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可不是。”文老太就喜欢瞧热闹,周氏反应越大她越舒服,这些日子孙子沈语秋老在自家面前夸沈家兄弟,加上文老太看在眼里,在她看来,沈长林沈玉寿去参加未必不能拿名次。
但是为了看到更好的热闹,还是继续拱火道:“我看钱氏给李先生东西了。”
第12章 寻上门.
◎被盗砚台重现◎
李先生收了钱氏的东西,这几个字落在钱氏耳中,如惊雷炸响,立即成了先生收好处行方便的罪证。
但是她对李先生天然带几分敬仰,所以先生收礼,都是钱氏这老妖妇挑唆的,是她耍手段抢了她家玉堂的名额,况且——周氏的眼皮子跳了一下,万一玉堂去参加那什么考评夺了名次,她就有借口送他到县里读书了,看家里其他几个还有甚闲话说!
“钱氏不厚道,亏她还是我嫂子,办的这叫什么事!我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骨头,这就找她去,非得叫她给我个说法不可,不然这事儿没完。”
“哎呀,事情都定下了,还能怎么着。”文老太假兮兮的劝说:“算了算了,你们到底是一家人,吃个亏算了。”
文老太劝人,越劝越火旺。
沈玉堂站在厢门口,一字不落的听着俩老太说话,他自是十分清楚李童生为何不将名额给他,做过的亏心事是白纸上的污垢,时时刻刻提醒他,但那个县里举办的考评又是那么的吸引人,不仅有机会去县里终试,还能见大场面见大人物。
县令县谕虽只是低品级的小官员,但在平民眼中,已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就连没有品级的一众小吏头目都很遥远。
所以,明知道奶奶不占礼,沈玉堂还是咬着唇一声未吭,头垂着,脸憋的通红。
周氏一看,那叫一个心疼,不知孙子心虚,还当他是委屈的,立刻站起来往钱氏家冲。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放在文老太和沈语秋身上也成立,作为奶奶带大的孩子,沈语秋完美继承了奶奶瞧热闹的爱好,他出门前还不忘往兜里揣一把南瓜子,边嚼边小跑着往周氏家来了,生怕看不着热闹。
不过他终究晚了一步,周氏和斗鸡似的寻钱氏去了,文老太颠颠的跟在后头,家里几个儿子媳妇有的原就不在家,剩下的跟着劝也出了门,连沈玉堂也不在,家里就剩下一只大黄狗冲沈语秋甩尾巴。
“奶奶!玉堂!”
可沈语秋不知道战场已经转移,村里人不讲究大规矩,平日也不锁门上栓,所以沈语秋嘴里喊着人,抬脚就往沈玉堂的房间去,沈老二这房人少屋多,所以沈玉堂有个隔在仓库边的独立房间。
进门就见一张书桌,上面搁着笔墨纸砚,看得出他刚才正在练字。
“嗯?”
*
“准备好了,都出发吧。”
钱氏揣上竹篮子,里面放着香烛纸钱还有贡品,她没想到玉寿能有名额,可高兴坏了,念叨说祖宗保佑,要带一家子去祖宗坟前祭拜。
沈家亡祖都埋在村后的山上,不算特别远,走一刻钟便到。
沈长林虽然是穿来的,但还是比较相信科学,就算人死后有灵,恐怕也忙着投胎转世,哪里有精力保佑后人,何况沈玉寿有多努力,沈长林是看在眼里的。
他不聪明,不机灵,便死记硬背,一次不会就背两次,背十次,三十次,直到会了为止,一个字写不好,就十次百倍的练习。
读书学习并没有捷径。
沈长林自己也差不多,他因前世储备了很多知识,训练出了学习能力和思维,才能进步神速,打个简单的比喻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降维打击,他想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便要继续刻苦的学,千倍百倍的付出。
因此,钱氏说要拜祖宗,两个小的都有点无奈,但是这时节去山上转转还是很舒服的,漫山遍野秋草花香,还有野菜野果。
沈长林有点小期待。
但钱氏刚拉开院门,就见周氏气急败坏的冲上门,一副要撕人的架势:“钱氏!”
是连嫂子都不肯叫了。
“干啥?”
“你贿赂李先生给了你家野种考评名额是不是?!”周氏说的野种,指的是沈长林,骂的极其歹毒。
钱氏气的冷笑,默认她是将两个孙子都骂了,将篮子撂下扑上去就撕周氏的脸,沈长林看呆了,只听人吵架的时候说“撕烂你的嘴”,还没见过现场真撕的,钱氏是真下手,抓住周氏的脸皮便用力薅,边薅边骂:“不会说话你别说,今天老娘拔了你舌头!”
