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墨没听到顾采薇说什么,不过留心到,郡主停止了好像无意识的敲击,轻轻笑了一声。
那是因为,半盏茶功夫后,柳庭璋写过来回话,说是:
【夫子有命,岂敢不从。学生总是听信夫子的话,夫子尽可放心。】
第63章
十一月,风吹寒气生,正当待客时。
信先生到柳庭璋家中做客,因为柳举人桌上的一枚「采薇」书签,勾起旧事回忆,谈起当年在孟州错过见真人一面的可惜之意,顺带将妹妹溜出去见到这少年的事情,一五一十吐露了出来。
信先生是靠着嘴皮子谋生吃饭的,自然口齿利落,讲起从小厮那里听过的两人见面情况,如临现场。
柳庭璋如何给小姑娘斟茶送零嘴啦,幼妹怎样拉着人家说个不停啦,信讲述得噼里啪啦、活灵活现。
虽然缺失了柳庭璋与那小姑娘的言语交谈内容。但是其他细节,与柳庭璋记忆中珍贵的画面,分毫不差。
不过,信说着说着,声音弱了下来,因为他发现柳庭璋一脸迷惑不解,这少年甚至失仪打断自己的话,哑声急促道:“信先生确认,晚生在孟州见过的姑娘,正是令妹,幼薇郡主?”
信方觉不妙,咽下言语,稍加思索。
经过小厮回报和妹妹确认,他们二人肯定相见了。柳庭璋还有此一问,莫非妹妹当时没有以诚相待,没有告知她金尊玉贵的真实身份?
虽然在信看来,自家郡主妹妹,因为梦到个陌生秀才名姓就跑去见面,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瞒三瞒四,反而说明采薇有慧根,上苍才会给她示意托梦。
不过,妹妹后来极力阻拦自己去找寻柳庭璋,当时说不能阻了文曲星的凡间修行。如今看来,说不定就是怕自己说漏嘴吧。
“妹妹到底是有什么顾虑和考量呢?啊呀,回头还是要写信问问采薇,自己想要结交眼前相貌顺眼、话语投机的柳庭璋,对于神仙托梦、幼妹私见一事,要说到什么程度才好。”信有些突兀地停下话题,在心头如是暗想。
这样一来,信生怕给妹妹捅了篓子,努力绕开旧事,与柳庭璋谈起其他见闻。
猛得一下,从第三人处听闻当年细节,仿佛场景重现。可是,他明明见的是卫小姑娘,信说的却是幼薇郡主,柳庭璋觉得耳边鼓噪、心乱如麻、头脑嗡嗡然。
他甚至有一瞬间以为,信是不知从何处知晓了他见过卫小姑娘,故意安在他家妹妹身上,以此捉弄自己。
不过稍微动脑想想,也知这样的猜想才是无稽之谈。信先生何必如此行事呢?
毫无缘由,全无动机,所以,信先生津津乐道的,想必是确有其事,起码是信先生认知中的真事。
柳庭璋心内如同掀起惊涛骇浪,颠覆了他多年来的认知。他简直不敢相信,难道说,卫小姑娘就是幼薇郡主?
那么,卫夫子,在纸上教导自己多年的那位高人,又是谁?
