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一样了,家里鸡多了啊,还养着鸭子呢,这么多鸡啊鸭的,不给吃的咋长大啊,没有吃的就跟人一样,长不大下不了蛋。
幸好现在是夏天,后山野菜丰盛,村口还有条小河,大家伙儿就把家里的鸡鸭撵着去河滩上、山坡上找吃的。
小鸡仔就吃虫子,小鸭子就跳到河里扑腾吃小鱼小虾。
黑娃儿几个现在可有了重要任务,每天都把家里的小鸡小鸭赶到外头去,再背着小背篓去挖野菜,小萝卜头们忙得很,蛋娃儿都没时间惹祸了,许春秀还有些不适应,老太太和两个嫂子就笑她,享不得清闲。
到了四丫一周岁生日这天,一家子给小胖囡过了个生日,这要是放在以前,许老娘是连面都不露的,不光是她不露面儿,就是老许家的人也没一个上门的。
今年不光许姥娘来了,连带着许姥爷也一块儿来了,四丫大舅赶着村里的牛车把老两口送了来,因着家里还有活儿,四丫大舅吃了一顿饭,就着急忙活家去了,说是等下午再来接爹娘。
许姥娘自然不是空着手来的,装了十来个鸡蛋,还有一尺半的小花布,给四丫做身夏日穿的小衣裳正好。
在大溪村,小娃儿过周岁蛮重要的,老姜家准备了一桌子好菜,有红烧肉也有糖酥鱼,还蒸了一锅喜馍馍,有汤有水儿的,还有自家炒的瓜子和从镇上买来的水果糖,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村子里的也拎着自家种的蔬菜来道贺。
许姥娘老两口走的时候,挎来的篮子里满满当当的,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沈荷的手就不撒了,“老姐姐,咱们下回再碰面啊。”
沈荷笑呵呵,“好,下回叫小二去接你们。”
两个老太太你来我往,许姥爷全程就跟个面具人一样,安安静静的,只在最后上车的时候,塞给许春秀一卷毛票,说是给四丫多买些好吃的。
许春秀瞅着手里一把几分一毛的票子,突然觉得,这么些年,爹妈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疼她,只是家里孩子多,生活艰难,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小胖囡的周岁生日之后,小嘴儿说话利落起来,小短腿走路也越走越顺当,家里人用条兜巾兜着小胖囡,小胖囡在前头踉踉跄跄迈着小步子走,家人就在后头兜着,刚开始小丫头还会被自个儿的小短腿拌个狗啃泥,后来就好多了。
等到六月中旬,老姜家的菜园子已经绿盈盈一片了,今年夏天雨水足,家里的菜长得格外好。
前头,老支书还感叹呢,说今年咋这么邪门,刚开夏那会儿一点雨也不下,等过了六月,这雨跟不要钱一样,哗啦啦往下掉,村里的泥巴路可难走了。
姜大就劝他,下雨总比没雨好,雨水足,庄稼长得好啊。
老支书就点头,不光地里的庄稼长得好,野草啥的长得也快啊,得赶紧组织人锄草了。
姜大应了,第二天就带着大家伙儿去地里锄草。
家里的小鸡和小鸭也长得很好,黑娃儿几个见天晚上去外头摸知了和虾米,吃不完就喂鸡喂鸭,家里的鸡鸭精神抖擞,又壮实又漂亮,见天儿打鸣叫天亮,都比邻居家的鸡叫声嘹亮。
有天儿,二大娘来家里串门儿,见了老姜家养的鸡啊鸭啊的,羡慕得直咂巴嘴,一个劲儿的问沈荷,你家鸡鸭是咋喂啊,长的这么好。
沈荷就笑,说都是家里孩子们的功劳,见天的去外头抓虫子回来,二大娘就在村子里一说,黑娃儿几个的名声就起来了。
于是,等到公社书记朱建华又下乡来视察,就看见村里的小娃们儿跟着两个黑小子,一帮小家伙儿雄赳赳气昂昂排着队儿在村子里走,来到一片开阔的茂盛草地,一个黑小子振臂一呼,“同志们,冲啊,冲上去抓住敌人,拿回家喂鸡鸭!”
