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桃花白茶【完结】
时间:2023-04-13 14:42:36

  郑伯脸色不善,身边大致分为两派。
  一边主张要名声,还能拿到便宜肥皂。
  另一边要实在的东西,骑兵多重要不用赘述。
  按理说郑伯也知道,该要骑兵。
  身边人也知道要这么劝。
  偏偏有个郑锡的缘故,这会劝要后者,好像国君要听郑锡的一般。
  这可是国君的逆鳞。
  最后还是有人小声开口:“国君不要听信纪国人的话,他们明显是故意的。”
  这点谁人不知。
  可知道了也要落入圈套。
  “还是要马具跟武器吧,如果能白纸谈下来,自然最好。”
  郑伯深吸口气,该张的口一直不张,沉默许久,还是以大局为重:“把这里的消息告知郑上卿,问问他的意见。”
  在场的郑国卿士有的皱眉,因为拿不到便宜肥皂。
  有的高兴,因为郑上卿一定能做出正确决定。
  前线风寒的郑锡接到消息,差点没气晕过去。
  这还用考虑?
  这还用说?
  在郑伯那,名声跟骑兵或许对等,在他这完全不是啊。
  还不快去说,一定要东西,不要这种虚名。
  名声这种东西,等实力强大后自然就有了。
  就在消息传递当中,天下诸侯已经来信到郑国,皆是夸赞郑伯仁厚大义,要不是郑伯那肥皂价格怎么可能降低。
  天下人都在称赞郑伯。
  不仅诸侯来信,天下十位名士,除了在场的仪先生跟等着被救的耘先生之外,更是大肆夸赞。
  四公子同样如此。
  反正把郑伯夸的绝无仅有,堪比尧舜。
  诸侯来信的原因很简单,看热闹不嫌事大。
  而且他们也不想让郑国拿到实际的好处,纪国一家骑兵已经够难缠,再多个郑国?还让郑锡领着,那做梦吧。
  所以纪伯那边一撺掇,大家表扬信写的比谁都快。
  名士不用说,为了救好友,什么话都说的出来。
  诸侯的分量,加上名士的分量。
  还有各国百姓都已知晓。
  郑锡刚把消息送出去,就听到庆国以及郑国士兵都在说这件事。
  再看看走过去的纪国骑兵,郑锡两眼一黑,直接倒下去。
  纪国人太狡猾了。
  他们早就想好应对的方法,早就做好万全准备。
  那闹这一出是干什么?
  还让纪胜纪凌亲自去郑国?
  郑锡这会已经没力气想。
  连日征战,顾着前线还要想着后面,更要拿无数主意,不是还要受郑伯问话。
  再听到各地消息,郑锡这口气差点没上去。
  郑伯脸色同样难看。
  知道被纪国摆了一道,但天下人的夸赞以及所到之处的赞扬又让他飘飘然。
  难道纪国就不怕他们不借道?
  是不怕的。
  事情都到这种地步,要是不借道,所有的赞扬声全部会变成骂声。
  郑伯甚至后悔,为什么要给纪国时间。
  要是他不去找郑锡拿主意,事情肯定不会到这一步。
  借道的事定下,纪国人果然又变得极为热情。
  郑伯几乎阴沉着脸看纪国人接名士耘先生以及几千工匠离开。
  原本以为纪国人离开会跟他打个招呼,没想到纪国人只给郑锡带消息,还亲切问郑锡的病怎么样了,那态度全是谦逊温和,对自己的时候全是虚情假意的吹捧。
  这两者区别他还是分得出来的。
  郑伯越想越憋屈。
  他得到自己想要的名声,却整个人都不对劲。
  从这件事里,他更看出来郑锡对整个郑国的影响力。
  自己说了不算,郑锡讲的才算数。
  以前还好些,有了军功的叔叔郑锡,似乎更上一步。
  不止纪国人这么认为,自己的臣子也这么认为。
  郑锡甚至安排人在自己身边。
  郑伯沉默许久,下令道:“听说郑上卿病了,接他回来休息吧。”
  “前线再派其他人去。”
  听到消息的官员眼皮一跳,赶紧道:“九个城池刚刚到手,还不稳,现在郑上卿离开,怕是不妥。”
  郑伯冷笑:“怎么?我郑国就他一个人能用?”
  官员不好再说,退下后连忙派人偷偷给郑上卿送消息。
  这一幕并未逃过郑伯的眼睛。
  郑锡,好用是好用。
  但有些太好用了。
  等郑锡醒来,知道为何纪胜纪凌亲自去郑国。
  因为这次的事,他们就是要做的大张旗鼓。
  天下诸侯贵族都知道,纪国在算计郑国,而且算计成功了。
  这些算计所为何事?
