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找鸡蛋咯,一会儿该做下午饭了,去弄些鸡蛋回来,俺好给恁们做菜用。”
“找鸡蛋咋还得上山弄呢?到鸡笼子里拿不就得了。”刘青山挠着脑袋。姥姥和秋月都大笑起来。
“俺们乡下养的鸡都不用圈着,每天也不咋喂食,就让它们自己遛跶着找食吃。老母鸡下蛋也是走到哪儿下到哪儿。”姥姥为青山讲解着乡下养的鸡如何的有趣。
“这帮老母鸡下蛋时才有意思呢,就跟人藏猫猫似的,就怕让你逮着,哪旮旯不好找就往哪钻去。
你找去吧!找着了,你就能吃到鸡蛋。找不到啊,过一阵子它就领着一大群的小鸡崽子回来咯。”
原来这么有意思啊!青山又长了一个学问。
秋月提着篮子上山了,姥姥提醒她别走得太远,这里天黑得早,怕到时看不清路。
“过来,孩子,俺和恁说说话。”姥姥把青山叫到跟前。
“恁可真是个好孩子啊!俺刚才夸你的话都是实打实的心里话哩!”老太太被那九百块钱的巨款给打动了,她要和刘青山好好掏掏心窝子。
“俺看得出,恁是一个真正的好心人,以后俺外孙女跟着你准保是不会受委屈的!”姥姥再次夸奖着青山的人品。
青山的脸红了起来,这老太太没完没了地夸奖着自己,令他多多少少有些不好意思了。
“孩子,恁和秋月娘……相处得还好吧?”姥姥忽然小心翼翼地提起了葛桂兰,她的这个问题让刘青山很难作答。
“嗯……”刘青山虽是略显迟疑,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还好!”他说这两个字的时候,话音还算是比较干脆。
姥姥扭过头,从后窗中张望到外孙女蹬上小山坡的背影,笑了笑。
她把头凑向外孙女婿,小声说道:“行啦!俺自己的闺女俺还不知道么!能跟她处得来的人,都还没投胎生出来哩!就算是季卫国那个奸小子,现在也是在跟她对付着过咯!”老太太果然很了解自己的三女儿。
“恁跟她说话能唠到一起去不?她说话恁能听明白不?”姥姥再次向青山提出问题,好象是在试探着什么。
第45章
隐藏在丈母娘身上的秘密 02
“能啊,能听明白。”
“那恁发现她说话有啥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没?”
“她……有时也就是好说些大话什么的,说话的口气总是要比别人大一些,其他的倒也没什么!”青山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却也是在捡着好听的说。
“秋月娘平时总是靠着吹牛皮、扯大玄的过日子,也是迫不得已呀,恁可千万别看不上眼恁丈母娘哩!”姥姥的手下意识地抖了起来。
“哪能呢?我哪能看不起自己的老丈母娘呢!”青山嘴上哄着老太太,心里却说:我倒是想能看得起她,可她也得干点能让我看得起的事儿呀!
“不过……我那天听她说自己有精神病,这是真的吗?真的会遗传吗?”
这是刘青山非常想知道的事情,更是他的父母非常迫切且急于探究的问题。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得到答案的机会,但他不知道姥姥会不会从正面回答自己。
姥姥果然犹豫了,她坐在那想了想,反问道:“秋月这孩子也没跟恁说过啥?”
刘青山问:“你是指她跟我说什么?”
“就是恁老丈母娘的事儿,一点也没提过?”
“我丈母娘能有什么事情?”青山觉得葛桂兰也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只不过是人彪点,脑子残点,心眼缺点,嘴损点,有没有便宜也要贪点,其他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啊。
但是看着姥姥越来越严肃的神情,又听着姥姥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想这里面一定有事,有大事!
所以他判定了丈母娘身上一定是隐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难不成她真的是有精神病!