沈长林信,但凡有机会,钱氏真的会薅舌头。
这时候周氏家大儿媳三儿媳还有沈老四并几个孙子孙女陆续来了,无论在家怎么闹腾,眼下婆婆被揍惨了,周氏家人定要帮忙的,沈长林再看看自己家,罗氏懦弱的只会哭,沈如康病恹恹的,自己和沈玉寿是小孩帮不了忙。
就怕对方人多势重,钱氏吃亏!
沈长林灵机一动,把院门给关上了,刚才扭打间周氏已经被钱氏扯到了自家院子里。
“砰!”的一下,把周氏的家人都拦在门外。
看钱壮的身形便知道,钱家的人筋骨都很壮,钱氏也有其家族遗风,天生骨架子就大,手就和铁爪一样,将周氏收拾的服服帖帖,发髻散了,衣服也破了口子,这才松开她让她喘息。
年轻时两个人就打过好几次,被嫂子钱氏武力支配的阴影又回来了,周氏坐在地上控诉:“你好毒的心,为啥要贿赂李先生,我家玉堂那么聪明,凭啥没有名额,什么道理!”
打蔫了周氏,她就愿意讲道理了,钱氏拿出梳子重新梳理头发,边梳边说:“我行的直坐的正,犯不着耍手段,李先生是看长林聪明才给的,剩下一个是玉寿考试考出来的。”
再有,名额是李先生定的,要找也该找李先生问原因,但是钱氏没说这话,这样一来就把李先生往风口上推,这样可太不厚道了。
“……”周氏一时语塞,突然觉得这事不好闹,闹翻天钱氏会去找李先生主动退出并推荐玉堂吗?
不用脑子想就知不可能,
周氏是没话了,可钱氏有话要问:“你说我贿赂先生,给了他东西,谁告诉你的?谁看见了?”
门外的文老太一愣,周氏肯定会卖了她的呀,老太太只是喜欢看热闹调剂生活,一点也不想卷入热闹的中心,立刻拍着门板大喊:“哎呀,你们看,这黑乎乎的是啥,是不是前阵子官府给你家长林的赏赐?”
沈长林拉开大门,便看见文老太手中挥着一方砚台,上面雕刻着山水图案,正是他丢的那方。
站在两丈远的地方观望的沈玉堂脸色顿时苍白,心揪着浑身颤抖,一副随时要晕过去的模样。
他完了。
作者有话说:
推个美食文预收,戳专栏见哦~
《汴京小饭庄》(美食)
文案:
顾小枫穿书了,身处汴京,是一本宅斗文里的作妖女配……
汴京花灯千万,御街廊下繁花如秀,潘楼夜市昼夜笙歌,各色茶坊、勾肆、酒楼无数,兼有十万人家,生活富庶安宁。
身处如此繁华之都,宅什么斗!
顾小枫干脆的抛开原剧情,从夜市摆摊做起,终于攒够钱开了一家小饭庄。
角炙羊肉、姜泼面、石肚羹……样样香气四溢,令人尝之难忘。
汴京贵人如云,有饮食障碍的不在少数。
太子妃因厌食症日渐消瘦,云骑指挥见肉就反胃,府尹家的小娘子已半年不吃热食……
偶然间,患饮食障碍的贵人们尝到了顾小枫的手艺,竟胃口大开了。
顾氏饭庄声名鹊起,顾小枫挣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买房置地,不亦乐乎……
某日,她发现一直来饭庄蹭吃喝的温柔小少爷,竟是传说中冷若冰霜的五皇子。
掉马后的五皇子干咳几声,红着脸,攥着顾小枫的手:“我想……想和你一起开饭庄。”
一起买菜做饭,做一辈子的那种。
[1]架空宋
[2]女主主要搞事业,恋爱为辅
[3]美食种田文,温馨慢热
第13章 开考了
◎健全德智体美◎
钱氏也认出了这方砚台,伸手接过仔细端详:“从哪拿的?“
砚台被人偷了,现在谁手中,就说明谁是贼。
沈语秋从人堆里钻出来:“在玉堂那儿。”
钱氏颇感诧异,虽然她很讨厌周氏,但对沈玉堂印象极好,这孩子聪明乖巧,怎么会是贼?便下意识的看向沈玉堂。
这时候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对沈玉堂来说都是天大的压力,他很想跑开也很想狡辩,但腿脚像被泥糊住,口舌像吃了浆糊,只能傻愣愣满脸恐惧的站在原地。
周氏也察觉出不对了,这方砚台她在家见过,沈玉堂说是同窗赠的,她便没有多想,现在琢磨起来十万个不对劲,大岩村私塾的孩子哪个能拿价值上百文钱的东西随便送人,再说,玉堂每次用完还要小心的藏好,也是蹊跷。
她不敢再想,她宠爱喜欢寄予厚望的宝贝孙子,怎么会偷人家的东西,这不该啊。
“这就是官府赏给沈长林的那个,上回我来串门时专门讨来看过。”
“不是听说丢了?咋在玉堂那里?”