  为了名士。
  为了工匠。
  为了迁徙到纪国的人。
  千金买骨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纪国做这么一出大戏,就是要让全天下人知道。
  他们纪国为了名士,为了人才可以做到什么地步。
  什么肥皂,什么算计,都是为了你们。
  即使两位公子出动,他们也舍得。
  郑锡躺在病床上,苦笑片刻。
  好一出大戏。
  拿着风头正盛的郑国当跳板,拿着诸侯的心思做筹码。
  他郑锡,同样是棋子之一。
  相比假仁假义拿庆国土地的郑国,纪国的做法,更让天下英才向往。
  被接回纪国的耘先生一家,以及六千工匠们,自然知道此事。
  更看到他们进入纪国时候,源源不断的肥皂被送到各国。
  一问价格?
  半斤粟换半斤肥皂,这肥皂质量确实一般,但洗衣服绝对没问题,大大节省洗衣服的体力。
  真的这么便宜?
  耘先生都忍不住看了看,他真的值得?
  如果不是这件事,肥皂的价格至少翻一百倍。
  纪国承诺的低价肥皂送往各地,并且说明,以后不会涨价。
  竟然是真的。
  纪国为了名士跟工匠,也太下本了吧。
  至于借道的郑国,讨论的却很少。
  毕竟只是借道,实打实付出东西的是纪国啊。
  如果说之前三国攻纪未果,给天下人的印象是纪国武力强大。
  现在让利换名士,给天下人的印象则变成求贤若渴的文明国家。
  这样的国家,哪个有能力的人不向往。
  纪国一步步地,走向舞台的中间。
  他们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踏实。
  就在纪国安置名士,请名士耘先生去看官学,以及安排工匠们建起雕刻厂跟皮货厂的时候。
  郑国那边果不其然出事。
  纪凌看着送来的消息,他跟大哥出去一趟,可不止为求贤若渴的名声。
  更为了郑伯跟郑锡之间的关系。
  果然,他们前脚刚走,郑伯就调郑锡回去。
  但刚到手的城池,郑锡怕别人守不稳,意思是再等等,那庆国五家虎视眈眈,他不好松懈。
  郑锡拖着病体写信,郑伯却觉得他是故意拖延,几次三番写信让他回郑国都城。
  原本就因为纪国借道没占便宜的郑锡,这下也有了火气,泥人都有三分土性,何况他。
  郑锡这些为郑国鞠躬尽瘁,做了多少事。
  郑伯性格阴阳不定,对他并不信任,他都忍了多久。
  看看人家纪国怎么对下属的,他们的公子钦,纪叔公,哪个不是信任有加。
  到自己这,辛辛苦苦打下九座城池,还没占稳,就让他回去。
  他郑锡要是想把持郑国,还用得着现在?
  两边就这么僵持下去,双方都气得够呛。
  在郑锡跟郑伯你来我往的时候,留在庆国的缪成志动手了。
  他劝耘先生先去纪国,自己随后就来。
  当然有他的目的。
  他娘的,守城守够了!
  庆国五家攻了几个月的城池,他只能防守。
  现在也要让他们吃点苦头!
  缪成志看着外孙给他留下的五百骑兵,咬牙道:“走之前,一定要重创他们!”
  这就是他要做的事。
  一路带着骑兵杀出去。
  什么?
  纪国借道了,随便走,不会有危险。
  他才不走那个道!
  他就要杀出去!
  让庆国五家吃吃苦头!
  白发的缪成志回头看看庆国国都,此番杀一次,他也算对得起庆国了。
  等他再回来,一定要让五家付出更重的代价。
  算起来,这才是纪国骑兵头一次出击。
  跟所有人想象的一样,骑兵所到之处,根本没人能阻拦。
  缪成志带着人从庆国五家兵马中杀进杀出,兵器跟兵马都属顶尖,对上落后的战车跟青铜兵器,简直跟砍瓜切菜一般。
  太轻松了。
  实在太简单了。
  扮做兵士的纪胜嘴角弯了弯,这就是弟弟说的降维打击?
  没错,在纪国接名士跟工匠的时候,纪胜穿上重甲,扮作普通骑兵直接去找外祖缪成志。
  骑兵头一次出战,他必须在啊。
  不仅保护外祖的安全,还能在这次实战中看出问题。
  危险?
  以他的身手,根本没有危险!
