,皇上膝下已有五位皇子长大成人,可堪大任。可麻烦的是,这五位皇子皆非嫡出,皇后娘娘早逝,没有留下子嗣,皇上又对皇后娘娘情深义重,早已宣布不再立后。
  也就是说,皇上没有嫡子,那么这五位皇子,便都有了争夺太子之位的资格。
  虽说皇上正值壮年,可也该尽早立下太子了。朝中众臣所说的并没有错,倘若太子迟迟不立,几位皇子蠢蠢欲动起来,到时朝臣有几人能置身事外?
  一旦夺嫡之势蔓延至整个朝野,朝中有几人真的能做到明哲保身?又有几个人能安心为朝廷做事?
  古往今来,权利和财力难分家。
  皇子们想要夺得那泼天的权利,想要收拢人心,哪一样不需要财力的支持?届时,他们的财力该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
  沐心满意地看到两人微微皱了眉陷入思考,不必明说,他们也能猜到,自然是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从民脂民膏里,贪污受贿,层层剥削而来。
  身在官场,有些事就算大逆不道,也该早早想清楚利弊,才能趋利避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等两人的目光重新聚焦,沐心又继续抛出了更多问题:“南方水患多年来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每年一到雨季便洪水肆掠,朝廷年年拨款赈灾,为何依旧年年尸横遍野,每每暴民动乱?
  再说北方,也并非风调雨顺,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是常有的事,朝廷也一直没有拿出什么解决的法子,难道真的是官员毫无作为吗?
  朝堂争斗,这是人祸,南方水患北方旱灾,此乃天灾。如果人祸又加重了天灾呢?
  何况不论天灾人祸,只要一日得不到制止,便一日耗着朝廷的国力。即便我大楚再如何地大物博,如此消耗下去,还能挨得过几年光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平盛世的确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可也让大楚的官员们变得贪图享乐,争名夺利。
  凡此种种,还都只是内忧。别忘了,大楚国边境辽阔,又一向物资丰富,与我大楚接壤的那些国家,哪一个不是虎视眈眈?
  我大楚朝局如何?他们难道就没有派几个细作来试试探听?我大楚不也有许多细作在关注他国动态吗?
  一旦我大楚朝堂不稳,他国的细作会如何?自然是乐见其成,再从中推波助澜,大楚越乱,他们才越有机会不是吗?”
  沐心说这一番话的语气很平静,却在洛尘和古月初两人的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个整日嬉笑的人,原来并非不谙世事,而是他心之所系早已超脱了朝堂,平日里的小打小闹根本入不了他的眼,更遑论挑拨他的情绪。
  此刻,两人对沐心的钦佩之心节节攀升。他们原以为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不过是考试之中发挥的失之毫厘,如今才发现,却是差之千里!
 
 
第二十章 翰林三结义(七)
  脑中关于大楚内忧外患信息喷涌而出,沐心讲到气喘吁吁,才终于从那一大波信息里醒过神来,她吞了吞口水润了嗓子,轻咳了一声,假装没见到两人的惊讶之色,不动声色把话题引了回来:
  “那个……我说得有点儿远了,总之就是……如今朝堂并没有我们所见的那般稳固,若是绑作一团。
  一旦夺嫡之势蔓延,一旦我们三人中哪个人被卷入什么纷争,另外两人也必定脱不了干系……”
  洛尘和古月初闻言,皆有开口辩驳之意,沐心岂会猜不到他们想说什么,于是直接堵住了他们的发言,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们不怕牵累……”但是我怕呀!
  可惜后面半句说不得,沐心只好顺着他们的心意换了个思路,继续劝导:“倒也不是什么怕被牵累,明哲保身之类。所谓情义,在心不在名。
  只不过,倘若我们三人没有这一层兄弟名分,那么就是来日有谁出了事,另外两人才能摘得出来。
  往坏的说,假若我们都是忘恩负义之人,那来日互不拖累,也算是全了今日我们的结义之情。
  往好的说,假若我们情谊深厚,另外两人不先摘出来,又如何保存实力,伺机搭救?
  总好过绑作一团……一损俱损虽然悲壮,却未免太过惨烈。我还是喜欢在危局之中,能多几分生机,笑到最后才是最好的结局不是?”