然而,就在柳庭璋插话想要确认后,信好像被点醒一般,再也不谈孟州旧事,千方百计地回避,谈起风花雪月、市井趣事来。
柳庭璋发现探问无望,只好在心底存下疑问,准备开诚布公地直接去问询夫子。
后半截子,柳庭璋与信闲聊,明显心不在焉、频频走神,甚至前言不搭后语。
幸而,信明白其中缘由,自忖柳庭璋还在为见过所谓郡主而回不了神,也没有计较,适时告辞而去。
信离开后,先是到息县几处茶楼辞行,再回云州住所,然后安顿下来才给顾采薇写信,说起自己到柳庭璋家中做客说漏嘴一事,也问妹妹讨个主意,自己想要亲近柳庭璋,关于他是文曲星君下凡之事,是否可以告知其人。
他与京城亲人信函、物件往来,诚王府会通过驿站传送到他云州住址,稳妥快捷,从无错漏。
而信自认不再是皇室中人,一股子傲气让他不再使用公器,反而托付给民间送信的镖局、杂店等,在速度上自然无法与来件相提并论,总要慢上一拍。
因此多次出现,诚王府两封信先后都寄到,信的上一封回信才抵达京城的情况,两边都习以为常了。
对于顾采薇来说,这封很是重要的被爆马的信函,就是如此慢悠悠地,十一月底从云州州府发出,正值年根儿人手紧张,直到翻过年来的正月,才送到她手中,让她知晓二哥做的好事。
——
先说回十一月当日,柳庭璋送走客人信,迫不及待地钻回房中,研磨铺纸。
随着墨条在砚台中一圈一圈地划过,直接写字问询:「在孟州见我的,是不是幼薇郡主」的满腔冲动念头,逐渐从柳庭璋脑中消散,他总觉得这样不太妥当,担心惹恼卫夫子。
思虑再三,柳庭璋转而问道,夫子是否知晓信先生。
卫夫子说:“当年为官时,曾是点头之交。”
一时之间,柳庭璋不知该信谁的话。
因为一切谜团,取决于,他当年在孟州见过的姑娘到底是谁。
若是卫小姑娘,从未谋面的卫夫子的孙女,那么信先生说的话便是假的。虽然柳庭璋找不到信骗自己的理由。
若是幼薇郡主呢?果真如此的话,她和信先生便是一母同胞,已知他们并无祖父存世,那么夫子会是她的什么人呢?总不会是幼薇郡主自己吧?
柳庭璋摇头笑笑,听闻幼薇郡主比自己还小三岁,焉能那般饱读诗书、满腹学问?
此事沉沉坠在他的心头,不知有意无意,他虽然并未再问过卫夫子这方面的事情,但是接下来的时日里,他在自己周遭,打听了许多诚王一系家事。
一方面,他与信保持了来往。两人年岁相差不大,相互都有结交的意愿。因此很快热络起来,常以信函往来。
同在一州之内,信件在路上不过三两日时光,完全不同于信与京城的联系频次。
两人天南海北地笔谈,对方回应往往搔到痒处,更有趣味,信件便越写越长、越写越厚。
更有甚者,柳庭璋应府台之邀,腊月去往州府参加冬至庆典,一手好字、一笔好文让他大大出了风头,众人交口称赞英才出少年。
之后,他便登门信在云州的宅院拜访,力邀一同过年。
信犹豫一番,因实在不愿再孤身一人度过热闹年节,便从善如流,在息县客栈长租下房间,整整一个正月里,日日到柳家做客,仿佛家中成员一般融入其间,与柳庭璋称兄道弟、友情升温。
在此期间,柳庭璋没有少问孟州之行以及幼薇郡主相关的事,信有时候记得绕开话题,有时候谈兴正浓也难免漏个几句。
另一方面,虽然是寒冷冬日、滴水成冰,众人茶余饭后说起皇亲八卦来倒是热火朝天,只需起个话引子。柳庭璋在街头巷尾、私塾附近、杂货铺子等处,毫不费力听了满耳。
等到务丰二十四年正月某日,纸上之人忽然写字问道:“吾徒,你见过信先生了?他跟你怎么说的?”
看了这句,柳庭璋再联系自己之前攒下的线索,心头豁然明朗,忍不住低低笑起。
所谓线索,不过是从前未曾注意的各个细节而已。
自从心存疑惑,柳庭璋时时处处留意,发现了不少蛛丝马迹。
一来,他翻找出自己与夫子聊事的记录,找到夫子说过的其父忌日,恰巧与仙去的上任诚王,逝世之日在同一天。
而且,夫子与他同是三月十五生人,听闻幼薇郡主与她的双胎哥哥,也是这一日,真有如此之巧么?
