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肉肉不见了。”
“对啊,肉肉没有了,”沈荷笑眯眯道,“就剩菜菜啦,四丫吃菜菜吧,吃菜菜长高高。”
小胖囡就奶声奶气“唉”了一声。
不过最喜欢的奶奶在这呢,菜菜还是要吃哒。
小丫头吃了饭,沈荷带着在院子里转了几遭儿,许是走的路多了,四丫一个小哈欠又是一个小哈欠。
许春秀正好家来给闺女喂奶呢,看见闺女这犯困的小模样,笑着抱起来晃了晃,“娘,我哄四丫睡吧,您快歇歇。”
沈荷到底是年纪大了,忙活了大半晌了也觉得有些累,遂点了点头,回屋歇着去了。
许春秀回了屋,把炕柜上的被褥铺好,抱着四丫拍了会儿,小闺女就在妈妈怀里睡熟了。
没一会儿,出去放鸭子的蛋娃儿也哇哇叫着回家了。
“哥哥你去放鸭鸭了?”
二丫奔过来,三丫也颠颠儿跟在后面。
小姐俩吃了块鸡蛋糕,吃得满嘴碎屑。
蛋娃儿捧着大茶杯喝了一大口凉茶,擦擦嘴爽快点头,“对啊,外头有好些人在放鸭子,就等着秋天吃鸭蛋。”
三丫“啊”了一声,捧着下小脸可憧憬了,“奶说鸭蛋可香,比鸡蛋还香呢。”
二丫小大人一样拍拍妹妹的小脑袋,“三丫再等等,等到秋天就能吃到嘎嘎下的鸭蛋啦。”
蛋娃儿“哈”了一声,“嘎嘎是公鸭不能下蛋。”
双胞胎可遗憾,本来小姐俩可期待吃嘎嘎下的鸭蛋呢。
算了,不能吃嘎嘎下的鸭蛋也没关系,能吃到嘎嘎的肉肉也是可以哒。
奶说了,北京有个叫啥店,烤出来的鸭子贼香啦,嘎嘎这么肥吃起来也一定超好吃。
于是,等到晚上嘎嘎领着鸭子们归了家,双胞胎蹲在鸭窝边上,炯炯有神地盯着嘎嘎看。
呲溜~
瑟瑟发抖的嘎嘎:“........”
村里人忙了好几天,总算是把菜地里的土豆全都挖完,分给村里人的,大家伙儿就背回了自个儿家,剩下的,姜大就趁着天好,带着张会计和两个小干部赶着村里的骡子车交去了公社。
公社朱书记也在粮食站看各生产大队交上来的蔬菜呢,今年的粮食长得好,菜也不错。
石碾子大队交上来的是两车小白菜,嫩绿嫩绿,红旗大队交上来两车饱满的花生,榨油吃一定香。
等朱建华看到大溪山生产队一车大土豆,更高兴了。
又是一年的八月,这时候田地里没什么活,家中也没啥事。
地里的棒子和高粱长势非常好,一个劲儿地蹿高,结出来的穗也大。
村里人放佛又看到了一个丰收年,一家人吃饱饭的好日子,都不用姜大和老支书动员,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又是锄草又是勤浇水。
这天夏雷滚滚,暴雨滂沱而至。
大家伙儿都在田里干活呢,没想到大雨说下就下,姜大吹了收工的哨子,社员们扛着家伙儿撒丫子往家跑。
这场雨一下就是一天,第二天天晴了,夏日多雨,村里庄家田积水是常有的事儿,社员们老早就在
见田垅上挖了道浅沟去排水。
这不今个儿一到田里去看,田里确实是淹水了,大家伙儿赶忙挖开了个口子,田里的水哗啦啦顺着挖好的水沟流走了。
老姜家这边儿,因着自留地里种了棉花苗和地瓜,陈秀英妯娌仨一大早就跑到后山瞧了瞧,还好,自留地里没咋淹水,就一点儿小水洼子,大夏天的晒晒就干了,就是地里的野草冒头太快了,这阵子雨水足,野草一茬一茬儿的长,就得到后山多走些。
自家的菜地里,沈荷种了南瓜和冬瓜,姜大给老母亲插牵好了藤子。
如今菜地里开满了黄色和白色的花,有的刚结了果,绿莹莹的,大的跟拳头一样,小的跟指甲干一样,看着就喜人。
这阵子,沈荷的小日子过的很是悠闲。
姜四整天让两个哥哥压着,白天干活晚上家来背书,姜大和姜二也忙着监督姜四,兄弟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都没时间去黏糊老娘了。
陈秀英妯娌仨呢,她们也忙啊,要上工料理家务,给崽子们洗衣裳做饭的,想跟婆婆多说说话都没有时间。
老太太悠哉悠哉,吃了晌午饭美滋滋睡起了午觉。
这里刚打起幸福的小呼噜,堂屋门口就出现了三个小脑袋。
“哥哥,奶奶睡啦。”
“对啊,咱们爬上去一块儿跟奶奶睡觉。”
“爸爸说不让跟奶睡觉哒。”
“没事儿,咱们悄悄的,家里人不知道。”
蛋娃儿跟双胞胎说定了,蹑手蹑脚领着两个妹妹进了屋子。
蛋娃儿呲溜一下爬上炕,二丫和三丫也扭啊扭上了炕,三个小家伙儿像只八爪鱼般黏在老太太身边,嘻嘻傻乐了一会儿,打了打小哈欠,闭上眼睛就进入了梦乡。
等到老太太被热醒,就瞧见自个儿跟夹心面包一样,让崽子们给团团抱住。
“........”
