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侯追妻攻略——酲言【完结】
时间:2022-11-06 11:53:17

   定远侯追妻攻略
  作者: 酲言
  简介:
  【专栏预收《钗下臣》,文案在下方,打滚求收藏】
  【已完结,全订不到八块,谢谢宝子们支持正版!=3=】
  在白玉京贵女眼中,林纾意美则美矣,却身世坎坷。父亲失踪、外祖被贬、母亲重病,任谁看来都是没了前途。
  而她的好伯母张氏还想用她来填定远侯府的火坑。
  纾意一笑:怎能让伯母如愿?
  定远侯府世代良将,可只剩一个小侯爷昏迷在床。
  张氏既想顾全脸面、攀得姻亲接济儿子,又不愿让亲生女儿苦等定远侯醒来。
  她跪在太后面前求了一道慈诰,为躺在病榻上的定远侯卫琅与安平伯三房嫡女林纾意定了亲。
  张氏正高兴摆脱了这个累赘,定远侯就醒了。
  她只眼睁睁看着这个软弱可欺的侄女翻身、活的畅快,渐渐远至她遥不可及的云里。
  *男主重生1v1HE
  *男主出场较晚
  *前世先婚后爱
  *今生两心相知
  *背景架空私设如山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复仇虐渣
  搜索关键字:主角:林纾意,卫琅 ┃ 配角:专栏预收《钗下臣》《凤台明月》 ┃ 其它:男主重生
  一句话简介:重生一次,不过还是谋她。
  立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
 
 
第1章 
  这天色像积满陈灰的旧棉,阴沉沉的,教人喘不过气来。
  倒春寒来势汹汹,冷雨连绵,潮气直往人骨头缝里钻。联珠正从府外回来,她怀中搂着药包,将自己团团缩在伞下,正快步回西府去。
  方至影壁,却被人从身后推了一把,险些跌个跟头,联珠正扭头看,那人却伞面一斜,又泼了她一肩背的冷雨,教她脖颈处凉得一激灵。
  她穿着一身浅石青的袄子,半身水痕十分突兀。
  “周妈妈,你——”联珠错愣着,只见那东府的周妈妈领着人离去,连半分眼神也未给她。
  这撞了人竟浑然不觉似的?
  联珠不愿与东府的起争执,只紧了紧怀中药包,呿一声回西府去了。
  “娘子,药取回来啦!”这雨好像小了些,联珠见了自家娘子,收伞立在廊下打帘而入。
  林纾意正为母亲煎药。
  她立在茶室内,正为药炉打扇,闻声回首:“回来啦。”
  好似一抹浅丁香紫的水间花影,联珠只觉着茶室都亮堂起来,满溢久违几日的春光。
  联珠怔怔嗳了一声,快步上前,放下药包便想接纾意手中的扇子:“娘子快放下,怎的又自己亲手煎药了?她们几个呢?”
