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千岁(清穿)——蒹葭是草【完结】
时间:2022-12-15 18:02:46


  李自成眼睛微眯:“肯定不是信里说的这个因由,莫非……他在清廷受人掣肘?”
  宋献策笑着点头:“派去盛京的细作打探到,豪格经常在朝会上忤逆多尔衮的意思,有一次更明说多尔衮要造反。据臣所知,豪格因入关有功,重新被清廷的小皇帝加封为和硕肃亲王,加辅政王。”
  “若真如信中所言,多尔衮能在关外一手遮天,他的死对头豪格怎能重获亲王爵?一个朝廷有了摄政王,怎会还有辅政王!”
  论亲疏远近,豪格是清廷小皇帝的兄长,自然要比多尔衮这个叔叔更亲近些。
  时间也能对得上,多尔衮攻打宁远城的时候,豪格还带兵在关内扫荡,等宁远城被攻陷,豪格正好自关内大胜而归。
  豪格可是多尔衮的死对头,皇太极在的时候就听说二人不合,现在皇太极没了,多尔衮趁乱把持朝政,豪格肯定不会心服。
  入关之前,豪格重新成为正蓝旗旗主,若小皇帝倒向豪格,两黄旗也会倒向豪格。
  也就是说,八旗之中,豪格现在很可能手握三旗,不然以多尔衮的性格,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豪格成为辅政王。
  如果他没记错,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是多尔衮上台之后,从亲王降到郡王的。
  济尔哈朗虽然被降爵,好歹保住了旗主之位。原来的镶红旗旗主岳托,直接被多尔衮贬为庶人,从亲王到骑兵,在大凌河阵亡。原来的正红旗旗主代善,死后都没能幸免,同样被多尔衮降为郡王。
  现在两红旗旗主是代善的第二子和第三子,与多尔衮有杀兄之仇,也不是没有可能倒向豪格。
  经过这一番分析,再看多尔衮的回信,李自成终于品出点味道来了:“北边这是在内斗啊,多尔衮手里只有两白旗,所以他不敢入关南进。”
  宋献策羽扇一停:“他给大王写这封信无非是想拖延时间。若大王信了他的鬼话,等多尔衮收拾完豪格腾出手来,大王恐怕还要分神对付他。”
  李自成“啪”一拍案几,震得桌上茶盏跳了跳:“想得美!”
  几天后,李自成下令攻打北京城。
  作者有话说:
  多尔衮:我要入关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明玉:不要,没空。
  多尔衮:也是,南边在闹瘟疫,到处都是死人,你看见会害怕的。
  明玉:忽然有空了,我跟你一起去。

第107章 变故
  明朝已经烂到根基, 当官的吃肉,当兵的土都没得吃,谁肯好好打仗。
  除了在几个军事重镇遭遇一些像样的抵抗外, 其他地方的军队投降的有,逃跑的有,负隅顽抗的几乎没有。
  李自成一路顺风顺水打到京郊,却在京郊遭遇了奉旨前来勤王的卢象升。
  冤家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明军缺吃少穿战斗力下降, 李自成差点再次被卢象升打回西北老家吃土。
  干掉卢象升之后, 李自成这边也伤了元气,好死不死又在紫禁城外遭遇刚被崇祯赦免不久的前蓟辽总督洪承畴,不得不率军与洪承畴带领的禁军展开巷战。
  洪承畴善用兵法,善用火器, 可兵法在巷战无用, 明朝最厉害的火器都在宁远城, 禁军手里只有火.枪火铳, 杀伤力十分有限。
  最后洪承畴力战不敌,以死殉国, 李自成也被打得灰头土脸,带兵冲进紫禁城的时候脸都被禁军放火.枪的烟给熏黑了, 毫无形象可言。
  与此同时,多尔衮正在山海关办誓师大会。
  接到李自成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帝的消息, 他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 朝城下整装待发的八旗军队喊话:“杀李自成者,封固山额真, 赏银万两!”