第53章
进了九月,虽说是秋天了,但外头的天儿还是燥热的厉害。
大溪村的日子原本还是挺平静的,谁想到,不知道咋的,村里飞来了一群蝗虫,虽然数量不算多,可是落在庄稼地里吃起庄稼来也是灾害损失。
老支书一大早来地里看,一眼瞅到棒子地里的蝗虫,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手里的烟袋锅啪哒掉在了地上,“叔,咋了?”
跟在后面的姜大和张会计察觉到了老支书的异样,走过来,都不用老支书说话,俩人看到趴在棒子上的密密麻麻的蝗虫也是大惊失色。
张会计结结巴巴,“地里咋这么多蚂蚱?”
姜大脸色凝重,大长腿一迈,先是安排人赶紧去上报公社,接着打开铁喇叭把社员和知青们召集了起来。
这几天,大家伙儿在家里歇秋,就为了积蓄精神,等过几天地里秋收的时候出力气。
村里们从家里出来,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呢,毕竟今个儿一早才在地里发现了蝗虫,这会儿刚六点钟,没到上工的时间,大家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还道跟以前一样要开秋收动员大会呢。
村里每年秋收前,都要开一场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动员大会,大家都习惯了,是以,刚起床的社员和知青们打着哈欠站在村口的土台子下,就等着大队长开会。
没一会儿,村里领导们脸色沉沉上了土台子,村里的小媳妇们一看,不由得议论纷纷。
“老支书这脸色咋不对啊?”
“是啊,大队长脸色也黑呢。”
“嗨,大队长本来就是个大黑脸。”
“也是,张会计脸可白啊,咋也这么跟阴的要下雨一样?”
媳妇们儿想不出来,姜大那个大黑脸往台子上一站,都不用喊安静,
村民们都自觉安静了。
大家伙儿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等姜大把事情一说,土台子下面就跟炸锅了一样。
蝗虫啊,大溪村闹蝗虫了!
村里经历过大旱灾害的老人一听就站不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了。
边上的儿子媳妇儿扶都扶不起来。
“娘,你这是咋啦?”
“又是一个灾年啊,秋生啊,蝗灾饿肚子了,吃树叶子,观音土啊,咋办着?”
老太太恍恍惚惚就跟丢了魂儿一样,靠在儿子身上起不来。
也不怪老太太这个反应,在乡下长大的人都晓得蚂蚱灾害有多闹人,蝗虫这东西那是啥都吃啊,地里的庄稼,田里的野草家里的瓜果还有树上的叶子,只要是能吃的它都吃,还给吃的精光,等蝗灾过去,到地里山头上一看,那都是光秃秃一片,就剩下黄土地了。
不光秋生家老娘这么着,大溪山的社员们也都一片惶恐不安。
村里的知情在大溪村好几年了,以前那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放以前这群城里来的洋学生或许会嗤之以鼻,觉得乡下人就是大惊小怪。
不就是蝗虫吗,到公社多申请些农药回来,打打不就好了?
现在他们知道轻重了,经过了社会生活的毒打,大家都会成长的吧。
经历了几年的乡下生活,知青们也没有那么多傲气了,仓禀实而知礼节,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还讲究什么啊,天大地大,当然是吃饱肚子最重要了。
大家人心惶惶,你一句我一句说啥的都有。
“哎呀,这是咋啊,刚过了两年好日子,又要遭罪了。”
“以前听说没粮食,就吃那观音土,那肚子都给吃的大大的。”
“别说了,咱们赶紧想想办法啊。”
“对啊。”
“今年这是咋啊,往年干旱才有蝗灾,今年雨这么多,为啥还闹灾?”
“不知道啊,这糟心的破玩意儿!”
大家伙七嘴八舌。
老支书让吵的头疼,姜大举着喇叭让大家安静,抓紧时间开了会。
现在不是抓紧时间要整治蝗灾。
“今年的灾害来的突然,咱们立即开始秋收,地里的庄稼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现在大家回家去准备一下!”
因着时间紧急,姜大没跟以前一样说太多话。
“对,咱们赶紧回家准备去。”
“队里的骡子车和牛车拉出来!”
“狗蛋你个臭小子干啥呢,还不快家去让你娘把家里镰刀磨磨,啥?你娘在家里哭呢,这个败家婆娘,哭有啥用啊。”
“二大爷你家的驴车呢?早就赶出来了?这就行。”
“娃他爹,家里的袋子够用不?”
