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好好的——日月黄
时间:2022-08-19 06:26:52

  后来到了小女儿这里,他彻底恼怒了,两个的数量对他来说已是勉勉强强的可以接受,再来一个实在是多余的可恶,所以他对小女儿的出生没有半点儿期待,知道后还特意写信让把这胎打掉,可老娘老婆都不听他的,隔着几千里地,他也没法管,于是,这个小女儿就在她父亲的百般厌恶嫌弃下降生了,一降生就毫无意外地迎来了奶奶和爸爸双重的讨厌,奶奶嫌她不是男孩,并因为她“霸占”了其他孙子的宝贵名额,由衷地憎恶她,爸爸则怪她多余,觉得她不该出生,所以总是看她哪都不顺眼,这娘俩看她,都戴了一副厚厚的有色眼镜,把她看得一无是处,尤其是奶奶,更恨不得她从这世上消失,好为她不能出生的男孙报仇,就算不消失,那也不能让她日子好过,她在老家生活时,奶奶就总会没事找事地骂她吓唬她,等她远离后,那也没关系,她早就对宝贝孙子潜移默化地传授了一套厌孙女心经,让孙子对这个妹妹也没什么好感,搞得哥哥看妹妹也跟看仇人一样,这样一来,即使是儿媳妇一家远在千里之外,也能保证自己痛恨的孙女绝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而且,为了让这种厌恶憎恨心理不会因远离,没了时常的耳提面命渐渐消失以致加强这种心理,在儿子一家时隔多年回来探亲时,借着这个不可多得的宝贵机会,她又对孙子巩固了一番,当然是在背地里的,通过与孙子的交谈打探,她很满意自己从前多年的说教,虽然她没有跟去,可孙子对他妈和妹妹的感情很淡,尤其是对妹妹,特别冷漠,内心很烦她们,日常的生活中,顶撞欺压是常态,知道这些后奶奶甚感欣慰,她想要的成果终究还是保住了,而且,非但没有因为远走他乡而逐渐弱化甚至消失,甚至比没去之前还让她开心。孙子就是聪明啊,人也大了,懂事了。老女人感慨着,起了再接再厉之心,又找些机会加深了一下这种不好的印象,好让孙子在欺压孙女顶撞儿媳妇方面继续努力。这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从老家回去后不久的一天,齐遇妈在给齐遇洗头时,从外面回到家的哥哥一见,马上找出一把扇子,对着齐遇的头使劲扇了起来,那时天还是冷的,毕竟寒假刚过没几天,湿淋淋的头被那冷风一吹,让齐遇感觉不太舒服,她叫了起来,妈妈也开始责备儿子,质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哥哥冷冷地回答,“奶奶说了,没有她的时候你对我可好了,有了她你眼里就只有她,没有我和姐姐,小时候你做了炸面果子只给她吃不给我吃,我讨厌她,我恨她!”
  那一刻,齐遇妈对婆婆的痛恨之情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真是阴魂不散呀,气得开始对婆婆隔空大骂,又怪儿子不该信他奶奶的鬼话,然而这些并没什么用,婆婆远在千里之外,再难听的话,也伤不到她半点,怕是她知道了只会高兴得直哆嗦。而儿子呢,这样的话语显然只会对正处于逆反旺盛期的他起到反作用,他压根不愿相信,不肯相信。他只会在奶奶的教唆下,把自己在这个家里自以为感受到的种种委屈不甘都怪到齐遇头上,如果齐遇不出生,那家里只有他和姐姐得有多好?爸爸对自己也会比现在好很多,爸爸是因为讨厌齐遇,才没了心情对自己好的,奶奶都说了,爸爸之所以没当上更高的官全是因为齐遇,单位上就他仨孩子,这违背了计划生育,直接影响了爸爸的仕途,那如果爸爸能升职当的官大点,自己的日子也会更好过呀。更别说妈了,当妈的都是最疼爱那个最小的孩子,如果没有齐遇,自己就是最小的,又是男孩,那爸妈不得对自己最好啊。可是,所以,反正一切都是齐遇的错,看她高兴心里就不舒服。
  然而,面对这样暗涛汹涌的一团乱,齐遇爸却浑然不觉,其实只要他稍微仔细一点观察,就能感觉到,可惜他在这方面一向粗心得吓人,或者说,因为打心眼里不喜欢,自然没工夫没闲情去留意,做细致耐心的观察,也就导致这样的局面只能顺其自然地发展,越发展越恶劣,而他自己却能沉浸在自己设想的美好当中,全然不察还沾沾自喜。他压根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本不拿孩子间争吵打架当回事,只觉得学习好就万事大吉了,其他根本不是事。因此,他只为儿子的绝顶聪明得意得不行飘飘然起来,对儿子偶尔还欺负妹妹的事不以为然,孩子嘛,打个架拌个嘴不是很正常吗?长大了还会打吗?自然不会了,所以现在管也没用,等他们大了自然就好了。非要操心的话,只操心学习就是,所以那天老师走后,见儿子进了家门,这个父亲只是轻描淡写地跟儿子说了老师家访的事,并脱口而出让他以后上课少看闲书,多用用功。他说得那么心不在焉毫不在意,甚至一脸的开怀,把得意都挂在脸上,儿子听了看了也就一目了然,把爸爸的话当了耳旁风,只是应付公事般答应了一声,爷俩的态度都相当敷衍。
