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芊宁未央【完结】
时间:2023-07-23 14:38:58

  崔如松不好只请韩将军,干脆就连他的顶头上司,杨将军也请了,叫上几位同僚下属作陪,大家去城里香满楼吃一顿。
  当然,叫来作陪的,都是今晚不当值的。
  其实官职越高,也是有一定特权的,至少晚上当值这件事,很少能轮到七品以上的官员。除非外头不太平,或者是有战事,那就必须要高阶武官值夜――毕竟低阶武官能调动的人手有限,若是遇到突发情况,还是高阶武官能够调动足够多的人手抵御外敌。
  苗山也在其中,他还不明所以:"这不年不节的,你请将军们吃酒作甚?"
  崔如松得意的笑笑:"我家霜降有喜了,韩将军答应替我找个有经验的老嬷嬷来。你说我该不该设宴谢他?"
  苗山怪叫了一声,笑道:"哟,原来是三妹有喜了啊!这你可走到我跟你二姐前头去了。"
  崔如松笑眯眯地说:"错开了也好,等我家霜降生完孩子,就好把老嬷嬷借给你家用。若是她姊妹两个赶在一块儿怀孩子了,我可没法子给你弄第二个老嬷嬷去。"
  苗山也煞有介事地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家谷雨还是等三妹生了孩子再有喜就好了,还能借你家的老嬷嬷使唤。"
  可偏偏计划赶不上变化。二娘也有喜了,刚好三个半月,大夫诊出来时,苗山都傻了。
  他使劲儿甩了甩脑袋:"我可别是吃多了酒,在发梦哩!"
  二娘又好笑地戳他额头:"我看你不是吃醉了酒,你是吃酒吃傻了才是!"
  苗山还是觉得晕乎乎地:"真有了?"
  二娘忍着笑:"那大夫诊脉,还能有假?总不能人家也是吃了酒来诊脉的?"
  苗山一拍大腿:"这孩子!来的忒不是时候!我下午才跟他三姨夫说好了,等他三姨生了,她家那老嬷嬷就借给我们使唤,到时候你怀着孩子也好过些。他,他怎么现在就来了呢?他爹可没他三姨夫那本事,给他划拉一个老嬷嬷来!"
  二娘听见妹妹,一下子也精神了:"三妹也有了?"
  "可不是嘛?一个月不到呢。说是前儿累着了,三妹身子不舒服,就请了大夫来摸脉,结果就是半个多月了,我们头儿就去找了韩将军,找了个经验丰富的老嬷嬷来。这两日就要送到三妹那儿去了。"苗山一脸的懊恼。他娘身子弱,他自己也整天呆军营的,娘子这第一胎,原说蹭头儿家的嬷嬷,可如今她两姊妹凑做一堆怀孕,那老嬷嬷肯定紧着三妹使唤,可娘子这里,却叫苗山怎么放心的下!
  二娘听了这话,安慰苗山道:"三妹夫扒拉来的老嬷嬷,当然是紧着三妹使唤了。我这里你别担心,有娘照看我,还有桂圆她们呢。娘原先一个人都能把你拉扯大,比起三妹那老嬷嬷,也不差甚么的。"
  苗山还是有些不放心:"我不是不放心娘,可她老人家岁数也大了,眼睛也不行。往常有你在家里,我也放心,可如今你自己都需要照顾。我怎么放心你们婆媳两个呢?不如,我下山去请岳母大人来罢。岳母大人照顾你,比我娘照顾你更叫我放心。"
  二娘的确好久没见着她娘刘氏了。她有些心动:"可是咱娘还在呢。要是去请我娘上来,岂不是叫别人说咱娘不能照顾我,叫人说咱娘的闲话吗?"她同婆婆关系不错,也不想叫别人说闲话,叫婆婆跟她生了嫌隙。
  在这时代,婆婆伺候儿媳妇生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有婆母不慈,或是婆母无能为力,才会去请岳母来。有的长舌妇,总爱编排别人。一丁点儿大的小事,也要传达的到处都是。
  二娘也是害怕,别人外头说她婆婆无能,还要请她娘来,叫她婆母心里不好受。
  苗山道:"咱娘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你和孩子最要紧。"
  婆母待她一向很好,二娘还是不点头:"等明日问了娘再说罢。"
  苗山了解自己的娘,她定然会同意这个提议。苗老太太自己身子骨不算好,眼睛也是半瞎,她自认为没那个能力照顾好儿媳,所以儿子一提出来,去请山下的亲家母来帮忙照顾儿媳,她一口就答应了。
