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晋江首发
红颜成枯骨, 枯骨化粉末。
日落时分,火苗舔尽,熄灭。
小叶子跪在地上, 将她阿娘捧入一个小小的白罐中。
那是一个甜白釉暗刻龙纹罐, 白如凝脂,洁似积雪,壁面细腻剔透,亮白可以照出人的影子。
这一刻, 便投出不远处男人寸寸紧握的拳头,点点嗜血猩红的双眸。
木棺,热油, 柴火, 罐子,生辰礼……
原是那么久之前就算好,备下的。
阿照,从来没有这样深的算计。
她的爱恨和来去都是那样直白而率真, 断不是这个样子的。
“陛下,我们回去吧。”小公主抱着白罐走来,扬起满足的笑靥。
七岁了, 除了眉间那点朱砂, 她身上属于母亲的影子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都是另外一个人的模样。
瑞凤眼中若有若无的计谋。
嘴角常日勾着淡淡的却始终盈不到眼底的笑意。
平和温甜的嗓音吐出如刀似剑的话语。
萧晏的目光从不远处的灰烬上缓缓收回,低头看小姑娘,看她怀中抱着的洁白罐子。
“走吧!”小姑娘拉着他的广大的袖角, 又是那甜糯惑人的声色。
萧晏自己也不知, 为何挪不动步子。
他只是死死盯着那个白罐, 一动不动。
“陛下, 今日是我生辰,您不给我庆生吗?”小姑娘抚着白罐,“您同阿娘一起为我庆生,好不好?”
萧晏还是沉默着,只是伸出双手去摸那个罐子。
小姑娘往后退了退,并不想给他触碰。
奈何力气没他大,他的手掌握在瓷罐上,力道大得似在无声说“给我”。
“这是我的。”她出声,提醒他。
又絮絮道,“这白罐是我精心挑选,又白又滑,最配阿娘……以后我就可以抱着阿娘睡,谁也不能碰她……”
这是我的。
只这一句话,萧晏觉得她说得特别对。
是我的。
他又施了分力,孩子又退一步。
前二十七年诸人皆顺捧的皇子生涯,后六年一锤定音无人敢违拗的至尊岁月,前后三十三年,萧晏至今全部的人生,除了被他后来清算改了国号的君父,还未曾有人这般忤逆他,同他说一个“不”字。
许是帝王之心压过了血脉亲情。
许是压抑多年的情绪在这一刻崩出一道裂缝。
他没有控制住自己,扬手扇了她一巴掌。
已是暮色四起的原野上,夜风拂来,也没能吹散巴掌声的生脆。
那个孩子跌下去,翻滚了半个身体,也没舍得松开怀里的罐子。
她白皙的面庞很快现出清晰的五指印,仿若容颜破碎。
但她手中的白罐却连灰尘都没有占到一粒,完好无损。
没破。
她笑着摸了摸罐子,松出一口气。
举目四望,旷野之中她看见那樽白日里从陵寝搬出的冰棺,只嫌恶地擦了把脸,然后朝那处奔去。
萧晏还在那声巴掌声中不曾回神。
或者说那一记清脆声响让他捡回两分清明神思。
他,居然打了小叶子。
但无论是清醒还是疯癫,他发凉又发颤的五指仿佛凝固了通向心脏的血液,整个人迟钝而木讷。
直到一个小小的身影从他眼前略过,直到曾经冰封叶照的棺椁发出沉闷的声响,冰棺一角鲜血四溅,他才完全反应过来。
*
小叶子再睁眼,已是建安三年的新春。
她昏迷了大半年,醒来时身体又如当年在沧州城中一样干瘪枯瘦。但好在医官救治及时,没有伤到脑子,不曾忘记往昔的一切。
她定了定神,想起无数个昏昏沉沉的日子中,抱过的东西。
伸手往枕侧摸去。
在的,她露出一点笑意。
枕头里侧放着的是她撞棺之际仍不忘用衣衫裹住的骨灰罐,她翻过身,将它贴在面上。冰凉的触感告诉她,不是在睡梦中。
高兴。
却也遗憾。
到底不曾和母亲团聚。
榻畔响起细小的衣衫布帛的摩擦声,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小叶子抱着骨灰罐又蹭了会,感觉肩头有掌心小心翼翼地覆下,五指一点一点慢慢拢住她。仿若她一动一挣扎,那只手便不敢再触碰,会以最快的速度收回去。
于是,她半点没动,保持着这个姿势,直待他将自己握实。
待他颤着嗓音唤她。
唤了两声,屋中静默。
他顿了片刻,蜷起指头,有些无措地收回手,却是重新开口,“……对不起。”
话语落下,那只手重新伸过来,想要摸她面庞。
指印早就散了,她昏迷时总也被抚过无数次。
可是,这厢是清醒的,他在即将触上她面庞的间隙停留住,再不敢碰她。
苏合说,她受不了刺激。
若她不喜,且由着她,不要出现在她面前。
萧晏合了合眼,正欲离开。
不想,榻上的小姑娘慢慢翻过了身子,眸光一层层凝到他身上。
锁住他欲走的步伐。
四目相视中,她偏了偏视线,透过镂空蒙纱的窗户看外头场景。
夜色苍茫,幽幽泛红,大团大团的雪花落下来。
“冬天了?”许是摸了半晌瓷罐,纵是屋中烧着地龙,她还是忍不住往被衾中缩了缩。
萧晏愣了愣,确定她在同自己说话。
原以为她会和当年一般,沉默,不开口,封闭自己。
竟是都没有。
她就这般缩在被窝中,然后又往上拉过些被子。
伸手在外好一会,肩头是有些冷的。
见萧晏并不应她,她便也不再问,只低垂了眉眼。
须臾,又往外望去。
望了会,她低声道,“您、能给我喝点水吗?”