姥姥不再言语了。她走到外间屋把灶火引起来,又从一个土篮里捡出一些土豆和地瓜,要开始做饭。
“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会连米面都吃不上呢?”刘青山又是一阵心酸。他阻止了姥姥,说不要做饭了,我们给您带来了现成的。
还是秋月有先见之明,事先买了十来个大碱馒头和一些熟食带了过来。
当时青山还以为她是要上供拜祖先,现在才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姥姥还是把土豆地瓜给蒸上了,说是要给他尝尝,这些东西都香甜着呢。
秋月回来了,却只带回来三个鸡蛋。
“咋没多捡几个?”姥姥以为秋月没找到。“给他尝个新鲜味就得了。”秋月是舍不得,她要给姥姥留着。
“这孩子!”姥姥看出了秋月的意思,要亲自去再捡几个鸡蛋,被两人给拦住了。
吃饭时姥姥又从外间屋的角落里找出个小炕桌,上面积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秋月给擦了出来,放到了土炕上面。
“恁坐恁坐!”姥姥把青山给按到了炕里面的位置坐下,这是主位。
青山知道这是有讲究的,有点不好意思,如坐针毡。“恁就安心坐着吧!外孙女婿上门,应该坐那里。”姥姥和秋月坐在了炕沿上。
姥姥把馒头和熟食让给两个孩子,自己还是要吃土豆地瓜蘸大酱。秋月不干了,非要拿着馒头和肉块喂老太太吃。
“还是月跟姥亲!”老太太笑着,脸上挂满了幸福感。她对青山说,秋月这孩子在四岁那年是跟着她过的。
因为秋月从小体质虚弱,在那一年更是瘦弱得不行,长得就跟个大脑壳的豆芽菜一样。
她爹妈又要干活挣钱又要照顾其他的孩子们,怕顾不上再把她的身体给带孬了,所以就把秋月给送过来跟着姥姥姥爷过了。
怪不得秋月这么惦记着姥姥,原来如此。不用说也能猜得出来,姥姥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是怎样省吃俭用的来照看着秋月,只有无微不至的呵护才能使得她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而健康的成长起来。
姥姥嘴里的牙大部分还都「健在」,不是安的假牙。这是青山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令他很是高兴,姥姥的身子骨实际上真是硬朗着呢。
“姥姥,你常年吃这些地瓜土豆就不觉得腻吗?家里就不备点米面啥的?”
刘青山虽然吃出了地瓜的香甜,却仍是感觉不如大米白面的味道来得亲切。
姥姥尽兴地嚼着大碱馒头,挥了挥手。“大米白面贵不说,还不禁放,容易生虫子。再说恁舅扛趟米回来也不容易,还是让着他们吃吧!其实吃粗粮更养人,若是换了旁的,怕是还吃不下去哩。”
哪里是吃不下去,分明就是不舍得吃啊!刘青山忆苦思甜,现在才觉到手里的地瓜珍贵无比。
趁着洗碗筷的工夫,姥姥悄悄问秋月:“恁还没有把恁娘的事情告诉给恁对象?”正弯着腰干活的秋月定格了,她默默而慢慢地摇了摇头。
“早告诉嘛!早说就早清,要不然会起误解哩,就算是给人吃颗定心丸嘛!人家娶了恁,也对恁掏了心窝子,恁就不要对人家再有掖着藏着的咯。”
秋月仍是没搭腔,她犹豫着,似乎是在下着某种决心。
“恁要是不好说,那就由俺来讲!”老太太很体谅外孙女。
秋月点头默许,转身出了屋。她不想再听到这些事情,她要逃避因记忆勾起的伤痛。
姥姥握着青山的手,动容地说道:“兰子这孩子命苦哇,恁莫要把她的话都当真咯!能变成今天这模样,真的是因为当年走投无路才逼到这份儿上的哩!”葛桂兰就是再老,在自己老娘的眼里仍旧还是个孩子。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可姥姥还是对当年发生过的事情记忆犹新。
虽然在她的讲述中,三女儿的故事段落在时间上存在着诸多的排序问题,但这仍然没能影响到她对事件细节的回忆与描述。
葛桂兰的故事就在姥姥的沙哑声中开始了叙述,刘青山则发挥起了想象力,将音频转变为视频,一部关于丈母娘的纪录片逐渐展现在他的眼前。
葛桂兰是姥姥生的第三个孩子,从小到大就没见胖过。除了满身的优点外,唯一的缺点就是嘴不饶人。
因为这个特性她没少跟人干仗,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们。
在葛桂兰十八岁那年,经媒人介绍,家里就把她嫁给了季卫国。
除了两家穷得门当户对,也因为他们相中了季卫国的老实劲儿,觉得兰子嫁过去后不会受委屈。
其实这个考虑纯粹多余,她不让别人受委屈就谢天谢地了。两个人结婚后就住在了果子沟,也就是被刘青山称为「疯人沟」的地方。
果子沟当年也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穷得叮铛三响,穷得连兔子都要跑到别的地方拉完屎再回来睡觉。
本地的姑娘向来都是蹦着高的往出嫁,外面的姑娘也没人愿意嫁到这里来。
即使是寡妇、呆女、四五十岁的老姑娘也是少有嫁过来的,所以从来就没看到过谁家能迎娶这么小岁数的黄花大闺女。
葛桂兰的到来让这个穷窝窝打了鸡血般为之一振,小小的山沟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于是村里村外的坏小子和老不正经的家伙们有得干的了,骚扰季家成了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
