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王熙凤就上了心,只一个解救香菱的任务,就得了半年的寿命,那么若是自己能挽救林如海的去世,那奖励必定更加丰厚。
想到这里,王熙凤忙开始查看自己近些日子得到的奖励:一瓶生子丹,一瓶解毒丸,一瓶养生丸,一张玻璃方子,一张吃食方子,还有几箱子金银。
东西不算少,可也不多,王熙凤忍着肉疼,把其中的解毒丸和养生丸拿了出来,预备放在端午的节礼中,送去扬州给林如海应急使用。
此后几日,王熙凤便顾不得多想旁的,日日与那本《史记》硬磕,看得头昏脑涨,却不能知其所以然来。眼看着三日之期已到,那所谓的800字读书笔记,王熙凤还是毫无思绪,免不了心中焦躁不已,险些动了胎气。
虽然还有黛玉等人可以请教,只是她们几个年幼,对于诗书还算娴熟,只史书实在艰涩,也不是她们这个年纪的人能领会的,故此众人并不喜欢。大家都还疑惑,为何王熙凤会喜欢上了读史记,这可并不像是她往日的风格。
好在还有个薛宝钗,她年纪比迎春等人都大些,且性格更稳重端方,难得的是读的书极多。又兼之她一心想要进宫备选,故此对贾琏夫妇便极为亲厚,贾琏是外男不好接触,便时时来王熙凤房中坐坐说话。
这一日她过来,刚巧看到王熙凤对着《史记》苦大仇深的样子,只觉得心中好笑。往日里雷厉风行,似乎无所不能的琏二奶奶,竟然也会被其他事情难住,可真是令人称奇。
不过现成的机会送到眼前,薛宝钗自然不会放过,她性子本就圆滑,又是有心交好,当即便道:“凤姐姐正在读史书么,我也恰好正在读这个,不知姐姐读到何处了?”
王熙凤闻言一喜,拉着薛宝钗坐下:“我何曾能读什么史书,不过是拿来打发时间罢了。只是我文采不通,读着吃力的紧,有心不读了呢,又觉得难不成会被一本书给难住,正两相为难呢。可巧妹妹就过来了,我素日知晓你是个才女,快来帮帮我。”
薛宝钗粲然一笑,谦虚道:“我拿来当的什么才女,不过略识几个字罢了,和姐姐探讨一二倒是可行。”
说着便坐了下来,一字一句的领着王熙凤读,再细细的解释了给她听。
史书用语多隐晦,平铺直叙的章节少,一字春秋的笔法多,若是不了解其后的种种纠葛,便不能领会史家的真意。
王熙凤这些日子不可谓不勤勉,只是她毕竟缺的东西太多,如今只堪堪能把常见的字句读通顺罢了,这个任务确实难度颇高。不过她外挂多,三春并上黛玉、宝钗等人日日换着教,又掰碎了细细讲给她听,如此一来熬过来前面半个月的苦日子,后头慢慢也能品得出些趣味出来了。
既然得了趣儿,读书笔记写着也不难了,王熙凤很是松了口气。
一晃又是两月过去,王熙凤已然怀胎六月,时间也滑到了九月间。
若是依着0085给她看过的未来,这会子林如海已经一命呜呼了,可王熙凤派去扬州的探子却打听到,林如海虽然在七月间受过一次刺杀,还中了一回毒,万幸得了神医赠送的药物。故此虽然元气大伤,好歹一条命是保住了,且因着奋勇不顾,又兼之智谋出众,很是立了些功劳,许是明年便能回京述职了。
于此同时,香菱的母亲也被寻到了,原来自从香菱被拐走之后,她家屡遭横祸。后来甄士隐夫妇便搬去了老丈人家左近过活,只是那封家不是好人,坑骗他们的银两不说,成日里还多出言奚落嘲讽,甄士隐为人清高,哪里受得住这个闲气,一日跟着一对和尚道士走了,再也寻不见人了。
封氏又是忧心女儿,又是担心丈夫,一双眼几乎哭瞎了去。
偏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家中剩下的些许田产又遭了灾,只能和两个丫鬟刺绣为生,日子过得极为清苦。又兼之娘家父亲去世,兄弟嫂子不喜,她益发连个托庇之处都没有了,只得又搬了几次家,故此王熙凤派出去的人找了许久,这才寻到她。
封氏听闻女儿有了消息,当即就变卖了剩余的家产,跟着王熙凤派去的人进京来了。
她原也是极有手段的主母,只是近些年实在过得凄苦,两鬓都花白了。不过如今有了喜讯,又怀了不给女儿丢脸的想头,一路上都在细心保养自己,故此到达贾家的时候,竟然颇为看得过去,那一身气度比之邢王二人还要强些。
贾母亲自见了她,叙过些闲话后,就让她跟着香菱去了。
待到回了香菱住的广明院,封氏这才摸了摸香菱眉间的胭脂痣,抱着她一通痛哭:“我的儿啊,为娘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的面儿了,天可怜见,叫我们母女还有重逢的一日!”
