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桃花白茶【完结】
时间:2023-04-13 14:42:36

  世上的钱谁都想赚啊。
  公子钦也听出话里话外的意思,但他根本不慌,有凌弟在,这种事不用操心。
  纪凌也笑:“昌国做出来了,也不好量产。”
  单独做铁器没问题,可问题是量产。
  纪国独有的炼铁法,超越这个时代近千年,融合了无数人的智慧。
  纵然昌国可以跨过几十年的鸿沟,但想几年里赶上千年的进度,基本不太可能。
  祁喜没想到,自己竟然没吓唬住人。
  看来这位传说中的公子凌果然多谋。
  这下祁喜发愁。
  这些恶金农具实在太好用,种子也很特殊。
  怎么才能从纪国弄来这些东西?
  祁国有什么值得交换的?
  金银?
  这都不用说,纪国那几个厂子都是吸金大户,人家纪国富得流油。
  就算给金银,那定然是祁国不能承担的价格。
  粮食?
  这就更好笑了。
  纵然纪国田地数量没他们多,可这质量。
  祁喜脸色难看,他不得不承认,纪国田地的质量,比祁国好太多。
  庄稼质量更是不错。
  现在虽是二月份,但地里的庄稼长得极好,这些东西他最熟悉不过。
  原本看到庄稼的欣喜变为担忧。
  他们祁国一直以种田厉害自居,从分封开始就在研究,这百十年更是突飞猛进。
  可惜自家的突飞猛进跟纪国比起来,根本一文不值。
  祁喜本以为换农具无望,只要罢休。
  可他在纪国官员陪同下去酒楼吃酒,听那酒楼伙计随口道:“从明年起就没有便宜盐了,不知道盐价会如何。”
  便宜盐?
  盐价?
  祁喜眼睛一亮。
  对啊。
  盐!
  纪国的盐一直是他们提供。
  对盐这种事,祁国并不在意,他们虽然有几个城池靠近海边,但还是种田为主。
  盐够用就行,顶多这几年要提供给纪国,所以多晒了点。
  祁喜掐着指头算算时间。
  赔偿纪国的盐马上要到期。
  那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换?
  盐这东西谁家也不可或缺,纪国人一天吃三顿饭,用的盐肯定更多!
  想到这,祁喜吃饭都更香了。
  不过刚吃一口肉,再吃一口饭,纪国怎么回事,连种出来的米都更饱满?
  祁喜心里郁闷得很,等回祁国之后,一定要把修水渠,按照纪国的方法来修,好像更合理。
  现在先把农具换到手再说。
  一切都在按照纪国,或者说纪凌的计划进行。
  听到祁喜想用盐来换农具,纪凌适当表示出惊讶,随后道:“盐这东西,我们可以找卢国去买,卢国盛产盐。盐又不贵,怎么好换农具。”
  祁喜自然知道,他也有自己的理由:“盐乃日常所需,你们去卢国的时候还要经过郑国,以你们现在跟郑国的关系,肯定不好走。”
  “矿盐井盐不好开采,数来数去,自然还是我们祁国最方便。”
  “既如此,我们不如合作,纪国的盐全由祁国负责,纪国只需要提供你们的旧农具,而且祁国绝对不会把农具改为武器。农具算我们借的,你们可以随时检查数量。”
  “打仗的时候可以尽数拉回纪国。”
  等于说纪国以后吃盐不花钱,纪国现在百万人口,负责这么多人的盐巴,其实数量很不少了。
  祁国只是借用旧农具,而且不改为武器,甚至可以检查数量。
  说完,祁喜继续道:“纪国宫室每年的海鱼,海产,也都由祁国提供。”
  这一条完全是添头了。
  这么看来,祁国给出的条件再好不过。
  不过这也能看出来,祁喜为了种田有多拼。
  纪凌心里都微微吃惊,再次打量祁喜,看来这位比传闻中更喜欢种田。
  不过他想要的可不是这些。
  纪凌故作为难,开口道:“可容我跟父亲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祁喜摆手。
  他的诚意已经够足了。
  不怕纪国不同意。
  说起来,祁喜的做派还有些周礼的影子。
  放在后世,是如何说不出借农具这种话。
  不说后世了,现在的赵,梁,就绝对说不出这种请求。
  一日过后,纪凌缓缓过来,说出早就有的想法。
  “纪国可以送一批农具给祁国,还不用祁国给我们晒盐,只是需要一点东西。”
  “祁国以南的海岸线,可否提供纪国,以后纪国自己晒盐。”
  “放心,绝对距离祁国很远,只是用来制盐。”
  祁喜皱眉,要说祁国以南的地方,确实不属于祁国,可在附近晒盐,总觉得有点怪。
  “你们不会在那建城池吧?”
