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奴公共从屋里走出来,看着在雨中跪了半天的顾云璟,眼里轻微闪过一丝动容。
他撑起了一把雨伞,手里又拿着另一把油纸伞,走到了云璟的身边,说道:“顾大人,殿下今日真的累了,没功夫听大人的话。雨渐渐大了,大人也回家去吧。”
说完,蛮奴将手里的雨伞,朝顾云璟递了过来。
头顶的雨水忽然停了。顾云璟的视线不再被大颗大颗雨水砸着,总算能看清了眼前的景象。
可虽然蛮奴为顾云璟撑了伞,顾云璟并没有看蛮奴,而是用一双眼睛直视着周帝所住的屋子的木门。
耳朵也对于屋内传来的嘤嘤笑语充耳不闻。
蛮奴在他身边等了半晌,才听顾云璟说道:“多谢公公,我还可以再等一会儿。等陛下玩够了,想必还能想起来我的。也烦请公公帮帮忙,让我见一见陛下。我实在是有话要说。”
蛮奴见他固执,也久没有再劝,只是说了一句:“蛮奴尽力吧。”
说完之后,蛮奴只将手边的雨伞放到了顾云璟身边,然后便撑着伞回去了。
这边蛮奴回到屋内,歌舞停了,两位美人走到周帝身边,周帝左拥右抱。
胖胖的手抚上美人滑嫩的肩膀,笑得十分惬意。
他将视线蛮奴看了过去,却见他一双长长如蝴蝶翅膀似的睫毛,深邃的眼眸,白得仿佛擦了粉的肌肤,一双水润的唇瓣。
若说比美色,周帝这一辈子也没见过美过蛮奴的人了。就连贵妃都要比他略逊色。
然而周帝已经同蛮奴一起多年,虽然对他的颜色仍旧没有厌倦,却对他床上那冷淡的行为已经不大喜欢了。
周帝有时候看着蛮奴,还要幻想他是个女人,若如女人般娇软,他大概要将蛮奴宠成另外一个贵妃,哪怕他没有家族支撑,周帝也舍不得让他受苦的。
即便如今只将蛮奴当个花瓶放置着,周帝也始终舍不得蛮奴,始终要将他放在眼前。
这会儿蛮奴亲自奉茶过来,周帝伸手接了,问他:“那顾云璟,还在外头跪着?”
蛮奴点头道:“陛下,他都在外头跪了这么多天了,从早到晚的。”
周帝冷笑一声,说道:“哼,就是不叫他进来,我也知道他要说什么。如今北方战事僵持,我能有什么办法?况且老二手段不俗,将朝政交给他管那么些时间,不是也管得很好么?他们有什么不满意的?朕一路颠簸,好不容易来了云城一趟,也不许我休息休息,天天来人劝我重新接管朝政。朕难道已经不是皇帝了么?
如今太平了,他们这些大臣们闲了,没事儿就来参一本奏一本的,我哪儿那么多闲工夫理会他们?前日砍了两个人的脑袋,连老二都来劝我了,若不是这会儿不能乱来,我早把他顾云璟的脑袋都砍下来了!”
蛮奴闻言,眼里闪过一丝嫌恶,然而很快就被他隐藏了起来。
“陛下,当初您看顾家两个兄弟不是还挺顺眼的么?当时奴婢还在场,陛下可是亲口说的顾家兄弟‘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现如今陛下要杀他,岂不是要将之前的话推翻了?”
这句话本来是《世说新语》德行里面的一句话,形容的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说陈仲举大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人的典范,做官之后有革新政治的志向。
“朕后悔了。”周帝不愉快地说道,“不过老这么让他在外头跪着,他也烦我也烦,不如永不相见的好。他顾云璟不是自觉自己很能耐么?那么,就把他贬到南方做官去好了。”
……
顾云璟被贬到地方去做官,云舒也是过了半个月后才收到的消息。
他被贬的地方相当于现代的广东地区,地理位置偏南,离京都很远,而且气候潮湿,同现代的繁茂不同,此时的南方人口少,经济文化也并不发达。
云舒在一开始知道云璟被贬的时候,先是为他惋惜了一段时间,毕竟顾云璟是个有才之士,云舒面对这位堂哥时,也多有自愧不如的地方。
况且他一向有志,自从做了官后,便一心为国为民,如今被贬到南方去,想要回来那可就有些困难了。
然而另以方面,云舒又对这个结果并不是很排斥。
他是了解自己这位堂兄弟的,顾云璟的性格刚直,过刚易折。
之前顾云璟就因为说话太直,而被皇帝训斥过,当时云舒就为他心惊着。顾云璟还有一家子要养活,如今到了南方地区,虽然偏僻一些,但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况且他过去也是做官,至少比寻常老百姓是好过许多的。只是路途遥远,而且气候不太适宜,云舒对此还是比较担心的。
这日云舒看完了从云城寄来的信件,坐在桌边久久不能言语。
其实多少也能够看到,一个国家如果真的要遇难,以至于百姓国破家亡的话,都是有所预兆的。
那些被杀死的大臣们,原本就是国之栋梁,若栋梁纷纷陨落,就像是天空坠下星辰。
周国的天空,已经越来越暗了。人才消亡,国运也就到头了。
云舒也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究竟还能撑多久。只想着能在大军来犯之前,能够保护住母亲跟妹妹他们。
顾云璟的这件小插曲之后。这年下半年的时候,北边大概也是得到了消息,知道西边的梁、郑二国肯定是没法儿继续支持下去。
于是这边的战争加大了力度,云舒他们这边防守的好,就是死守,所以比较难打。
然而周帝那一条线却连连被打进去,缺口已经出来,因此主要兵力也就在周帝那边。
正应了那一句春生秋杀,秋季即将过完的时候,因为周帝那边局势实在不利,太子这边硬是抽了两万兵力去支援。
毕竟唇亡齿寒,云城还住着太子的爹,即便自己处于危险,也不好这样放任周帝不管。
结果援军还未到,北方军队已经打到了云城外面。
周帝这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来确实混帐了,只想着吃喝玩乐的后果,就是地方军队兵临城下。
二皇子虽然聪慧,然而果然行兵打仗他没有什么远见。
他的想法原本是内战胜利,等登上了太子位后,再处理跟边境地区以及北方的战事的。
之前南逃,在他看来就是因为京都兵力不足。后来南方战北方屡屡获胜,就验证了他的想法。
因此接下来也十分自信的认为,先让周帝将他立为太子是最要紧的事儿。
所以二皇子才扩大内斗,将不属于他党派的人,全部都铲除干净。贬的贬,杀的杀。
可杀到最后,发现已经无人护国了。他的党羽中也是玩乐者居多,真的谈起政治来就不大行。
他原本有个舅舅,因为贵妃得势,舅舅也被封为大将,皇帝能控制的就只有十几万军队,他舅舅独自一人就掌握了五万,可见是何等的威风。
然而在不久之前,他舅舅的五万军队,也没能守住云城附近的城池。有消息来报,他的舅舅于两日前被斩于马下。
至此,二皇子也才醒悟过来,原来他们的敌人,他所认为的那群乌合之众,是一群杀红了眼的魔鬼!
