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卷王十四爷——蒹葭是草【完结】
时间:2023-07-04 23:10:50

  三成中介费是黑了点,不过顾倾的良心并不会痛,爱买不买,他还不想卖呢。
  三成?九阿哥瞪圆了眼睛,他从前怎么没发现十四比他的心还黑。
  记得第一家鸭脖店开业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客人,他有点着急上火,十四却风轻云淡地说,每天照做不误,没有生意就让掌柜和伙计蹲在店前吃,吃得越香越好。
  当天吃不完便分给附近的乞丐。
  很快便有了一批客人上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开蛋糕店的时候更是大方,白没卖完的蛋糕晚上半价卖,快关店的时候直接白送。
  十阿哥曾经开玩笑,说蛋糕店开得跟善堂差不多,养活了多少穷人和乞丐。
  不但白给吃的,连锁店招工也优先照顾穷苦百姓,和那些不愿意再行乞的小乞丐。
  生意没啥成本,也确实赚钱,倒无人理会十四这点菩萨心肠。
  几年之后,但凡鸭脖店和蛋糕店落地的城镇,乞丐都比别的地方少。
  没想到对上洋人,十四这样心黑手狠,连九阿哥这个黑心商人听了都咋舌。
  狗粮都无法再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十四,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顾倾给完颜照上好止血膏,转头对九阿哥说:“他们知难而退最好,咱们的麻烦都解决了。”
  看洋人那副死缠烂打的架势,顾倾觉得问题不大,关键看怎么谈。
  就算洋人想知难而退,九阿哥也不能让他们退,他把连锁店的生意都交了,洋人退了,他干什么去。
  “行吧,交给我,我去谈。”九阿哥咬咬牙,站起身要走。
  顾倾叫住他:“等九哥谈好了,我再叫上四哥一起去给皇上请安。”
  果然是十四动动嘴,兄弟们跑断腿。
  经过七八天日夜鏖战,从酒楼到花楼,从花楼到戏园子,从戏园子到跑马场,九阿哥顶着比大阿哥还大还黑的眼圈,终于把生意谈成了。
  谁知顾倾并不满意:“一家买十门怎么行?太少了!都不够量产的!至少六十门,少了不卖。”
  当初为了在战场上博人眼球,不是,是为了一击制胜,初代火.箭.炮一口气造了三百多门。
  谁知道噶尔丹如此不禁打,三百多门运出去,三百多门运回来,只在运输途中有些损耗。
  后来大阿哥奉命组建火.箭.炮兵营,借走一百门,都由军工厂派专人保管,这些人只有皇上、四阿哥和顾倾能调动,大阿哥说话都不好使。
  如今还剩两百多门,全都堆在军工厂的库房里占地方。
  顾倾掐指一算,一家五十门,刚好卖完。
  好家伙十门都是他费了老劲儿才加上去的,依着洋人的意思,一家只想买一门。
  六十门是不是有点太多了,九阿哥迟疑地看向顾倾,只来得及张了张嘴,就听他说:“不买拉倒,大家都省事!”
  “哎,别别别。”想到天价中介费,九阿哥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谈的,“主要是卖价定得高,让他们有些为难。”
  “卖价九哥打算定多少?”据顾倾所知,清朝从西洋购买大.炮,对方给出的价格是十万两白银一门。
  九哥得意地伸出三根手指:“三万两……黄金。”
  在清朝三万两黄金,相当于二十四万两白银,比清朝从西洋进口贵了两倍不止。
  顾倾点点头,这个价格他很满意,用黄金结算也方便。若换成白银,这么多银子从西洋运回来的费用也不老少呢。
  九阿哥不愧是做生意的天才,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一门大.炮三万两黄金,一百门就是三百万两,二百多门要六百多万两。
  六百多万两是总价,还要额外支付两白多万两的中介费,顾倾真心觉得可以了。
  毕竟初代火.箭.炮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效果,远大于实战,跟升级版本比起来就是个绣花枕头。
  关键不是全新,都是用过的,相当于二手翻新。
  “卖价没问题,皇上面前交代得过去,采购数量九哥还得去谈,太少了不值当。”顾倾端起茶盏说。
  九阿哥用盖碗拨着杯子里的茶叶,抬眸看顾倾:“用之前从西边拉回来的那批就行,你还想给他们新的呀。”
  顾倾呷一口茶:“就是那一批啊,高价卖给洋人不得提前补补漆什么的。”要不是有几门脱了漆实在寒碜,他连补漆都懒得补。
  毕竟近代史上,火烧圆明园的两位都在呢。
  “炮.弹呢?买还是送?”九阿哥虽然没见过火.箭.炮,也听四阿哥无意中提到连发火.箭.炮的精髓在于浓缩火.药的炮.弹,而不是大.炮本身。
  “炮.弹不卖。”顾倾提醒九阿哥,“等洋人反过味儿来,肯定还会找咱们买炮.弹,到时候再商量。”
  先让他们把大.炮买回去研究吧,顾倾敢保证他们研究不出来,还得回头求九阿哥。
  到时候火.箭.炮不知道已经升级了多少个版本,初代炮.弹的价格好商量。
  当然他和九阿哥也不能白忙活,中介费还是要给的。
  九阿哥对十四的心黑手狠又有了新的认识,不过谁能拒绝双份的天价中介费呢:“好好好,我这就去谈。你放心,火.箭.炮的秘密,我跟谁都不会说。”
  当初四哥说漏嘴的时候,旁边只有他一个人,四哥还嘱咐他不要乱说。
  以四哥严谨的口风,只要他不说,洋人肯定不知道。
  顾倾摇头:“上赶着不是买卖,九哥这几日大可忙别的生意去,等他们主动找你。至于所谓的秘密,他们知道也无妨,反正都是另算价钱的。”
  “稳妥起见,这一回最好不要让他们知道。”总价太高,九阿哥怕大.炮卖不出去。
  顾倾笑:“都听九哥的。”只要九阿哥这个大嘴巴不漏,洋人想知道都难。
  接下来几日,九阿哥也躲了,使者们找了好几圈才堵到人。
  比利时使者跟九阿哥最熟,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问:“九爷,你躲我们做什么?”