“冲呀!”
一群小娃儿就喊着口号,冲上去.........抓蚂蚱虫子去了。
朱建华:“.........”
奇奇怪怪的见识又增多了jpg。
六月的天热啊,天一天比一天燥热,今年的夏天不光雨水多,也比往年热了不少。
白天天热就算了,到了晚上还是燥热的一塌糊涂。
这天一大早儿,沈荷就给热醒了,老太太打了个哈欠,觉得身上黏糊糊的,见天儿的洗澡也没用,堂屋里桌子上有好大儿一早就煮好的凉茶,赶忙下炕喝了一大碗,又摇着大蒲扇哗啦啦扇了会儿风,她才觉得不这么热了。
这会儿时候还早,老姜家的院子静悄悄的,一家子还没起。
姜四在蚊帐里也热醒了,烦躁的揉揉酸涩的眼睛,一摸脸,哎吆,满头的汗,真是这大热天的,想好好睡一觉都不行。
老姜家的房子前几年翻新过,到了夏天还是落灰,沈荷把家里的土炕用小扫帚给扫干净,摸着鸡毛掸子把桌子上的花瓶和墙上挂的挂历、老座钟扫了扫灰,又把屋里扫干净,土炕里的灰全部用簸箕铲出来,桌子凳子、小炕桌也擦的光亮亮的,忙完这一切,老太太身上虽然出了汗,心里却也畅快不少,压在心里的那口闷气出来了。
好在老姜家得院子位置好,冬暖夏凉的,沈荷出了院子,打水洗了一把脸,甜水井里打上来的水,冰冰凉凉,非常舒服。
小菜园里的青菜碧绿碧绿的,西红柿呀小黄瓜呀水灵灵的,家里人就拌了凉菜,下了凉面,调了酱汁儿,吃着很是开胃。
吃了早饭,姜四抹了抹嘴巴,跟老母亲道要去县城一趟。
“小四,干啥去啊?”
姜二拎着竹筐出来,准备在上工前,去村口的小河里兜一兜小虾米小鱼啥的,喂了鸡鸭。
“有点事儿。”
“行啊,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家,饿了就去国营饭店吃顿饭,别省钱儿。”
沈荷点头,站在门口送着好大儿谆谆叮嘱,看着姜四出了门。
姜四骑着大队的自行车,刚走到路口呢,就撞上了沈柳。
第46章
今个儿天干热燥的,沈柳也是在家里捂出了一身痱子,大清早的睡不着,出来吹风纳凉呢。
村子里树多阴凉处也多,村口有一排大榕树,几十年了,又高又茂密,还有几颗盛开的海棠树,干净又清爽,夏日村里的老人们就喜欢在这乘凉。
这会儿村口没人,沈柳就跟个老□□一样蹲在大榕树下的石头上吹风,一双老眼睛还跟蝙蝠一样左看右看的。
平时村里人不待见她,沈柳也瞧不上村里那帮老娘们儿呢,现在没人正好,她一个人在村口吹风,凉快着呢,热死那帮嘴碎的老娘们儿!
沈柳正想着呢,突然听见前头小路上传来自行车轱辘颠簸的声音儿,抬头过去一看,老脸立马臭的跟老苦瓜一样。
呸!
她当是谁呢,原来是沈荷生的那个小崽子姜四!
哼,这小子以前吊儿郎当的没个样子,沈柳心里可没少得意。
为啥得意啊,沈荷生了四个儿子又咋滴,小儿子还不是混不吝的小混混,整天啥事儿不干,就在村子里晃悠着欺负人。
村里同龄的小伙子,见了姜四溜的比耗子还快,就怕莫名其妙惹着这小子挨顿揍。
沈柳就贼快活,她家大福孝顺又知道踏实干活,可比姜四这个小混混像样太多了,可是现在呢,姜四就跟换了个人一样,踏踏实实干活,长相还俊朗,村里人说起姜四来,那画风就变了,啥这孩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啦,大队长家的老娘有福气啦......
沈柳活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能有一个压过沈荷的儿子,不得意才怪呢。
谁想到,姜四就不声不响学好了!