香菱也跟着垂泪,她早就从王熙凤那处,知晓了封氏这些年的艰辛。看着和邢夫人年纪差不多,却老迈如贾母一般的封氏,香菱的眼泪便难以止住,又想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心中更是难过。
母女俩好一番痛哭,半晌才被身边的丫鬟给劝住了。
等到心情平复下来后,封氏揽了香菱入怀,细细的询问她这些年的遭遇,又免不了几番落泪心疼。
罢了,封氏才问道:“我们承了琏二奶奶的大恩,只不知道该如何回报才好,我眼看着他家是什么都不缺的,只咱们却还要尽一份心。”
香菱笑道:“母亲说的很是,二奶奶对我极好,连着老太太和府中诸位妹妹都是极和善的人,我在这府里一应吃穿用度,和他们家的姑娘都是一样的。且老太太知晓我的遭遇,还许了我和府中姑娘们一同读书上课,言语间就像自家后辈一般,这恩情确实难还。”
封氏闻言更是感念贾家恩德,心中盘算着即便是倾自己所有,也得报答了这份恩情才好。不过如今她身无长物,所有的只一身罢了,倒是急不得。
而王熙凤这边都快乐疯了,封氏和香菱刚一见面,0085系统就判定她第一个隐藏任务通关了。奖励十分丰厚,足足有三年的寿命,比她从前那些任务所得的总和还要多两倍。
高兴之余,王熙凤更是对封氏母女格外照拂,又得了她们不少感激,算是意外之喜了。
封氏在贾家住了三日,便赶了个无人的时候,去求见了贾母。
贾母心中疑惑,但也乐呵呵的请了她进屋说话,却不想得了个意外之喜。
“老太太容禀,我们母女受了府上的大恩,心中实在是难安。只是府上显赫,想来是什么都不缺的,我思来想去,唯有一件事情上,许是能帮得上一些小忙,也算是报答一二。”
封氏坐在一旁,语气虽然感激,气度却不卑不亢,给贾母以十分熟悉之感。
贾母闻言,笑着说道:“这又值当什么的,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香菱那丫头秉性良顺,我心里也爱的什么似的。别说我了,就是我们府中这上上下下的,也都爱香菱的人品,这是咱们两家的缘法,日后可万万不要说了,倒显得生分。”
封氏听了这话,心中知晓对方可能真的不需要报答,再者,也并不觉得自己真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不过她今日既然来了,那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自然不会轻言放弃。
眼神扫视了一圈,封氏露出个欲言又止的表情来,贾母心中犹疑,却还是挥退了服侍的下人,只留了鸳鸯一个在屋里。
封氏见此,方才低声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从前也少父母亲缘,八九岁上就被父亲送去宫里做了宫女。宫中日子难熬,幸好得了一位姑姑的眷顾,跟着她进了原淑妃娘娘宫中服侍,好歹也平平安安熬到了出宫,又遇到了我家老爷,这才得了些安稳日子过。”
贾母闻言猛地一惊,迟疑道:“原淑妃娘娘?当今太后娘娘从前,就在淑妃位上!”
