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爽文老太——七月阿梨
时间:2022-05-26 07:24:54

  沈荷抽出被子上的线打了个结,笑道,“四丫乖,奶奶缝被子吧,等忙完了再抱四丫好不好?”
  小胖囡很听话,乖乎乎点着小脑袋,“四丫听话,奶奶忙。”
  “哎,四丫真听话,哥哥玩大马。”
  黑娃儿背着四丫一颠一颠的,大丫也拿着布老虎逗小丫头。
  四丫乐的嘎嘎笑。
  正好蛋娃儿和双胞胎挖野菜回来,看娃大军就更壮大了。
  老姜家院子的碗口粗的梨树如今枝繁叶茂,浓绿的枝叶如同一把撑开的绿伞,把热烈的阳光遮挡的严严实实,淡白色的小花,在树下一坐就满是清甜的花香。
  沈荷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坐在梨树下凉快。
  姜大几个看见了,索性搬了张家里淘汰下来的旧木榻放在梨树下头,铺上家里的凉席,点上艾叶,蚊虫啥的就不敢靠近了,坐在木榻上凉凉爽爽,家里的孩子们没事儿就光着脚丫,在木榻上看小人书,过家家,累了就睡一觉,那个爽歪歪啊,都不愿意回屋睡了。
  沈荷在堂屋缝被子,黑娃儿几个就背着四丫去木榻上玩,二驴子也蹦跶着小短腿儿四处乱窜,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上午十点半,许春秀忙完知青点的大锅饭归家了,不多时,村里社员也扛着锄头下了工,老姜家热闹起来,媳妇儿做饭,男爷们儿也不闲着,挑水担柴,各有各的活计。
  家里的艾草不多了,老太太在席子上坐了一上午,也想活动活动腿脚,背着竹筐去屋后割艾草,当然了,屁股后头还跟着个好大儿。
  “娘,您干啥去啊?”
  “去屋后割艾草。”
  “我跟您一块儿去。”
  “行啊。”
  老姜家的屋后,有不少嫩绿的野艾草,艾草生命力强,随便一长,就是翠绿翠绿的一大片。
  母子俩来了屋后,刚巧来了一阵风,空气都是浓烈的艾草香。
  姜四:“娘,咱们割多少啊?”
  “家里用的多,把背篓装满吧,用不完就在院子里放着。”沈荷笑着开口。
  姜四点了点头,艾草越割长的越旺,手下的镰刀边上咔嚓咔嚓,沈荷弯腰把艾草装进背篓里,没一会儿背篓就装满了,路边还有些新鲜的蕨菜。
  沈荷见了一块挖了些回家,初夏的蕨菜最是鲜嫩美味。
  老姜家中午的饭桌上就多了一盘凉拌蕨菜,新鲜爽口,很是开胃,大家伙儿吃的都很过瘾。
  吃了晌午饭,蛋娃儿的头发扎扎的,小哥俩的头发长的跟小刺猬一样。
  沈荷瞧着不爽朗,唤了小哥俩来一问,原来俩娃儿也觉得自个儿的头发太长了,洗澡睡觉都不舒服。
  “这好说啊,娘咱家有推子,给俩小子推推就行。”
  陈秀英从屋里把推头的推子拿出来,去镇上推一次头就要两毛钱,这两毛钱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不是笔小钱了。
  陈秀英姥爷在民国的时候是推头匠,就靠着给人理发推头挣一家子嚼口的毛票。
  等到老爷子年老了,家里吃饭的家伙就当成传家宝传了下来。
  陈秀英没出嫁的时候,最得老爷子的疼爱,推头的推子就成了她的陪嫁。
  “那感情好,有大嫂的推子,咱家这两小子就省钱了。”
  财迷四丫妈是最喜欢不花钱的事儿了。
  以前家里的娃儿都是姜大给推头,今个儿也不例外,姜大拿了推子,找来一块破床单围了俩小子,用剪刀比划了下,一顿麻溜操作,两个光溜溜的小光头就新鲜出炉了。
  ”咋样啊?”
