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这样,孟岚管理好自己的记忆和感情。对于感知系的人来说,感受的不仅仅是记忆、感情,这个词语其实含义丰富,犹如这种人体潜能一般。简单地说,人类用心念来诠释自己器官所接收的信号,这种过程是感知。
一方面是可以利用感官对物体获得有意义的印象,每样物体都残留着记忆和信息,这样说并不是唯心。比如说某人带过的玉镯,记录了这个主人的信息,感知就是将这个信息获取并提炼,从而得到趋近于真相的结论。
但是,注意的是感知不等于真相。
另一方面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读取这个反应,即为感知。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感知是感知系的人较为常用的能力。这是一个哲学范围内的定义。
物与环境的存在关系的表达是为感;存在的对象关系是为知;主体的关系表达是为感知,感知是表现出的主客关系,这个是可以从哲学书籍中查阅得到的信息。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为荥阳公上西川李相公状》中写到的,:“空吟风水,感知怀恋”,这个句子以后也经常用来诠释“感知”。
面对一景一物,一情一境,触景生情,因景知情,即为感之知之。风,吹过,沙沙的声音,犹如惆怅的旧情。水,流过,涓涓的动律,使人空留过去的怀念。
还有一段也是关于感知的诗词,袁郊《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生死忧虑,悲喜都似东流水般被相忘于江湖,而内心之想、思、感动则萦绕心头,聊以□□、不能抹去。
这里是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提到的感知,放在这里的意思是体会一下这个词的含义,但是此“感知”非彼“感知”。孟岚的“感知”似乎本就拥有更为广大的外延,恐怕任何诗词、文章里的“感知”和孟岚的感知都会不相同。孟岚很庆幸,自己的能力从未被提及,典籍、小说、学术著作等均没有关于孟岚能力的特别记录。没有什么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曾经”存在、正存在着(发挥着效力)的证据,这让人安心,但更让人寂寞。
感知能力,有点像探索物与环境的存在关系、存在对象的情况等诸如此类的精神活动。再具体些可以概括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感官等。
探知一个人的感受,比如他看到的事物的颜色、状态、大小;他听到的声音的音色、音量、音感;他吃到的食物的味道、口感、咸淡、软硬,还有就是他当时的第六感及以外的感觉。
一个感知系的特异功能者如果深谙本系的能力,是都可以融会贯通的。
感知能力则是通过感官去感觉某样可视、不可视或者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物体,并能通过感觉描绘出其具体形状或者运动状态的一种特异功能(感到犹如看到、身临其境的体会到、经历到,本人在精神上历经一种冒险旅程,但并不是再次面对那种情况,所以按照常理说没有危险)。
这个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有的人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后天获得,比如说经过大量的艰苦练习以后,不断持续地刺激同一感官系统,强化感官的感受能力,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某种能力。比如可以感觉出背后某物体的形状、颜色、运动状态等。其实质是物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被人体向外辐射的脑电波所擒获,在脑部形成对该物体一定的判断。”
这种训练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曾经被很多人所推崇,甚至在某一范围内风靡。那是因为人人想要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从而处于优越的地位。训练方法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骗人或者是赌博式的。
(听说现在有高科技能够实现这一项能力,但是我还是觉得孟岚的能力好炫的说……)
孟岚对这种说法、训练手段不能完全否定,因为她也不是普通人。但是她总是觉得这里面有些夸张的成分在。对于她来说,特异功能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人类不知道,却可以通过某种臆想去解释和合理化,这只能说明人类是喜欢于将万事万物都赋予合理的解释的一类智慧生物。
(那位叙述的大叔再次说明,这里面说的特异功能者都不是人类所能理解范围内的简单的艰苦训练得来的能力,如果能够坚持像打字机我一样,听完这个故事,你就会知道来者皆有缘由,也就会明白这个族的人之间争斗的根源了。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训练自己拥有那些能力,我可不傻!)
