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长安墨色【完结】
时间:2023-03-01 13:17:17

  沈长林和沈玉寿对背书简直着了迷,你说上句我接下句,背的那叫一个带劲儿,钱氏听在耳中,心里极欢喜,眼前苦点累点无妨,只要小辈有出息,好日子就在后头。
  出了村往东,要穿过前山村到小竹村,同窗丁子仁正是前山村人,正在河边洗脚,见到沈长林一行人惊喜的大声打招呼,丁子仁的娘亲也在河边,站出来笑道:“原来你就是沈长林啊。”
  说着从桶里抓了一尾大草鱼用绳子串好,非要沈长林拿着,说是赔罪礼。
  钱氏纳罕:“赔啥罪?这礼太厚了,我们不能要。”
  丁子仁的娘亲在村里出了名的泼辣,但只要不招她,是极讲道理的,听儿子说弄丢了同窗的砚台,事虽了了,但东西是在儿子手中丢失的,还是要给人家赔个礼,今天能偶遇,她求之不得,省得再去咸水村跑一趟。
  “这么会事儿啊,我们心领了。”钱氏连连推辞,这鱼目测有五斤,值二十文钱呢。
  丁子仁他娘十分霸道的将鱼往钱氏篮子里放:“甭客气啦,我家养鱼的,不缺这个,往后咱就成熟人了,要吃鱼上我家来买!”
  钱氏这才收下,寒暄几句后方带着孩子继续赶路。
  砚台和墨丢过的事,钱氏不知道,没听孩子们提起。
  沈长林弱声道:“先生嘱咐过,这件事不可多说,我就没讲。”
  沈玉寿也小心翼翼的:“奶奶,你别生气。”
  刚知道信儿的那一刻,钱氏还真有些冒火,丢了贵重的东西,这俩小的竟然一字不提,但看他们软声说话的可怜模样,火气又熄了,丢文具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倒是他们小小年纪就能单独处理事情,很聪明。
  于是她哼哼道:“什么芝麻绿豆大的事,我懒得听!”接着看看篮子里的大草鱼,她笑了,拿二斤白面一点干货回娘家原是有点寒酸小气的,现在多了一条鱼,那可就体面多了。
  钱家就住村口,钱氏的老娘老爹都健在,见女儿带小外孙回来了,那叫一个高兴,沈长林不用钱氏开口,就礼貌乖巧的喊人,一口一个太爷爷、太奶奶、舅爷爷、舅奶奶,把众人哄得乐呵呵。
  钱氏族人多住在附近,听说姑奶奶回来了,除了沈玉寿外还带回个陌生小男娃,都过来看。
  咸水村和小竹村相隔不远,钱氏家里收养了个孤儿的消息,村里人听说过。
  但传闻是一回事,亲眼见证又是一回事。
  钱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大家翻看着沈长林写的字,打量他的长相衣着谈吐,都夸这孩子漂亮聪明,将来有出息,钱氏是走运了,钱家的几个孙子也十分热情,拉着沈长林沈玉寿到院后抽陀螺玩。
  送走了看热闹的族人,钱氏老娘才有空翻看女儿带回来的礼,边看边埋怨:“人回来就行,拿这么多东西做甚?鱼带回去,熬了给媳妇儿子补身子,罗氏年岁也不算太大,不到三十呢,好好调养一番肚子说不准还有动静。”
  钱氏早就不抱幻想了,摇摇头转了话题:“家里有吃的,再说,带来的东西哪有拿回去的道理。”
  知道女儿好强,钱氏老娘不再多说,盘腿问道:“快说正事吧。”
  农忙的时候回家,一定是遇着事情了,钱氏只好把来意说了。
  “好办。”钱氏老娘把大孙子钱壮喊来,叫他套上牛车跟姑姑回咸水村。
  地里活儿多,钱氏不想耽搁时间,坐上牛车带着孩子就返程,钱氏老娘追上来,埋怨她走得太急,塞了好些瓜果蔬菜吃食到牛车上才作罢,钱氏推迟她就黑脸说是给孩子吃的,不一会族内亲戚也追上来,往沈长林口袋里塞了好几个红包,虽然金额不大,一文两文的,加起来十来文钱,但这是礼数。
  沈长林上了族谱改了户籍,在礼法上就是钱氏的亲孙子,钱家的亲外孙。
  “收吧。”钱氏点了头,沈长林才把红包收下。
  钱壮今年二十,壮的像头牛犊,驾着牛车飞速的往咸水村去。
  而咸水村村口的水井旁,周氏正坐在石板上捶腿歇脚,有人闲话道。
  “你家四个儿子呢,你还下啥地,在家煮煮饭得了。”
  周氏摇头:“不行呐,我家的收完了,还得顾侄儿家呢,他家的七亩地,我年年帮忙,一分钱都没要的。”
  “那你真是心善。”
  周氏继续揉捏着腿:“没法子嘛,亲人呀,打断骨头连着筋,要帮忙的。”
  只不过今年,她要好好敲钱氏一笔。
  寡妇白氏也在旁边歇脚,冷哼一声:“钱是没要,粮食你没少收吧?”