“老婆子,咱家的苞米钏子上哪儿去了?”
“在这呢,你个老头子瞎叫唤啥?”
大家伙儿都忙得不行。
生产队的骡子车、牛车、毛驴车和拖拉机也浩浩荡荡上了山坡。
大溪山种的庄稼大多是棒子和高粱,不过也有些谷子和大豆、花生,村里人忙活起来,心里就没有那么难受了,也不会想太多。
姜二兄弟俩去负责收村里的高粱,高粱秸秆也是要拉回家的,堆的高高的一垛一垛回家烧火用。
大人们忙碌,这时候孩子们是最欢乐的。
崽子们还不知道蝗灾有啥不好,只顾着在地里疯跑。
至于地理的蚂蚱,村里也来不及打药了,再说打药也不管事,就用老祖宗传下里土办法,放出村民养的鸡鸭,赶去地里吃蚂蚱。
蛋娃儿领着双胞胎又是烤地瓜又是刨花生,埋汰的跟小花猫一样回了家。
老姜家这边儿,沈荷婆媳几个也忙着呢,家里小菜园里的菜长得好,用许春秀的话说可不能让这些四条腿的蚂蚱给嚯嚯了。
因着老姜家的鸡鸭都赶到庄稼地里去了,村里的蚂蚱比地里的还多,乌泱泱的飞出去一片,婆媳几个又是赶蚂蚱又要抓紧时间把菜地里的南瓜、冬瓜、丝瓜,还有豆角、茄子、小青菜、韭菜啥的都摘下来,藏到屋里去。
豆角茄子可以做成腌菜,西红柿和丝瓜这些不耐放的就赶紧吃掉。
婆媳几个连带着黑娃儿和大丫都出动了,就这人手也不够呢,正好蛋娃儿三个家来了,许春秀火急火燎冲过去,蛋娃儿还道他妈要揍他呢,撒丫子就想跑。
不过.......没跑成,让亲妈拎到菜地边上,让小兄妹仨赶紧帮忙。
“..........”
一家人忙活起来,村里的吃蝗虫大军也很勇猛,扑棱着翅膀吃起蚂蚱来那个欢啊。
大家伙儿见了心里安定许多,手下的镰刀挥舞的更起劲了。
一车车的棒子拉到了大队的仓库,黄澄澄到处都是,媳妇们儿坐在小凳子剥棒子,就怕棒子潮了,庄户人家不容易啊,社员这几天忙的顾不上睡觉了。
姜大带着大队的领导们熬的眼睛都是血丝,也就大早上的能回家吃口饭,躺上一觉。
其他一家子也累的够呛,一回到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躺下就打鼾。
沈荷看孩子们这样辛苦,变着花样做饭给家人补充营养。
这次蝗灾来的太快,打的老乡们一个措手不及。
前头公社朱书记下乡来,说起这事儿也是眉头紧锁,说是临近的省大旱,这才导致了今年的这场蝗灾。
不光是大溪山所在的公社遭遇了蝗灾,听说附近几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
既然来的紧急,家里就没啥准备,以往秋收还能吃上几顿肉菜,喝上几顿大骨汤呢,今年是别想了,家里都忙啊,谁有时间去买?
没有肉家里有鸡蛋啊,村里家家户户就给家里人吃炒鸡蛋,炖鸡蛋,煮鸡蛋,光吃鸡蛋也有吃够的时候,村里的媳妇儿就骂自家的娃是挑嘴的猴儿,整天让你吃鸡蛋你还吃够了,真是好日子过够了,愿意吃不吃,不吃就滚去干活!
孩子们眼泪汪汪,老实吃饭。
黑娃儿几个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小伙伴们看他们这么乐呵,就问问啥,崽子们就说了,因为他们有个好奶奶啊。
“我奶可会做饭了。”
“嗯,昨个儿奶给烙的鸡蛋饼。”
“前天我家吃的海鲜饼,今个儿奶给熬的鱼汤,可好喝了。”
“我奶还给炸小龙虾吃呢。”
小伙伴们一听就羡慕的流哈喇子,“鸡蛋饼,海鲜饼,炸小龙虾,你们咋吃的这么好,这么享福啊。”
蛋娃儿抬着小下巴,露出雪白的小虎牙,“我奶让四叔晚上去村口的小河里下了鱼网,我们家就有鱼和小龙虾吃了。”
啊,原来是这样啊。
崽子们点头,晚上就缠着大人们去河里下套,大人没办法,只能去河里下了鱼网,第二天一早去看,虽然没有老姜家运气那么好,不过也能有点小鱼小虾,回家熬汤给崽子喝是够了。
鱼汤养人,崽子们喝,当爹妈的自然也跟着喝,还真别说,鱼汤有滋味,就着吃饭,能多吃几块玉米饼子呢。
大人们有了力气干活更有劲儿,村里的吃蝗虫大军成效显著,过了五六天,大溪山乌泱泱的蝗虫群就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