要想清晰的理解孟岚的行为方式,就必须探讨孟岚对于自己的大脑是如何管理的。孟岚的大脑也是一般人类的大脑,但是她管理的好。即使超能力这种东西作为一种独立的载体存在的话,那它也是依附于人类的身体而存在,借助人类这个普通的身体机能实现它的作用力,所以人类的各项器官还是要作为考量范围内的因素的。
管理是一种艺术,“管理”这个概念涉及到两个字:“管”和“理”。“管”是很明确的一个概念,比如“管”的是感知到的事物;“理”就比较复杂了。“理”的问题来说,包含着依据、方式、方法及效果。
西方管理方面的科学开发了一些成熟的技术方法,如SWOT模型、BBC模型、平衡计分卡等。有借鉴运筹学的模型与方法,如线性规划、层次分析、冲突分析、决策论、博弈论、对策论等。说这些都没有用。
孟岚的管理方法趋向于各种技术手段的杂糅,要想理清楚,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只要知道,她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对了。如果把她的大脑比喻成收纳设施,那她就是一个超级整理专家(现在那些整理法之于孟岚的方式都是弱爆了!),否则记忆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将她吞没。
她一向信奉的是“运筹惟屋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凡是在于预谋和设计,这个和现代日企中广泛利用的“PDCA”的理论不谋而合,“P”占据较大的领土,傲视着其他的三个字母。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必须计划好一切,注意:是一切,再开始实行,这是她的信条。她自己对此情有独钟。
都知道的事实是,人类的大脑是人类迄今为止,所有器官中结构、功能都最复杂的一部分,并且也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大脑分为3部分——脑核、脑缘系统和大脑皮质。
现在任何一个会上网的人都能通过搜索知道:脑核部份与人类日常基本生活的处理有关,包括比如说生命最基本特征的呼吸、心跳、意识的觉醒、人类进行的各种运动、夜晚的睡眠、平衡、早期感觉系统等等,脑核部分能够对其进行调配和疏导。
而脑缘系统与人类的各种行动、各类情绪、随着时间和事件而淡入淡出的记忆等处理有关,还有体温、血压、血糖等部分的功能。
大脑皮质则负责人脑较高级的认知和情绪功能。
要摆弄好自己的大脑,是人类触手不及的领域。但是孟岚却做得到。
我们现在做的只是揣测,从科学的角度加上个人的分析和臆测,对孟岚的能力发挥过程和大脑掌控进行猜测。所以具体是不是这样,也没有人能够证实。
(聪慧如孟岚般的“小主”也不会把这种“绝密”告诉别人,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分享!)
料想,她将自己的大脑良好的分区,记忆、情感、嗅觉、听觉、触觉,有意义的都有备份。但是“意义”这个概念对于孟岚来说,她的定义与别人未必相同。
猜想孟岚对于脑缘系统的运作曲线比较能够掌控,但是这可能不是脏器程度上的,而是机能上的,更类似于软件上的调控,而不是硬件。也就是说普通人的大脑好比DOS系统,而孟岚的大脑是WIN10系统及以上更高端的操作系统,更好地管理这些感知的事物。
(这只是一种比喻,她的操作系统应该比人类已知的要高端的多,WINX?)
孟岚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详细地透露过能力运用的过程和方法,齐仁算是对她比较唯一了解的一个人了,也只是通过简单的“偷窥”发现了些蛛丝马迹。她是一个很神秘的“高人”,或者是一个能力不稳定的人,二者必居其一。
齐仁曾经怀疑孟岚具有删除记忆、或者创建记忆的能力,对于感受和情感也许也能够如此为之。他没有去诘问过,也没有办法验证,不知道为什么,齐仁当时就是提不起兴致。
拥有丰富的记忆,不同于拥有丰富的财宝,并不是物质性的,是精神性的。这种记忆对于孟岚是财富、还是垃圾,确实很难界定。无法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挫折抵抗力和特殊思维的人,不适合有过多的记忆。
不是流行过一个电视连续剧吗?主角失忆了,又爱上了一个平凡的异性,结果记忆恢复后内心出现极度的挣扎,不同人格之间出现斗争,最后善良战胜了邪恶,主角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还火了一段时间呢。
现实生活不同于故事,不能随意设计人生的情节,每个人只有一次的人生历程——这个旅程有且仅有一回,没有办法重来和重写,“重来一次”是黄金、钻石,哪怕全世界的财宝加到一起,也换不来的一个奢望。
孟岚曾经看到过一个具有感知能力的人最后走向黑暗的真实例子。可能在某些灵异小说中也能找到类似的影子,那些小说可不是空穴来风。而孟岚的经历让她觉得小说中的情节设计或者太过仁慈了,没有办法然普通人明白危险性。
孟岚认识的那个人,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少年,他有着一双阴郁的眼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心电感应”能力,甚至是过强、过度的能力。
从孟岚第一眼看见他时,就觉得他异常的疲劳和衰弱。他的眼睛发出异样的闪光,眼神集中,而眼角处难以掩饰疲惫,孟岚记得他的笑脸。
他对孟岚说到:“你是少有的不评价别人的人。你心里没有对我的外貌和形象做评价,这让我很意外。”