  总算将一番话说完,沐心只觉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了,赶紧拎起茶壶边倒边喝,一杯接一杯,期间连茶壶都没舍得放下。
  洛尘满心满眼都只剩下了高谈阔论的沐心,他说的这些,桩桩件件,竟与祖父所忧心的,丝毫未差。
  倘若祖父能与他相识,那个小老头儿是不是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将他引为知己,拉着他秉烛夜谈?
  是了,沐心的这番学识见闻,哪里像个初入朝堂的毛头小子,恐怕都能与祖父比肩了吧?
  如此想着,洛尘竟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的心情,真是神奇!从前对自己尊贵无比的皇亲国戚的身份,他都不曾如此骄傲过。
  古月初亦是暗暗心惊于沐心的这一番远见。
  他自认看得比旁人长远,却不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深深看了这个聪慧跳脱,时而机敏,时而犯糊涂的同僚好友一眼,只觉得自己似乎漏掉了些什么,越发看不透她了。
  诚如她所言,如今谈这些虽为时过早,但并非没有道理。
  只是……但凡如他这般年少得意的人,不都是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吗?又怎会如此思虑深远?
  如古月初自己这般年纪轻轻就稳重自持的,就已属罕见,却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
  他自小出身富贵,也曾受尽宠爱,不谙世事,却突遭巨变,年少丧父,孤儿寡母饱受亲族欺凌。若非经历了太多世态炎凉,他也不至于变成今日这般沉默寡言的的性子。
  回想当年,他也曾年少恣意,也曾像洛尘和沐心如今这般富有朝气,嬉笑怒骂随心而发。
  可如今,他早已养成了不喜与人亲近的性子,多年来的困窘让他习惯了明哲保身,却又在翰林阁一而再再而三对这两人出手相助。也许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才会忍不住吧?
  因为忍不住想帮他们,也帮帮那个曾经的自己。
  如果……如果那个时候,在他跌入低谷的时候,亲族没有霸占他的家财,而是出手扶持……
  如果,哪怕亲族霸占了他的家财之后,能给他留一条活路,而不是继续落井下石……
  如果,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能得旁人多一份体谅和宽宥……
  那他……是不是就不必变成今日这副模样?
  他倒不求还能如过去那般天真烂漫,毕竟人总要长大的,却也不至于变成如今这样,明明年纪不过二十,内心却早已历尽沧桑,心如止水……
  可惜了,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如果……
  毕竟,如果不是这多年来的世事磋磨,逼着他一步不停地奋发向前,哪有今日的他一举考上榜眼……
  所以呀,哪有那么多如果,不过是听天命,尽人事罢了……
 
 
第二十一章 厨子李大勺
  靠着那一番言谈,沐心总算是说服了两人,三人随即谨慎起来,匆匆磕了头便算是结义了。阿洛、阿月、阿沐互相叫着,高高兴兴一起回了前厅。
  前头热闹起来,后头的膳房为了准备午膳,也正忙得热火朝天。
  掌勺的,原先是个酒楼的大厨,名叫李大勺,南方人士。
  如今年过半百,渐渐觉得精力不如从前了,便打算退下来回老家。
  谁知这边刚辞了活计,提前回老家安顿的儿子就去而复返,还拖家带口全回来了。
  李大勺的儿子,名叫李四喜,本是攒了钱风风光光出的京都,回来时灰头土脸不说,还浑身是伤。
  一见到亲爹便痛哭起来:“爹,回不去了……我们走到半路就遇到一群难民,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老家又发了大水,这回比往年要厉害得多,很多村庄全淹了……官府的人管不了……现在到处都是尸体……”
  李大勺听完抱着受伤的儿子失声痛哭,好在后来大夫瞧过之后说:“都是些皮外伤,看着严重,其实没什么大碍,养几天就能痊愈了。”
  李大勺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转头又立马发了愁。养家糊口的饭碗被自己断送出去了,原本的大厨位子早已有了新人顶替,酒楼那边定然是回不去了。
  李大勺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李四喜回趟老家,会碰到难民潮,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钱也丢了大半。
  若不是李四喜机灵,偷偷藏了几张银票塞在贴身的衣裤里,又换了旧衣服混在难民潮里,只怕一毛都不会剩,指不定连京城都回不来。
  盼着回家享清福的李大勺,看着躺在床上浑身伤口的儿子,愁着眉叹了几口气,换了身衣服出门去了。
  坐吃山空定然是不行的,儿子如今又受了伤,李大勺虽然感觉年岁大了,在酒楼掌勺一忙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但日子要想过下去,也只能再坚持坚持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李大勺满大街酒楼找活计的时候,川子也带着人满大街酒楼找大厨。
  京城从来都不缺大厨,但擅长南方菜的大厨却不多,尤其是遇上洛尘这般挑嘴的人,那就更难寻到合适的人选了。
  巧的是,李大勺最擅长的便是南方菜,在京城酒楼里还颇有些名气。
  川子原本被酒楼的人告知,李大勺已经回了老家,正头疼间,转身便撞上了满大街游走的李大勺。
  川子吃了一惊,便脱口而出:“李大勺?掌柜的不是说您已经告老还乡了吗?”
