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宇文修多罗今日准备做的新品,则是蟹粉小笼包。因着前两日就想着此事了,所以皮冻是已经备下了的,只见她将猪肉搅成肉茸,撒上各类调料搅拌,再将皮冻放进去,肉馅便做好了。
珊瑚已经在旁边处理好了螃蟹,默契地递给她,看着她将其炒成金黄蟹粉,再将蟹粉拌在肉馅里,她做着馅,另一个厨娘也擀好了面皮,珊瑚和宇文修多罗一起,将蟹粉馅包进了皮里,手指一捏,就捏出了褶,包着收了口,这才放入笼中蒸着。
直到一刻钟后,蟹粉小笼包被蒸好,一阵阵香味就飘了出来,宇文修多罗将其拿出来,趁着热,咬开了皮,就见到其中金黄的汤汁流了出来,猪肉馅本来就已经够香了,再添着蟹粉的鲜味,绽放在舌尖上,吃起来满口留香。
所以这么一出锅,蟹粉小笼包立刻大卖,只听其中一人大赞道:“这蟹粉小笼包虽与灌汤包有些相似,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味!”
宇文修多罗笑了起来:啧,和灌汤包捆绑cp了。
另一人接道:“是啊,以蟹入馔,很是应景,店主人好心思!”
甚至还有人为这蟹粉小笼包吟起了诗句。大唐是一个好诗的风雅时代,宇文修多罗甚至还在店里开辟了一块墙,专门将那些夸吃食的诗句题上去,几乎都成了网红打卡处。
这厢的宇文修多罗在碗记里自在地数着钱,太极宫内的朝堂之上,李治也是大获全胜。
虽说长孙无忌等人极力反对,但是有一样东西,便是他们也无可奈何的——军权。
前些日子一直缄默不言的李勣,终于在今日出声了,在大殿之内,对李治道:“皇后乃是圣人之妻,所以废立皇后乃圣人家事,何须问外人。”
原本保持中立的李勣,也在高阳公主之事后倒向了李治。
大唐的军方代表向着李治,李治顿时满意,与此同时,武则天提拔上来的亲信李义府走上前,对李治道:“圣人,某附议李司空之言。此乃圣人自己的事情,外臣本就不该置喙。”
自上次安定公主一事,废后不成之后,武则天就明白,她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为笼络提拔朝中所有的寒门官员,让他们形成一股势力,能够支持她与关陇门阀分庭抗礼。二为中书省和门下省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与李治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上来,成为门下省官员。因着所有圣旨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布,李治的旨意,就可以顺利发出。
李福此时也代表了宗室,手持象牙朝笏,站了出来,对长孙无忌等人道:“若是先帝在世,想要废立皇后,诸位臣公可会如此劝阻,目无圣人?”
因着上次高阳公主案,长孙无忌排除异己,大兴牵连宗室,让诸多宗室之人唇亡齿寒,也不满他专权。李福说出这话时,也有几位宗室亲王郡王出声附和。
如此一来,军权,宗室和重臣皆支持,齐刷刷地跪了一地,李治当庭下诏书,废王皇后为庶人,其族人流放岭南,再立武昭仪为新后。
————————————————
下朝了之后,诸人皆离去,李福却是留了下来,与李治漫步在千步廊之上。
他一袭紫色官服,系着金鱼符,依旧身姿挺拔,萧萧肃肃,更多了些威严。他一面走着,一面对李治道:“恭喜九兄,心愿得偿。”
李治的面上也带了笑意,对李福道:“此次十三弟着实出力颇多,我已决定为你加官进爵。”
此次废王立武,对于长孙无忌来说,便是极大的打击了,离他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的日子,也不远了。所以此次,不管王皇后是不是真的行巫蛊,他都会以此为借口,对关陇世族发难。
谁知他话音刚落,李福却推辞了:“为九兄分忧乃是分内之事,弟不求加官进爵,只望卸下右卫将军一职,携眷前往封地。”
作者有话说:
天凉了,王家该破产了。
大结局倒计时了!废王立武这一段为了剧情发展,时间可能会与历史有些出入,再加一些虚构,勿究~
第91章 麻婆豆腐香
千步廊下种着一棵桂树, 此时秋风瑟瑟,天有些凉,金桂却依然香飘十里。绿云剪叶, 低护黄金屑①。
一阵风拂过,几片桂花瓣簌簌落在了李福的肩上,看着李福满面坚定的模样, 李治终是叹了一口气,将原先想阻止的话都收了回去, 颔首道:“罢了,既然如此, 就随你罢。”
他想了片刻, 又拍了拍李福的肩, 对他道:“只是先前你的封地秦州地处陇右, 太过偏远。此次,你便去梁州罢。”
梁州地处川蜀, 离长安很近, 只是从来都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地地势险要, 俨然成了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小王国。李治这是信任他,也不舍他离得太远,才会将蜀地封给他。
李福闻言, 似是没想到李治会答应得如此爽快,愣了一瞬, 这才郑重作揖行礼:“多谢九兄。”
李治的兄弟中, 除了李福和尚且年少的李明, 剩下的人都出藩就封, 想到李福也即将远去,李治的心下也无可避免地有些感伤。
而李福亦是不舍,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只是想到宇文修多罗逍遥于山水间的梦想,以及远离朝中一切,他便觉得去梁州很是值当。
只见他郑重真诚地对李治道:“即使不在一处,弟也会想念九兄。”
待到李福离开太极宫,去到西市碗记食铺时,就见到了宇文修多罗正与阿杉她们说笑着,她一袭海棠红的胡服,依旧眉眼弯弯,格外灵动。
见到他的身影,宇文修多罗笑得更加娇俏灿烂:“十三郎来了。”说着,又拿过一碟蟹粉小笼包,牵着他去了一旁,“进宫这么久,你肯定饿了,来,尝尝这个蟹粉小笼包,里面的汤汁可香了。”
谁知李福却是正色对她道:“阿婉,今日下朝,我已向九兄请辞,离开长安。九兄也应允此事,并封了梁州给我们。”
听到这话,宇文修多罗也是愣了片刻,回过神,这才向他确认:“十三郎,你说的是真的?”