沈柳心里憋屈啊,难受啊,你说她老婆子见了姜四能有好脸色?
那必然没有啊,不光是没有好脸色,她还在心里给姜四下诅咒,这个臭小子骑着辆破自行车有啥了不起的,碰到个大石头摔个大马哈,把腿摔断了成了瘸子才好呢!
可惜,老天爷没听见她的诅咒,姜四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儿压根就没看见老□□一样蹲在树下的沈柳,反而颠颠簸簸在土路上扬起了一片灰尘,让落在后面的沈柳吃了一嘴的灰。
沈柳:“........啊呸,呸!这个杀千刀的小王八羔子!”
*********
今年雨水多,不光是地里的麦苗抽苗早,就连地里的野草也跟着疯长。
姜大带着大溪山的社员们忙了好几天,还有一大半的麦田没整。
老支书就发话了,各家先把家里的活儿放一放,抽出人手先把地里的草拨一遍。
地里的庄稼可关系到全家人的口粮。
大家伙儿都知道轻重,立马放下家里的活儿,拖家带口去地里锄草。
老姜家除了沈荷,还在吃奶的小四丫和二丫小姐俩,其他人全都去地里帮忙了。
黑娃儿和大丫不用说,一个十岁,一个八岁,都是半大孩子,可以帮着家里干不少活了。
蛋娃儿也快七岁了,眼瞅着过了秋,就要到村里上学了,也跟着下了地,用姜二的话说,让这臭小子下地磨练磨练,就知道读书有多幸福了。
于是,蛋娃儿就被拎到地里去“体验生活”了。
对此,蛋娃儿还很高兴呢,临走的时候冲沈荷挥舞着小爪子笑,”奶,我去挣钱啦。”
沈荷也笑,“去吧,蛋娃儿长大了,挣了钱回来交学费。”
蛋娃儿就乐颠颠儿跟着家里人下地去了。
一大家子呼啦啦走了一大半,就剩下沈荷和双胞胎在院子里了,小四丫在炕上呼呼大睡呢。
今个儿日头火辣,二丫小姐俩赶了小鸭子去河边吃小鱼,回来怕晒着鸡窝里的小鸡就捏了两张大报纸盖在鸡窝上面,遮出一片阴凉给窝里的小鸡仔们。
老姜家的报纸都是姜大从大队里顺.......揣回来的。
乡下地头上,就没有看报纸的,就是大队里的干部们也没那兴趣,见天儿忙的团团转呢,谁有那心思看那玩意儿。
又不是城里坐办公室的文化人,乡下汉子没那讲究!
姜大也是忙得很,镇上的邮递员一天一趟的,把报纸送到大队上,他就往废纸篓子里一塞,等到摞成一大摞了,就问村里的干部们有没有要报纸的。
这玩意谁要啊,拿回家糊墙,糊窗户倒是不错。
于是,几个小干部就各自揣着些报纸回家去。
老姜家的报纸也不老少,家里人想磕瓜子了,糊墙了就拿来一张,嘿,还挺方便的。
如今,老姜家的十只小鸡崽都长成了圆滚滚的小绒球,一个个唧唧啾啾仰着小脑袋在鸡窝里要吃的。
沈荷把卖腐和青菜叶子切碎了拌在一块儿,小鸡崽们吃的很欢。
家里的小鸡仔长得好,沈荷自然开心,陪着二丫三丫在院子里瞧了会儿小鸡,乐呵呵道,“今年家里不愁鸡蛋吃了。”
往年家里虽说也能吃上鸡蛋,可为着要攒鸡蛋换东西,吃着就没有那么便易。
今年家里养了十来只鸡,光是一天下蛋也不少了,以前村里人都说,鸡屁股是农村人的银行,沈荷现在总算是体会到了。
鸡屁股银行里下的鸡蛋多了,日子可不就好过了。
进了六月,村里隔几天就来上一场雨,等雨停了,又是一个艳阳火辣天,村里的几颗老槐树就开始蹭蹭蹭开花,满树的白色小花,风一吹老远都能问到槐花的香味。