  姜大抖了抖床单上的碎头发,嘚瑟道。
  “爹,晚上睡觉凉快了。”
  黑娃儿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觉得自个儿很时髦。
  蛋娃儿更是开心,捧着小脸儿乐滋滋地,摇头晃脑的那个美啊。
  “奶,好看不?”
  蛋娃儿顶着光溜溜的小光头蹦跶到沈荷跟前。
  沈荷认真看了看小家伙儿的脑袋瓜,点点头,“好看。”
  跟个小灯泡一样。
  当然了,后面的话,老太太很贴心的没讲出来。
  这下家里一大一小俩光头,哥俩站在一块,喜感十足。
  大丫憋笑憋的难受,等到哥俩去村子里显摆了,才捂着肚子哈哈笑出声。
  沈荷没想到,黑娃儿小哥俩的光头在村里成了流行,因着现在天热,村里的男娃见天上山爬树的,热的身上都起痱子,头发长了也扎人还不舒服,男娃们瞅见哥俩的光头就很羡慕,回家嚷嚷着也要剃光头。
  家里当爹妈的那个为难啊,这年头去次理发店多贵啊,一次要两毛钱呢,不舍得啊。
  两毛钱能干啥啊,大溪村的一个壮劳力一天才得四、五毛钱,供销社里大米一角四分钱一斤,,一个烧饼三分钱,能在城里吃上两大碗满是肉馅的水饺。
  这年头一分一厘都要花到刀刃上,当爹妈的没办法,家里的孩子闹腾,红着脸搓着手,拎着几棵菜,一碗粟米,登了老姜家的大门。
  等到大家伙儿期期艾艾说出话,沈荷才晓得,这两天黑娃儿和蛋娃儿两个小子,整天在家里笑嘻嘻的,原来是因为这啊。
  于是,姜大又从大队长变成了临时推头师傅,村里的男娃们排着队等着推头。
  等到过几天,公社书记朱建华下乡,来到大溪村生产队一看,好家伙儿,满村的小光头跟蚂蚱一样乱蹦。
  就很奇怪。
  “.........”
  朱建华这次下乡,是要传达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指示,74年政策调整,不光下乡的知青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就连乡下养鸡养家畜的限制都放开了。
  以前村里一家只能养三只鸡,多养了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的。
  现在不一样了,除了牛啊驴啊猪啊这些,剩下的大家可以自由养了,不过虽然是放开了限制,也不是想养多少就养多少的,要按照家里的人数来养,就拿老姜家举例子,老姜家总共十四口人,要是老姜家养鸡的话,可以养十四只,多了就不能养了。
  而且村里各家养的家畜还是大队的财产,按照工分来算,到了年下一块分钱,当然了家里的鸡蛋鸭蛋啊啥的,就都是自家的了。
  朱建华在大队里开了会,这会儿村里人都在家里歇晌觉呢。
  沈柳在家里睡的迷迷糊糊,就让村里的大喇叭给吵醒了。
  老太太骂骂咧咧下炕,问姜大福出了啥事儿。
  姜大福就道,村里让开会呢。
  开会?那不就是听沈荷生的那个狗崽子瞎叨叨?
  呸!
  谁稀罕去啊!