看着她不可置信的模样,李福有些好笑,刮了刮她的鼻子,语气仿若春山细雨:“自然是真的,这下可欢喜?”
宇文修多罗自然是喜上眉梢,欢呼雀跃,抓住他的手:“自然欢喜,以后我们就可以独居一隅,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地生活了。”
一时间,二人俱是笑得眉眼弯弯,无比默契。
只是看着周遭人来人往,座无虚席的碗记食铺,宇文修多罗又开始发愁了。她走是容易,但是在了离开前,总得将这些事情都安排好。
所以今日,她先是让李福身边的秦默回王府取了契书来,下午又提早关店,与珊瑚和阿杉她们坐在一起,李福亦在一旁。
见到宇文修多罗皱着眉,阿杉最先坐不住了,快人快语地问道:“王妃可是有为难事?”
李福握住了她的手,无声地鼓励她,宇文修多罗这就开口了:“大王与我即将前往梁州封地,此后便不能常住长安了。”
听到这话,众人自然是一惊,旁人还镇定些,阿杉却是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王妃这是要离开我们了?”
见这孩子这么激动,宇文修多罗忙安慰道:“你先别哭,听我说完。”
她说罢,就将那个梨花木匣子打开,其中正是她们每个人的身契,其中除了阿杉的,其余皆是她从宇文府出嫁时,寿光县主交给她的。
宇文修多罗将这些都还给了她们:“借着此次离京的机会,我也好将这些都还给你们,以后你们便都是自由身了。也借着此次机会,你们若想留在长安也好,去别的地方也罢,都随你们。”
谁知她刚说完,墨竹就率先开口了:“王妃,我要跟着你走。”
她想到了七夕宫宴上,王四娘对她发难,是宇文修多罗毅然挺身而出。其他人也都想到了昔日与宇文修多罗欢笑热闹,一同游玩的场景,她们一齐对宇文修多罗道:“王妃,我们也要跟着你去梁州。”
其实宇文修多罗也挺舍不得她们的,此时惊喜地拉着她们的手,与她们相视一笑:“好,以后我们一同游山玩水,吃吃喝喝。”
看着她说话的模样,倒颇有些有钱女纨绔的样子,墨竹几人皆笑了起来。
不过珊瑚她们都要跟着她走了,这间食铺自然是不会再开了。思及此,宇文修多罗颇为不舍地看了四周一眼。不过她的心大,想到之后能够自在逍遥一方,每天吃吃喝喝,远离纷扰,心情又豁然开朗了起来。
自然了,这还不算完,除了食铺一事,就是看杨太妃与寿光县主二人是否与他们同行。
虽说王妃随夫远行是没有带娘家之人的惯例,但是李福知道,宇文修多罗一定会舍不得寿光县主,就亲自带着宇文修多罗回府,请寿光县主与他们一同离去。
寿光县主很是不舍宇文修多罗,却碍着此事没有先例,颇为踌躇。最终却抵不过宇文修多罗撒娇,李福坚定的劝说。还是点头了。
毕竟宇文修多罗是她此生唯一的牵挂了。
只是二人入宫去见杨太妃时,杨太妃所说的话却出乎二人意料。
宇文修多罗仍记得那一日,杨太妃恬淡地笑着,对他们说:“能走是福,远远地走罢。不过我在这太极宫里已经住了几十年,又有韦太妃她们相伴,早已惯了,实在不想奔波远行,何况去了也是孤单的。”
说罢,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道:“且我留在宫里,若长安真有变故,总是知晓得快些,也能及时与你们传信。”想到宫中的其他几位老姐妹,又叹道,“其实韦太妃她们都是一样的。”
听到这话,李福不舍,却又只得拜别杨太妃。
就这样,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后,就要准备远行,整个赵王府登时就忙碌了起来。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长安城郊的灞桥驿站,是别离之所,唐人多在此送别亲友,折柳相赠。如今已是深秋,柳枝已然变黄。
此时,李福穿着紫色圆领官袍,笔挺地站在那里,依旧是那般长身玉立,挺拔如松。而宇文修多罗也是按品阶大妆,一身繁复的绯色大袖连裳,发髻上戴着各式花钗,与他并肩而立,心里盘算着,等离了长安城就将这一身麻烦的行头换掉。
