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一口黑锅到处讨账,银子要回来一多半,把所有王公贵族全得罪狠了。
有的老臣哭到康熙面前,康熙又心软了,自掏腰包帮人还钱。
这还算好的,有那种真穷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怕闹出人命,四哥背着黑锅还要自己往里搭钱。
背完这趟黑锅,四哥的荷包瘪了,人缘没了,哪怕后来当上皇帝,还时常因此被诟病刻薄寡恩。
这一世有他在,四哥面前没有黑锅,只有星辰大海。
“儿臣明白,前期的费用儿臣和几位哥哥来出。”顾倾把黑锅甩给三阿哥,还不忘在背后烧一把火,“只不过儿臣等财力有限,三十万两花完恐怕还得国库来挑大梁。”
三哥加油!
康熙点点头,话也不敢说得太满:“等战事结束,只要没有天灾,国库的银子优先拨给工部。”
主要是他对老三没什么信心。
顾倾谢恩,又道:“汗阿玛,除了财政支持,儿臣还想问朝廷要一个人。”
“工部的管理火药局能工巧匠无数,如今老四在工部行走,你想要什么人让他出面调配即可。”其实把四阿哥放到工部,康熙半点也不看好。
四阿哥为人古板,工部又是朝廷最容易推陈出新的地方,两者并不适配。
顾倾才不管康熙怎么想,他现在迫切地要把某位大能从苦寒的辽东救回来:“汗阿玛,若是工部能调动的人,儿臣就不会来求您了。儿臣想要的那个人叫戴梓,曾经是翰林院的一个侍讲学士,后来去了工部的管理火药局,再后来被流放到盛京。”
“戴梓?”康熙想了半天才勉强对上号,“就是那个会仿造火器、私通洋人的戴梓?”
子母炮是戴梓的专利好吗,怎么到康熙嘴里就成了仿造?至于私通洋人,好像是当时的西洋传教士南怀仁被戴梓抢了饭碗之后的诬告。
南怀仁本是比利时的传教士,活着的时候极受康熙宠信,曾经是康熙在西洋学方面的老师,也为清朝引进西洋火器做出过贡献。
顾倾猜这人肯定从中捞了不少好处,毕竟耶.稣和武器之间是隔着山海的。
后来戴梓横空出世,不但能仿造,还能在仿造的基础上创新,无形中动了比利时传教士的蛋糕。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位比利时传教士私下搜集了不少关于戴梓私通洋人的证据,硬说戴梓向洋人售卖清朝的火器技术。
都能反向输出了,足以证明戴梓的实力,可康熙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轻易相信了比利时人的鬼话,将戴梓革职流放。
直到雍正登基,大赫天下,戴梓才得到赦免,可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不久之后病逝于家乡铁岭。
后世有学者曾断言,若康熙没有流放戴梓,近代史上那段屈辱的历史或许可以避免。
当时顾倾读到这段史料也是无比唏嘘,谁知他误打误撞穿到这里,自然要做点什么。
与工部、兵部合办军工厂,自掏腰包投入高昂的研发费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而是顾倾知道,这个时期戴梓还在,他今天投入的所有银子,以后将会千倍万倍地还回来。
是真正的名利双收。
至于跟九阿哥合伙做生意,也是在做前期的资本积累。
即便戴梓在后世已经翻案,顾倾明知道他没罪,可康熙认定他有罪,顾倾也不能反驳,只能顺着往下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便是戴梓有罪,他的才能也是可圈可点的。儿臣恳请汗阿玛将戴梓的流放地改到京城,准许他戴罪立功。”
南怀仁已死,朝廷的火炮技术还停留在南怀仁活着的时候,已然多年没有寸进。
再加上西边战事吃紧,康熙也知道戴梓确实有些才能,勉强点了点头说:“让戴梓回来可以,却不能改变他流放的罪名。”
能把人弄回来安置好就行,罪名什么的都是浮云,顾倾谢恩。
“你想要的人朕给了,该说说朕想要什么了吧。”
康熙虽然宠爱十四,可涉及朝廷的军政,父子也变成君臣了:“西边战事不等人,别给朕弄那些徒有其表的,朕要尽快仿造出与噶尔丹那边一样的大.炮。”
康熙没看顾倾,而是扫了四阿哥一眼:“仿造这一块戴梓还是有些本事的,最多三个月,朕要看到成品。”
十四才多大,有点小聪明利用皇子的身份赚些银子是可能的,仿造大.炮这种事,还得交给老四。
他不求老四有什么创新,能在最短的时间仿造出他想要的大.炮就行。
其实康熙这样说还有一个私心,军令状立下了,万一造不出或没按时间造出,要罚也是罚老四。
罚十四他舍不得。
四阿哥在工部报到没几天,才把工部的各个衙门都转了一遍,劈头盖脸就砸下这么一个大活儿也有点懵。
他之前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不知道戴梓是谁,也不晓得他有什么能耐,可合办军工厂是十四起的头儿,十四是他亲弟弟,大活儿砸下来他不顶着,难道让十四去顶吗?