二来,夫子言词间极为推崇桂花,说是身轻体柔香气足,为此柳庭璋还收集过大量米桂,缝制成香囊。
当然后来他见识变多,知道自己送出手的物件根本不配被称为香囊,羞愧无比,还在纸上向夫子致歉过,得到夫子一顿关于君子配件的教导。
而诚王府的花园中,有片成名数年的桂林,据说,正是为了幼薇郡主而建。
三来,夫子曾经说过,家中有位十几岁的年轻人,离家漂泊在外,让他十分记挂。
对于诚王一系而言,信不就是这样的家人么?
四来,卫夫子曾言说,他自己是进士出身,任过高官。
不过近来,卫夫子推说自己老迈不堪,对会试内容记忆不深、忘记大半。要与柳庭璋一同,从头学起法家学说。
这一点,与夫子带领自己考过院试、乡试时,那种成竹在胸、提早谋划安排的风格,大相径庭。
柳庭璋手边,恰好放着好几页夫子定期写给他的学习安排。
最新的一份,正是乡试前不久,夫子叮嘱他最后复习需要重点看的几篇经义章节。
自那之后,他考中举人,师徒说定要冲击会试,夫子再没有给他列过学习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夫子让他自去搜寻采购法家书籍的指令。
林林总总的线索累积起来,柳庭璋不得不猜想,卫夫子,很可能就是幼薇郡主。
仿佛情势逆转,高高在上的夫子,一直神秘莫测的高人,此时询问徒弟柳庭璋知道了多少。急迫之意,从他笔迹的草草连笔、少见的接连两问中能显现出来。
在柳庭璋想象中,纸张对面执笔之人,一直是位仙风道骨、长须长袍的老人家,比自己继父秦秀才都年长不少,可能是衰弱干瘦的样子。
如今一旦猜测那是个小姑娘,他极力回想三年前惊鸿一瞥的女童样貌,代入脑海,再看这笔问话,感觉自然大不相同。
听着不远处的正堂里,信先生与继父秦秀才、娘亲孟氏聊女子胎梦闲篇的声音,将房内的炭火拨一拨让它烧得更旺些,柳庭璋方在桌前落坐,气定神闲,唇角勾笑,落笔试探问道:“夫子有千里眼不成?如何能知道学生见谁的琐事。学生记得,并未向夫子回禀过见信先生与否,夫子是从何而知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64章
务丰二十四年正月,诚王一系还有半年就守满三年孝期了。
正月初三,即将十四岁的顾采薇,身上第二次来了天葵,又不得不卧床休养,一头一头地出冷汗。
她年岁不大,周期不稳,上次初潮还是十月底在桂林中站立一阵之后上身的,当时就难受了五六日。
御医诊脉,一时之间说不准是郡主体质虚寒,以后将次次如此,还是只有第一次受了寒凉而发作,之后就好了。
如今证实,顾采薇这辈子托胎的身子,就是让她气恼得这般不争气,第二次也是一样难熬。
大正月里,按照礼俗是除非大病急病,否则不招医者上门的,为医患双方各讨吉利。
不过看着母妃和妻子都心疼顾采薇受罪的两张愁容,诚王顾传难得自告奋勇一回,亲自出马,请回御医为幼妹诊脉。
御医将上次开的方子加减了几味药材,嘱咐郡主,以后次次来潮前熬煮喝下,好歹能缓解疼痛。
至于顾采薇如此难受的原因,御医实在说不清楚,本来妇科就不被重视,大家研究得少,知道的自然更少。
诚王太妃语带哽咽说自己当姑娘时候从没遭过这份罪,怎么唯一的女儿却连床都爬不起来。
御医不知是为了宽慰老人家还是为了早早脱身,随口说一句,也许因为郡主是龙凤胎,胎中养分不及单胎的缘故。