  对于齐遇考上重点中的重点这件事,当爸的自然也是高兴的,眼见仨孩子在学业方面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还尽给自己长脸,怎么能不乐呢?想想吧,自己除了做三顿饭,当然,做的饭菜那也只能用敷衍了事来形容,只管饱不管好,因为他为人极将就,认为把时间精力用在饮食上实在是浪费之举,因此烧的饭菜,用儿子的话来形容就是,做的只是猪食,管够管饱而已,至于色香味,那是绝没有的,他的厨艺水平,很久以来仍停留在最低级阶段,把饭菜做熟上而已。因此,身为一个父亲,既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也不用花半点心思在饮食上,还用不着陪孩子带孩子出去玩,说起来实在是省心省力得很,这也让他慢慢觉得有仨孩子好像也没什么负担,放眼一看,竟比周围那些养一个两个孩子的同事邻居朋友们要轻松省劲许多,关键还省钱。你看那些做家长的,做个鱼还要那么多花样,来个花刀,先炸再炖,或者又煎又蒸的,最后出锅居然还要撒上什么葱花香菜,倒上香油,还要摆个造型啥的,甚至连盘子都是买的专门盛鱼用的,实在太啰嗦,哪像他这样直接丢进锅加水放盐煮煮省力省事省火?至于味道,讲究那么多干嘛?再说了,反正是肉,只要是肉,白水煮了加点盐味道就不会差!
  他们还给孩子买这买那,衣服鞋子每年都要买几回,零食也要天天买,每学期还要买新文具,你说这犯得着吗?还有玩具,能放满几箱子,那么多,玩什么的是呀,多浪费钱哪?还占地方!哪像他,仨孩子小时的玩具统共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一套积木,当然是最简易的那种,一个真正用边角料碎布自制的娃娃,真正意义上的“布”娃娃,一个皮球,自己扎的毽子,两个乒乓球拍和几个乒乓球(照墙上打就是了),这就是仨孩子全部的玩具家当了,这里面自己掏钱买的只有积木,想想这得省多少!而这些玩具,几乎天天都被孩子们把玩,一玩就是好几年,利用价值实在太高,这才是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那些有太多玩具的孩子,他们的玩具哪有这么高的使用率,基本不都当了摆设甚至压了箱底?那些邻居同事还陪孩子玩,切,有那闲工夫,不如躺床上睡觉,抽抽烟发会呆也比陪孩子玩强,你看,自己就用不着陪他们玩,那多耽误工夫,孩子嘛,野生野长才对,才锻炼人。
  这样一盘算,齐遇爸觉得自己挺明智,别看自己养着大院里最多的孩子,可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却还不及那些独生子女的一半,不,怕是连三分之一都赶不上,因为有些同事每个周末还要送孩子去少年宫学什么乐器舞蹈画画书法什么的,那毛笔宣纸舞蹈鞋小提琴什么的,还有车费,就又是一笔开支,想想都觉得不值,可他们还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有啥好培养的?纯粹是有钱烧的。再说了,你孩子该有出息不用培养自然也会有,他天生是个窝囊废你花再多钱培养也白搭。还有,就算他画得好写得好弹得好跳得好,那又有什么用?对工作一点帮助也没有嘛,充其量就是个业余爱好,那不就是白糟塌钱嘛。咳,那些人家养孩子,哪有自己养得这样省心省力省钱?而且效果还不错,你看,我自己没有付出多少,两个大孩子就都考上了重点中学,那些花费父母很多财力精力的小孩,不是多数都没有考上重点只进了普通学校吗?看,现在最小的女儿居然还考上了本市最有名的中学,听说进了这所学校,只要不出意外,几年后基本都能上本科,上重点大学的不少,全国知名大学的也有好些,这样看来,自己更不用操心了。这样想想就高兴,养孩子真是太省劲了,也更加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那就是,孩子出息与否,关键在他个人,不在父母,教得曲子唱不得,他如果天生聪明学习不费力也自觉知道学习,那父母不用管他也能有好成绩将来有好工作,他要是个笨蛋不爱学,那你再操心劳神,再怎么管,也是白费力气。有的人,自己窝囊废还怪父母没教好自己?这怎么能怪父母呢?环境是改变人,可外因再怎样,关键也在内因,外因要靠内因才能起作用,哲学书上就是这么讲的,哼,那些人那么说只不过是推卸责任,也怪不得窝囊。