  九阿哥故作讪讪:“不是我躲各位,是怕各位失望,军工厂那边嫌订单太小,人家不愿意配合。”
  环顾众人一圈又道:“这生意怕是做不成了。”
  比利时使者与荷兰使者交换了一下眼神,还是比利时使者开口问:“英郡王觉得我们买多少他能配合?”
  还提什么军工厂,那个军工厂不就是英郡王的吗,比利时使者懒得绕圈子了。
  九阿哥也没跟他客气,直接伸手比划了一下:“各六十门。”
  众使者全都睁大了眼睛,荷兰使者忍不住问:“各六十门,一共二百四十门,贵国多久能造出来?我们在贵国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了,等不了太久。”
  二百多门大.炮,在一个军工厂生产,没有三五年是造不出来的。
  反正荷兰造不出来。
  众人纷纷附和,表示都待不了太久。
  九阿哥不辞辛苦给他们解释:“连发火.箭.炮个头小,全算上都没有红衣大.炮的炮管大,生产起来不费力。两百多门哪里用得着三五年,三五个月就差不多了。”
  连发火.箭.炮他们都远远见过,确实如九贝勒所说个头比较小。不过据他们带来的火器专家估计,这么小的炮射程远威力大,制动肯定跟一般的火.炮不一样,恐怕不能成批生产。
  没想到不但能量产,效率还如此之高,简直是他们的梦中情“炮”啊!
  再加上连发这种技术,绝对是全世界领先的,法兰西使者第一个表态:“没问题,六十门就六十门。”他有这个预算。
  比利时和荷兰使者表示要回去考虑考虑。
  英吉利使者显然已经认可,只不过还想争取更多的利益:“九贝勒,买大.炮送炮.弹吗?”
  按惯例是送的,只不过送得不多。
  想多买就是另一桩生意了。
  九阿哥摆摆手:“连发火.箭.炮是领先技术,能买到成品,我已经尽力了。你们若是还想着送炮.弹,不如进宫去跟英郡王商量吧。”
  想起英郡王那副滑不留手的样子,众使者顿觉头疼,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把大.炮买回去再说。
  毕竟火器专家都评估过了,连发才是火.箭.炮最厉害的地方,而连发的关键技术是制动,小炮.弹只是提纯了火.药而已,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不值得在赠品上浪费时间和金钱。
  几天之后,各国使者没有一起行动,分别找到九阿哥说了各家购买的数量。
  英吉利和法兰西买的最多,各七十门。
  比利时买五十门,荷兰买最少四十门。
  都不用赠送炮.弹,也没人愿意买。
  顾倾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当天便叫上四阿哥,带上九阿哥求见康熙。
  四个人中,只有九阿哥不知道火.箭.炮的研发进度,康熙听说能清库存,还能赚外快,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当场拍了板。
  他正为追缴国库欠银的事发愁呢,这六百多万两可算解了燃眉之急。
  九阿哥以为最难的一关就这样轻松度过,还有些云里雾里,不过很快他就忙得脚不沾地,没空想东想西了。
  签完契书,按惯例交一半预付款,各国使团才被允许观大清第二军工厂。
  没错,就是康熙交给大阿哥临时攒的那个,初代连发火.箭.炮全都堆在那边的库房,随便观摩随便看,上手摸都没人管。
  可研发人员一个没见着,半点研发资料也无。
  各国使团既满意,又抓狂,满意的是火.箭.炮本身,抓狂的是清朝对他们的态度。
  既轻视又防备。
  亦如他们当年对清朝那样。
  如今角色对调,谁能不抓狂,连飙脏话的心都有了。
  可他们不能,他们是使者,还有求于人,只有气到内伤的份儿。
  朝廷的生意做完了,九阿哥还不忘给自家生意打广告。
  美食无国界,西洋各国使者都很喜欢卤鸭脖和奶油蛋糕,特别是奶油蛋糕,一天不吃就想得难受。
  除了蛋糕,还有黄油,用黄油做的食物简直让他们着迷。
  类似奶油蛋糕和黄油这种小本生意,各国使者都很感兴趣,不必大费周章地写信回去请示君主,他们自掏腰包就能搞起来。
  于是九九鸭脖店、九十生辰蛋糕店,和十格黄油工坊,成了大清第一批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品牌,从此风靡全球。
  九阿哥也成了大清皇子中乘海船出洋的第一人。
  随着西洋那边生意越做越大,九阿哥一年有半年在海上漂着,还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水上漂”。