  八旗军队厉兵秣马早在山海关等烦了, 迫不及待入关建功立业, 如今一听还有这好事,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嗷嗷叫着杀杀杀。
  等隆重的出征仪式办完,大军兵分两路。东路多铎带队,领正白旗、正红旗和镶蓝旗直扑北京,与李自成正面交锋。西路豪格带队,领正蓝旗、镶红旗堵住李自成和其他路农民军回西边老家的路。
  多尔衮居中,领镶白旗坐镇山海关,两黄旗留守盛京。
  其中东路军对外宣称接到明朝太子送来的求援信,携太子入关助明朝铲除李自成。
  因此,东路大军一路开到京郊并没受到任何实质性的阻拦。
  李自成在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听说了山海关那边的动静,顿时气得七窍生烟。
  什么内斗!
  什么受人掣肘!
  什么拖延时间!
  都是障眼法!
  他前脚才跟卢象升和洪承畴打完,才消灭了明朝最后的勤王军,逼死崇祯,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多尔衮后脚在山海关起兵,跟他玩起了携太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明明多尔衮跟他目标一致,都想要明朝的江山,可推翻明朝的苦活累活都让他干了,逼死崇祯的罪名也让他担了,多尔衮这时候派兵过来捡胜利的果实,哪有这样的好的事!
  可多尔衮手里有大杀器,把宁远城都轰塌了,谁不害怕。
  李自成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跑,以后再徐徐图之,这时再看紫禁城ᴶˢᴳᴮᴮ越看越气,怎能把这里的一砖一瓦留给多尔衮!
  于是打算效仿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
  当李自成临时召集士兵准备搬柴泼油的时候,前线战报到了,说多铎已然兵临城下,再不跑就跑不成了。
  李自成只好忍着气逃出紫禁城,匆忙往西而去,结果还是慢了一步与多铎遭遇,被大炮轰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在出征之前,明玉提醒多尔衮提防李自成狗急跳墙火烧紫禁城。多尔衮记在心里,私下叮嘱多铎,让他一路急行军,不得拖延,遭遇李自成只用炮轰不必恋战,以攻占紫禁城为第一要务。
  毕竟西路还有豪格。
  所以多铎并没全歼李自成,而是将他留给了豪格。
  豪格看见李自成气就不打一出来。当年他要不是为了策应李自成,也不至于遭遇洪承畴被按在地上摩擦,丢了亲王爵和兵部。
  也不至于着急建功,着了范文程那个老东西的道儿,争取带兵入关的机会,险些永远留在关内。
  说来说去,都是李自成的错!
  豪格打不过严阵以待的洪承畴,还打不过仓皇出逃只剩下半条命在李自成吗。
  李自成率残部逃出北京城后,在山西被豪格堵住团灭。
  其实多尔衮很想去东路带兵,代表清朝第一个入主紫禁城,可有了上次入关的教训,他生怕明玉母子再遇到什么危险。
  明玉太美,太优秀,觊觎她的人实在太多,不留下看着多尔衮不放心。
  得知多铎顺利进入紫禁城,且紫禁城完好无损,多尔衮回家把消息告诉了明玉,明玉捂着心口说:“还好多铎够快!”
  历史上,紫禁城被李自成一把火烧了,过火面积非常大,只有外围的武英殿逃过一劫。
  后来多尔衮进入紫禁城下令重修,经过清朝皇帝一代一代的不断扩充修缮,才是后世所见到的故宫。
  只夸多铎不夸他,多尔衮看了明玉一眼,转身走进内室。
  明玉站在原地眨了眨眼,忙着追过去:“多亏摄政王英明神武,多铎才能跑的那样快,才保住了紫禁城!”
  听说柴火都搬到宫里去了,只差泼油点火,多悬啊!
  明玉夸得真情实感,多尔衮不为所动,也不叫人,也不叫明玉,就自己面无表情脱朝服。
  才解开两个领扣,腰带被人扯住了,低头看见他的小福晋正噘着嘴抠腰带上的花纹,多尔衮淡声提醒:“鎏金的,再抠掉漆了。”
  明玉本来想装可怜博同情来着,闻言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堂堂摄政王戴鎏金的腰带,真够寒酸的,回头我让人给你打一个纯金的。”
  多尔衮原想绷一绷,看明玉能对他做小伏低到什么地步,结果听见她的豪言直接气笑了:“纯金的腰带?你认真的?”
