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云遮雾掩【完结】
时间:2022-10-21 18:26:03

  儿子都有十多岁了但断奶还没几天的毛头小子:“……”
  “老人家身体不好,说书累人,年纪大了怕是撑不了几天,还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吧。”
  “你……”
  “行了,”宣宁和起了稀泥:“吵什么啊,手底下见真章,一人三天,谁讲得好谁留下,不行的回去种地。”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都觉得对方非常碍事,但也没办法,匆匆告辞去准备了。
  宣宁至少需要两个说书先生——起码得农庄一个县城一个吧,但她偏不说,还暗搓搓专门空出时间来,去广场上听两人说书。
  不得不说,年轻人确实精力更好一些。宣宁给出材料的第二天,年轻一些的说书先生就来向她申请,要讲头三天的。宣宁当然同意,还提供了个简易喇叭,准备好了桌子醒木茶水,还传出消息,说今天下工后广场上有人说书。
  宣宁给的材料很简单,她试图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把各种可以用来装神弄鬼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写了下来,剧情全靠说书先生自己串起来。她的要求也只有一个,要让大家知道,这些都是人为的,和老天或者什么神半点关系都没有,更不需要他们入教或者花钱。
  于是,当天的幸福广场,变成了《走进X学》加国产恐怖片的拍摄片场。
  荒废已久的茅屋中为何频频传出惨叫?空荡荡的墓地时常传来脚步声?明明街上空无一人,为何门口留下了一个个血手印?
  哦,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你上你也行。
  年轻的说书人生怕自己把大家吓唬过头了,达不到宣宁说的要求,还费尽千辛万苦找来了一些东西,当场演示了一遍。
  宣宁:“……”
  虽然一惊一乍的,但起码态度不错,办事还是挺用心的。
  年轻说书人说了三天,就有许多人整整三天不怎么敢合眼,上厕所都得找个人看着。虽说后来都解释过了,都是误会,但胆子小的人还是觉得不放心,一边害怕一边听,第四天去之前还遗憾了很久,问年轻的说书先生什么时候再继续。
  年纪大一些的说书先生不为所动。他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但前面那人说过的原理,他显然不能再说了,不然刚起个头就会被人拆台,所以难度也更大一些。
  宣宁又去听了听,感觉自己在听《聊斋》。
  狐妖化作人形,找到了刚刚失去双亲的少年,说要报恩。两人过了一段浓情蜜意两情相悦的日子,期间少女还多次施法,坐实了自己狐妖的身份。后来少女说人妖有别,他们狐妖能活上千年,爱人却至多百年就化为枯骨,想一想就痛彻心扉,祈求少年和她一起去狐族祖地,抛却人身,转为狐妖,相守千年。
  美人和长生加在一起,诱惑力可想而知,少年二话不说变卖家产,要跟少女一起去祖地。结果一觉醒来,发现少女和钱一起不见了。狐妖是她装的,人家只是看上了他家的家产。
  眼巴巴追更了三天的宣宁:“???”
  好家伙,她直接好家伙,这也行?
  不同于年轻说书先生以单元剧的形式呈现,每天一个故事,每天一个原理。这位说书先生前两天一直在讲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说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前一晚还说两人相拥入睡,在场的人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第三天开场就揭开了真相,让大家的笑意都僵在了脸上。
  甜甜蜜蜜的爱情故事突然变成了反诈骗科普,不少年轻人正是年少慕艾的年纪,前两天一直痴痴听着两人的亲密日常,幻想着自己是其中某个人,幻想着他们之后的幸福生活。故事走向陡然一转,他们居然有了失恋的感觉,一个个情绪低落,哭得真情实感,比故事里的男主人公都难过。
  不得不说,年纪大一些的说书先生故事打磨得更好一些,于是宣宁把选择权交给了他,他选择待在县城,年轻的那个去了农庄。好歹都找到了工作,还不再是竞争关系,两人的关系倒是一下子好了不少,还互相夸赞互相给对方提建议。
  县城里这几天讨论得热火朝天,宣宁也高兴。喜上加喜的是商队也来了,还带回了她想要的东西。
  不是他们自己的商队,而是很久之前,宣宁向他们购买棉花的商队。
  县城里有一小片地方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门口有人站岗,一日三餐热水都有人送进去,要是还有其他想吃的想买的,只要钱给够,随时有人帮忙跑腿。但是县城大,建得又有些乱,怕客人在里面迷路,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出门了,一切都有人帮忙办好。