  纪胜跟外祖缪成志杀得酣畅淋漓。
  那庆国五家直接被骑兵的阵势吓破胆。
  人少的时候不是对手,人多的时候人家随便跑,根本抓不到。
  从庆国国都到庆国边境,一路走来,庆国五家所有兵马下意识退让。
  大家的想法很一致,不能跟这些骑兵起正面冲突,一刻也不行。
  庆国内里忽然安静下来,各处都不敢轻举妄动,只等着纪国的煞星们离开再说。
  你们快走吧,你们走了我们才好继续打。
  否则全是挨揍的份!
  眼看缪成志带着骑兵终于离开,庆国五家下意识欢呼。
  不对,他们欢呼什么?
  不至于这么高兴吧?
  这场几乎单方面吊打的战斗让病榻上的郑锡更是起不来。
  骑兵,看看人家的骑兵。
  郑国本来靠着借道的事,也能有一支的。
  郑锡越看越眼馋,郁结难解,竟然一病不起,连公务都能难处理,郑伯还催着他赶紧回国都。
  郑国内里一团乱麻。
  庆国内里五家分庆。
  这丝毫不影响纪国举行宫宴。
  可以说是纪国最近几年最大的宫宴。
  目的为了欢迎耘先生来到纪国,更为了国君岳丈当了纪国官员。
  缪成志一扫在庆国的颓势,刚到纪国就被封了刑部尚书的职位,成为纪国六位尚书之一。
  纪国内里所有刑罚全归他管,权力不可谓不大。
  在庆国房屋被砸的耘先生,直接有了最好的房屋,以及最好的待遇。
  家人更被安置的很好。
  从庆国来的六千工匠,也已经跟家人一起安家落户。
  不到一个月内,所有人都从地狱走到天堂。
  与此同时,各部官员,各城郡守,下意识看向从庆国来的人才们。
  好啊,人真不少啊。
  终于有人一起干活了。
  纪国现在城池便多,官员很少,他们每天累得不行,这下终于有人帮忙了!
  还有郡县里的官学,全都缺夫子,反正就缺他们这种文化人。
  还在吃宴席的耘先生跟耘先生弟子们,全都觉得身上凉飕飕的,怎么有种被惦记的感觉?
  他们能有什么被惦记的啊。
  宴会上,几个尚书以及各地赶来的郡守,笑眯眯往看好的人才身边坐。
  那个,你们有没有兴趣当官啊。
  不当官,当夫子也行。
  你看我们郡正在发展官学,我们县在修水渠,我们县需要有人当县令。
  别想庆国那些破事了,大家一起搞基建,一起种田好不好呀。
  耘先生默默吃了杯酒。
  已经回卢国的好友仪先生说的没错。
  纪国人好像都有点务实?
  还有点勤劳爱干活?
  耘先生一扭头,就看到公子凌坐到他旁边,笑眯眯道:“耘先生,我们纪国都城有处官学,您知道吗。”
  “那个,仪先生回卢国了,暂时没人管,您看?”
  作者有话说:
  大肥章~今天没有二更啦,不用等哈
  -
第47章
  耘先生听说过纪国官学。
  他们的官学不仅招收贵族子弟, 更招收平民,甚至以前是奴隶的人,都能进入官学。
  纪国官学头一批学生, 就是他好友仪先生带出来, 仪先生那么挑剔的人, 都对学生们赞不绝口。
  虽说现在各国招谋士,已经不强求身份,但直接招身份如此低等的,还是少见。
  所以耘先生对官学还是很好奇的。
  再说,纪国辛辛苦苦救他们, 还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教学生根本不算什么。
  不仅他可以教,他的十五个弟子,皆可以到官学任职。
  纪国要安排的人才不止耘先生等人, 还有官学头一批毕业的学生。
  他们入学已经两年,经过十月份的考试之后, 按照成绩排名, 有的继续读书, 有的去各地任职。
  所以最忙的自然就是吏部尚书跟纪伯。
  纪国现在十六个城池, 下面县城已经上百。
  要不是这次人才补充, 他们连个官员都找不出来, 不夸张地说, 但凡识字,都能去当官。
  没办法,纪国发展实在太快, 要不是纪凌未雨绸缪建立官学, 人手更加不够用。
  在纪国安排人才就业的时候, 天下局势渐渐定下。
  庆国的覆灭已经成为事实,庆国五家还被缪成志临走的时候打了一顿,郑国倒是停止侵吞土地,拿了九座城池之后,便不再有动静。
  至此,庆国五家开始内战,厮杀过后,只留赵家跟梁家留下,其他三家皆被灭门,血腥之味五里地外都能闻到。
  这可谓是近些年最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
  这场战场跟以往诸侯之间的打闹不同,便是当初各国吞并小国,也没有打的这样惨过。
  五家既然都反诸侯了,自然也不会真的把周礼放在眼里,打仗的时候更加无所顾忌,各家死伤之惨重,让天下震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