  周氏眼睛一瞪,正要和白氏争辩,突然听前面车轱辘咯吱咯吱的声音。
  扭头一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钱氏竟然坐着一辆牛车带着个壮实的小后生回来了。
 
 
第9章 炖鸡汤
  ◎私塾重新复课◎
  村人都好奇的看过去,钱氏坐在牛车上,介绍这是她娘家侄子,叫钱壮,来帮自家收粮的。
  “这后生真结实,满二十了吧?”
  “哎呦,不知道说亲了没有,要不要婶子帮你找个媳妇?”
  几个妇人开玩笑,把钱壮说得面红耳赤,连忙驾车回了姑姑家。
  村人知道钱氏娘家的底细,人多又富裕,刚才的话看似玩笑,其实也有几分真意,等钱氏走远,她们就嘀咕起自家没说亲的姑娘来。
  周氏不乐意了,她家四郎今年都二十三了,平日也没见这群婆娘上门牵线拉媒,见到个生人汉子眼珠子就转不开了,没见过世面。
  听周氏提起沈四郎,几个妇人哈哈敷衍笑着过了。
  村里谁不知她家里那点事,儿子媳妇没一个省油的灯,连周氏自己有时也拎不清,三天两头吵架,谁想把闺女嫁到那么个闹腾的家,再说沈四郎,二十好几的人,屁大的本事没有,更没人看得上了。
  白氏提起篮子去地里给家人送水,临走前还不忘讽刺周氏:“不是说年年帮人家收粮吗?哼,看来今年用不着啦,人家不稀罕。”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周氏想骂几句被旁边的人扯住,都说算了,白氏的婆婆和公爹是厉害的,惹着了是麻烦事,这节骨眼上还是消停些的好。
  周氏狠狠对白氏的背影翻了记白眼,回家去了。
  其实她最气的不是白氏,而是钱氏的行为。
  亲兄弟虽分了家,那也是亲的,要求人办事,钱氏第一个就该求到自己头上,现在去娘家叫人,那不是明摆着把自己架火上烤,告诉村里人自己不愿帮呗,偏偏她娘家势力大,周氏不好多言,可把她憋屈死了,回家找茬和媳妇吵了一架才消停。
  *
  “把牛栓树下吧。”回到家里,钱氏跳下牛车张罗道。
  沈长林第一次坐牛车,刚开始颠的屁股疼,坐久了习惯了就还好。这大黄牛足有半吨重,初接触这样的庞然大物,沈长林有点怕,不过钱壮说这黄牛很温顺,他就壮着胆子摸了摸,大黄牛扇了扇耳朵,没反应。
  “你看,我说对了吧。”钱壮说着将牛拴在院里的大树下,开始卸货。
  不卸不知道,一卸吓一跳,车上除了瓜果吃食还有一个鼓囊囊的麻袋,里面全是好东西,干蘑菇、熏鱼、腊香肠还有半个腊兔子,钱氏老娘怕女儿不要,特意藏在最底下,实在可怜天下父母心。
  “康哥,康嫂,近来可好。”
  听见动静,屋里的沈如康和罗氏也出来了,这两天沈如康累着了,疲惫的很,罗氏刚才正帮丈夫刮痧。
  见表哥表嫂出来,钱壮先乐呵的打了招呼。
  沈如康点头说老样子,罗氏端了凉开水给钱壮解渴,还说晌午要给钱壮做好吃的,在钱壮推辞的时候,钱氏抢白道:“别客气,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说着将东西收捡好,和儿媳去灶房做午饭。