李治和武皇后今日也带着一众文武官员前来,亲自送别他。只见李治亲自折了一支柳枝,递给了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去山高水远,十三弟一路要保重。”
李福接过了柳枝,道了声“多谢九兄”,而李治也不忘殷殷叮嘱:“此去梁州,你身为都督,总揽军政民生,务必要治理好一方。”
李福作揖,郑重地道:“请九兄放心,弟此去必不辜负九兄信任。”
新城公主的泪却早已落了下来,抓着宇文修多罗的手不肯放,声音中满是哭腔,一肚子的话都只成了一句:“十三嫂,我舍不得你。”
宇文修多罗强忍着眼中的泪意,紧紧地抱住了她,又用帕子擦了擦她的泪:“明嫣,我也舍不得你。日后,我们一定要时常通书信。”
新城公主重重地点了点头,对她道:“虽说在外亲王无诏不得回京,但日后我定寻机会去梁州看你。”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过了半个时辰的光景,李福就翻身上马,宇文修多罗与寿光县主也坐在车舆之内,随着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车队就向前驶去......
宇文修多罗揭开帘子,就看到远处站着的新城公主不住地跟她挥着帕子。
她同样不舍,挥着手中的绢帕与新城公主告别,低声道一句“保重”。
——————————————————————
梁州山明水秀,风景如画。宇文修多罗就这样看了一路,再吃吃喝喝,好不惬意。其实长安与梁州相距并不远,就算一路仆从护卫众多,行得慢些,不过十日也就到了。
众所周知,宇文修多罗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她在梁州刚一安顿下来,就决定再开一家碗记,不过这次她做大了,不是做食铺,而是直接开了酒楼。
碗记食铺在长安是网红饭店,长日座无虚席,经营所得的利润十分丰厚,银钱不少,在梁州盘下一间酒楼是绰绰有余的。
唐时虽然酒业文化繁荣,很是挣钱,却也是有风险的。一旦粮食短缺,经济紧张,就要禁酒,将粮食都节省下来。不过宇文修多罗却深知,她所处的时代,肯定是盛世太平,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酒楼足足有两层高,红瓦白墙,飞檐献献,还有一面青帜上书“碗记酒楼”。酒楼里面装修得清新雅致,以时令植物插瓶装饰,墙上有初唐大家虞世南的字画,还有王勃那日题的诗句,引得许多人慕名而来。
除此之外,又在墙边摆了一排长长的竹制食案和胡床,与店内整体的清雅之风很是相称。在此时的大唐,高脚凳还没有流行起来,但宇文修多罗总觉得这样更舒服,就画了高脚桌椅的图,让工匠打造出来,摆放在二楼。
此时的酒楼内,宾客盈门,座无虚席,除却先前碗记流行的灌汤包,狮子头,烧麦等物,就是她推出的川菜系列了,只见许多人面前的案几上都摆着水煮肉片,回锅肉,水煮鱼,麻婆豆腐等。
近日来李福的全副精力都在治理梁州上,吃饭也没有原先多了。宇文修多罗就在想,麻辣的川菜总是最开胃下饭的,所以今日,她就在酒楼厨房内,亲自做一道麻婆豆腐。
就见她将洁白的豆腐整齐地切成块,在水中焯了焯去豆腥味。又在锅中烧油,炒了肉末,紧接着,她又将混着豆豉的豆瓣酱放入锅中,炒出红油的同时,也放葱姜蒜进去炒香。这还是她自制的豆瓣酱,将其中的红辣椒换成了茱萸。茱萸也是红色,做出来以后的颜色,倒是与后世相似。
再接着,她又将豆腐块放入锅中,加水进去,咕嘟咕嘟地煮着,红艳艳的煞是好看。待到煮开后,又放肉末,清酱,胡椒粉进去。她倒入水淀粉后,就看着汤汁煮得更加粘稠,又淋上茱萸油和花椒油,刺啦一声,麻辣香就出来了。
宇文修多罗闻着这般麻辣鲜香的味道,就想到了《水浒传》里有一道“麻辣豆腐”,故事里的北宋时代也没有辣椒,应当也是用茱萸花椒做成,她想,自己与其也算是异曲同工。
待到她带着麻婆豆腐和稻米饭走进雅间之中,就见李福已经坐在了那里,手中却还拿着一本《水经》看着,听到她走进来的声音,才从书中抬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