村子里的小娃们儿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哇哇跑回家,用家里的长杆子把槐花打起来,兜一兜回家,吵着让家里人给做一顿槐花饭尝尝。
槐花原本是五月份开的,奈何大溪山在深山沟沟里,气候跟外头不一样,槐花开的也比外头晚。
槐花蒸出来的饭清甜好吃,前头二大娘来家里串门,送了一碗自家做的槐花饭来,黑娃儿几个小娃儿一人一小口,满口生香,没吃够啊。
姜四就记在了心里,这不,当叔叔的从镇上回来,还不忘从村边上摘了一大兜槐花归家给崽子们尝鲜。
当然了,好大儿最主要是想让老母亲尝尝鲜啦。
不管咋样,孩子有这个心,沈荷就觉得很欣慰了。
槐花的吃法也不少,在大溪村,村里的媳妇们通常会给孩子们蒸槐花饭,或着烙成面饼,包槐花鸡蛋饺子吃,滋味都很好。
沈荷看槐花鲜嫩,留了一部分出来,晒干了泡花茶,喝起来清香宜人,比自家煮的凉茶味道还好一些。
晌午头子,姜大几个家来了,趁着家里做饭的功夫,忙里偷闲挑了五六趟水,把家里的小菜园子和几颗果树浇了浇。
姜二看了看天色,又拎着斧头去了后山的那片小竹林,眼瞅着就到农忙时节了,家里的簸箕竹筐都不够用,他去砍些竹子拖回家来,兄弟几个在家里抽空编几个竹筐和簸箕,等过几天收麦子用得上。
乡下的汉子大多都会编竹筐,左右都是自家人用,好不好看的都不打紧,只要耐用就好。
早早下了晌,何氏特里从甘薯地里多掐了嫩叶子和嫩杆儿,一来是做菜吃,二来那二十只鸡也得喂食儿。
陈秀英妯娌几个在灶房做饭,家里人多,光靠着姜四兜回来的槐花,一家子是出吃不饱肚子的。
大夏天的,天气热儿也没啥胃口吃饭。
晌午饭就炒了个醋溜小白菜,一盘蒜泥儿黄瓜,沈荷去外头菜地里掐了一把马齿苋,洗净沥干水,淋上酱油、盐巴,凉拌一下吃起来清爽无比。
老姜家小菜园里马齿苋长得茂盛,每次将新鲜茎叶掐掉,隔几天又长出新的来,这一夏天,家里人没少吃。
许春秀在锅里贴了一锅玉米饼子,熬锅绿豆汤,大人们吃这个就行了。
至于家里的小萝卜头们,沈荷给蒸了一锅香甜可口的玉米面槐花糕,甜中带香,松软可口,小家伙们儿一个个吃的肚皮溜圆。
就连家里的二驴子也分到了一碗添了油水的桂花糕。
二驴子如今长大了不少,没有小时候蠢萌的小模样,倒活脱脱一个小大黑了。
黑娃儿几个乐滋滋地,盘算着等到秋天,就牵着二驴子上后山逮兔子和野鸡回来吃大肉。
几个小娃儿为了一口吃的很是舍得,大夏天的,一家子都在家里歇晌觉,就为了黑娃儿一句要去外头摸知了,几个小家伙儿就不睡觉了,把家里的空酒瓶翻出来,溜溜儿到村口,河滩子后面的树林子去抓知了。
河滩子上放鸭子的小娃儿不少。
如今村里不少人家都养了鸭子,家里的大人要忙着上工,家里放鸭子的活儿都是家里的孩子干。
老姜家的四只鸭子零头的是一只小公鸭,见天儿在家里嘎嘎叫,家里人索性就叫它嘎嘎。
嘎嘎霸道的很,要是谁家的鸭子敢过来抢鱼吃,它就一阵猛啄,吓得对方落荒而逃,比起在窝里吃豆渣和菜叶,嘎嘎它们更喜欢在宽阔的河面上吃小鱼虾米,每日一早上,姜四刚打开鸭窝的栅栏,小鸭子们都不用人赶了,一只只呱呱叫着往河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