睡了太久,嗓音都是干涩的,唇瓣还起着皮。
萧晏终于回神,确定孩子在和他说话。
只频频颔首,起身给她倒水。
他伏在榻畔太久,腿脚发麻,又因心中欢喜,竟差点没站稳。
倒的水,一半洒在自己手上。
随侍的内侍监赶忙给他拭手。
他抢过帕子,胡乱擦过,只赶紧把水送她面前。
小叶子将他举止收尽眼底,扇羽般的浓睫覆下,抬眸又是一副乖顺模样。她就着他的臂弯将水饮尽。
“还要吗?”他几乎讨好地问。
小叶子摇摇头,只静静看他,又默默低眉。
萧晏放回杯盏,在榻旁重新坐下。看她没有不喜的样子,便稍稍松下口气。
想给她掖一掖被角,又怕她抗拒,遂将手搁在膝头干巴巴地搓着。
“新的一年了,今夜是上巳节。”萧晏看了眼外头,想起她方才的问话,终于寻出个话头来。
小叶子随他话,往外看了一会。
半晌,她收回目光,慢慢抬起惊鹿般的眸子,看萧晏。
萧晏心口缩了缩,他受不住她这样的眼神。
惊惧,惶恐,怯懦。
像极了多年前叶照跪在沧州城刺史府门口,求他的模样。
“我错了,以后不会任性了。”她的声音又低又细,竟是在向他道歉。
萧晏胸口起伏不定,根本接不上她的话。
她探出纤细的五指,抓住他一点袖角的边缘,咬着唇瓣继续道,“您、以后能不打我吗?阿娘也没有打过我。”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萧晏尤觉心头被压着块石头。
他没想到小姑娘想来是这副模样。
竟是这般无助,求他别打她。
他垂着眼睑看自己一双手,只觉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
小姑娘寻着眸光,撑起身来,“您是不是也想要这个?”
“那、给您吧。”她竟是将叶照的骨灰放到了萧晏手中,见他不接,还抓着他的手握上,“我以后不会惹您生气了。”
萧晏神思混乱,一点点触上那个白色的罐子,轻轻抚摸,慢慢握住。
案头高燃的烛火,映照在甜白釉罐壁,清晰映出女童带笑的面庞。
萧晏猛地清醒过来,只豁然起身,道,“她是你阿娘,理应陪着你。我、我同她萍水相逢,如何可以占着她?”