  她有些愧疚地拉着二娘的手说:"好孩子,都怪娘没本事,这身子骨不争气,原先都是你照顾我,如今到了要我照顾你的时候,我却帮不上甚么忙,只好劳累了亲家母。是我对不住你。"
  苗老太太自觉没能尽到做婆母的义务和责任,对二娘十分愧疚。照顾儿媳饮食起居她没法子,可出钱她还是能的。
  她掏出一块银子,带着服侍她的孙婆子就去了市集上,买回来十只乌鸡,一对鱼,一副猪脚。
  叫人给她儿媳妇熬汤吃。
  "儿啊,你只管吃,吃完了,娘再去给你买。娘有钱呢!"她慈爱地把汤端给二娘,笑眯眯的说。
  从前儿子儿媳总要给她些钱零花,老太太都攒着,如今她手里的确有钱,不说多的,几十两总是有的。
  二娘不好辜负婆母的好意,吃的干干净净,苗老太太看见她吃的香,她老人家就高兴。
  "好好好!吃的好,我们二娘身子养的好,将来生孩子就不费劲!"她笑的跟一朵菊花一样。
  饶是亲娘刘氏,也觉得女儿这婆母实在是没得挑。身子不好,照顾不了女儿饮食起居,但别的地方人家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她在这照顾女儿一个月,亲家母就买了十只乌鸡,好几斤鲫鱼,还有鸭子猪蹄,天天换着花样买东西,叫厨房炖了给二娘补身子。
  苗老太太对二娘好,刘氏就觉得她两个亲家是一国的,两个老太太处的也很不错。不到一个月就从原先的刘妹子,苗大姐,变成了阿枣妹子,秀芬姐。
  韩家来的老嬷嬷姓黄,是韩府家生子,韩夫人当然不舍的把自己陪嫁来的陪房送出去,不过,即使不是她的心腹,这位老嬷嬷也的确不错。这位老嬷嬷原先是服侍过定国公的徐姨娘的。那位姨娘早年受宠,也生育了两位小姐,一位郎君。虽说芳年早逝,可是生下来的孩子都立住了。
  小姐们嫁出去联姻了,郎君也娶了妻子,那位郎君的妻子容不下徐姨娘留下的老人跟她的人抢权柄,就想法子把这位老嬷嬷挪出了院子,小主子们都大了,没有甚么用处的老嬷嬷心灰意冷,小主子们不再需要她,她也就不再念着主子的遗愿陪着小主子们。
  竹嬷嬷就挑中了她。
  要竹嬷嬷来说,那个庶出的郎君夫人真是,这样积年的老嬷嬷,还是郎君生母遗留下来的,忠心能干的老嬷嬷,却要把她踢出去。要是换做她们家小娘子,肯定是舍不得动的。
  但那位郎君不要黄嬷嬷,韩夫人也不敢用,毕竟是别人的人,刚好崔副统制求到府上来了,那就做个顺水人情。
  黄嬷嬷虽然心灰意冷,平日总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但的确很能干,在她手上,桃花杏花玉簪等人的能力都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
  霜降自觉自己真是捡到了宝,对黄嬷嬷更加尊敬。
第136章
  甚么样的本事就拿甚么样的月钱,这位老嬷嬷的月钱,霜降直接划成五两银子一个月,高出做内管家的桃花一截。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黄嬷嬷能干,又有经验,桃花杏花已然是崔家这批仆役里的能干人了,可还比不上她。
  桃花的目标又变换了――她希望等到自己四十多岁时,能像黄嬷嬷一样能耐。
  黄嬷嬷的主子,徐小娘没的时候,最大的五小姐也不过才七岁,最小的六郎君才不到三岁,黄嬷嬷却能守着主子的遗命,把小主子们养大,看着小主子们成人。
  尽管六郎君没良心,娶了妻子,就由着妻子把这位带他长大的老嬷嬷撵走,但黄嬷嬷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
  越是钟鸣鼎食,家族昌盛的贵族,庶出没娘的孩子就越是不值钱。贵族家的妾室多,孩子也就多,就算都是庶出,那有娘的和没娘的就是两样对待。小娘受宠的比起小娘不受宠的,过得也好许多。这样的人家,不仅仅是母凭子贵,更多的还是子以母贵。
  他们的亲娘倒是受宠,不然也不能生下三个孩子,可再是受宠,也是她活着的时候,她死了,她的三个孩子就没了人管。嫡母并不曾苛待他们,但没有亲娘的孩子收到忽视,这多多少还是有的。
