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长安墨色【完结】
时间:2023-03-01 13:17:17

   《扶摇上青云(科举)》作者:长安墨色
  文案:
  一朝穿越,沈长林成了穷苦人家的养子,家贫地薄,穷困潦倒。
  沈长林立誓要改变现状,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经商又没本钱,一琢磨那就只有读书科举了,穿越前好歹是重点大学毕业生,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要一步步往上爬。
  咸水村的人都说钱氏一家全是倒霉蛋,男丁羸弱女眷不好生养,是得罪了老天爷,岂料风水轮流转,土窝里竟出了两只金凤凰,收养的倒霉孩子还是状元郎。
  至此沈家一路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状元郎还成了三朝元老顾命大臣,配享太庙,沈家所有女眷皆有诰命,享俸受禄。
  沈长林为官数十载,改革军/政,肃清吏制,发展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开创繁荣盛世,终成一代名臣,受后世歌颂。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种田文 励志人生 科举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穿越后科举做官造福一方
  立意:积极面对人生
  作品简评:本书描写现代小青年穿越到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从童生、秀才开始,最终高中状元,为官后又肃清吏治,整顿朝纲,最终成为一代名臣的故事。
  此书文笔流畅,细节生动,是一本治愈系佳作。  ​
 
 
第1章 穿越了.
  ◎永清县咸水村◎
  永清县咸水村,罗氏煞白着一张脸快晕倒了,她竟抽中了有字的竹片,这下回去婆婆非活撕了她不可,罗氏捂着脸嚎啕大哭。
  沈长林站在一边很是尴尬,他刚穿越七天,穿成了一个五岁男童,还没怎么搞清楚状况,与原主相依为命的老爹便一命呜呼,撒手人寰了。
  他爹被匆匆下葬,接着村长满村做说客,企图找人收养沈长林,但谁愿意养个傻子啊。
  没错,原主是个傻子,五岁还不会说话。
  见没人愿主动接盘,咸水村村长沈永平便宣布抓阄:“村里姓沈的五十一户各派表来抓,抓到有字的就收养这娃,不白养,沈长林老爹留下的田地房子都归你。”
  这条件乍听不错,可沈长林家那破茅草房要来做啥?屋顶上碗大的破洞,做柴房都嫌湿,至于田地,贫瘠的一年打不出二百斤粮,稍微想想就知不划算。
  可沈长林毕竟姓沈,咸水村的人,不能叫他饿死,于是在村长的催促下,五十一户的代表不情不愿的开始抓阄,然后罗氏成了那个倒霉蛋,此刻已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王老太道:“别哭了,这是缘分,正好和你儿子做伴儿。”
  寡妇白氏也劝:“添丁进口的,是喜事,罗氏你快擦擦眼泪,眼泡都哭肿了。”
  左一句右一句的劝,眼看事情已成定局,罗氏才不情愿的牵起沈长林的手,提心吊胆往家走。
  换了芯子的沈长林不傻了,他也知罗氏嫌他,无亲无故谁愿多养个孩子呢?但他没办法,原身只有五岁,现在无依无靠,托村长馊主意的福给他找了个家,他一定得留下。
  于是半路上企图开口说话表现自己,原身是哑巴,可他不是啊,但因原主从不发声,咽部肌肉不协调,他只能发出嗯啊一类的单音节,显得更像智障了。
  罗氏不禁悲从中来,又大哭一场。
  很快到了家门口,进门一扇半丈高的木门,院墙是栅栏加土墙混建的,房子靠左,三间正屋加东西各一间厢房,边上还有灶房和杂物间,院里有一口井。
  院角用木栅栏圈出一块空地,里头养着鸡鸭等家禽,还有一头猪。
  这么一看,罗氏家里条件还不错,但只是乍看。
  沈长林穿来这七天,对这个朝代的历史政治文化了解不多,对村里各家的闲事八卦却了如指掌。
  村头树下晒谷坪里,那些个纳鞋底补衣裳的小媳妇老婶子,没事就念东家长西家短,沈长林猫在边上听了七天,罗氏一家出现的频率很高。
  为啥,当然是因为她一家都是倒霉蛋。
  罗氏家里拢共四口人,丈夫沈如康儿子沈玉寿,唯二的男丁都是病秧子,经常抓药吃,干不得重活,婆婆钱氏倒是身强力壮,但前不久摔伤了手腕。
  这还不算完,罗氏一家养的牲畜也爱生病,猪光吃不长肉,地里的收成也总比别家低,之所以能撑到今日,除了婆婆强悍能撑门户,还因祖上比较阔,给家里留下不少田地,日子实在熬不下去时,钱氏就卖地,二十多亩田地如今只剩三分之一。
  今日除了罗氏,家里三口人都到镇上找大夫抓药去了,罗氏这才做了家里的代表,她后悔啊,早知道就不去了,带回这么个累赘。
  想到这她看了沈长林一眼。
  沈长林回以无辜懵懂的眼神,他也很无奈。
  进了院子,罗氏打了盆水给沈长林擦脸洗手,洗干净细看这娃,长得还不赖,浓眉大眼高鼻梁,个子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只可惜,是个傻的。
  她只生了一个沈玉寿,还是早产儿,生下来差点养不活,那以后罗氏还想再生,却怎么都怀不上了,现在看着周正精神的沈长林,她莫名的有点动心,傻就傻吧,毕竟是个男娃子,也能娶媳妇传宗接代的。
  心动了还没一秒,婶娘周氏来了:“侄媳妇,你咋真把他领家了?”