  乍一看服务周到,热情体贴,但一想到自己屋外都是站得笔直的精兵,商队众人怂得不敢说话不敢动,价都没怎么讲,飞快交接货物,第二天天刚亮就走了。
  如果不是前一天来的太晚,都快到晚饭的点了,宣宁怀疑他们甚至能当天来当天走,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给钱就走,一个呼吸都不敢在县城里多留。
  唉,胆子这么小,大老远来一趟,却把价钱压得那么低,低得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宣宁笑眯眯地摸着棉花,一点都没有良心不安,甚至还想再压低一点。
  毕竟,这个“低”只是相对于这么远的运送距离而言,单看数额可是半点都不便宜,甚至让她有些肉疼。
  宣宁需要棉花,她超市里的羽绒服实在太贵,现在大家都是用毛衣御寒,等再冷一些,说不定要靠多套几件衣服过冬。
  家家户户有炕,她又买了一些被子放在百货商店里,供大家购买。
  她看过棉花的种植要求,要足够的温度,得等冬天过去再种。但这批棉花本来就少,只有几袋子,种子也不多。为了明年的棉衣棉被棉布,宣宁准备建个大棚,多种些棉花。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7-21 02:10:24~2021-07-21 20:44: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爱你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棉花对温度的要求较高, 各个阶段最适宜的温度也不一样,大概来说,需要温度至少保持在十五度以上。这对已经穿上了毛衣, 即将需要把衣服再加厚一些的清水县来说,是绝对达不到的。
  但宣宁手里只有四袋棉花,棉花蓬松,看起来是很多,但除去白色纤维部分, 只留下种子, 那就只有一点点,等形成规模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于是她顺理成章地想到了大棚种植。
  想法归想法,现实归现实。宣宁抱着书研究了半天大棚怎么做, 看来看去,发现要想建大棚, 她绕不开另外一样东西。
  玻璃。
  制作玻璃的方法其实不难, 困难的地方在于, 宣宁需要的是一大片的玻璃,还要足够的结实, 毕竟它要被放在大棚最顶端,防风抗压能力都要有, 难度简直瞬间飞上了几个台阶,工匠们在高额的奖金下格外用心,但有时候好几天都不怎么有进展。
  宣宁在造不出大棚用的玻璃的时候,先造出了大棚用的炉子, 而后想起来在家里用的小炉子。一根长长的烟筒通到外面, 又暖和又不呛人, 还能在上面烧水做饭烤东西吃,实在是冬天窝在家里的必备选择。
  炉子刚造出来的时候,先安在了宣宁屋里,好几个人听说了这个消息,赶紧来提醒宣宁小心炭毒,然后就被宣宁科普了一大堆,一脸惊奇地看着烟筒出去了。没几天,随着第一批炉子陆陆续续投入使用,预订同款铁炉子的人挤满了铁匠铺,订单都排到了一个月以后,还有人在下单。
  等宣宁和工匠们折腾了一通,小块玻璃已经制造的很熟练,百货商店为首的商铺都已经换上了新窗户的时候,大块玻璃终于偶尔能成型一个了。
  工匠们还在研究怎么让成功率更高一些,怎么让大块玻璃更结实一些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宣宁面前。
  她快没钱了!
  这个“没钱”指的不是超市里的钱,而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其实有些捉襟见肘了。
  大家手里各自有一点。她当时在县城里做生意,从大家手里收来了不少银钱还有徐家之流在县里的日常消费,这就是县城里所有货币的来源。
  这实在是太少了。
  之前只有一部分人领工资,而且工资的大头用来买粮食买其他东西,很快能回到宣宁手里。少部分被大家存起来以备花用,又很快用在了买房置地上。
  宣宁本以为这个时间能来的晚一些,但大家的变化远比她想象的要快,如果货币的问题不解决,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就会被遏制,也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可是,盐,铁,粮,钱,还有名义,对任何一个权力机构来说都是不容触碰的领域。一旦她碰了铸钱,那就是在朝廷的痛点上疯狂蹦迪。虽然好好操作,也是能捂住一段时间的,但那也是放了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人发现,然后迎来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
  或许,从他们占据农庄,占据县城开始,就注定要面临战斗。要么被灭,要么扩张,只能二选其一,不可能永远原地踏步。
  “叫排骨来,”宣宁的声音很冷静,“让他找人扮做货郎,或者其他的什么身份,去探一探周围县城的情况。”看看哪个好打,他们就不客气地动手了。
  冬天,是道路冰冻万物沉睡的季节,也是关起门来练新兵、整顿内政的好时候。
  *
  宣宁想要的消息传回来之前,她先迎来了孙远他们一群人,以及她期盼了很久的牛。
