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走后门,但纪凌让人送来了些纪国的米面过去,算是给这位有勇气的人当盘缠。
只是不管谁拦马车,全都不在停歇,有事情找当地郡守!
果然,方才还对公子凌失望的人瞬间提起精神。
他一定会证明给公子凌看的!
纪凌笑着摇头,抱着这样想法来纪国的人太多了,好在纪国地方还算大,足够他们施展。
越到纪国跟祁国边境,这种情况就越多,特立独行的也越多。
不过这里的兵士更多,所以大家顶多放荡不羁,惹乱子很少。
最后一站,纪国的烟城。
这里东面是海,北面是祁国。
站在烟城城楼上,就能看到对面的城池。
而烟城的由来则因临近海边,早上总是烟雾蒙蒙,被祁国最早的国君随口定下名字。
没错,这座烟城,其实是祁国最古老的城池之一。
六百多年前的祁国国君,就在这附近开始建城,带着手下开荒扩土,有了庞大的祁国。
所以烟城对祁国的认同感应该更深才是。
但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祁国最久远的城池之一,烟城的奴隶市场最是规范,最是长久。
在各地都因为外面战局,以及百万国入侵,奴隶反抗的时候,这里的奴隶依旧水深火热,大多数奴隶都被割舌头,刺青,去掉耳朵等等。
如此的“规范”化市场,让这里的奴隶根本没办法反抗。
可越是压抑,反抗来的越迅速跟血腥。
其实当初纪国打到旁边城池的时候,纪胜没打算要烟城,差不多就行了。
打赢没用,占领才行。
打了太多也不好,纪胜现在很明白这个道理。
可烟城的奴隶们竟然用血拼出一条路,从烟城的狗洞里,城墙上,附近的河水里,或者从海上偷偷到其他城池。
就是为了告诉纪国人。
你们快来!
烟城很乱!
从狗洞里爬出的奴隶只剩半截身子,城墙上的人瞬间被乱箭射死,河水里,海上的人精疲力尽。
一波波的人让纪胜跟纪凌沉默,最后顺手打下烟城。
而盐场的奴隶市场直接解散,成为纪国百姓。
这些纪国百姓是最恨对方祁国的。
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所以不用纪国的人多说,他们利落完成转变,成为纪国的忠实的一分子。
纪凌办的官学也是如此,当地郡守还感慨:“对比其他地方的同僚,这里的事太好做了。”
纪凌笑,又看看祁国方向:“只怕祁国不会轻易放弃烟城。”
对烟城百姓来说,他们迫不及待离开祁国。
但祁国的国君以及那些贵族们来讲,这里是祁国发家地之一,抛弃了这里,就是抛弃了祖宗根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烟城,这是绝对的。
纪凌感觉,总有一天这里会爆发一场大战。
“多修城墙,城门记得加固,按照锡城以前的标准。”
锡城以前的标准,几乎成现在天下城墙的标准跟向往。
毕竟锡城抵挡了二百多万大军的轮番进攻,轻而易举地守了两个月,把对方拦在门口。
所以锡城的标准,就是当今世上最高标准。
当然,天下间只有纪国能做到,其他各国倒是想,却没有这个能力。
纪凌这么一说,烟城郡守立刻明白,现在的城门还是不够牢固,他会继续努力的!
做这种事,当地百姓肯定高兴,因为他们真的不想跟祁国一边,更不想被祁国占领。
到时候再抓他们当奴隶怎么办。
当过人之后,谁都不想再当牲畜。
祁国那边自然发现烟城的建设。
现在祁国内部问题很多。
多到没有头绪。
先是祁喜花了人力物力精力来救祁伯,其实救的不情不愿,但好歹是救了。
不过没想到,祁伯回去之后,既埋怨祁喜救得慢,还埋怨祁喜不会打仗,失了这么多城池。
好好的六十城,被百万国占了俩。
现在又去了二十多。
祁国的脸都给丢完了。
他们祁国的城池,甚至比郑国都少六个,直接成为垫底诸侯国。
祁喜本就盼着祁伯死在外面,没想到还被埋怨,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
一号二号人物开始有争执,内部的卿士也开始站队。
有些人觉得要尊重国君,有些人觉得祁喜更有能力。
反正吵来吵去,祁伯开始自己掌兵,祁伯掌兵也有点东西,真就跟祁喜对峙起来。
不过争归争,两人都没有撕破脸的意思。
祁国正处艰难时期,旧都原本在烟城附近,但距离纪国太近,为了安全考虑所以迁了新都。
普通人搬个家都能累个半死。
皇宫迁都更是大事,一直到十一月份,还有很多官署没有搬过去。
一时间人心惶惶,连名士祁先生回祁国都没什么人迎接。
事后还是祁伯派人去送了礼物,挽回一点颜面。
迁都之后,又一个问题来了,新都其实是祁喜定下,也是祁喜的城池,现在成为都城,那到底算祁伯的地方,还是祁喜的地方?