  周氏和婆婆钱氏是妯娌,早些年老太太去世后已分了家,今日抽签周氏没在场,在家纺线,听说是侄媳妇抽中了有字的竹片,线也不纺家务活也不做了,急吼吼奔她家来。
  “你说你,咋这么老实,抽中了你就要?你不会撒泼打滚反抗呐。”周氏气得够呛:“看你婆婆回来咋收拾你!”
  罗氏心里才生出那点收养沈长林的心,霎时烟消云散,脸色再一次煞白:“都抽中了,撒泼不是耍无赖吗。”
  “耍无赖也比做冤大头强!”周氏一合计:“走,找村长去。”
  沈长林一看,情况不妙啊,急忙站起来躲到罗氏身后,罗氏看他小鸡崽似的可怜样,心软的一塌糊涂:“婶娘,等我娘回来再说吧。”
  周氏毫不客气:“等个屁,再耽误人家就吃定你了。”这侄媳蠢得呦。
  拉扯间院外响起一声呵斥:“吵吵什么呢?!”
  原来是婆婆钱氏和丈夫儿子回来了,罗氏又怕又怯:“娘,今天……”
  钱氏脸色阴沉,摆手叫罗氏闭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家倒霉催的领回傻孩子的事儿,她到村口就听人说了。
  “嫂子,这事欺负人啊,我陪你们一块找村长。”周氏急道。
  钱氏右腕上敷着草药,行动不方便,用左手给周氏倒了碗凉开水:“急什么。”
  周氏急得跺脚:“这孩子又傻又壮,一个月怕要吃二十斤粮啊。”
  听得这话,钱氏打量了沈长林一番,虎头虎脑看上去的确很能吃。
  别看钱氏面上镇定,其实一脑子浆糊,按照私心,她不想养沈长林,养不起也不想养,找村长撒泼耍赖这一招路上她就想到了。
  但又不能,因为今年春旱,她家的禾苗险些枯死,是村长协调引来了救命水,热气腾腾的人情欠着,现在上门去闹,不成恩将仇报的白眼狼了?
  况且,就算这回豁出脸闹成了,下次自家有事,村长就不管了:“这事我自有打算,周氏你回家吧。”
  周氏一愣:“嫂子!”
  “我家的事我有决断,你甭管了。”钱氏没好气:“回吧。”
  钱氏向来说一不二,周氏见劝不动,只得唉声叹气的走了,前脚跨出院门,后脚钱氏就将门重重栓上。
  二人虽是妯娌,但是并不亲近,当年同为沈家媳妇,钱氏只生了一个儿子,周氏却连生四子一女,为了这个,钱氏没少受沈老太太的嫌弃,钱氏一辈子也忘不了年轻时周氏那股子得意洋洋的劲儿。
  “往后你少和她往来,自家的事管不过来,还管起我了,呸!”
  罗氏连忙点头表示记下了,然后把沈长林往前推:“这孩子……”
  “先让他和玉寿睡几天。”钱氏还没想好辙,只能暂且将人留下,罗氏松了口气,沈长林也暂且安心了。
  对于家里冒出的新人,沈如康没感觉,见媳妇罗氏似乎挺喜欢这傻孩子,便添了几分亲近,最欢迎沈长林到来的,则是沈玉寿。
  沈玉寿今年七岁,因为身体虚弱没什么朋友,沈长林的到来对他来说是惊喜,好歹有玩耍的小伙伴了。
  马上到晌午,钱氏进屋量米和儿媳一块做午饭,沈如康去了镇上一趟疲的很,回屋躺着歇息,沈玉寿精神还不错,拉着沈长林和家里的大黄狗玩耍。
  沈长林耐着性子陪孩子玩,顺便仔细观察这家人的情况。
  沈玉寿很有规矩,没有村野小孩的野蛮刁钻,沈如康罗氏夫妻感情和睦,看得出是良善的人,但有点怯弱,至于钱氏,是这家的话事人,瞧上去不好相处,并且相当泼辣。
  但她人品差不到哪去,不然养不出沈如康沈玉寿这样好性儿的子孙。
  穿越前的沈长林是刑侦专业毕业的,修过心理学,还做了半年实习警察,看人还算准确,这样一来,他彻底踏实了,只要这户人家心地善良有底线,那么他就不会被偷偷卖掉,或者被失踪甚至被夭折。
  但这家,是真的穷。
  房子初看敞亮,细看会发现屋顶漏雨门板开裂,连糊窗纸都是破的,全家穿的衣裳补丁叠补丁,钱氏罗氏头上腕上没一点首饰。
  一穷二白,也怨不得人家嫌他。
  家里的粮都锁在柜子里,钥匙揣在钱氏身上,每餐定量往外拿,今天家里多了张嘴,就要多吃米,钱氏咬牙多舀了半碗,心里在流血,顺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瞪罗氏,这倒霉儿媳!