  李大勺摇头苦笑道:“别提了,老家发了大水,儿子回家不成反弄了一身伤,养老钱也被路上的难民给抢了……老天爷大概还不想让我老头子享福吧。”
  “那你今后什么打算?回酒楼继续干?”
  “再找找看吧,先前差事已经辞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着什么合适的。”
  川子一听有戏,赶紧道:“诶……您别说,我这儿碰巧有一活儿,您要不考虑考虑?”
  “哎呦,承蒙川哥儿能念着我这老头儿,你给说说,是什么活儿?”
  李大勺来了精神,川子是长公主家小儿子跟前听差的,在他们这些酒楼里也算是个说得上话的大人物了,他介绍的活儿一定非富即贵,油水少不了。
  “就是咱今年的新科状元,南方人,家里缺个厨子,不是川子我自夸,人家那性子好得没话说,关键是府上人少,老爷子若是去了,定是累不着的。虽说月钱比不上酒楼高,但活儿少,再说,这比其他人家也高不少了。”
  在这关头能谋到这样一份差事,无异于雪中送炭。李大勺二话没说拉着川子进了酒楼:“川哥儿,小老儿是个粗人,不大会说话,大恩不言谢,今儿您可一定赏脸,让老头子请您大吃一顿。”
 
 
第二十二章 李大勺初入沐尘居
  这是李大勺第一次在主家面前露脸,李大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
  在他们这一行,第一回 展示的厨艺关乎这个厨子日后在主人家的地位。
  若是表现得好,主家一般都有赏赐,那么底下人谁都不敢看轻了他去,若是表现得不好,能不能留下来都会成问题。
  所以,今日一大早,李大勺就亲自出马,从采购食材开始,一应准备都不假手于人。
  厨房成了李大勺的天下,看他那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除了几个替他打下手的,沐尘居的其他人都不敢进去添乱,手上没活儿的,便在外头瞧热闹。
  李大勺昨日便和大家打过照面,还拱着手跟所有人打了招呼:“大家好!相逢即是缘份,小老儿名叫李大勺,原来在酒楼当过几年掌勺的,今后便在咱们沐尘居讨碗饭吃,还请诸位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官家里的下人,大多是管事的一手带着,想怎么分配怎么分配,行的也都是规规矩矩的磕头跪拜礼,像李大勺这样豪迈、满是江湖气息的拱手礼,沐尘居里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几个年轻人觉得新鲜有趣,自然也乐意配合,纷纷学着李大勺拱着手自我介绍起来。
  “我叫听风,是大人跟前的小厮。日后还要劳烦李叔多多关照,给我们做点儿好吃的!”
  “我叫卷云,也是大人跟前的,李叔多多关照,给我们做好吃的!多谢多谢!”
  “我叫听琴,李叔多关照!”
  “我叫梅兰,李叔多关照!”
  ……
  这几日负责给大家做饭的文娘子不乐意了,摔着帕子笑骂道:“好你们这群狼心狗肺的小崽子,感情大娘这几天给你们做的都是难吃的是吧!”
  听琴连忙安抚道:“文娘子做得也好吃,可您这一双手可是作绣活的,哪能让你一直给我们做饭啊!”
  听风知道文娘子并非小肚鸡肠之人,不怕死地反驳道:“李叔可是酒楼的大厨,川子哥都夸他手艺好……”
  卷云眼珠子一转,当起了和事佬:“文娘子,过些日子就是中秋了,大人的新袍子您可是做好了?”
  文娘子立即顺着卷云的台阶走:“还是卷云懂事……”
  转眼看一脸尴尬的李大勺站在那里手足无措,赶紧过去笑着安慰道,“李叔您别介意,咱们平日里都这么闹着玩儿,我是府里的绣娘,大家都叫我文娘子,这几日做饭可是折磨死我了,总算是把您这大厨给盼来了!日后就要劳烦您多操心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