  那得多沉啊!
  明玉也笑了,殷勤地帮多尔衮解朝服,衣服还没脱下就被人扯进怀中。
  腰被人搂着,头顶搁着那人的下巴,听他带着笑意的声音说:“多铎腰上的荷包是达哲亲手绣的,出征都带着呢。”
  这是在埋怨她没给他绣荷包,明玉听懂了却不想接话,她一个蒙古贵女没学过女红针黹,可太正常了。
  没等来满意的答复,多尔衮又道:“多铎听达哲说,你的女红做得比达哲好。”
  多铎没事吧,一个荷包也值得拿来在他哥面前显摆?
  达哲也是,绣荷包就绣荷包好了,为什么要带上她!
  原主会绣荷包,她不会啊啊啊啊啊!
  对方把话说得这样直白,再不接话就不礼貌了,明玉脸贴在多尔衮胸口,哼哼唧唧说:“人家不会嘛。”
  多尔衮最爱明玉这样难得的娇憨模样,不会好办啊:“我会,我教你。”
  明玉:“……”
  打仗你会,养孩子你会,连女红针黹你都会,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明玉苦着脸:“行,你都学会了,我还有什么理由学不会呢?”
  说着装模作样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今天太晚了,明天中午你早点回来教我,我一定认真学。”
  明天安排去田庄视察。
  多尔衮轻吻着明玉的发顶:“为什么是中午?晚上不行吗?”
  明玉心虚:“晚上光线不好,不适合刺绣。”
  多尔衮将明玉整个贴在自己身上,哼笑:“晚上不适合刺绣,适合做什么啊?”
  明玉:“……”
  明玉红着脸不回答,多尔衮又问了一遍,还不回答,多尔衮忍笑:“那就晚上教,我白天忙。”
  “别!”
  明玉可不想晚上被绣花针扎手指头,她勾着多尔衮的脖子,踮起脚凑在他耳边说了一句什么。
  多尔衮哈哈大笑,三下两下脱了朝服,弯腰抱起明玉大步朝浴房走去。
  晚饭变夜宵,明玉对着一桌子饭菜都没什么胃口,看一下嗓子眼儿都疼,燕窝粥端上来的时候差点没吐了。
  明玉第一次这样服侍他,多尔衮心情激荡有些放纵,虽然怜惜着都没怎么敢用力,看样子还是伤到了明玉。
  躺在被窝里,多尔衮也这样服侍了明玉一回,明玉还是不习惯还是羞得不行,抓着他的辫子才哼哼着泄了气力。
  多尔衮给明玉揉着喉咙,边揉边亲,最后又没忍住折腾到后半夜。
  几日后,多铎的奏折到了,其中内容比较耐人寻味。
  多铎在奏折中请多尔衮推迟小皇帝入关的时间,原因是北京城最近流行一种叫“疙瘩瘟”的病,见面即传染,传染后肿脖子肿胳肢窝,几日速死,且死相惨烈。
  这种病正在大流行,北京城日出万棺,几乎家家门口都挂着白灯笼,街上纸钱摞着纸钱,风一吹跟坟地似的。
  有那门口没挂灯笼的,不是家中没有人被传染,而全家都死绝了,无人收尸,邻居也不敢去帮忙。
  疙瘩瘟不仅在民间大范围传播,因为李自成带兵闯宫,紫禁城中最近也有病历,接连有太监宫女染疫病死,情况很不客观。
  南边的太医说这种病怕冷,严冬时节会好一些,多铎正忙着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请多尔衮晚两个月再护送小皇帝进京。
  多铎的奏折在朝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索尼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措辞还算客气:“疙瘩瘟早在南边传开,不是新出现的瘟疫,因此不让皇上入关,臣觉得不妥!”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看多尔衮,眼睛一直盯着抱小皇帝坐在龙椅上的太后。
  太后抱着小皇帝的手臂紧了紧,抬眸看多尔衮:“摄政王以为如何?”