  高兴之余,他还是觉得这个女儿虽然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可其实脑瓜还是不如儿子聪明,毕竟她上课总是认真听,回家后复习预习也都认真去做,有时还翻他哥姐用过的旧课本,还看不少闲书,就他偶尔的观察,那闲书的范围比儿子读的还要广些,五花八门讲什么的都有。
  齐遇在这方面其实是有自己的规划的,既然父母在这方面都不太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懂,当然,就算重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引导,那就得自己为自己负责。齐遇在学习方面有一个好规划,就是课文下总会有些注释,比如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这个名词的出处之类,那都是一本一本的书啊,齐遇的规划就是把这些书尽量集齐,买不到就去租书的地方找,她喜欢这样为自己找活儿,让自己的脑子不闲着,长此以往,就比很多同龄人读了更多书,内容繁杂广博。因为家人都不怎么跟她交流沟通,当然他们大多时候也说不到一起,也就养成了她另一个习惯,喜欢独处,自己思考分析,有了心得,又让自己写到本上,因为她发现,这样做有个好处,只是简单地思考,得出来的东西总是少而浅,可一旦落到笔端,那情况就变了,往往越写越多,越写越深,常常会得出更深刻的东西。她觉得,那笔就如钓竿,笔尖就像鱼钩,实打实地写了,就像将钓竿抛到水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空想当然也能想出点东西来,可是太过浅薄,拿起笔来,不只能把自己的思想落到纸上,还能勾出更多出奇不意的想法,心手相边,通过笔端,手可以从心中抓出更多有意思的内容,有时写着写着就会生出新的灵感新的观点,可以说是意外之喜。而那些新想法如果不及时写下来,当真会立刻烟消云散,任自己怎么绞尽脑汁也抓不回来,彻底记不起来了,那时再懊悔自责也无用,齐遇尝够了奇妙灵感转瞬即逝再也追不回来的苦恼,也就痛定思痛养成一有想法便记录在案的习惯。
  小学最后的这个暑假,齐遇过得可以说很是惬意、丰富又充实,读闲书,提前看一下初中的课程,晚上看场电影,当然,现在她再也不用担心电影收费的情况了,需要买票入内时,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想进不能进,只能在影院门前心焦气躁地徘徊,等到半场时才能进入看个半拉,甚至电影完结了也不会有机会入内。除了这些活动,有时她也会和朋友相约外出去玩,她的玩有一部分也是有规划的,并不是随心所欲,光去某个有名的景点看风景或去游乐场单纯地吃喝玩乐,她还颇有目的地去图书馆、博物馆、某个古人的陵园旧居之类的去逛逛,而这后者,多数情况下是她独自前往,因为少有同龄人愿意主动去博物馆陵园旧居之类的地方。而去了这样的地方,她往往因为看到的物件陷入遐想,又或因为某样东西的触碰,再对某样新事物产生兴趣,于是,去图书馆的次数也更频繁,呆的时间也更长,看的书也更多,了解的知识也更广。
  此外,她也热爱运动,除了和小伙伴玩些跳方格、丢沙包、踢毽子之类的小游戏,隔段时间她还和朋友去游泳,常常在水里一呆就是几小时,游得有些乐不思蜀。游泳是个比较费钱的运动,再加上买书逛博物馆之类,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可现在的齐遇完全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她已然是个小富婆,寒假回了趟老家,收获了不少压岁钱,临走前爷爷还又悄悄把她叫到身边,单独又给了她丰厚的一笔,单就这一项,就有了近千元的收入,再加上妈妈因为心疼她打小遭嫌弃,以前就立下誓言,将来若有钱,一定要让这倒霉的小女儿想买啥就能买啥,因此平常给的零用钱就不少,而回了趟老家,齐遇妈又受了恶婆婆的刺激,回来后便立马把给齐遇的零用提高了,这样就直接导致齐遇的口袋里很宽裕,简直吃喝不愁玩乐无忧,过上了优哉游哉的逍遥日子。而对于妈妈提高自己零用钱的额度,齐遇只想到一个词,因祸得福,唉,这个奶奶对自己不好看来也不是全然都是坏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中藏祸,祸中包福,福祸可以转换,难以预料,谁又能说得准,到手的福就一定也一直会是福?
