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首富发家记——孟冬十五
时间:2022-05-07 11:21:38

临近谷雨,田间地头才渐渐有了劳作的身影。

  近来村中议论最多的就是保州境内搞的“屯田”,说是去年官兵带头挖溏泺、种水稻, 许多村都大丰收,白花花的稻米堆满了谷仓。

  “官爷们说了, 哪家若是想跟着一道种, 可去保正家领稻种,算是赊的,收了稻子再拿粮食补上就成!”

  “竟有此等好事?那我家这几亩地也不急着种豆子了, 空上两个月, 等天气暖和了也种水稻。”

  “得了吧!水稻水稻,得有水才成。就你家那几亩薄田, 干巴得快能筛成沙了, 还妄想着种水稻?”

  大伙一阵笑。

  豆腐坊, 许氏也在跟林悠然念叨这件事。

  “新买的三十亩原想着种水稻, 昨日请保正瞅了瞅, 说是沙土地, 种不了。我想着跟你商量商量, 不然还种上豆子?刚好, 豆腐坊也要用,省得去外面买了。”

  林悠然笑笑, 说:“若搭上人工的花费,还不如直接买豆子划算。更何况, 咱家豆制品一日比一日销量好, 三十亩地也不够种。”

  许氏轻叹一声, 道:“都怪我, 当初买地时太着急, 若能安心等等,兴许就可买到能种水稻的良田了。”

  附近村落,有许氏这般想法的不知凡几。

  原本保塞县没有这么多土地,只因朝廷派了屯田兵过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垦荒屯田,才多出许多田地。其中上等田种上了水稻或粟米,剩下许多沙质的下等田便贱卖给了附近的农户。

  林悠然找人一打听,惊讶地发现,如许氏这般买了沙土地的人家还不少,那些地加起来得有上千亩了!

  这么多地,若是凑合着种小麦或粟米根本产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够一年到头忙活的。

  “实在不行,只能种黄豆了。”林悠然一边揉着面团一边同林阿姑念叨着。

  “妹子要种黄豆么?种子可买好了?”一个爽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林悠然扭头一看,笑意顿时漫上眼角,“三姐怎的突然来了?怎么没叫人提前传个信!”

  “故意不说,省得你费事准备席面。”来人是马老大的媳妇,人称“马三娘”。

  马老大和马三娘是当初赵惟谨带林悠然去漕河码头买驴子时结识的,后来成衣铺子的羽绒服都是由马老大送往东西二京,河沿儿食肆用的许多珍贵食材也是托马老大从各处码头淘来的,一来二去双方便熟识了。

  马三娘性子洒脱,不用林悠然客套,自顾自饮了碗茶,招招手叫人抬过来两个大筐,笑盈盈道:“年前你叫人捎去的那个鸭绒衣,忒暖和了,娃子们穿了一冬天,难得没冻了手脚。”

  林悠然瞧着屋子中央那两个大筐,打趣道:“三姐这是来还礼了?”

  马三娘哈哈一笑,道:“不过几根土山药,可抵不上你送的那些好物件,权当尝尝鲜吧!”

  土山药?

  不是她想的那个吧?

  林悠然掀开盖子一瞧,顿时带了笑意,还真是她想的那个。

  筐子里的“土山药”和南山村山林间长的山药类似,但比本地的品种更显细长,形状如一根铁棍,分明是地地道道的怀山药!

  马三娘不甚在意地说:“想着你爱捣腾吃食,路过怀州时便买了两筐,不算什么稀罕物。”

  林悠然却笑得十分开心,目光灼灼道:“三姐,你可帮了我大忙,今日不许走了,我得好好地置办一桌席面感谢你。”

  不怪林悠然这般热情,这两筐怀山药对她来说就如同瞌睡时的软枕头,送得正当时!

  前一刻她还发愁沙质土壤种什么才划算,眼下豁然开朗——当然是山药!

  保州本地管山药又叫“麻山药”,大抵是因为其块根表皮多毛,长着密密的麻点子。麻山药打理妥当了产量极高,既有食补效果又有药用价值,比种水稻还划算!

  最要紧的是,麻山药耐旱怕湿,块根扎得深,尤其喜欢沙质土壤。

  林悠然突然想起来,在现代,保塞县所在的这片地界刚好就是麻山药的重要产地之一,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

  林悠然是个行动派,当即托了马三娘到怀州买来一批种薯,打算种在那三十亩地里。

  种薯,又叫“山药栽子”,是从完整的山药块根上截取的较为粗壮的一段,和红薯的种法类似,栽在地里长出藤蔓,到了中秋前后就能收获一根根麻山药。

  马三娘做事细心,买的种薯都是用草药掺着石灰水泡过的,出芽快,且防病抗虫,每一块上都带着芽孢。林悠然甚至连催芽这一步都不需要做,直接种到地里就好。

  麻山药种植十分讲究。

  首先,须得整地,挖出一道道“栽培沟”。这些活不需要林悠然亲自动手,赵惟谨派来的那些大兵头就抢着做了。

  与寻常百姓靠天收的种地方式不同,林悠然在翻地的时候叫人往地里埋上了适量腐熟的鸭粪,这就是所谓的“农家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