封氏点头道:“正是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慈善,对我们这些宫女也都多加照拂,我年满二十五岁的时候,便是得了她的恩典出宫嫁人了。不过带着我的姑姑,却是太后娘娘的心腹,她是立了志一辈子服侍娘娘的,故此如今还在宫里,如今人都称她为朱锦姑姑。”
贾母喜道:“竟然是朱锦姑姑,每常宫中设宴的时候,我也偶尔去凑个热闹,太后娘娘鲜少出来,但每次出来,身边陪着的都是朱锦姑姑。”
“是,朱锦姑姑从十岁便到了太后身边,陪着太后风雨同舟五十多年了。”封氏回想从前宫中的腥风血雨,感慨道,“从前过得也是艰难,不过现今陛下以孝治天下,以天下荣养太后和太上皇,想必是苦尽甘来了吧。”
随即,封氏又道:“朱锦姑姑于我有再造之恩,每年她生辰的时候,我都会托人送一份礼进宫。这些年因着我那孩儿的缘故,倒是有些怠慢了姑姑,不过她心中也挂念着英莲,年前还打发人来问过我,有没有寻到孩儿。”
“如今我想着,既然英莲已经寻到了,又岂能不告知姑姑一声呢。只是我人在宫外,时常也难见到姑姑一面,听闻府中大姑娘德才兼备,如今在宫中做女史,若是能得她传一封书信,就是帮了我大忙了。”
贾母得了这个消息,真真是喜出望外。
盖因贾元春十三岁进宫,到现在已经八年多,眼看着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却还不曾博出个前程来。若是再蹉跎下去,莫说是得贵人青眼,即便是年龄到了放出宫来,也很难寻到什么美满的姻缘了,贾母岂有不着急的。
如今得知封氏和太后心腹关系密切,贾母心中便有了成算,顶好的是一朝入了太后的眼,指给皇帝做了妃嫔。次一等的便是去往各个王府之家,依着元春的家世,最低也能得个侧妃之位,若是时运到了,王妃也是有可能的。
最不济,得了太后的恩典,提前放出宫来,元春这个年岁风华正茂,好生寻摸一番,未必不能一世美满。
想到这里,贾母对着封氏便热络了许多:“我也不瞒你说,当初我家大丫头进宫的时候,我心中也是万般不舍的。只是皇命难为,她娘老子又执意如此,我一个老婆子,实在也是有心无力了。”
“府中这上上下下的,都不必我操心,她们妯娌打理的都妥当,唯独我那元丫头啊,从小在我跟前儿长大的,如今一去□□年不得见一面,可算是剜了我的心了。若是今次我那孙女儿,能入得朱锦姑姑的法眼,不拘是放了她出宫,还是旁的什么都好,我心中都记着你的情分。”
封氏含笑道:“老太太说的哪里话,您和二奶奶救了我家英莲,就算是救了我的命了。信我已经写好了,想必府上有办法递到宫里去,就劳烦大姑娘帮忙,把这信交给朱锦姑姑,另外,我还给姑姑做了身衣裳,也得劳烦府上一并送过去了。”
贾母自然满口应下,又命鸳鸯亲自送了封氏回去。
她自己静坐片刻,纵然觉得封氏不会在此事上蒙骗于她,可为了以防万一,也叫了下人出府,让人去打听封氏所言可是真的。
这虽然是宫廷旧事,不过倒是不碍着什么隐蔽秘闻,故此不过两日的功夫,贾母就收到消息,封氏确实是从前淑妃宫中出来的。且封氏和朱锦之间,比之她自己说的还要亲密,她对朱锦有过救命之恩,朱锦一直想报答她,却寻不到时机。
而封氏写给朱锦的信中,则是说贾家对她们母女恩重如山,如今贾家大姑娘在宫中孤掌难鸣,盼着朱锦姑姑力所能及之下,能够照拂一二。
这用意便很明显了,封氏把对朱锦救命之恩,用到了元春身上,以此报答贾家的恩惠。
贾母得了这个喜信,也不曾张扬出去,只暗地里打发人把东西给了元春,又叮嘱了好些话儿来,这才静候佳音。