而且新都距离卢国距离也挺近了,还要跟卢国人打好关系。
一件件事情让祁国越发怨恨纪国,看着烟城更想夺回。
祁伯心想,纪国能从一个小国家变成现在的模样,祁国怎么就不能卷土重来。
可惜了,不是每个诸侯国都能成为纪国。
每个国家也不会拥有一个纪凌。
纪凌最后巡查一次烟城的官学。
学堂三十六间,藏书室十间了,上上下下全都换成纪国文字,书籍也是纪书,确定所有的夫子教的都是纪国字。
等到年后,这座学堂跟其他学堂一样可以开始招生,或许刚开始的水平不会很高,但这就是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杜或算着时间道:“小公子,该回都城了。”
又是一年腊祭。
今年的情况跟之前不同,纪国一跃成为诸侯国三强之一,独自抗衡那么多国家。
所以今年的腊祭会格外慎重。
同时也会正式确立储君。
储君不用说,肯定是大公子纪胜,他今年二十五,岁数也刚好。
虽是板上钉钉,可该有的庆祝一样都不会少。
好在靠海边的地方不下什么雪,他们现在顺着官道回去,顶多到都城时会遇到积雪,剩下的路不难走。
纪凌点头:“走吧,以后会经常来这边的。”
海边的盐场,珍珠,以及丰富的海产,不加以开发实在浪费。
特别是珍珠,如果能开启珍珠养殖,那将会是纪国的一大笔财富。
等明年开年了看看。
不过明年除了这些事之外,三月份估计还要去郑国一趟。
所谓的名士会,估计还是他去应付。
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人才能捡回来,这点郑锡肯定清楚。
纪凌回都城的路上,已经把下面的事情想好了。
不怪他们纪国人卷,主要纪国发展得太多,不多做点事,根本跟不上啊。
回到都城后。
除了腊祭的事之外,又一个好消息传来。
纪凌要当叔叔了。
郑姬嫁到纪国差不多三年时间,最近发现有了身孕。
这对纪国来说简直双喜临门。
腊祭因此变得更为隆重,储君有了后人,对纪国来说当然再好不过。
消息同样送到郑国国君那,算起来,他也是未出生孩子的外祖。
这本是最正常不过的送个消息。
可腊祭之前,郑国竟然派人过来专门回话。
派的还不是普通人,而是郑姬的亲哥哥,郑伯的第二个儿子。
纪凌从中嗅出些不寻常,他刚要去找郑锡,没想到郑锡自己来了,脸色同样凝重。
“郑仲前来,不光是为妹妹贺喜。”
郑仲就是郑国老二的意思。
“他定然想说服郑姬帮他夺权。”
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夺权。
夺郑国的权。
想让嫁到纪国的妹妹帮忙。
这几个连起来就不是小事。
事情要从郑国内部说起。
之前说过, 国君跟储君娶妻,基本就是一位夫人,两位妾室。
妾室的身份, 则是同族的女子, 或者依靠夫人本国的小国国君女儿。
郑伯也不例外, 他娶的就是当时在周任职的仉选女儿。
郑伯的夫人是家中嫡女,两个妾室分别是郑夫人的亲妹妹,同样的嫡女,以及表妹,表妹没什么存在感, 也没什么子女可以不提。
关键在于郑伯的夫人郑夫人,以及郑滕妾。
两个姐妹同父同母,同时嫁给郑伯。
但郑伯明显更疼爱滕妾,先夫人一步生下公子郑, 就是当初来过纪国的天下四公子之一,为人备受宠爱, 所以有些傲慢。
郑夫人晚一步生下郑仲, 以及现在嫁到纪国的郑姬, 但他们这边一直被郑滕妾压制。
很典型的庶长子, 跟嫡次子的争夺。
再加上郑国确实有国君位置要继承, 两姐妹早早便是面和心不和。
依靠郑伯对郑滕妾的喜爱, 连带对公子郑的喜欢, 很多人都认为,国君之位应该是庶长子公子郑的。
可按照道理来说,又该给郑仲。
嫡庶这种东西, 本来就是用来区分大宗跟小宗。
谁继承大宗, 谁就是国君。
偏偏庶长子占了长, 嫡次子占了嫡,郑国内里也有争论。
不过那时候郑伯身体尚好,也不想立储君,争论的声音也不大。
但郑仲这次过来,也透露出一个消息,郑伯已经有立储君的意思。
这原本跟纪国是无关的,都是郑国自己的事。