  多尔衮站在丹墀之上,转了一下拇指上的翠玉扳指,恭敬道:“太后,臣相信多铎的判断,皇上年幼,晚两个月入关更为稳妥。”
  话音未落,朝堂里立刻响起一片嗡嗡声,鳌拜第二个站出来反对:“皇上贵为天子,却被一场小小的瘟疫吓得不敢入关,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他说话的时候没看太后,眼睛直直盯着站在丹墀之上的多尔衮:“多铎已然入住紫禁城,受南边官员夹道欢迎,再等两个月,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
  就差直说多尔衮两兄弟会造反了。
  鳌拜说完,两黄旗官员一个一个站出来附议。
  朝会已经开了一个多时辰,小皇帝在太后膝上有些坐不住,太后抱着小皇帝腰也疼得不行。
  她根本不接索尼和鳌拜的话茬,而是转头看阿济格:“英亲王,你怎么说?”
  小皇帝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听觉正常,也能发出声音,就是不说话。巫医看不出毛病束手无策,只猜测是当年早产留下的后遗症。
  大清即将入主中原一统天下,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怎能是个小哑巴。
  年纪小都不要紧,关键他是哑巴。
  这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得把南边那群酸儒给笑死,把史官给逼死。
  为此,太后曾不止一次暗示多尔衮,先帝还留有一份传位给他的诏书,谁知多尔衮跟她装糊涂,根本不接话。
  其实太后巴不得多尔衮赶紧登基,好让她卸下摄政太后这个累死人的差事,不用每天起大早抱着小皇帝上朝,在冻死人的崇政殿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回到清宁宫不歇上小半天腰疼都缓不过来。
  她年纪大了,可皇帝还小,再这么煎熬下去,她恐怕等不到入关就要追随先帝而去了。
  年轻的时候她陪着先帝吃了那么多苦,可不是为了陪小皇帝再吃受二遍苦再受二茬罪的。
  这个太后做不做都不打紧,她现在只想颐养天年,过几天舒心的小日子。
  所以太后谁也不问,只问阿济格,阿济格是多尔衮一奶同胞的亲兄长,肯定会支持多尔衮。
  爱什么时候入关什么时候入关,爱谁当皇帝谁当皇帝,太后现在只想尽快结束朝会,赶紧回清宁宫的热炕上躺着。
  这腰疼可太要命了。
  果然阿济格公开支持多尔衮:“太后,疙瘩瘟不是最近才有,可是会死人的。臣上次入关在南边见过,确实惨烈,死得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孩子ᴶˢᴳᴮᴮ。皇上年幼,太后也有了年纪,还是稳妥些的好。”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敢情这疙瘩瘟针对老人小孩。
  太后狠狠剜了索尼和鳌拜一眼,心说,你们贪恋权势,就拿老婆子和小皇帝的命去赌,你们良心都让狗吃了!
  再加上腰疼,太后心累地摆摆手:“既然摄政王和英亲王都这么说了,就晚几个月再入关,先让多铎把宫里的瘟疫肃清。”
  好家伙,好家伙,好家伙,多铎信中说的是晚两个月,怎么到太后嘴里就变成几个月了?
  几个月过去,朝政都理顺了,人也都安插好了,南边只认豫亲王,豫亲王只听摄政王的,谁还记得关外有个不到三岁的小皇帝?
  到那时还有必要入关么?
  女人就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索尼和鳌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怒火。
  气都要气死了!
  见索尼和鳌拜齐齐跨出队列似乎又要反对,太后看了多尔衮一眼,多尔衮会意勾唇:“两位要是不放心,可即刻启程入关,去北京给多铎帮忙。”
  索尼和鳌拜:“……”
  上次入关,两黄旗随皇太极坐镇宁锦,只听说关内正流行疙瘩瘟,好像死了不少人,却并没亲眼见过。
  多尔衮此人多吊诡,多铎满嘴大炮,相比之下阿济格倒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会胡说八道。
  他说惨烈,应该足够惨烈,他说老人孩子死得最多,应该也是这么回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