  沈柳往地上啐了一口,突然听到了什么,就跟变了个人一样,老脸上挂着笑迈着老腿出门了。
  村里开完了会,大家伙儿脸上都挂了笑容。
  “真好啊,俺家能养八只鸡。”
  “俺家养的也不少,这下好了,以前孩子们吃两口鸡蛋都心疼,家里养的鸡多了,孩子吃口鸡蛋也就没啥了。”
  “你们也是,脑袋瓜子咋那么木呢,光养鸡那不是可惜了,我想着啊,等过几天去抓两只鸭子回来养着,鸭蛋比鸡蛋卖钱儿多。”
  “可不,一个鸭蛋两分钱,比鸡蛋贵哩。”
  “那俺家也养两只鸭子。”
  “多养点儿,等赚了钱,家里就有好日子过了。
  大家热热闹闹,畅想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老姜家这边儿,一家子也兴高采烈商量着多养些鸡鸭。
  家里人多,能养的鸡鸭也多。
  姜大几个想着养十只小鸡再抓上四只小鸭子,还用小四的老方法,抓回来的鸡鸭在脚跟上绑上红布条,到时候放到村口的河里吃虫抓虾的,保准儿养的壮实。
  “好,这个法子好。”
  “嗯,就这么定下了。”
  一家人商讨好了,就各自行动起来。
  沈荷牵着小四丫在院子里走了走,小丫头如今正往外冒牙,见了吃的就想扑上去啃一啃。
  蛋娃儿捧着个青红的西红柿吸溜吸溜坐在院子里吃,四丫见了,眼巴巴瞅着馋得不行,哈喇子都掉下来了。
 
 
第45章 
  其实蛋娃儿吃的西红柿,只是有一点点青绿色,大部分都是红色的,这种西红柿吃着沙甜中带着酸,小家伙很喜欢吃。
  至于四丫,小胖囡是见人家吃啥,她都流哈喇子,还直勾勾瞅着,瞅得蛋娃儿都不好意思,摸摸自个儿的小光头道,“奶,妹妹是不是想吃洋柿子?”
  洋柿子就是西红柿,是大溪村的土话。
  沈荷低头看小孙女的小馋样,也笑了,“我们四丫想吃洋柿子?有点酸啊。”
  蛋娃儿就晃了晃手里啃了一大半的西红柿,四丫见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两只小手挥舞着,小嘴儿迭声道,”啊,吃!不怕!”
  老太太就掰了一点送到四丫嘴边儿,四丫忙不迭张开小嘴儿,“啊呜”一口就吃了下去,那个酸啊,小胖囡巴巴咽下去,小脸儿皱巴巴,叫了声,“酸!”
  小丫头挤眉弄眼儿的小模样,惹得院子里的人都笑了。
  许春秀在甜水井边洗衣裳,看闺女这小样子,也不厚道笑出了声。
  “这小丫头就是嘴馋。”
  “哈哈,四丫还吃不?”
  陈秀英抱着一摞子粗黑瓷碗从灶房出来,笑道。
  “酸!啊,不!”
  小丫头这下子可利索了,直接把小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那剩下的洋柿子咋办啊,不吃可就浪费了。”
  姜四走过来,故意逗小侄女。
  小四丫大眼睛滴溜溜,小嫩手对着蛋娃儿一指,“哥,臭小子,吃!”
  蛋娃儿在家里调皮捣蛋的,许春秀气急了,拎着儿子就打小屁股,就叫臭小子,小丫头听久了也学会了。
  正在吸溜着西红柿的蛋娃儿:“........”
  虽然他是臭小子,可也不能这么对他吧?