  若纪国在祁国南边建城池,那万万不能答应。
  纪凌满口道:“绝对不建城池,这个您放心。”
  就是建盐场跟修水泥路而已。
  盐这种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好。
  这下犹豫的人变成祁喜。
  纪凌不慌不忙:“不着急,慢慢考虑,纪国有耐心。”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祁国对种田的心果然不容置疑。
  用不属于自己的海边来换农具, 祁喜犹豫一天便直接答应。
  其实纪国已经够给面子,他们要建盐场的海岸线,其实在祁国南边, 中间还隔着更远的距离, 就是当初白纸交易点附近。
  那个白纸交易点在河滩附近, 再往东就是海岸线。
  大哥纪胜早早知道那块地形,所以在纪凌问哪里地势平坦,方便建盐场的时候,纪胜一口答出。
  接下来两国之间的交易顺理成章。
  五万把各式旧农具,以及一千耕牛铁犁, 全都送到祁国。
  看见耕牛的时候,祁喜还很感慨。
  当初郑,昌,祁三家联合对付纪国, 为了养纪伯骄奢淫逸的性子,把多少耕牛便宜卖给他们。
  到头来都是给纪国作嫁衣。
  反而他们自家想发展耕牛种田的时候, 国内的牛不仅价格贵, 数量更是稀少。
  不过经过那次之后, 除了郑国还在惹事之外, 祁国跟昌国都极为安静, 特别是昌国, 一门心思研究恶金, 听说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暗戳戳还派人来过纪国国都铸造室。
  可是纪国铸造室哪是其他人可以靠近的。
  祁喜有些期盼昌国赶紧量产恶金,这样他们就不用求着纪国。
  农具听着挺多, 可他们祁国人口超千万, 绝对不够用的。
  慢慢来吧。
  既然卡了恶金这个口子, 以后总会换到。
  这也确实是纪国开的口子。
  恶金的做法需要严防死守,但东西倒是没那么严苛。
  主要是纪国上下都在用铁器,多多少少都会流出去。
  纪国对这并不在意,因为流出去再多,也比不上自家拥有的。
  再说,能做农具的是,什么好铁?
  真正的好铁器都用来做刀刃,那些东西才被防备得很严格。
  说白了,还是纪国如今实力增强,根本不怕这些事。
  用来换个盐场才合算。
  纪凌看着地图,自家国都在中原这一边,旧五城,新五城,以及南,北,三十多城。
  现在往拐了个弯,再东边修个盐场。
  到时候把这些城池连成一片,纪国的地图至少翻一倍。
  反正先把地给圈了,内里自然可以慢慢建设。
  天下局势渐渐变了,郑锡也在提醒纪伯早做准备。
  所以不管哪一方面,自家都要准备妥当。
  纪伯,纪胜那边有同样的地图。
  纪胜更要前去圈地,后续工部同样要派人过去,顺便把盐场通往纪国的路给修好。
  以后这是要运盐的!
  不修好路不方便!
  当然,这种事就不必特意告知祁国人,等他们发现的时候,纪国应该把路修得差不多了。
  祁国,纪国都得到自己想到的东西。
  但纪国的盐场怎么会跟祁国那种随随便便做做的盐场一样。
  现在的盐巴颗粒大,味道苦,全都是通病。
  最会制盐的卢国倒是有方法做出精盐出来,不过耗时耗力,每年只出一点,各国每年都会前去采买。
  纪国要建盐场,肯定不会糊弄。
  纪凌早就写好制盐的法子,只等着盐场建好,就派人过去做盐。
  做粗盐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在海边建池子,海水灌溉里面,等海水晒干后,把里面的盐铲出来继续暴晒,直到出结晶后,这就是粗盐。
  祁国一直也是这么制盐的。
  纪国的制盐方法多了后面几个步骤。
  利用石灰石加热后得到的石灰乳,用石灰乳溶液跟粗盐水融合,这样可以去除粗盐里的杂质。
  最后用蒸馏的方法去除苦味,得到的便是精盐。
  这种方法便宜又便捷,是大量做精盐的好办法。
  在海边建池子这种事,纪胜做得很顺手,直接带着工匠,再带着几百车水泥,不到一个月就能做出一个盐场。
  纪国现在的基建本事,估计谁都比不过,修出来的水池都比其他诸侯国的城墙整齐。
  如果不是人手不够,纪凌都想让人开始烧红砖。
  红砖的硬度在如今来看,足够使用了。
  不着急,一样样慢慢来。
  想到盐场建成,纪国就不用依靠外来的盐,就更加安心一些。
  不过纵观天下,只有昌国跟纪国是同样的想法。
  都在努力让自给自足,不依靠别人。
  祁国还想依靠其他国家得到恶金,只有昌国一门心思自己钻研。