这是去岁四月里,小叶子说过的话。
到今天,他认了。
再不敢同她争。
小叶子便不再说话,搂着罐子躺下去。
至此之后的每一夜,她都抱着阿娘睡觉。
萧晏很怕她着了心魔,怕她会神志不清。
但是都没有。
一个月后,她能下榻。
早春二月,料峭时节,她披着厚厚的缎面斗篷坐在窗边读书,练字。写完了,便交给陪在一旁的萧晏。
她手下无力,握不住笔,却还是一日一张的地写着,认真又上进。
两个月后,她身子大好。
便开始走出寝殿,在院子里晒太阳、荡秋千。萧晏来的时候,她亦会起身向他行礼。宫中的规矩,天家的仪容,她秉持地很好。
又半年,她舒展了筋骨,恢复了精神气。
十一月底,跟着萧晏去骊山冬狩。整整两月,辞旧迎新,在骊山上又长大一岁。
她骑在马背上,射来野兔,麋鹿,棕狐。鹿和兔,她取了肥嫩的部位,生火烤炙,送去萧晏佐酒,狐狸剥了皮让司制给他做护膝。
建安四年,小叶子九岁。
诚如她一年前在床榻所言,再不任性,不惹萧晏生气。
甚至,从这年的春日开始,她将学业搬到了勤政殿。
萧晏早朝时,她便在偏殿暖阁给他做膳食。他下了朝回殿开加议会,她便在一旁完成功课。
散会,她将煮好的汤水奉给他,自己在旁边与他一道用下。
除了话少,沉静,萧晏寻不到不好的地方。
阳光洒下来,将隔案几对坐的两人身影并在一处,担得起岁月静好。
甚至,他觉得阿照若是泉下有知,大抵也能安心的。
只是深夜里,萧晏时不时去承乾殿看她,见她搂着骨灰梦靥,到底心有余悸。
甚至,不知从何时开始,她改了称呼,再不唤他陛下,只肯称殿下。
萧晏不是不爱听,实乃每一声从她口中唤出的“殿下”,都会将他拉回旧日时光。拉回到秦王府,和叶照在一起的时候。
他从未忘记过叶照,只是害怕孩子还在恨他。
他看着她认真书写的字,回想她分毫不差的礼仪,抚摸她送给他的护膝……
孩子也想对他好的。
怪只怪自己,当年那一巴掌,打退了她。
他安慰自己,时光漫长,只要他努力,还是有机会将她养得肆意活泼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年秋天,落了第一场白霜后。
小叶子改了胃口,当是吃腻了司膳处的点心,破天荒再次扯住了他全部的袖角,“殿下,能寻点旁的点心给我吗?”
她的眼睛亮的晃人,盛满秋日午后的细碎日光,模糊笑意。
萧晏很是高兴,她终于又开始主动开口。
有了一点撒娇的样子。
于是,宫外朱雀长街上的百年老字号“甘华斋”里的掌勺,被萧晏整个拎进了皇宫。
霜方糕,两色豆黄,水晶椰蓉,贵妃红……三个掌勺并着整个司膳处,轮番做了□□日,流水般给小公主试用。
小叶子趴在案桌上,自己尝一口,再喂一口萧晏。
眉间松开又皱起。
萧晏揉着她眉宇,“还不满意?那且等等,朕已经下了诏令,下月外邦进贡,且看看他们有何新鲜的吃食。”
小叶子拨下他的手,两只小手拢上一只大掌,摇头,“阿娘给我做过枣泥米糕,可惜吃不到了。”
被她细嫩十指揉搓的掌心,生出细汗。
萧晏深吸了口气,反手握住她,“可记得怎么做的?朕给你做。”
小叶子抬眸看他,笑着告诉他烹制的方法。
红枣风干,碾碎成瓣,和入米团中,上架蒸熟即可。
若有细糖,撒些更好。
听来容易,只是萧晏还是红了眼眶。
阿照给她做的,定然没有细糖。
细糖是稀罕物,寻常人家都是拿来作佐料的,平素根本舍不得用。
何论她们。
萧晏入了小厨房,让司膳备足了细糖。
想定要让女儿甜个够。
只是想归想,做归做。
大叶皇朝的皇帝陛下,撸起袖子却有些发憷。
他的一双手,尸山血海里握过长剑,楼台亭阁中绘过丹青,偏不曾在这阳春之水中泡过。
于是,第一回枣子去核不甚干净。
第二回水太多没有和好面。
第三回水太烫醒不出面。
第四回火太大没出锅先出了焦味。
……
小姑娘等得昏昏欲睡,趴在案桌上软绵绵合上眼。
他看见,擦干手,拣了自己的披风给她盖上,抱着送去寝殿,回头继续开灶再做。
从来聪慧的男人,但凡悟了技巧,剩下便是孰能生巧的事。
这年入冬之时,他做的枣泥米糕已是香糯软滑,入口即化。
不仅如此,他还学会了包饺子,做面片汤,熬粥炖小菜。
时光匆匆,他还能养她几年。
等她嫁了人,同桌用膳的机会就更少了。
建安五年,小叶子刚到十岁,萧晏便已经在想她婚嫁的事。
其实也不算早,按风俗,女子十三可定亲,到了十五便可出嫁了。然放眼整个大叶朝,他觉得无人能配上小叶子。
又是一年秋风催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