  “煎药有什么打紧?这天潮得很,我让她们去母亲那边熨烫被褥衣裳了,”她看见联珠肩背一片濡湿的深色,“怎么湿成这样?快去换身衣裳,当心着凉了。”
  联珠大大咧咧,不提还忘了,一提又撅起嘴来:“都怪那周妈妈,我刚进前院呢,她带着个仆妇,像那没头苍蝇一般撞了我就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快得鞋不沾地。要不是我今日穿得厚,定要找她好好理论一番才行。”
  她们都是不愿与东府打交道的。
  “罢了,这天气瞧着一时半会停不了,烘干怕是要留痕,待会儿我取料子给你,去做身新的便是。”纾意看过她的袄子,安慰笑笑。
  “哪用娘子的料子,幸好我搂得紧,夫人的药不曾湿,”联珠不大记仇,又欢喜起来,从怀里取出两个白瓷瓶子,“还有这雪参丸,仁安堂的掌柜说这天气不好制药,暂只七日的量,让我们不必忧心,雨一停制药就方便多了。”
  纾意笑了笑,说道:“知道了好联珠,快去换衣裳吧,换好过来喝碗姜汤。”
  雨天湿冷,姜汤是纾意吩咐常备着的。
  联珠哎了一声,将取回来的药归置进药匣子里,给自家娘子行个礼,雀跃着换衣裳去了。
  林纾意是这安平伯府三房嫡女,序齿行四,老侯爷早年战功赫赫,与夫人育有一女二子,长女嫁云麾将军随夫赴任,次子降等袭了伯爵。
  三子虽不像老侯爷一般善于领兵出战,却在治水之道上颇有天赋,师从治水大家卢朔,可在三年前赴连州治水时被汹涌洪波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伯府三房只留下夫人徐氏和长女幼子。
  众人皆言林侍郎已逝,三夫人徐氏不信,着人寻夫,并带着女儿打理手下铺子田庄,削减仆婢,安心过日子。
  可祸不单行,去岁徐氏母家被构妄议立储,陛下大怒,念在徐老太傅对社稷有功,只阖家贬回暮州老家。虽不连出嫁女,徐氏遭遇这接连打击,时气不佳加上身体虚弱,一病从秋至春,病情反复难以痊愈。
  这西府内外庶务便都落在了纾意肩头。
  她将布巾叠了几叠,刚裹住药盅把儿,就听得联珠进了茶室:“娘子,我衣裳换好啦!”
  “你也太快了些,鞋袜可都换了?”纾意失笑,手中药盅被联珠接过,便去盛了一碗在炉上熬着的姜汤,“快喝了它。”
  联珠麻利地滤好药汁,笑嘻嘻道:“好四娘,我就爱喝凉些的,咱们先给夫人送药去。”
  雨将院中玲珑花草浇了个透,青翠欲滴。现下雨已小了,几位侍女正将廊下悬挂用于挡雨的细竹帘取下,让天光透进雾影纱。
  三夫人徐氏仍在病中,受不得这连日的冷潮,廊中的炭盆还留在原处,用于避一避湿气。
  外间温暖如春,整屋还烧着地龙,桌架上摆着几种无香的娇嫩鲜花,几个妈妈侍女正烘着夫人的被褥衣物,仔仔细细熨得干燥温暖,让人用上只想舒服睡上一觉。
  纾意刚喂母亲喝下汤药,接过联珠递来的巾帕轻轻印去徐氏唇上药痕,笑道:“娘今日气色见好了。”
  “夫人今日胃口也好,午膳多用了一只翡翠卷呢。”徐氏的陪嫁吴妈妈面上带着些喜色。
  仁安堂新请来的大夫医术高明,几副药就有了起色,过几日便请人过府再为母亲诊脉,想必这病也快大好了。
  徐氏虽面带笑意,眉间却凝着些许愁态,她抬手拢过女儿的鬓发:“阿娘不中用,里里外外也无力打理,倒是辛苦絮絮了。”
  絮絮是林纾意的小名,幼时林三郎和徐氏搂着她在廊下,春光映着她的小脑袋,毛茸茸像个絮团子。三郎名里带个风字,徐氏又是柳月里生的;絮从柳出,又随风飞,便得了这个小名,希望她永远在父母臂弯里,顺遂一生才好。
  可天却不遂人愿。
  纾意微微颔首,她覆上徐氏微凉的手:“阿娘说的哪里话,从小便学的事,怎么就辛苦了。”
  “要是阿娘觉得絮絮辛苦,便快些好起来,女儿还想出门赏花呢。”她倚在徐氏肩头,“还要阿娘给我簪花。”
  周围妈妈侍女们都笑,徐氏更点她的鼻头,笑她还撒娇。
  徐氏院中里一片暖融的春意,将这连绵的冷雨都冲散了。
  檐下断续落着水珠,东府二房夫人张氏屋内的声音也清晰起来,门外的侍女垂首侍立,仿佛雕塑一般。
  “什么?这一年来竟一直没……”二夫人张氏一下子站了起来,手中帕子攥成了一团,一双丹凤眼无主地颤着,“可是千真万确?你确定你家的没看错?”