  罗氏战战兢兢,端着米如芒在背,低头准备挨骂。
  良久,预想中的训斥没等到,只等到钱氏叹气,自家走了十多年的背运,虱子多了不怕咬,也不差这回:“还愣着?做饭去!”
  罗氏赶紧往灶房钻。
  一家子吃得简单,白米稀饭加酸萝卜,用猪油炒了一盘青菜,这就是晌午饭了,实打实的粗茶淡饭。
  沈长林刚分到一大碗白稀饭,米香味儿勾得他肚子咕咕叫,但是再馋也得等钱氏动筷了再喝,就在这会儿,竟有人来串门。
  “钱氏,吃饭呐,那傻子呢?”说话的是文老太,村里最爱瞧热闹的老太婆。
  钱氏嘴角抽搐,半天不到看热闹的就上门了,她极其好面,最厌恶别人看她笑话:“亏你六十的人了,说话没把门,那么多年饭白吃了?什么傻子不傻子的,往后再敢这样说,休怪我不客气!他叫沈长林。”
  文老太讪讪离去,钱氏对着她的背影翻白眼,等转过脸来,惊讶的发现沈长林拿着勺子,正往大家碗里分酸萝卜丁,见她看来,腼腆的笑笑。
  怎么回事?全家瞳孔地震,不说傻子,正常的五岁娃都不见得会帮家人分菜啊。
  
 
第2章 去私塾
  ◎大岩村老童生◎
  “吃饭吧。”还是钱氏最先镇定,边吃饭边打量沈长林。
  只见这娃吃相好,文静本分,碗里的粥喝光了也不闹腾,乖巧的等罗氏帮他舀,和村里那些看见吃的玩命抢的孩子明显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很有教养。
  莫非真不傻?钱氏决定明天带他去镇上,找大夫给判断一下。
  夜里,钱氏安排沈长林和沈玉寿一起睡觉。
  家里的三间正屋,中间最大的做堂屋,左边那间是钱氏的卧房,右边的是夫妻俩的房,沈玉寿则睡东厢房,东厢房还挺宽敞,透风透气并且敞亮,只不过陈设很简单,一张旧木床靠墙放着,角落一个大木箱子,还有些细碎的杂物。
  但是收拾的很干净,沈玉寿高兴的牵沈长林上床,还让他睡里面:“免得滚到床下去。”
  他一直想要个弟弟,现在沈长林来了,沈玉寿正在享受做兄长的感觉,看着白皙秀气的弟弟,忍不住掐了掐他的脸,哇塞,手感真好。
  拥有一个老灵魂的沈长林:“……”
  算了,他开心就好,就当哄孩子了。
  *
  钱氏办事利索,第二天一早喂完家里的牲畜,吃罢早饭,就要带沈长林出门。
  带沈长林去镇上看大夫的事钱氏和儿子媳妇讲了,但是两个孩子不知道,沈长林被吓个半死,以为自己看错人了,莫非钱氏要把他扔掉?
  沈玉寿虽然只有七岁,却也十分聪慧,看得出来奶奶不喜新来的弟弟,害怕弟弟被带出门就回不来,便拽住钱氏的衣裳:“奶奶,我也要去。”
  钱氏想了一会,大夫说沈玉寿身子虚,和缺少活动有关,叫他多逛逛也好,便点头答应:“行,去套上外衣,今日风大。”
  见此沈长林松了一大口气,大人干坏事的时候,一般不会让孩子看见,沈玉寿同去,他的安全就有保障。
  “钱氏一早就领俩孩子出去了。”
  “是带她家孙子去瞧病吧?那娃真是苦命的,生下来就弱,还不会走路就常常喝药。”
  钱氏带孩子出门,村里人看见了,河边洗衣裳的妇人顺嘴议论着,钱氏的妯娌周氏也在其中,叹了口气点点头:“我那侄孙儿是可怜,骨瘦嶙峋面黄肌瘦,我看着就心疼。”
  有人压低音量:“看沈玉寿的样子,不像是长寿数的,没准一场风寒就能要了小命。”
  周氏赶紧念阿弥陀佛:“快别这样说。”
  “咱们私下议论罢了,说的是事实啊,罗氏是不能再生了,沈玉寿要是没立住,她家可就绝后了。”
  周氏捂住胸口:“别说了别说了,造孽啊——”接着提上洗好的衣裳往家走,那人的话还在耳边回荡,她琢磨着,真绝后了的话,那留下的家产归谁?
  钱家罗家是占不到的,一定要归沈家,整个咸水村姓沈的,就自家和他们最亲,然后自己的儿子们给钱氏罗氏养老送终,没错了,这样合情又合理。
  周氏想了一长串,没留神路上有块瓜皮,一脚踩上去摔了半丈远:“哎呀,我的老腰……谁来扶我一把,腰扭了,爬不起来。”
  *
  镇上不远,走半个时辰就到了。
  钱氏领着两个小的熟门熟路的进了医馆,医馆的伙计叫他们等会:“前头还排了两位。”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