  定国公有庶子十八,庶女十五。他怎么会在乎这几个没娘的孩子过得好不好?活着长大了也就算了。
  定国公府只有一个,资源也就那么多,最多的资源肯定是倾斜给嫡子,这个无可厚非,但剩下的蛋糕,别的兄弟姐妹多吃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
  因此定国公府的姐妹们关系倒还好一点,她们只不过争取的是婚嫁对象和嫁妆而已,但那些兄弟们争的可就多了,包括婚嫁之事,包括父亲给的银钱,朝中的人脉,府里的样样资源他们都得争。关系自然就非常的紧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六郎君一个没了小娘的孩子,还能娶到工部营缮司郎中的嫡次女,能够做一个七品的小官,除了他自己有上进心,更多的是黄嬷嬷这个狗头军师为他谋划。
  黄嬷嬷是徐小娘的贴身女使,一来就分给她,徐小娘待她好,她就决心要好好把徐小娘留下的子嗣拉扯大。
  她四十多岁,也没成亲,更没有一儿半女,所有的心血都给了这三个小主子。两位嫁出去的姑奶奶们倒还念着她,逢年过节捎东西总有她的一份,可她当做亲儿子掏心掏肺对待的六郎君,却觉得她老了,没有了用处,一脚把她踢开。
  女儿们在娘家能说得上话的程度有限,就是嫡女,对着能干受宠的庶子,有时也得互相客气客气。
  纵使觉得弟弟做的真的很过分,可两位姑奶奶说的话,六郎君不肯听,她们也没法子。已经出嫁的姑奶奶,更不好开口要从娘家带老嬷嬷走。她们只好哭了两场,带了礼物去求嫡母,给黄嬷嬷一个颐养天年的地方。
  国公夫人就把话递给了韩夫人,崔家小门小户,也没那么多来来去去弯弯绕绕的,国公府出身的老嬷嬷,别管她以前伺候谁,但国公府出来的这几个字,就足够崔家把她供起来了。
  黄嬷嬷来崔家一个月,韩家两位姑奶奶――五姑奶奶和七姑奶奶,就派人来送了两回礼,看黄嬷嬷过得如何了。
  她两个嫁的夫家在京都,也只是五六品的文官。在蜀州这边城,五六品算是大官,可在京都,那真是一抓一大把的。
  京官不能无诏离京,她们作为当家主母也不能随便离开。但派人来瞧一瞧这位算是她们半个母亲的老嬷嬷过得如何,她们还是能办到的。
  两位姑奶奶的人来了两回,黄嬷嬷的心里也好受了许多――至少五小姐和七小姐心里还有她,还念着她,这就叫黄嬷嬷心里熨帖了。
  她心情好了,就愿意多教教桃花杏花,也愿意多接过许多不属于她的事情去办。
  这是个闲不住的老嬷嬷,也是个瞧着刚硬,实则心地善良的老嬷嬷。
  按理说,韩夫人把她送给了崔家夫人,她只是崔家夫人的老嬷嬷,只听崔夫人的吩咐,没有教导小女使们的责任,但她觉得桃花杏花都是好苗子,只不过还欠缺得多,就义务的把她们两个教起来。
  但她很有分寸,她教桃花杏花,是因为她们三个如今都是一个主子的,可要是叫她去教百合,那她可就不愿意了。
  虽则黄嬷嬷冷眼瞧着,自家夫人与二奶奶关系不错,可是她在大宅院里看的多了,妯娌之间今儿亲亲热热,明儿就反手捅一刀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这这一点,黄嬷嬷也不愿意把二奶奶的人教的多么好。
  霜降这胎,至少要坐满了三个月才好出去走动的。
  但她惦记着大姐,隔个五天十天的,就叫人带了山上买来的野味去瞧她大姐。
  去了四五次,终于带回来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元娘的病情稳住了。金大夫给打了包票,再吃三副药,配着针灸,元娘就能下床走动,后头就只需要吃着药调养生息。
  大姐的病有了好转,霜降和苏氏都高兴坏了,连饭都多吃了一碗。
  严哥儿也很高兴,要回去看他娘,让朱氏给劝住了:"你娘如今身子好转了,还怕日后你们母子见面时候少了吗?你听舅妈的话,在家里多住一段日子,叫你娘安心养病,等她好了,再接你回去。你如今回去,岂不是叫你娘还得腾出心思来照看你?"
