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样环境不适合讨论,因为各国争霸的局势在这放着,像纪国这样强行忽略这些局势,也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局势客观存在,强行创造真空环境反而不好。
其中一位名士,有名的纵横家之一鬼烁而笑:“不争也是争。”
纪国的不争,反而达到争的结果。
以现在的结果看,你们不是都觉得纪国很好吗?
不过他说归谁,人还是留在纪国,甚至房子都买在另一个名士旁边。
只是那位每天吃吃喝喝的小说家房屋是纪凌送的,他要自己买。
小说家同样是现在的一个流派。
跟儒,道,法,纵横一样。
这位小说家华冶每天吃吃喝喝,考察风土民情,还有纪凌送过来的上好笔墨,还真的开始给纪国写话本。
他们写的话本,很能代表当地风俗,还能结合本地情况,将此处的民情传说结合,以简洁流畅的文笔记录。
纪国国都很需要这样的文化,更需要这样的话本流传到天下其他诸侯国,让来过的人想再来,没来过的人向往。
鬼烁同样看出公子凌对华治好的原因,再次啧啧摇头。
纪国还真是与众不同。
上次在名士会这位刻意低调,现在不低调了,竟然有些恐怖?
国子监九月讲学结束,留下五分之一的人,准备长住在纪国。
不过其他走的人,在明年九月,或者有空的时候还会过来。
因为这里常年开放,天下间无论哪国诸侯,无论蛮夷狄戎,都能到讲学台听课。
纪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没有骗人,他们真的这么包容跟开放。
不对比也就算了。
偏偏名士会跟讲学台在同一年,甚至前脚后。
但两者氛围完全不同,目的也不一样。
估计天下人提起这两件事,肯定会说,名士会后的郑国政变,再加一句纪国的讲学台才是真交流。
其实各国的记录官也是这么写的。
甚至郑国的史官同样如此记录。
新任郑伯看着上面记载,还清晰写了自己跟大哥的争斗,更说了之后对郑愍公的态度如何如何。
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在抹黑他。
但能在宫室做记录,身份非富则贵,同样姓郑,还有自己的势力,根本不怕郑伯,说什么都要这么写。
还说什么,要把郑伯不让他记录的事也给写下来。
若不是外祖仉选拦着,新任郑伯都想砍人了。
等郑伯冷静下来,他也算看清现在的形势。
以前有他父亲在,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跟他关系不大,他只要斗赢兄弟就行。
站的位置不同,想的事情也不同。
现在的郑国弱小,也就比祁国强一点。
幸好还有个祁国做安慰,不然他们就是倒数第一。
新任郑伯很是郁闷。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但他郁闷归郁闷,收拾政敌并不手软,父亲都走了,最后一点政敌也该处理干净。
作为国君外祖的仉选点点头,就是要这么做。
他现在也尝到甜头。
做国君的岳父,跟做国君的外祖,还是不同的。
他是地位明显上升很多,现在实打实的郑国第二人。
不过在新任郑伯问:“他现在如何。”的时候。
仉选知道,这个他指的是郑国大公子,郑伯的哥哥,之前被赶出国都,在郑国边境穷苦小城。
而郑伯这么问,其实是想说要不要杀他。
反正都在清理政敌,不如彻底清理干净。
但郑伯是他外孙,郑大也是他外孙,最后道:“国君放心,他安分守己。”
郑伯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可他又不好自己提出杀亲哥,外祖又揣着明白装糊涂。
好在他亲娘懂他,原来的郑夫人,现在变成郑老夫人。
郑老夫人先一步已经杀了郑滕妾。
郑愍公在的时候,你不是受宠吗,那就到下面继续受宠好了。
她们确实是亲姐妹,但不代表她心里就没有恨。
都杀了郑大的亲妈,那郑大自然也不能放过。
郑伯看似无奈,实际立刻派人去郑国边城,能捉活的就捉活的,捉了直接打死。
这命令其实跟直接杀了郑大没什么区别。
派出的杀手跟刺客立刻出发。
这事自然没瞒过仉选。
仉选沉默片刻。
他没想到大女儿会杀了二女儿,更没想到这母子两个竟然真的要赶尽杀绝。
似乎有些东西脱离掌控,而且心中一冷。
骨肉至亲都能杀害。
倘若他?