王熙凤作为贾家的当家太太,很快便知道了这个消息,她心中讶异之下,只觉得元春实在是有福气。盖因朱锦姑姑实在得力,很快就带着元春在太后娘娘面前露了脸,又因为元春娴雅知礼,也得了太后娘娘的欢心。
且因着当今陛下忌惮勋贵势力,朱锦还敲了敲边鼓,故此太后并未把元春赐给皇上,反而给她指了一门婚事。乃是当今陛下最小的堂弟,平郡王,年已二十四,早前有过一个王妃,只是那王妃体弱多病,去年一次小产之后不幸去了,故此平郡王府内如今便缺了一位女主子。
元春虽然是续弦,可平郡王膝下并无儿女,她嫁过去也是正一品王妃,按照她如今的年岁家世,并不算辱没了她。
因此大姑娘成了准王妃的消息传到贾家之后,阖府皆喜,贾母和王夫人尤为高兴。
贾元春很快回到家中备嫁,王夫人一改往日万事不管的性子,风风火火的忙碌起来,只为了给元春准备嫁妆,能让这个女儿风风光光的出嫁。王熙凤已经快临盆了,每日除却例行的系统任务外,旁的是一概不管不问,只安心保胎为重。
而借着元春被赐婚的东风,薛宝钗也成功入选,成为了五格格的伴读。
一次改变了两个女孩的命运,王熙凤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寿命值十年!
十月初八,惊喜交加之下的王熙凤,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白胖可爱的男孩儿。
抱着这个前世没有的儿子,王熙凤心中激动非常,第一次由衷的感谢了0085。若非有这个系统相助,她许是没有那么容易便诞下孩儿,成功在贾家站稳脚跟,也不会读书识礼,明悟道理,知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因为这股感念之情,又因为这系统原本是为了黛玉而来,故此王熙凤很大方的划了其中五年的寿命值,归到了黛玉的名下。
按照0085所言,黛玉只活到了十六岁,便香消玉殒了。如今她已经十岁了,王熙凤又送给了她五年的寿命,可见早亡这个命数是破解了,而且肉眼可见的,黛玉的身子骨慢慢康复了起来。
往常每到秋冬换季之时,黛玉都免不了会咳嗽卧床几回,可今年直到落雪,她都健健康康的,一次都没有病过,算是一件喜事。
元春年龄大了,平郡王府也需要女主人主持年礼,两边都有今早成婚的念头。故此赶在腊月初的好日子,吹吹打打,十里红妆,贾家大姑娘的花轿一路热闹的去了平郡王府,成就了一对新人。
而已经叫回原名的英莲母女二人,在年前也搬离了贾家,在左近的一处三进院落住了下来。
这宅子是王夫人送予封氏的谢礼,连带着的还有京中一处铺面,郊外一个五十亩的庄子,拢共加起来,也值几千两银子,只她们母女二人的嚼用,是足够了。
封氏再三推辞不掉,也只得接了下来,英莲还认了王夫人做干娘,从此便当做自家亲戚走动,这孤儿寡母的,也算是在京都有了依靠了。
第54章 不学习就送命:六
翻过年开了春, 王熙凤生下的茂哥儿也有六个月了,历时一年的时间,王熙凤终于把史记通读了一遍。
从这套书里, 她见识到了许多人心叵测, 权谋算计,连带着对于上位者和掌权者的心理,也有了许多理解。其中最重要的, 也最令她深有感触的, 莫过于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鼾睡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