  一家子又让小胖囡逗的哄堂大笑。
  沈荷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她的这个小孙女啊,从小就精灵古怪,才不到一岁的小娃儿,就好像跟什么都知道一样,家里大人高兴不高兴她知道,东西被她顽皮不小心摔坏了,爹妈生气了啊,她知道自个儿错了立马就乖乖乎乎的,小丫头这样,谁还舍得发脾气啊。
  明明是同一个爹妈生的,蛋娃儿这小子就是记吃不记打,这次犯了错,下次还犯,一点儿也记不住,不过人家性格好啊,整天乐呵呵地,跟傻狍子一样,惹了祸爹妈揍一顿,疼过就没事了,没一会儿就还是嘻嘻哈哈的,有时候弄的许春秀都没脾气了。
  不过这样也好,蛋娃儿这样性格的孩子,整天活得开开心心的,没有烦恼多好啊。
  趁着天色正好,姜大兄弟几个借了二大爷家的毛驴车去镇上了,说是要挑些壮实好养的小鸡仔儿和小鸭子回来养。
  男爷们出门了,陈秀英几个在家里料理家务。
  家里刚歇过午觉,晌午饭的碗筷还没拾掇。
  沈荷在堂屋缝被子,陈秀英妯娌仨进了灶房,洗了碗沥干水放在碗橱里,家里的鸡咕咕咕叫了,许春秀就刷干净锅,把院子里堆着的白菜菜根用水洗洗,剁巴剁巴加了两瓢麦麸,搅拌了给鸡吃。
  老姜家的院子都是三个儿媳妇轮流清扫的,今个儿是吴凤扫院子,吴凤话不多,干活却很是麻利,当年在家做闺女的时候,娘家的活计,都是她和大姐包了的,说起石屯子生产队老吴家的两个闺女,人都知道,这俩闺女能干啊。
  当年,原主也是知道吴凤能干,才娶回来给姜三当媳妇儿的。
  吴凤扫了院子,又拔了小菜园里的杂草,累的一身的汗,也口渴,走到井边,刚想舀瓢井水喝,屋里的老太太见了,忙捧着杯凉茶出来,“这孩子,是就是天热也不能喝井水,对肠胃不好。”
  吴凤才知道,婆婆为了一家子早就在灶上煮了一锅凉茶,里面放了甘草片陈皮,喝起来冰凉甘甜,可比喝井水来得好,感动到不行,“娘,您真好。”
  沈荷愣了愣,看着想撒娇又不好意思的儿媳妇,抿嘴笑,“这孩子,这是咋啦?”
  吴凤就更害羞了,红着脸道了句,“娘就是好,”就落荒而逃了。
  老太太那个乐啊,笑眯眯回屋了。
  下午蛋掂,姜大兄弟仨从镇上抓了小鸡和小鸭子家来了,姜二把毛驴喂得饱饱的,得得得赶着给二大爷还驴去了。
  姜大和姜四拎着装着鸡仔和小鸭子的竹筐进了家门,老姜家一家子都沸腾了,跑出来看热闹。
  尤其是黑娃儿几个,对家里的小鸡仔和小鸭子喜欢的不得了。
  以前家里只有三只鸡,现在家里足足有10只鸡和四只小鸭子!
  往后家里多热闹啊。
  孩子们欢呼雀跃,跟宝贝一样看着竹筐里的叽叽喳喳的小鸡仔和小鸭子。
  “爹,咱家的小鸡和小鸭子啥时候长大啊。”
  黑娃儿抓了把麦麸撒着给小鸡吃,大丫几个也撕了白菜叶子喂,没想到小鸭子也抢着吃,看样子是饿肚子了。
  这哪够毛绒绒小家伙们吃的啊,小萝卜头们就发愁的很,三丫哒哒哒跑去找四叔。
  姜四正跟大哥忙着用干麦桔干儿给小鸡和小鸭子做窝呢,一听见小侄子和小侄女们的话,他笑了笑,拿着家里的破鱼网出了门,不多时,兜着一网小鱼小虾米回来,一股脑进了鸭食盆里,小鸡小鸭子们扑棱着翅膀吃得欢实。
  孩子们高兴得在边上直拍小手。
  “哇,四叔棒棒哒!”
  “四叔真聪明。”
  堂屋的沈荷听见动静出门,见了院子里的小鸡和小鸭,也是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
  现在上头的政策没有大变,但是已经有松动的迹象了,现在是74年了,还有两年,□□就要结束了,再后来就是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等一系列好消息,到时候啊,国家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这段日子,村里不少人家都从镇上抓了鸡鸭回家来养,大家都干劲十足,牟足力气上工干活,回来了就去后山挖野菜,抓鱼虾蚯蚓啥的喂鸡喂鸭。
  没办法,家里的鸡鸭实在是忒能吃了,以前村子里就养两三只鸡,给点吃的就能养大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