君无戏言,万一办不成可是要受罚的,四阿哥宁愿自己受罚,也不会把十四推到台前。
四阿哥咬咬牙应是:“儿臣遵命。”
见四哥一张俊脸绷得紧紧的,顾倾就知道四哥没听说过戴梓这个人,毕竟戴梓被流放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四哥也还小。
可戴梓的能力既然能得到后世的肯定,顾倾自然不会怀疑。
据史料记载,戴梓曾经用八天时间仿造并改良了当时制式最新的大.炮,也因此得罪了当时的火.炮掮客南怀仁。
在荷兰使团访问期间,使者向康熙敬献了一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手.枪,康熙感觉面上无光,便命戴梓仿造。
戴梓只用两天时间便仿造出一把手.枪,不仅如此,还在仿造的同时提高了手.枪射击的精度,作为清朝的回礼送给了荷兰使团。荷兰使团大为震惊,灰溜溜地结束了这次挑衅意味十足的访问。
顾倾猜正是这两次仿造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突然提到戴梓,康熙还能想起来。
也是这两次仿造,让康熙以为戴梓只会仿造,可后世却在戴梓的遗物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把机.关.枪――连珠火铳。
顾倾虽然不是很懂火器制造,可他见过后世的武器啊,就不信在他的启发之下,不能激发戴梓的创新灵感。
领了军令状,四阿哥便马不停蹄地派人去盛京接戴梓,同时接手管理火药局,宣布在三个月之内仿造新式大.炮。
此言一出别说管理火药局,就是工部、兵部,乃至整个朝廷都震惊了。
三个月,仿造新式大.炮,在开完笑吗?
谁能告诉他们新式大.炮长什么样啊?
三个月图纸都画不完,见成品,简直痴人说梦。
可当管理火药局的人看见从盛京风尘仆仆赶来的戴梓,全都张大了嘴巴,集体闭麦。
四阿哥把戴梓都接回来了,还有什么是干不成的。
三个月会不会太长?有些等不及了!
戴梓之前在盛京吃糠咽菜,却并没有停下对火器的研究,当他颤巍巍拿出用羊皮绘制的图纸,所有人都惊呆了。
图纸呈给康熙,康熙让兵部的人过来看,兵部尚书捧着图纸笑出鹅叫,连声称赞戴梓是奇才。
康熙与有荣焉:“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才行。”
好像当初判人家流放的人不是他。
兵部官员心知杜明,谁敢捅破,纷纷跪地口称皇上圣明。
康熙哈哈笑着为自己描补:“京城繁华喧闹,让人静不下心来搞研究,朕这才想起让戴梓去盛京。”
既然是奉旨去盛京搞研究,又带回了可喜的成果,当然要给戴梓官复原职,毕竟人家设计出的新式大.炮比噶尔丹手里的还先进。
体积更小,破坏力更大。
图纸传到顾倾手中,顾倾觉得体积还是太大。噶尔丹可以用类似的大炮攻城略地,而对付噶尔丹那边来去如风的骑兵,自然要用便携式火.炮才行。
关键便携式火.炮造价低,制造时间短,也更加的机动灵活。
比如类似苏联的火.箭.炮“喀秋莎”。
锐利的轰鸣声,万.炮齐发的磅礴气势,瞬间让敌方阵地变成一片焦土,对精度的要求不高,重在辐射面积。
顾倾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他看二战战争片时的感受,戴梓便有了新的想法,很快开始修改图纸。
第77章
两个月后,属于清朝的火箭炮诞生了,虽然威力不如红衣大炮,精度不如佛郎机炮,胜在齐发之后还能连发。
本来戴梓想把炮火发射时尖锐的哨音去掉,顾倾却觉得可以震慑人心,让吃过苦头的敌人闻风丧胆。
事实证明,顾倾是对的。
当清朝简易版火箭炮被战车拉到两军阵前,对方还在装炮弹准备点火,就看见对面呼啸着飞来一大片火流星,砸在哪里,哪里人仰马翻。
原以为只有一拨,谁知一拨之后还有一拨,看着像火箭,其实是带着火药的小炮弹。
别看炮弹小,爆炸力并不弱,就这样没头没脑地砸下来,耳边全是轰鸣声和爆炸声,瞬间置身火海,仿佛末日来临。
谁都没想到,第一次试火就把老谋深算的噶尔丹给炸死了。
捷报传来的时候,顾倾在心里给康熙道歉,汗阿玛对不住了,噶尔丹死了,您不必御驾亲征,您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又少了一件。
康熙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御驾亲征名扬天下的机会,捷报一到大宴群臣,当场宣布戴梓补缺工部右侍郎,监管管理火药局。
同时册封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为郡王,册封大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为贝勒,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和十三阿哥为贝子。
噶尔丹提前死了,不是大败在康熙手上服毒自杀,而是被第一拨火箭炮吓得仓皇突围,没料到第一拨之后紧接着还有第二拨直接被炸成了肉泥。
尸骨无存。
噶尔丹死了,康熙失去了亲征的机会,大阿哥、三阿哥相应失去了随御驾亲征立军功册封郡王的机会,反倒是四阿哥和顾倾因为出钱出力,提前造出足以碾压沙俄火炮的火箭炮获封郡王。
十八岁的郡王本已难得,八岁凭本事而非世袭的郡王清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
另外那些跟着顾倾入股的皇子阿哥们,按照贡献大小,也都从平头阿哥或封贝勒或封贝子,各有封赏。
大阿哥年龄到了,再加上在兵部行走积极配合火箭炮的研制,跟着九阿哥和十阿哥一起封了贝勒。
历史上原本应该在第一梯队获封的三阿哥,反而因为催缴户部欠银不利,被落下了。
册封就是这样,除非做出特别大的贡献,比如四阿哥和顾倾,否则都是熬资历一步一步来,一步差步步差,越差越远。
三阿哥输在了起跑线上怎能不急,这一急追缴的手段难免激烈,结果钱没追回多少先闹出了人命。
出了人命官司,康熙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能了,把三阿哥叫到面前一顿臭骂。
三阿哥简直心塞:“汗阿玛,万事开头难,儿臣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
康熙早把事情了解清楚了,不然也不会这么生气:“你想找突破口没错,可你不找借银子最多的人,跟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官较什么劲!”