  现在自然不能吃稀饭,三餐都要是干的,并且要有油水,不然再壮的人也熬不过秋收。
  钱氏大大方方的量足米,蒸了一大锅白米饭,又拿出条熏鱼,和酸豆角一块先油煎后下水焖,做了碗酸菜熏鱼,还摘了一堆青菜猪油炒了,外加一个葱花炒鸡蛋,将午饭置办的极其厚道。
  “你们会打拳吗?我打给你们看。”钱壮学过几年拳脚功夫,还特别爱在人前展示。
  沈长林眼前一亮,拍手道:“要看……哇,钱壮舅舅你好厉害……哇塞,再来一套吧。”
  在古代生活久了,沈长林充分认识到这里的医疗条件是极低的,与其病了寻医问药,不如提高体质,再有山上常有野猪野狗等野兽出没,有一副健硕的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拍够了钱壮的马屁后,沈长林提出想和他学拳法,钱壮大咧咧的点头:“好啊,但过程是极苦的,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我会坚持的。”沈长林拍着胸脯保证完,又拉起沈玉寿的手:“玉寿哥,你也一块来吧。”
  沈玉寿不太想学,每日读书、背书、练字已经够辛苦的了。
  “哥,你得给我做榜样呀。”
  但他受不了沈长林的激将,自己这个做兄长的不能落于人后,于是也充满信心的点了头:“好,我也要学。”
  很快,晌午饭就做好了,熏鱼的味道特别的香,半个村的人都能闻见,钱氏给大家盛饭夹菜,爽朗的说:“快吃吧。”
  这是沈长林穿越后吃的最香最丰盛的一餐,软糯饱满的饭粒吸满了酸菜熏鱼的汤汁,拌上一点青菜和炒鸡蛋,一大口扒拉在嘴里咀嚼,不仅味道香喷喷,心里也有一种满足感。
  真香真好吃。
  不仅今天如此,往后的五日,家里都吃的很好,打卤面,烙糖饼,炒腊肠,疙瘩汤,炒饭,炖腊兔子轮番吃,一到饭点,家里的烟囱冒炊烟的同时,也会飘出馋人的香味,引得邻人口水吞不停,纷纷说钱氏太舍得了。
  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改善伙食,但像钱氏这样大手笔的少有。
  钱氏拿米用油煮肉的时候也是心疼的,但钱壮卖力的帮自家干,她不能亏待了侄子呀,再说,有钱氏老娘给的东西,自家也就是多吃点米和油,算下来没有出多少血。
  要说钱壮,实在厉害,一个人能抵两个壮劳力,咬牙做了三天地里的粮食就全都收了回来,剩下两日主要帮钱氏晒粮食,又收拣了一下屋顶的漏处,剩下大部分时间是在教两个小的练拳,什么扎马步,踢腿,挥拳,练的像模像样。
  看他们个个脸色涨红,额上挂着汗珠子,就知道练拳很辛苦,罗氏这当娘的瞧见了,心里一揪一揪的疼:“娘,要不叫他们歇歇再练吧。”
  钱氏绷着张脸:“你懂什么,得练!”小孩子就和树苗一样,不经过风吹雨大是长不好的:“玉寿身子弱,多练练和钱壮一样结实不好吗?”