好些个瞧热闹的村人议论起来,社死来的太突然,周氏的腿脚口舌也如糊住了一般说动弹不得。
钱氏冷冷的瞅着她,眼底满是讥讽,在村里手脚不干净偷东西是最招人厌恶的,再不着调的懒汉二流子,也不敢在本村为非作歹。
沈玉寿咬着唇,恍悟贼是沈玉堂,对于单纯的他来说这简直是个颠覆三观的发现,堂哥在他眼中大小也是个榜样。
村人还在激烈的议论,几个当事人却陷入诡异的沉默,渐渐的,村人也察觉出不对劲,纷纷错愕的看向沈玉堂。
这时候沈长林从院子走出来,拿过砚台微笑着对众人道:“这是我借给玉堂用的,玉堂,对吧?”
沈玉堂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绳索,马上点头:“对,就是这样。”
这个台阶很陡峭,可以勉强糊弄村人,钱氏周氏几个却很明白真相是什么,周氏牵起沈玉堂的手,绝口不提什么名额的事情,灰溜溜的回了家。
文老太和沈语秋满脸失望,就这?没甚热闹嘛。
“走!拜祖宗去!”钱氏神气的关上院门,带着一家子上了山。
这一去一回待了足有一个时辰,一家子捡柴、撅草药、挖野菜,满载而归刚下山就见周氏的大孙子等在路边,说是奶奶叫送几个茄子来给他们吃。
钱氏手下留情,周氏示好服软来了。
“我收了,你回家吧。”钱氏把茄子往篮子里一扔,心里得意极了,从此周氏在她面前矮半截,看她还敢嚣张。
*
今日是初试的日子。
早上钱氏咬牙给孩子一人煮了一个鸡蛋,白粥里还给加了绵绵的白糖:“快吃吧。”
蛋是晨间从鸡舍新捡的,煮好后香气扑鼻,蛋黄还是红芯,沈长林就着白粥吃下肚,餍足的抹着唇角。
吃营养些,将来身子骨强壮,才能混出自己的一片天。
家里养的鸡长的茁壮,产的蛋个头大味道香,产量上去了,除了拿去酒楼卖,钱氏也隔三差五蒸点给孩子解馋,所以鸡蛋沈长林最近常能吃到,白糖还是头回。
古时制糖技术低下,精致的白糖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富裕人家都不常吃,因沈如康有眩晕症,大夫说发作时喝白糖水可以缓解,钱氏才买了二两存在家。
沈长林仔细咂摸着白糖的滋味,甜丝丝的,真好吃。
为了经常有糖吃,今日好好迎战吧。
比两个孩子更紧张的是李童生,他二十六岁考上童生,转瞬间四十载光阴流逝,归来还是童生……
虽然考了一辈子连童生都不得的比比皆是,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童生还是有些郁闷的,他要是能得个秀才也好啊,自己是考不上了,如果能培养出秀才学生也好,将来自己便是秀才的启蒙老师,死了脸上都有光。
“快,到我的书房来。”
李童生叫儿媳王氏添了两把椅子进来,安排沈长林沈玉寿坐下,吩咐其他学子自行背书习字。
“初试的题目很奇怪。”李童生皱眉:“出乎我的意料,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题目。”
他押错了题。
沈长林不觉奇怪,李童生要是能猜得着题目,恐怕就不止是秀才了。
初考的题目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是昨晚上里正得了消息来宣布的——【诸学子尽力作答,发挥所学体现所思即可】
李童生只参加过县试府试,主要考察经文诗赋姘文孝经论等,这些对于总角幼童来说自然过于深奥,一时之间有点踌躇,不知要怎么指导学生答题。
沈长林想起后世学校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如结合古时的价值观一起答题,便提议先默写一篇《三字经》,能提现书写能力和所学经典,然后画上一副简单的水墨画,沈长林以前上过国画培训班,虽然只学了一点皮毛并且大半都还给了老师,但是简单的画点水草鱼虾还是可以的,其次以孝道做一篇文,他们还没学过姘文诗赋,用白话即可。
自然,沈长林没有说的太直白,而是明示暗示引导李童生也这样认为并说出来,这样不伤师生情分,也隐藏了一点锋芒。
毕竟,一个五岁孩子表现的过于成熟,叫人生疑。
明日下午里正会来收卷子,也就是说有十四个时辰的时间答题,刨除睡觉吃饭休息的时间,大概还有八九个时辰,而完成第一项默写经典便要三个时辰,要将字写好看并且不错不涂改,得慢慢来。
李童生思考了一会,叫儿媳跑了一趟去咸水村传口信,两个孩子今晚歇在他那,明日考完再归家。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呀~
第14章 交卷子
◎去县城看成绩◎
沈长林和沈玉寿提笔悬腕,一笔一划的写着《三字经》。
如今已入了冬,天气十分寒冷,写一刻钟就要停下搓手,不然指头都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