仉选不敢多想。
可下意识也羡慕起隔壁纪国。
纪国就没这么多烦心事。
他们那边和睦相处,赚的钱还很多,传来的话本更是把纪国国都写的人人向往。
这些就不说了。
至少他们不会杀骨肉至亲,不会杀兄弟姊妹,更不会杀外祖。
人家的外祖缪成志都快成法家人物之一了。
想再多也没用。
他总不能去纪国吧?
郑锡可在那呢,当初他把郑锡逼走,那仇还没报呢。
依照郑锡性子,肯定会整死他。
要是以前的老郑伯还在,或许还会给几分面子,现在完全不会。
郑国的争斗眼看到尾声。
昌国那边才刚刚开始。
昌国四位公子谁都没得到四公子名号,也就是同一起点,加上昌伯根本不想管,他们的争抢已经到明面上。
反而是昌含笑被昌伯教导。
那四个公子并未觉得异常,反正又不是他父亲的儿子,学的再好,也是他们的臣子。
这些事放在纪国这边,更加验证纪凌的推测。
纪伯对昌伯再次咂舌。
不愧是狠人。
为了昌国他们什么都能做。
纪凌还看到大哥送来的消息,昌伯打纪国败了之后,又往西南方向扩张,除了深山老林,西边大面积土地已经尽数归于昌国。
放到现代地图来看,两湖川渝已经尽数是昌国土地。
只是那边打的低调,郑国在中间又太热闹,不是纪国暗中注意,根本发现不了。
现在明面上,卢国依旧是天下第一诸侯国,拥有七十九个城池。
第二就是纪国,在周六百二十八年九月,已经有六十六个郡。
第三为昌国,五十八城。
第四梁,四十七,第五赵,四十五。
第六郑,三十八,第七祁,三十二。
第八则是百万国,六个城池。
实际上的第二,第三都不太准。
纪国拥有六十六郡后,南边的扩张也并未停止,实际已经有七十三。
但昌国至少有一百二十城。
虽然那边更是地广人稀,可确实有这么大的面积。
纪凌推测过,卢山鸣那边,应该也知道一些昌国扩张的内情,否则以卢山鸣的脾气,不会对昌国那么客气。
天下局势分析一遍,纪国的智囊团们就感觉头又秃了块。
他们纪国没有想当第一,只是实际的第一是自己的邻居,有这样强势的邻居,他们肯定要继续努力啊。
在纪国继续发展的时候。
新任郑伯对郑大的追杀还在继续。
公子郑的名字,从公子郑到郑国大公子,现在又被人喊郑大,可见身份一路往下跌。
他毫无办法,也想不到办法。
等母亲身死的消息传来,郑大愤怒了,愤怒的时候总会格外聪明,所以他直接前往卢国,他要寻求卢国跟祁国的帮助!
你们不是在纪国吃亏了吗!
那就帮我夺回郑国的位置,以后你们先用郑国这块好地来打纪国,那我绝对不会阻拦,不仅不阻拦,还会帮忙!
郑大明白。
郑国的位置,就是最好的筹码。
他因母亲被杀的愤怒,以及突然而来的“急智”,竟然躲过弟弟郑伯派来的刺客。
他已经在前往祁国的路上了!
祁国肯定想复仇纪国,肯定会帮忙!
扶持一个跟纪国有仇的郑国国君,还是扶持一个亲妹妹嫁到纪国的郑伯,他们心中有数!
外国纷纷扰扰,似乎没有一刻停歇。
纪国则完全跟这些事隔离在外,他们只想好好种田,好好经营。
最好每个城池都跟都城一样。
在知道祁,卢联军,真的要帮郑大的时候,又一批因为战争远离家乡的人出现在纪国附近。
打来打去有什么好。
百姓只想要安定地生活而已。
战争对上层来说只是动动嘴皮的事,但对真正要打仗的人来说,是真的会死人,真的会流血,真的会家破人亡。
所以他们逃走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侵犯其他国家,没事找事的行为,道义上站不住,更不会吸引人。
再说了,就算想打仗,也该去纪国跟昌国。
人家两个国家打仗发钱发田地。
不比你们强?