  严哥儿是个懂事的小家伙,他听见舅妈这样说,甚觉有理,于是按捺住想娘的心思,乖乖在外婆家住下,等着元娘病好了把他接回去。
  元娘病好了,最高兴的不是别人,是她丈夫罗云。罗云知道自己娘子这病,要是一个不好,孩子们都要成没娘的孩子。
  他与元娘少年夫妻,成亲以来一直都感情不错,他也早就想好了要和元娘一块儿,相伴到老。
  可元娘嫁给他这才几年,就……
  为着这个,罗云私下里红了眼圈,生怕娘子会抛下他。
  如今元娘好了,他眼眶里也是润润的,又高兴又难过。
  "我们有儿子,也有女儿了,日后,咱们就不生了。"罗云高兴过了,就对元娘说。
  实在是元娘回回生孩子都多凶险,这一回她差点就没了。罗云实在不想失去元娘,干脆日后就不再要孩子。
  元娘也确实不想生了,她还有两个孩子,若是再生育,她没法保证身体不出问题。要是她没了,孩子们怎么办呢?
  于是她点点头:"好,都听你的。"
  这年中秋,原说崔如松陪霜降回去的,可霜降这日日都还喝着安胎药,就没去成,只有崔如松一个人带着礼物去了,元娘病中,来的人也是大姑爷罗云。
  二娘也怀着身子,去的也就苗山一个人。
  导致今年沈家的中秋节过得格外冷清――苏氏和刘氏放心不下女儿,也不肯回去。
  禄哥儿祥哥儿非常不高兴,姑爹许诺说中秋节带姑姑回来的,可中秋节姑姑还是没回来。
  崔如松只好安慰两个小家伙:"等过段时间,你们姑姑身子好些,姑爹就派人来接你们去,在姑爹家想玩几日就玩几日,好不好?"
  "真的?那我们说好啦,姑爹?"祥哥儿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真的,姑爹不骗你们。等你们姑姑身子好些了,姑爹就派人来接你们。"崔如松笑着摸摸两个外侄的头。
  禄哥儿虽然没说话,眼睛也亮闪闪的满是期盼。
  他已经很久没见这姑姑了,他真的很想念姑姑,天天数着日子盼中秋节姑姑可以回家来。可是娘说姑姑怀了小弟弟,身体不好,不能回家来。小小的禄哥儿第一次明白了失望这个词语含义。
  但是,但是姑爹说,等姑姑身体好了,就接他们去看姑姑!这可太好了!禄哥儿记着他爹爹教诲,他是他们二房的长孙,必须要稳重,所以他只是在心里偷偷的高兴,才不会像傻弟弟一样高兴的跳起来呢!
第137章
  二娘比霜降月份大些,有亲娘和婆母两个老人家照顾着,才五个多月,身子就足足胖了两圈,连手指头都有了肉窝窝。
  刘氏怕闺女补过了头,也时常劝她出去走动走动:"你得多活动活动,要是补得太多了,孩子重,你将来生产时候也要吃苦头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