  蓝裙妇人皱着眉垂首答道:“自然是千真万确!奴婢的男人每五日能进那位的院里洒扫,屋门整日关着,进出只有太医近侍,各个愁眉不展,更是一声咳嗽都没传出来,都一年多了,可不是一直没醒嘛。”
  张氏的眉头拧成川字,口中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月儿今年要十七了,”忽又抬头直视那蓝裙妇人,目光锐利如箭,“我寻你问话这事,万不可有他人知晓。”
  “是,是,奴婢省得。”蓝裙妇人点头哈腰。
  “嗯。”张氏转身看了一眼周妈妈,“送客。”
  周妈妈扶着那妇人的胳膊,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进她的衣袖,十分亲热:“这雨还下着呢,我送你出去。”
  老安平侯和老定远侯是在战场上拼杀下来的生死之交,当年曾约定,孙辈当结一对夫妻,也交换了佩剑作信物。
  可时过境迁,两位老侯爷都已去世,只留下未具名的简略婚书,若是双方缄默不提也甚少有人知晓。
  两位老侯爷去世后子袭父爵,定远侯父子出征屡立战功,风头无两;可安平侯府失了老侯爷,降等袭爵的次子却是个不中用的,无权无势无才,张氏才更要抓住这婚约不放。
  张氏平日交际,赏花赴宴时明里暗里宣扬二府婚约,虽不大矜持,但想到以此为自己的女儿林绮月定下当时的定远侯世子卫琅,脸面也没那么打紧。
  现下白玉京内都知晓二府婚约,甚至宫中也有所耳闻,似乎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可谁能想到?定远侯北征两年战死沙场,世子卫琅袭爵,孝期重征漠北,又去一年,凯旋却重伤一病不起,如今竟已一年了。
  张氏只见从前门庭若市的定远侯府,变作如今这般死寂模样。
  林绮月年近十七,虽未正式定亲,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氏推迟女儿婚事的缘由,事到如今却不能再拖了。
  虽是年轻袭爵,可定远侯卫琅何时能醒?三年?五年?还是再也醒不过来?
  张氏一人在屋内急得踱来踱去,脑中一团乱麻,唇畔深纹抿的像鲶鱼须子,若是前几年自己不曾四处宣扬二府婚约,如今也不会是这个局面。
  若是此时悔婚,她不得被全京城的人嚼舌头?宫里又怎么交代?
  自家夫君袭伯爵后只领了个勋府右郎将的荫封,若是名声再不好些,府中小郎君的前途就更难了,再袭爵只能得开国县子的爵。
  可、可这么些年都等过来了,要是定远侯卫琅过几日就醒了呢?
  定远侯府可是三代良将,府上赏赐积累张氏都不敢想。
  她既不想造出自家悔婚的名声,又舍不得这样富贵的姻亲,还能接济自家儿子一把。
  都怪自己当年眼热定远侯府泼天的功名和富贵,只想着月儿嫁与这样的侯爵人家,是再好不过的了,可她竟忘了这都是用性命血肉拼出来的,小侯爷仍在榻上躺着呢。现如今嫁也不是,不嫁也不是。
  这可如何是好?