  昌国国君确实是个狠人。
  纪凌约莫知道,他们已经知道锻造法,就是一遍遍打铁,后面的灌钢法还没出来。
  等于能产铁,但不能量产。
  两者的差距自不用说。
  可这样的话,估计昌国很快就会用为数不多的铁来做铁马掌,快点练出骑兵。
  如果这是在纪国刚做出恶金的时候,昌国就有了成果,那纪凌自然担心。
  现在纪国的恶金供大于求,他也没什么顾虑。
  真的不能小看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才。
  自己依托后世知识才知道炼铁的方法,昌国人靠着国君的利诱跟重赏,同样能成功,也是令人敬佩。
  天下局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纪国能做的,只有让自己更好。
  纪国放出一批恶金农具的消息,迅速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就连跟纪国不对付的郑国也派人过来说好话,看能不能也给他们一批。
  这些自然被纪国婉言谢绝。
  给祁国,还能有所把控,给其他国家那就不好了。
  最为遗憾的是昌国人,昌国国君愈发知道恶金的好处,每日查看恶金进度。
  不少人都说国君为恶金一事苍老许多。
  还好,他们是些有成果的。
  纪国谢绝恶金请求,在盐场的建设上加大力度,不少强干的官员都被派过去,修路,修房屋,以及沿途的驿馆,尽量在第一批精盐制成之前把道路修好,补给的驿馆收拾停当。
  这期间,郑锡也给了不少建议,他不愧是天下有名的卿士,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沿途道路上,郑锡提议还未安家的民户在通往盐场的道路两边开耕种田。
  人烟渐渐多了,土地也就实际占领了。
  纪伯眼前一亮,立刻吩咐下面的人,特别是近期投奔纪国的野人以及其他各国流民,尽量往这条道路上安置。
  有人在附近,道路的安全还能得到保障。
  这件事后,郑锡继续修律法。
  虽说之前早有想法,甚至有些草稿,可真正修一部适合现在的律法,那可不简单。
  以郑锡的能力,都要带着一群人埋头做事。
  耘先生等人也被郑锡拉过来帮忙。
  当然也没忘了纪凌。
  越跟纪国人接触,郑锡越知道郑国那群酒囊饭袋,自己真的带不动。
  反观纪国,简直人才辈出。
  纪伯不用说,善隐忍,看着大大咧咧,跟臣子们关系都极好,做事也不含糊。
  纪胜作战勇猛,办公务也不拖泥带水,盐场由他一手督建,修得又快又好。
  公子凌是个特殊的。
  连郑锡都有些看不清他的深浅。
  剩下杜邗,樊璇,谷晨,吉新等人,都是很能干的官员。
  说起来,有一大半厉害官员,全是平民出身,郑锡对他们早就没了偏见,反而觉得他们有些想法不拘泥规则,很有些意思。
  最后又回到纪凌身上。
  郑锡修律法修到关键时候,一定要让纪凌跟着一起。
  说实话,纪凌最近忙得厉害。
  官学那边刚开学,大批的五月稻刚种下一个多月,盐场刚开,他还要过去查看。
  未满十六的他,是不是做太多事了!
  郑锡笑眯眯道:“能者多劳。”
  纪凌默默坐下,自己也不是什么能者,就是知道的东西杂一点而已。
  不过郑锡所修的律法已经有了底稿,剩下就是修缮跟量刑,这点肯定要纪伯来做主。
  郑锡主张约束百姓,更强调律法森严,这些东西既然是保护也是威慑。
  让一个国家健康安全成长,律法必不可少,最好还能顾到方方面面。
  其实这跟纪凌外祖缪成志的想法有些像,两人倒是很合得来。
  说着说着,纪凌就在旁边喝茶看戏,听着两位老人家讨论律法问题。
  原本感觉这样还不错,谁料外祖跟郑锡一起回头:“你说呢?”
  纪凌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怎么有种刚刚走神,就被老师提问的感觉?!
  纪凌只好扒拉扒拉律法,跟着一起做事。
  怎么想偷个懒都不行!
  他还是个未成年啊!
  在纪国上下努力中,海边盐场终于建好,期间祁国还派人去看了看,见纪国真的没建城,只修了一条用于运输盐巴的官道,心里放心许多。
  看来纪国还是讲信用的。
  再看盐场距离他们祁国还有很远的路程,这下更放心了。
  祁国现在对纪国感官很好,没办法,他们的农具太好用了!
  而且那么多诸侯国,只给了祁国,里子面子都好看,能不喜欢纪国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