诚王太妃仿佛被提醒了什么,待儿媳送御医走出女儿院落后,连忙命人传唤过四子顾采蓟来,就坐在顾采薇床前,训斥了幼子一番。
直到顾采蓟急出一头大汗,跺脚保证,他不仅自己好好守满这半年父孝,也看着三哥不让他出外乱跑,没事的时候兄弟二人就在府中陪伴母妃、妹妹,才算让诚王太妃勉强满意。
诚王太妃最后恨声说一句:“你们俩个,跟大皇子玩心眼掰手腕还嫩着些。毕竟他经事多年,与母族强大的两个弟弟能够周旋到如今,不可小觑。你们不要想着从他手里讨到什么便宜,趁早,给我离他远远的才是。”
顾采薇惨白着一张小脸,就着侧卧蜷缩的姿势,拉拉母妃垂在床边的裙角,低声细气为三哥、四哥求情,却被肚腹疼痛折磨得,话都说不囫囵。
诚王太妃也觉场合不对,又想起叫幼子过来的初衷,连忙将御医之言转述,告诉顾采蓟,他壮实如同蛮牛,代价是妹妹身体娇弱,让他行事为人,多想到这一层,多顾虑下府中老母、幼妹。
先是劈头盖脸下马威,再来示弱哄劝,顾采蓟哪里经得住母妃这般手腕,重新保证了一通。
他这一次神色比方才真挚了不少,还进一步吐露了一些他和三哥最近商量着反击大皇子的谋划。
然而其中想当然的成分多,深思熟虑的部分少,听得顾采薇母女直皱眉。
听到后来,诚王太妃直接拎着顾采蓟的耳朵,将幼子带回自家院落好生调理去,只命丫鬟们照料好郡主,让顾采薇好好休养。
顾采薇体力不支,心有余也没有用,只好寄望母妃能点醒三哥、四哥,远离争储是非,最重要是远离人品不佳却有力量的大皇子,也寄望等父王孝满,皇伯伯再无法推脱,尽早立定太子,才能平息各方心思。
——
就在两日后,二哥信的书函送到她手中。
顾采薇还在信期,软绵绵地靠在床边,原本带一点点漫不经心,看着二哥写来的生活点滴。
直到她读到这段,二哥说自己前往息县柳庭璋家中做客,好像说漏嘴。
顾采薇一下子杏目圆睁,身子都坐直几分,掩口轻叫:“都怪我忘记叮嘱二哥了!他们怎么就见面了。”
再接着看下去,是二哥对柳庭璋的溢美之词,直说这新科举人对他脾胃。
顾采薇倒是能懂二哥心思,他本就知晓柳庭璋这么一号文物,在妹妹渲染下,什么星君下凡、神仙指引,不知满肚子好奇憋了多久,十月里看到乡试放榜,柳庭璋大名赫然在列,自然望风而动,前去相见了。
还是怪自己少想了一层,要是之前就与二哥对好口径,也不至于此时被动了。
顾采薇自然想起来,自从十一月某日,徒弟柳庭璋莫名其妙问起自己是否认识信先生,自己敷衍过去至今,师徒两人的对话种种。
好像有几次,柳庭璋拐弯抹角地问到卫小姑娘、自己所谓的孙女来着。
想起自己当时胡编乱造的回答,说不定柳庭璋在纸的那面,看着如何皱眉失望呢。
顾采薇觉得自己脸上发烧,一刻都待不住了,她不顾丫鬟们的劝阻,硬是搂着汤婆子,弓着身子挪步到了教室。
她问柳庭璋,是否见过信先生。
徒弟却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貌似恭敬,字里藏锋,反问自己从何得知。
顾采薇感觉自己失血失到头脑发懵,反应都慢了半拍。再细看柳庭璋写下的话,隐含意思是他见过信了。不过他没说起过,然后等着自己交代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