可这次郑仲借着看望有孕妹妹,就是想央求妹妹,让纪国支持他。
现在的纪国今非昔比,有纪国的支持,他的胜算会很大,郑伯也会认真考虑。
谁让现在的纪国是大腿,谁都想抱一抱。
原本高兴迎来哥哥的郑姬听了哥哥的话,心里像是被泼了盆冷水。
她身后的滕妾同样心凉片刻。
因为自己的教训,郑夫人给三女儿带的滕妾全是一条心。
她们三人竟然不约而同想,是不是自己在纪国的日子太过安逸,每日不是打理工厂,就是帮萱夫人处理账务。
她们竟然忘了郑国内里的弯弯绕绕,真心实意期待郑仲二哥是过来看她们的,还以为真有郑人来看她们。
两个表妹滕妾还好,郑姬心中已经带了失望,不过面上还是道:“此事事关重大,还要慢慢商议。”
“二哥一路辛苦,先吃杯酒,尝尝纪国美食吧。”
说着,郑姬给两个表妹使眼色,想来想去,还是告诉郑锡最好。
她们夫君虽说在忙腊祭,但听说郑仲过来,肯定马上会回来,当着二哥的面,竟然不好明说此事。
郑姬打起精神,捡起在郑国学的东西,开始照顾哥哥。
听着二哥的话,郑姬心里升起一丝烦躁。
她夫君说话没这么文雅,但也不绕,有什么说什么,还很有意思。
同样是兄弟姊妹,小叔的话不多,可句句有用,对她也很客气。
他们兄弟两个在一起说话,完全不是自己跟二哥这种氛围。
郑姬还在应酬,纪胜已经大步走进来,挑眉道:“夫人有身孕,怎么好劳累。”
说完又道:“反正都是自己家,不用坐那么规矩。”
郑姬这才有了真心实意地笑,刚起身就被夫君扶着坐下,不是跪坐的姿势,就是松松垮垮又不失体面的惬意方式。
看到这一幕,郑仲先是觉得失礼,又觉得自己跟母亲的想法可能会奏效。
此时的纪凌跟郑锡听了滕妾的话,心里大致有数。
其实掺和到郑国立储的事,也不是不行。
可郑仲绕了这么大一圈,只是把自己妹妹架起来烤而已。
倘若郑姬一声不吭去吹耳旁风,那纪国绝对会对她有芥蒂。
今日通风报信,明日让郑仲知道,还是难做人。
说给郑锡,已经是郑姬能做的折中了。
而且现在也不是时候啊,郑伯身体还好,刚有立储君的意思,他们纪国的大手就去搅动风云?
有这功夫,不如好好搞纪国的基建。
等哥哥滕妾离开,纪凌看向郑锡道:“大学士认为,郑国该立谁。”
郑锡叹口气。
这话他回答最为合适。
他在郑国多年,怎么会不明白这些。
“公子郑才学广,为人傲慢自大,若有得力臣子倒还成。”
“公子仲善谋隐忍,可惜只有小谋无大略。”
意思就是,都不太行。
但一定要挑个,那就是公子郑。
郑锡轻咳:“不过天下四公子之一这种名号,对他算是虚名。”
纪凌立刻明白过来。
名士会,郑锡一手撺掇的,还在郑国开。
所以公子郑就是他一手捧上去的。
那时候郑锡便选定了公子郑,郑伯喜爱,又是长子,还有点才华就他了。
郑锡一走,公子郑的一个支持者就没了。
至于郑伯现在最得力的臣子仉选,确实是公子郑的外祖,但他同样也是郑仲的外祖。
按照他老油条的性子,不在事情尘埃落定之前,绝对不会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这时候了,郑仲便起了争夺的心,或者说早就有了,只是现在看到机会。
虽然都是妹妹,但郑姬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可比公子郑亲近多了。
一听到妹妹怀孕,郑仲跟母亲郑夫人商量后,立刻请求来看望妹妹。
郑伯因为之前的郑国变故,也有意交好纪国,自然应允。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事。
纪凌想了想道:“要不您去把这事告诉我父亲,我去找哥哥说话,这事还要从长计议。”
郑锡点头。
他也是这个意思,但毕竟事关储君,必须要小心谨慎。
不过他过来找公子凌,其实还有件事。
郑锡最后道:“小公子务必小心,只怕郑仲会挑拨关系。”
挑拨关系。
自然是纪胜跟纪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