 
 
第20章 新生活,新老师
  重点中学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毕竟是优中选优的生源,来到这儿,大多数同学都经受了一番小小的心理打击,从前,他们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可突然之间,名次一下子落后了,至少,大多数人不再是第一第二了,不过,好在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不错的,何况还有懂心理的老师及时引导,很多人也就在短时间内接受了这个现实。道理大家都明白,第一在哪所学校都只有一个,尖子在哪也就寥寥的那么几个,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无论走到哪,都想当第一,都能当第一,这不现实,也没必要,非要坚持,那就是强迫症了。想继续当还当得容易,也有捷径,去普通,非重点,很轻松就能当鸡头,可这,除了证明自己的虚荣无力争强好胜还能证明什么呢?大家都想做勤奋上进的好学生,努力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拿第一,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成就、幸福,找到继续向上的动力,发现自己的潜力所在,给未来找到努力的方向,以便在日后所从事的工作中继续收获快乐成就与幸福,拥有持续不断的前进的动力,这才是主要的。
  至于第一,那只是锦上添花,若为了保第一就患得患失焦虑忧愁担惊受怕,那实在是本末倒置,压根从头上起就没明白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好比种花,你用心努力,更多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夸赞,赞你的花好看,赞你有能力,还是仅仅因为自己喜欢种花赏花?何况,过去的第一往往都不再是第一,既然大家都如此,那还计较个啥呢,心理平衡了,也就更不在乎了。
  齐遇的名次也有了下滑,可她并不在意,强中自有强中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没什么好说的,凭什么你从前是第一,就要永远是第一?走哪儿都得是第一?这不公平,也违反了自然规律。胜败乃兵家常事,有上有下浮浮沉沉才是正常,因此,对于名次的下降,她没有多少不适应,甚至还有点庆幸,要总是第一,那不也是给自己制造压力嘛,时间长了怕是有高处不胜寒的不良感觉,而前方出现了强大的竞争者,反倒让她产生了努力拼搏一较高下的念头,顺便看看自己到底还有多大潜力。
  对于新老师是否喜欢自己,重视自己,她也并不那么在意,她早想通了,被不被人喜欢重视,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自身是有多么优秀,因为喜欢,往往是个人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念,过于看重是不是被人喜欢,反倒有损于自身发展。因为奶奶,因为小学时的第一个班主任,她早就想明白,也不指望仅仅通过好成绩就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那不现实,玫瑰花还有人讨厌,嫌刺儿多呢。就算是人民币,也有人并不希望拥有的越多越好,而是够用就好,太多了,有时幸福的感觉还不会那么明显。就像她很小的时候,总会眼热周围同学的好生活,她们每天中午的饭菜,都是香喷喷的白米饭,配的菜也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香煎鱼,都是齐遇在家里从没吃过见过的。夏天,他们又天天都有钱买棒冰,有同学还一手一根左右开弓地吃。那时她多羡慕这些同学呀,总暗暗幻想哪天自己也能这样,那得多快活。可后来日子好过了,当她切切实实过上了顿顿有鱼有肉,有宽裕的零花钱可以随便买那些过去她想拥有却不得的东西时,却意外地发现,很快自己对它们就再也产生不了稀罕眼馋的念头了,那种幻想中的快乐感也并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她想象中的浓厚而持久,总之,当她拥有那样的生活时,她并不像想象里的那样天天快乐得发狂,做梦都要笑醒。也是,人站到了高台上,目光自然更加高远,需求也提高了,高台上的那些,注定了只会渐渐不再能满足她,更能满足她的,是目光能追随到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在低层时是看不到也想不到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