  有时候康熙想起什么找九阿哥,都不一定能见到人。
  三年后,西洋使团怎么离开又怎么回来,各国用了三年时间先后把连发制动装置搞明白了,却谁也造不出连发火.箭.炮,甚至连买回去的火.箭.炮都无法使用。
  原因出在炮.弹上。
  火.药提纯技术在西洋很成熟了,可用提纯技术造出的炮.弹,威力还不如普通火.炮。
  体积太小,爆炸力十分有限。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被人给坑了,连发火.箭.炮的关键技术并不是他们之前认为的制动装置,而是浓缩火.药。
  相比气得跳脚的英吉利、法兰西,比利时和荷兰还算淡定,毕竟他们买得少,损失也少。
  恰好得知九阿哥在荷兰谈生意,几国使者直接把他给围了,七嘴八舌地抱怨。
  九阿哥端着荷兰本地茶馆里的青花瓷茶盏,低头嗅了嗅明前龙井的茶香,悠悠说:“早提醒你们买炮.弹,买炮.弹,可你们不听,怨得了谁?”
  各国使者面面相觑:“……”什么时候提醒过?
  不过此时的九阿哥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坐井观天的土包子了,人家可是“水上漂”,豪商巨贾,财富在西洋诸国都排得上号。
  “水上漂”这个绰号,在大清是个名词,形容九阿哥业务繁忙。
  在西洋诸国却是动词,不管是英国海盗、西班牙海盗,还是北欧海盗,若是谁敢招惹大清九贝勒的船队,机.关.枪和火.箭.炮就能让谁当场变成死漂,漂在水上。
  所以几国使者明知道九贝勒的船上就有火.箭.炮的炮.弹,却没有一个人敢动抢劫的念头。
  只能好声好气地求。
  九阿哥看着这帮人傻钱多的家伙,终于体会到从前洋人是怎么看大清的了。
  有钱不赚王八蛋,九阿哥才不会手软,脸上终于多了几分笑意:“这样吧,爷七天之后回国,你们谁想买炮.弹,直接去码头等着,跟爷一起回去。”
  只给七天时间,还不够他们向君主请示的,各国使者纷纷面露难色。
  “爷很忙,没空儿陪你们玩,要不是皇上有事找爷,爷必须得回,下个月爷就在美洲了。”
  九阿哥用盖碗拨了拨茶叶,嫌弃道:“这水不行啊,上好的青花瓷,明前龙井,怎么泡不出茶味儿呢。”
  七天后,在九阿哥自己的码头,好几支船队同时启航,齐齐往东边驶去。
  三年过去,清朝早已不是他们记忆中的清朝了,熟悉的天津港也没有了从前的模样。
  从前的天津港到处都是破旧的渔船,渔民一个个面黄肌瘦,身上补丁摞着补丁,见到他们远远避开,生怕被官府的人挥鞭子驱赶。
  登岸之后,都是土路,若运气不好赶上雨天,靴子上全是黄泥。
  放眼望去,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高大的建筑,连官府衙门都显得有些寒酸。
  如今的天津港,破旧的渔船不见了,远远能看见几艘庞大的航海货船正泊在码头上,好像在卸货。
  见西洋船队靠近,航海货船并没躲避,反而鸣笛示意他们这里有船,让他们去别的地方靠岸。
  直到看见九贝勒的龙旗海船,几艘货船才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些地方来。
  离近了细看,使者们震惊地睁大眼睛,那几艘航海货船并不是木制的,而是货真价实的铁疙瘩。
  跟九贝勒的航海货船大差不差。
  九贝勒富可敌国,他们是知道的,用昂贵的钢铁打造货船,他们虽是第一次见,倒也不是特别震惊。
  可这种货船已经在清朝广泛使用了,是真的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举目远眺,又有几艘挂着商号旗帜的航海货船鸣笛而来,西洋使者和船员们:“……”
  雷声滚动,下起雨来,使者们想起从前那些一脚泥的回忆,忙着返回船舱换上旧靴子。
  可从码头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的土路不见了,举目全是灰扑扑的硬石路,说是硬石吧,却根本找不到接缝儿。
  余光瞥见九贝勒穿着簇新的皮靴朝这边走过来,比利时使者忍不住问:“九爷,这官道是用什么铺的?”
  九贝勒低下头去看,呵地笑出声:“这个叫水泥。”
  再看面前几人都穿着簇新的官服,却人人脚上一双旧靴,怎么看怎么滑稽:“水泥路就这点好,叫水泥,下雨天只有水没有泥,各位孤陋寡闻了吧。”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