 
 
第2章 
  徐氏出自言情书网,却没有什么不能沾了铜臭的家风,操持庶务经营铺子田庄是自小就学的一项。
  她嫁人之后也不曾撒了手,一手技艺尽都教给女儿林纾意。林三郎失踪后,徐氏和纾意更要撑起家门,经此种种,纾意便已能独当一面了。
  她穿着烟粉的家常衫裙,肩上搭着薄毯,正倚在桌边看账。乌缎似的头发松松挽起,小巧精致的耳垂在发间隐现,沉水香烟氤氲,正是一幅静好之景。
  一旁的小几旁坐着一位妈妈一位侍女,正分月核对各铺小账,再将不分明之处点出呈与娘子。
  联珠正煎着玫瑰香饮,是以玫瑰花瓣并云雾沏出的淡茶置于炉上加热,热而不沸,染得一室芬芳,再将红粉色的香饮盛入绿釉荷叶盏中,点了蜜再奉上。
  “娘子。”林纾意听见联珠唤,头也未抬,伸出左手来接。
  联珠看着自家娘子的小手,倒比那上了釉的荷叶盏子还光洁。
  去岁外祖出事,母亲暗自出了不少银钱打点贴补,再加上父亲失踪,母亲生病,教养幼弟,处处都要花销。
  现下手中剩下的,便只有一家成衣铺子,一家首饰铺子并一家书画铺子,还有一个租予他人;再有就是两个庄子,一个小些的种些瓜果时蔬,培育些花草供府里使用,另一个也有营生。
  银钱倒是不缺,只是之前卖出去的这些铺子都是徐氏的陪嫁,纾意觉着,定是要替阿娘挣回来的。
  “娘子,我与刘妈妈将这个月的进项都点明白了,”坐在小几旁的侍女起身,呈上小册。
  林纾意放下手中账册,接过缀玉递来的小册,“眼见着要四月里,各家都要备夏装,冬日预备那一批天水碧的银丝缎可以放出来了,配着窥月纱和浮光锦一齐摆上,都是轻薄鲜亮的料子”
  缀玉与联珠一同进府,缀玉稳重细致,协助林纾意打理内外账务,联珠手巧细心,近身照顾她的起居。
  “是。”缀玉答应,另问绣纹一事,“咱们可要将新花样子一同摆出来?”
  纾意略略沉吟:“‘碧波浮锦’和‘落花逐水’可作出个花片摆放,工艺繁杂,若是有人留心去学,短时间也只能略得其形罢了。”
  “其余便做成册子,有客上门再取来看吧。”她又取来书画铺子的小册翻看,“看今年天气想必又是多雨,定要备足油纸毡布,将货物垫得高些,检查各库门窗墙瓦做好防潮。”
  那妈妈一一记下,说起新得的琉璃工艺,又取出一只小匣呈给林纾意过目。
  纾意启了匣子,只见匣内铺的雪缎做内衬,里头放着各色琉璃珠子。
  西域传来的叫玻璃,本朝自制的叫琉璃。
  原只有用琉璃烧制器皿的,且大多不太通透。
  她轻轻捻起一枚,约莫指腹大小,透着浅淡的云水蓝,窗外天光一照碎光闪烁,内里是云母粉和细碎银箔,着实精致漂亮。
  匣内还有一串金箔琉璃珠并珍珠制成的流苏,清透秀美,相击之声更是悦耳。
  林纾意点点头,取过白笺当即画下了几个首饰样子,并用小字标注,那位妈妈接过后面露惊喜,直叹娘子好巧思。
  琉璃自是比不过珠玉价贵,可胜在新奇好看,清透的琉璃从前难得,白玉京内从未有过这样的琉璃首饰,想必近几年也可好好赚一笔银子。
  对完账册后,缀玉与联珠将东西收拾下去,便听一声稚嫩童音:“阿姐!”
  “阿砚!”林纾意一喜,起身来迎。
  林砚清像只鸟儿,直直扑进阿姐怀里。
  他今年六岁,才下学回来,前几日纾意特特嘱咐幼弟母亲生病,莫要扰了母亲养病。今日徐氏已见好了,姐弟二人拉着手,一同去徐氏院里用午食去。
  周妈妈这几日忙得嘴角起燎泡。
  自家二夫人张氏更是急,可想不出什么办法,连带着底下人没头苍蝇似的瞎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