  罗氏咬了咬唇:“那就叫长林歇歇,他还小。”
  “一个都不许歇,慈母多败儿。”钱氏哼哼道。
  沈如康赶紧拉了拉妻子的衣裳,暗示她不要说了,罗氏扒着窗户看两个小的练拳,眼圈都看红了,夜里端着灯拿上药酒,给两个孩子揉搓酸疼处,一边看一边吧嗒吧嗒的掉泪珠子。
  “娘,别担心,等我们习惯了就不疼了。”沈长林帮罗氏擦着眼泪。
  沈玉寿也说:“我出了汗,感觉身体特别松快,很舒服。”
  一边的钱壮也说:“嫂子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把他们给练坏的。”
  罗氏点点头,道理她都明白,只是架不住心疼,但还是咬着牙说:“那你们好好学,先苦后甜。”
  家里虽还有间西厢房,但里头的东西太多了不好收拾,因此这几天沈玉寿是和爹娘睡,沈长林和钱壮睡东厢房,给沈玉寿揉完药酒,罗氏就带着他回屋了。
  “钱壮舅舅,我给你说故事听吧,换你以后继续教我练拳好不好?”
  钱壮四仰八叉的躺在凉席上:“好啊,得空你来小竹村找我就是,快,再说一遍你昨天讲的那个捉鬼卖鬼的故事。”
  “好好好,我这就开始讲,你先把灯吹了吧……”
  沈长林肚里存了不少故事,有在现世听过的,也有李童生在课堂上讲他新记下的,把钱壮听得如痴如醉。
  *
  第二天钱壮得回小竹村了,钱氏叫他吃过晌午再走,接着去鸡舍抓了一只肥鸡,利落的宰了放血拔毛,和蘑菇粉条炖了一大锅鸡汤出来,鸡汤香喷喷,搅得整个村都是鸡汤的香味。
  “这几天你累着了,吃个鸡补一补。”钱氏笑眯眯的,给钱壮炖鸡吃她心甘情愿,但周氏上赶着要她就偏不给。
  钱氏家里的香味勾来了不少小孩,有个到饭点还没回,也是姓沈,乳名叫小驹子,今年三岁,钱氏还挺喜欢这娃的,白胖乖巧,于是回去夹了块没骨头的鸡肋肉给小驹子吃,小驹子吃得喷香,正啃着又来一个娃,正是周氏的孙儿栓子,虽然两家大人不和,但和小孩没关系,于是钱氏又夹了块鸡肉给栓子吃。
  寡妇白氏一家和钱氏家就隔了十来丈远,白氏前阵子给自家送过糯米糍粑,钱氏想到自己还没回礼,就打了碗鸡汤,准备端去给白氏下面条给娃吃,没料栓子瞧见了,吵着要喝鸡汤。
  这下钱氏可就不依他了,边端着鸡蛋往白氏家里走,边喊栓子早点回自己家。
  从白氏家回来,就开饭了,照例是钱氏给大家分,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大碗鸡汤和好几块鸡肉,鸡腿沈长林和沈玉寿一人一个,钱壮分到了鸡翅膀,大家呼噜呼噜的喝汤吃肉,吃完肉再夹粉条和蘑菇吃。
  炖鸡的时候钱氏特意多放了水,所以在每人喝完一碗汤后,还能得半碗泡饭吃,众人吃得热火朝天,沈长林摸着溜圆的肚皮,这是他吃过最好的鸡了,浓浓的香味在舌尖久久不散。
  吃饱喝足的钱壮驾着牛车回了自家,周氏看着年轻后生的背影恨极了,叫钱氏炖个鸡给老四吃和要了她的命似的,娘家侄子来就吃香喝辣,这简直没天理了,而且,自家栓子上她家去,竟连一口鸡汤都不给喝,小气!
  栓子回家告了状,但是没说前面吃了一块肉的事。
  周氏原想牵着孩子上门讨要个说法的,是她男人给劝下了:“给不给是人家的自由,你去闹也不占理,算了。”他话说的漂亮,其实心里也有几分气,当初大哥在的时候,两家走的亲亲热热,嫂子钱氏也没现在这么小气,怎么大哥一走人就变了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