那官员最是清廉,若家里有银子早还了,可三阿哥不管不顾地上人家里去闹,活生生把人逼上了吊。
三阿哥嘴里发苦,谁不想捉大鱼啊,可大鱼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当朝权贵,三阿哥根本惹不起,就算惹得起,他也不想惹。
怕与人结仇,更怕落一个刻薄的名声。
思来想去,三阿哥决定先找个软柿子捏捏杀鸡儆猴,谁知他还没下狠手,“鸡”自杀了。
银子没追回来半两,反倒连累朝廷给了治丧的费用,自己也落了一身埋怨。
到现在官员家属还在闹,三阿哥怕传到康熙耳中再挨骂,少不得自掏腰包平息事端。
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在外面受气也就罢了,回到宫里也见不到好脸色,荣妃看见他就长吁短叹:“你当初就是脸皮太薄,但凡豁出些面子,在十四那里入了股,躺着也能封一个贝子,何苦跑去户部干这劳什子的差事,费力不讨好。”
四阿哥也就罢了,到底出了些力气,五阿哥、九阿哥他们简直躺赢。
三阿哥让荣妃数落得心烦:“当年的事,十四好像知道了什么,总看儿子不顺眼,处处针对儿子。入股的事儿子不是没舍脸求他,奈何他不愿意,别人一两银子不出都能入股,儿子出银子十四都往外推。”
口口声声说下一次带他,轮到众筹办军工厂还是没有他的份儿。
荣妃闻言朝左右看看,见屋里没有别人这才放下心来:“不可能!当年的事做得很隐秘,经手的人都死了,德妃也没察觉什么。皇上派人明着查暗着查,不知查了多少回,都没查到有用的线索,十四怎么可能知道?”
六阿哥夭折的时候,四阿哥都还小,十四阿哥根本都没出生,他上哪儿知道去。
三阿哥摇头:“这个儿子也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儿子做事处处小心,只针对过四阿哥一两回,从未与十四发生龃龉,可他看儿子的时候虽然带着笑,可那笑里仿佛藏着把刀,让人很不舒服。”
荣妃也有些做贼心虚,不过更多的还是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收手。”后悔没有早点除了十四。
“额娘,收手吧,儿子公务还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陪着您算计人!”户部的差事跟火烧似的,让三阿哥吃不下睡不着,若这时候再被十四抓到小辫子,把当年六阿哥的事给扯出来,别说封王了,便是他们母子俩的小命都保不住。
荣妃诧异地睁大眼睛,声音出口带着哽咽:“你是在埋怨本宫?本宫这么做是为了谁?难道是为了自己吗?”
捧杀太子,给太子和大阿哥之间制造矛盾,设计让四阿哥摔坏了七阿哥的腿,毒杀六阿哥,打压良嫔不让八阿哥出头,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很顺利。
除了不成器的五阿哥、九阿哥和被贵妃宠坏了的十阿哥,荣妃根本瞧不上,她的每一步算计都是在为三阿哥清除继位之路上的绊脚石。
眼瞧着太子越来越让皇上失望,大阿哥也因为与太子的明争暗斗招了嫌弃,四阿哥更是因为七阿哥的腿被皇上冷落,六阿哥死了,七阿哥废了,八阿哥因为生母的关系抬不起头,试问谁还能跟文武双全的三阿哥掰手腕?
所有的一切,都在十四阿哥出生之后发生了变化。
三阿哥烦不胜烦:“额娘若是为了儿子,就赶紧收手吧!十四肯定察觉到了什么,不然他连老七那个残废都能拢在身边,又怎会无缘无故地孤立我?额娘,户部的差事办不好,儿子身上的压力有多大您根本体会不到,断断不能在时候再闹出什么风波来了!“
若当初他也入了股,手上有银子,早给那些真穷的垫上了,何至于为了五百两逼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