一些有老婆或没老婆的闲汉们也有事没事的到季家门前转转瞧瞧,都想伺机占占便宜。一时间季家的门前热闹无比,成了各色老爷们的集散地。
而村里的女人们也是恨透了葛桂兰,认为是她在主动勾引着自家的爷们,于是就合起伙来排挤她。
不过葛桂兰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更不是个随随便便就能被欺负的主儿,很快她就与村里的人们势如水火,真真地「打成一片」。
内忧外患之中,她与妯娌们也是互相的挑拨嚼舌、搬弄是非,每天无事生非的过着日子,这又引起了季家内部小团体的公愤。
当时季家人的性格都「面」得很,怕得罪外人给自己添麻烦,又都嫌弃葛桂兰的为人处事。
就以分家为借口,让季卫国带着葛桂兰搬了家。于是他们就背着两捆行李上路了,兜里还揣着刚刚分得的一点点分家费。
后来两人在十多里地外的一个村子里住了下来,租了间小破房,因为那里离镇子比较近些。从此以后,他们就以给镇上人帮工为营生。
葛桂兰非常憎恨季卫国的兄弟姐妹们,因为自己面临外人的骚扰和排挤时他们不但袖手旁观,还一脚把自己给蹬了出来,并且只分了那么一点点钱给她谋生。
这叫什么,这叫助纣为虐,这叫落井下石啊!她咽不下这口恶气,得空就大老远地跑回果子沟去示威。
什么大伯子、小叔子、大嫂子、小姑子的,一个也没跑了,都让她给骂了个百八十遍。
刚搬家后的季卫国和葛桂兰还能勉强应付着过过日子,但是随着头一个孩子的降生,他们的苦日子这才开始正式上演。
讲到这里,姥姥忽然停住了,用她那双就像是一潭搅浑了的黄泥水似的眼睛看着刘青山,问道:“孩儿啊,恁知道啥是真正的苦日子吗?”
见青山摇了摇头,老人家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仰天长叹了一声,“人间即地狱呀!活着就是惨哩!”
老大秋菊虽然叫秋菊,却是在冬天出生的。就在她出生后还没满月时,家里断粮了,而且一断就是两天,大人没食吃,小孩子就没奶喝。
季卫国一看不行,没法再坚持下去了,只好冒着大雪跑了十多里山路赶回了老家。他咬着牙去向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们借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借粮就借粮呗,为什么还要咬着牙的去借粮呢?”刘青山的这个问题显然太过幼稚。
“还不是因为兰子平时口无遮拦,她得罪的人太多哩!”姥姥埋怨着三女儿的口德,然后继续讲着后面发生的故事。
令季卫国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亲人们都以口粮不够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在那个年代,大家的粮食都不够吃,经常性的饿肚子也是实情,但这绝不是大家不借粮给他的正真原因。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状况,一个是人们在困境面前都藏有私心,谁也不想冒险用活命的口粮去换一个「谢」字。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葛桂兰那张破嘴惹下的祸根,她把亲人们都结成了冤家,大家都巴不得看她的笑话,恨她给早点饿死才好呢。
挨着家的跑了一遍,却都碰了钉子,还都冷言冷语的,季卫国心寒了。
所谓的亲人们竟没一个愿意借粮给他的,哪怕是抓一小把够他糊弄一顿的都没有。
想起饿得连叫唤的力气都没有的老婆孩子,已经走到村口的季卫国又返了回去。
他厚着脸皮的又挨家挨户跪着磕了遍头,以为会有哪位亲人能被感动得大发善心,顺手抓给他一把苞米粒子什么的,可是仍没见效。
尤其是老大家的嫂子,见小叔子给她下跪磕头,一下子就找到了黄世仁对待杨白劳的感觉,真就把自己当成了地主婆子。她说出来的话更是差点没把季卫国当场给气死。
当时那婆子就盘着腿坐在火炕上,对着跪在地下的小叔子说道:“说实话,这粮食俺们家是有,但俺们也不富裕呀!俺们家的老母猪刚生了崽子,你们家有孩子要养,俺们家也是有猪崽子要喂哩!”
为了这一句话,季卫国便下定决心和这些王八犊子老死不相往来,最好是下辈子也别再相见。
如同丧家之犬的季卫国又跑到了葛桂兰的娘家,可娘家人也没吃的呀。
大家都把米箱面缸粮袋子打开给他看,说你只要能从屋里搜出米来,甭管多少粒,都归你啦!
他又认定媳妇的娘家人是在搪塞自己,伤心而绝望的走了。
这时的季卫国对「世态炎凉」一词有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知,从那一刻起,他就再也不是那个曾经老实巴交的季卫国了。
“恁不知道哇,他走了后俺哭得直用头撞墙呦!兰子那也是俺自己的亲骨肉啊!可俺能有什么办法,老头子和俺那阵子也是跟着别人家过,人家也是有娃子要喂啊,家里也是快要断粮啦。”
姥姥很伤心,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却未见流下泪水,想来是在多少年前就早已经把泪水流干了。
第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