每次打仗都会有百姓离开,只是这次更多了。
因为他们发现天下间有更好的去处,干嘛还留在那。
在祁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卢山鸣立刻调整军功晋升,甚至还找了公子卢一起完善。
他们的迅速处理,让卢国损失小了很多。
反而祁国本就雪上加霜的情况下更惨了。
但现在的祁国惨也不能说。
他们早就从卢国的兄弟国家,变成小弟,自然是人家说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
国家弱小,必然任人欺凌。
祁国国君都有些后悔了。
自家偏安一隅在那边种田多好,一定要招惹纪国,现在好了吧。
祁喜也不见得高兴,他还要带兵打仗,不过他的想法跟卢山鸣一样。
他们两个统一的意见。
当然会帮郑大抢回郑国国君的位置,那他们出了这么大的力,是不是也要给他们一点好处。
比如郑国的城池。
这个决定也懒得知会郑大,反正他们两国联军已经出发。
新任郑伯急得上火。
怎么又要打。
还是帮郑大打。
现在的郑国如何是祁国,卢国的对手。
他们又不是纪国,打什么以少胜多的仗都行,他们也没有那么精良的武器装备。
这要如何是好?!
等会。
纪国。
郑大可以祁国,卢国帮忙,自己也可以找纪国啊。
以纪国的战力,绝对没问题。
郑伯立刻写信给自己妹妹郑姬,让她说服纪胜帮忙。
郑国也是郑姬的国家,她不能见死不救,然后继续写信给纪伯,以晚辈的身份请求。
这两层关系下来,应该可以了吧?
唯独不好的是,他跟公子凌没有什么密切关系,否则再说动纪凌,肯定可以。
郑伯这么想,倒是让公子庆钻了个空子,派人设局说可以给公子凌传消息,只要付多少多少金子就行。
没想到这个古代版诈骗还真的成了。
纪国宫室里,纪伯上下坐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帮郑国的时候,看向公子庆的目光十分诡异。
怎么还有这种乱中诈骗的?
公子庆理直气壮:“别看我啊,跟我没关系,不信让郑伯去查。”
他骗人,那肯定做得天衣无缝。
当然要是纪国查,那肯定能查明白。
但他是骗郑国啊,郑国不知道真相,关他什么事?
纪伯既好笑又无奈,干脆当这件事没发生。
因为郑伯那边确实不知道这场乱中的诈骗是纪国公子庆所为。
纪凌知道的时候还帮忙遮掩了下,不然也太丢人了?
不管郑国那边如何生气,他们这边的讨论也不会带任何愧疚。
因为跟他们没关系啊。
而且确实好笑。
纪伯看看自己手下的人,还真是什么性格的人都有了,看在公子庆会赚钱的份上就当不知道。
“要不要帮郑。”
郑锡没开口,他的身份还是有些尴尬。
缪成志道:“帮。”
杜邗点头。
纪凌也点头:“帮。”
帮郑的目的不是帮郑,是帮自己。
是想跟郑国当邻居,还是想跟扩张的卢国当邻居,又或者想借着这件事恢复实力的祁国相伴。
答案不言而喻。
唇亡齿寒。
在纪国发展的时候,不要来打扰他们啊。
纪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大家就不能消停会吗。
他刚在南方那边找到类似甜菜的东西,很快就能开始制糖了。
这边的战争又打乱机会。
那个本来就在心头的答案好像又冒出来。
统一就好了。
统一才能相对和平地发展。
华夏本就是一家,分成几个国家打来打去,全部都是内耗,明明他们有跟广阔的天地发展,偏偏没事就打一仗,他都快烦了。
但这个想法暂时只在他的心中。
因为现在一统天下的是周。
若这话说出来,最先反对的,只怕就是纪国内里很多人。
别看周制名存实亡,可心里尊敬它的人不在少数。
在大家讨论如何帮郑的时候,纪凌看看在场的人。
他外祖缪成志,绝对反对取代周。
耘先生,甚至公子庆,估计全都会反对。
就连最善谋的郑锡同样不会支持。
别忘了,当初郑锡多次劝导郑伯不能欺辱周天子,虽然有为郑国颜面考虑,但也有为周制鸣不平的缘故。
他们都是周朝子民,这点很正常。
谁让那时候的周确实震撼人心,确实改变了太多东西。
纪凌暂时收起心中想法。
倒是大哥纪胜看过来,他是少数知道弟弟大胆想法的人,朝弟弟稍稍摇头。
便是要做,也不是现在。
说那些事还太早。
纪伯表情一样。
这父子三人虽未交流,但已经达成默契。
郑锡只觉得国君公子三人有点怪,可别的又说不出什么:“这样的话,臣马上出发。”
这次带兵帮郑的不是纪胜,而是郑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