这句话一直留在孟岚的记忆中,没有被删除,她偶尔会想起来。
他的苦恼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他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想听、不想听的意念,所有人心底的声音一股脑全都涌向他的大脑,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广谱宽频波段,扫描到全部的障碍物,有些甚至被他称为肮脏和垃圾。
“看着你面前的人,听着他对你说的话,你知道心里想的是另外的事情,你会绝望。找不到,真的找不到一个,哪怕一个心口一致的人。”他绝望地对曾经的孟岚说着,那时候孟岚称呼自己为银帘,她只不过是一个风尘女子。孟岚觉得这个男人的能力应该更类似于“心电感应”,但是感应其实也是一种感知能力,与孟岚不太相同,孟岚没有这样的烦恼。
“我很想给自己的大脑安上一个开关,让我能够随时关闭这种声音。”孟岚没有安慰她什么,这在她内心深处也曾激起小小涟漪,但是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要自责,那孟岚也不要生活下去了。
没有必要把所有人的人生都背负在自己肩上。自己的肩上只需要背负自己的人生,这就已经足够。
通过这件事情,也让孟岚对于悲剧有了另外的一番理解。她觉得,或许人生的悲剧也不是只有痛苦、悲观、失望,也许悲剧只是另外一个结束的方式,是命运代替人们进行的选择。
冬雪02
“只是对于人生来说,那是不同的选择罢了”,孟岚最后得到了这个结论,她感觉心情好多了,当然她也没有真的心情糟到哪儿去。
“恻隐之心”那种东西,她早就舍弃了。否则,她就不必去苦苦寻求解脱之道,还不如直接去做善事了。她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可怜别人,或者在她心里觉得,“这个世界上谁还能比我更可怜呢?我才是应该被眷顾的。”
与其真的痛苦还不如选择一条轻松的路,虽然做选择的那个人本没有选择权。谁都不能强迫别人按照不喜欢的方式生活下去,即使是让他活着,也不能随意就自作主张去插手别人的人生,还拿出一副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有理有据、咄咄逼人的样子。自己的人生就算管理的再好,也没有资格插手别人的人生。
这个世界如此之大,一定有很多像他一样受限于自己的潜能而无法找到解决之道的人。孟岚觉得与其投注于同情的感情在他们身上,还不如大方的承认那些人就是弱者。
有物品需要收纳,如果容器不够大,你是换一个合适的容器呢,还是将放不下的物品扔掉呢?如果物品重要,我想就不会被扔掉。被扔掉或是换掉的,可能会是容器吧。谁也不想当那个被换掉的容器。
同理,无法一肩挑起自己能力的人,何以与强大的能力为伍?无法容纳强大潜力和能量的个体,有什么资格作为其载体而被选中?
事实上,并不是有资格才能被选中。有资格的没被选中、没资格的被选中,这是一种矛盾性的苦痛。
很多时候,选择是一种随机□□件,是概率□□件,一个人没有办法在其具有主观能动性后、重新让时光倒流,倒退到他出生前或刚刚出生之时,再对着其婴儿的身体进行选择:赋予或者剥夺其所拥有的能力。
这好比你生下来已经是男人,你不能够说一句:“变”,身体就自动变为女人。当初生下来或者后天借由某种原因而具有潜能的人,也不是可以随便说一句,“我不要了”,就能够将这种能力像脱衣服一样甩掉。
通过这种比喻,我们轻松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种能力的作用机理不在表皮,不在表面,也就是说在更深层次的东西上产生作用。剥离它们不是很容易,就像掌握和控制它们也不易一样。
被选中有时候只是概率,并不是什么天降大任,没有必要唯心的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慨叹他们命运的艰涩还不如直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想要拥有异族的能力,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他那样的感受呢?”
孟岚在心里曾经反复的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自己没有陷入那样的境地。
“为什么我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表里不一呢?”
孟岚在心里曾经怀疑过,他阅人无数的“感应”,明确地判断孟岚是一个不会违背自己内心的人,也不是一个会随意评价别人的人。
孟岚在想,“他还是嫩了些”。看来特异功能之间也要分为强弱,也是有比拼的。如果认为只要具有能力就可以探究别人的潜力究竟是哪种情况,那么就错了。
举个例子来说,通俗一点的法则,拿法术来说,能力差的人所施的术很容易就会被能力高的人破解,所以能力低的人无法探究到能力高的人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如果觉得这个例子还不够通俗,那么就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智商,智商低的人无法理解智商高的人的计谋,即使智商高的人将计谋的产生过程一字不差说给他听,也未见得能够恍然大悟,很有可能最好的结果就是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