  回来的人都黑瘦了不少,孙远身上本来就有些江湖气,这回在生意场上打了个转,一脸精明相,隔着老远就能让人闻见铜臭味。
  一行人胡子头发乱作一团,好悬没被站岗的人当成流民,回来精疲力尽也顾不上休息,先把带来的东西分门别类交代清楚,一样样看着归置好了,这才放下心来。
  回到家中歪在床上睡了快一天一夜,又起床好好吃了顿饭,这才缓过劲来,准备去找宣宁说一说这次出门的事。
  孙远来的时候,宣宁正在自己的小炉子上烤红薯,独特的香味在小屋里弥漫,尽管孙远吃饱了才来的,还是没忍住又拿了一个,拿了个小马扎坐在炉子旁边,尽管被烫得龇牙咧嘴,依然趁着热乎气咬了一口,吸着气在嘴里嚼了几下咽下去,热腾腾的感觉从肚子里升上来,整个人都特别熨帖,满足地叹了口气。
  “我出了趟门,才知道咱这儿有多好。”
  “当然,”宣宁把一小块红薯皮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你平时就爱动脑子,出去这么久,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啊,想法就是,外头太乱了,家里真好。”孙远自顾自笑了一会,道:“我说真的,一个个穷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上头还在没命地加税,那些有钱人各个出手阔绰,半点没受影响,税全摊在穷人身上。我这走了一路,就听了一路的骂,看着吧,不把人当人,早晚要出事。”
  宣宁也叹了口气。很多时候乱象不仅指随处可见的战火,还有贪婪混乱的吏治。一个王朝已经烂到根子上了,从上到下,没有哪个方面没有问题,也没有哪个方面能彻底改过来。就只能拖着腐朽的、爬满了蛆虫的身子,看着自己一点一点腐烂下去。
  “路上还顺利吗?”
  “还行,打了几场,有人负伤,好在带了药,也不要紧。东西毁了一车还多,不过咱的东西好,很多东西还是独一份的,价格高点也不卖。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吧。”
  孙远吃着手里的红薯,眼睛却一直盯在宣宁身上,等宣宁抬头,又赶紧移开视线,装作在看别的地方,然后一直循环。
  过了一会,他终于鼓起勇气,旁敲侧击道:“那边的人过得是真惨啊。”
  “嗯,是很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高官权贵就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看底下百姓,天天都是苦日子。”
  “是啊,”孙远努力暗示:“不过咱们就不这样,我觉得大家都过得挺好的,刚刚我来的时候,还有孩子在外边讲狐妖的故事。”
  宣宁:“……”
  她一边想着要加点适合孩子们听的东西,一边对孙远说:“我让排骨去探听周围县城的消息了。”
  孙远愣了一会,脑子才终于反应过来。他征询式地看着宣宁,直到后者点了点头,他也顾不上什么红薯不红薯,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激动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果然,我就说……就说说排骨这小兔崽子怎么半点风声都不漏,真是气死个人!”
  宣宁笑眯眯地看着他走了几圈,才道:“不过,以后就是得辛苦你们了。”
  “我们?商队不解散吗?”
  “不能解散。我想让排骨找几个人,近处远处都安排几个,开店也好做点别的也行,总之要探听消息,弄明白当地的情况。远的那些到时候通过商队传回来,也不招人眼。毕竟虽然你们去的地方远,但对我们也有影响,说不定以后的哪天就要打一场了。”
  “好,好,你放心吧。”孙远站得笔直:“保证哪条消息都落不下,保证把所有人都带回来!”
  孙远正说得热血上头,门被敲了两下,传话的人推开门露出了脑袋:“隔壁长武县那个人又来了,说想买些粮食。”
  秦英正坐在大堂里等人,好不容易进来一趟,哪都不让去,过了一道巷子,就被带到了这里,让耐心等待。一路上除了两边灰色的墙什么都没看见,外边还有人站岗,不让在外面随便逛。
  一个破县城,能有什么大秘密,还非得捂着不让人看。
  秦英愤愤不平地喝了一口茶,却喝到了一嘴茶叶,这才想起来,这群人塞给他一个装热水的壶和一个茶杯就出去了,连个添水换茶的丫鬟都没有,得自己动手。
  还跟爷摆起谱来了。
  秦英捏着茶杯就要摔,火气一阵阵地往上冒,眼前闪过出门前邢将军的叮嘱,这才勉强压下自己的脾气,把茶杯重重地放回桌子上。
  光线有些变动,秦英心知对方管事的人来了,赶紧坐直身子,准备好好压一压价格。门口一只粉白的鞋子跨过了门槛,踩到了地面上,径直走向了主座。
  “……”秦英的视线追随着进来的小姑娘,直到对方毫不客气地在主座落座,问他:“你要来买粮食?”
  秦英从上到下把人细细打量了一遍。
  长得很好,气质也不错,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出来的气度。
  但那又怎样,这改变不了他等了半天,结果对方只打算用一个小姑娘敷衍他的事实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