可这一切都已经晚了。敌军已经在城门外扎营,想必不出半个月,或许也就只有几天,不但周帝,连他也要被活捉过去杀死!
在玩闹中的周帝总算清醒过来,立马招集所有大臣前来开会,询问能够让着急活下来的办法。
这时在云城的所有官员,脸上要么是视死如归,要么是绝望透顶。
能给出的办法只有开城迎接叛军,然而如此一来,皇帝的死也是无法挽回的。
周帝明显地慌乱了,他看向自己一向宠爱的二儿子,问道:“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可这会儿的二皇子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浑身颤抖着。
见周帝问他,他已经是毫无办法,只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跪了下来,喉咙嘶哑地说道:“皇上,父皇,儿臣不想死,儿臣不想死啊!”
周帝闻言,心中大怒。
“混账!”他走到二皇子秦承祖的面前,一把将儿子踹倒在地,“我怎么生了你这个窝囊废物!既然大敌当前,纵然不想赴死,也不该如此丑陋作态!你是朕宠爱的儿子,你怎么可以如此胆小!”
这会儿周帝才回想起了自己大儿子的好,虽然秦承业的身体瘦弱,性格也内敛,丝毫不像自己的霸气。
然而凤城那边的战线,他能够维持得住。况且二儿子根本也不像他表面那样豪放霸气,内里原来是个这样的货色。
周帝觉得自己当初眼睛大概是瞎了,所以才会觉得二儿子要比大儿子更好,甚至真的想过废除大儿子的太子之位,将皇位传给二儿子。
这边秦承祖被父亲踢倒在地就没有站起来了,而是抱着头,浑身颤抖着,说着自己不想死,跟疯癫了一般。
周帝从喉间呼出一口气来,声音沉沉地说道:“既然没有好的办法了,那么就只能打了!”
守城将领领命,所有军人在最后一刻全部来到自己的岗位守好,迎接着最后的攻击,等待救援。
他们已经逃过一次了,敌军是连夜攻打过来,在知道消息的时候,准备逃跑已经是迟了。
况且现在逃跑,很容易就能被敌军追上,如此狼狈,倒不如在城内守住更好。
好在云城这段时间经过一番改造,原本就是易守难攻的城池,变得更加牢固了。
照理来说,拼尽全力地守,怎么也能守住一段时间。
可是现在已经是无力回天的状态,一路败仗,即便是城内军队也没有什么士气。
当初皇帝若能够勤勉一些,挽回人心,那么一切应该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说到底,周帝的领导能力先不说,他自己之前一心玩乐已经将自己现在的路给堵死了。
战争持续两天,周帝已经从当初的玩乐心态中脱离出来,这两日连杀了十几个曾经宠幸的女人。
按照周帝的想法便是,都是这些女人害得他不理朝政,都是这些女人,弄得他玩物丧志。
即便到了最后关头,他也是不愿意怪罪自己的。
可讽刺的是,城外战争持续了两日之后,周帝还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仗打了两日,城外敌军居然要求停战,希望双方互派使者说话。
敌军已经到了最后一步,眼看就能攻城。城内从上至下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结果令人震惊的是,敌军居然自己主动议和。
一开始的时候,无人敢相信敌军会主动议和,怀疑这是什么阴谋诡计,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议和,而是想要派人过来,劝说周帝主动打开城门,这样一来,敌军也就可以轻松无阻地进入城来。
大臣们得知消息,大多数都是劝说皇帝,希望他死也死一个光荣,不愿意互派使者。
然而周帝似乎从中看到了一线生机,因此在犹豫了大半天之后,果断答应了敌军的要求,将朝中一位自请出去的翰林派了过去,想看看敌军究竟想要做什么。
【作者有话说】
以后一周休息两天,周一跟周五不更新,其他时间如果要休息会另外请假的,大概。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檀溪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使者被派出去之后, 下午出去,晚间就回来了。
周帝没有让人等待,使者一回城,马上就召了人过来问, 想要看看敌方究竟说了什么。
目前对于周帝来说, 能不死,那么屈辱一点也无所谓。不过如果非要死, 那么必定是要腰背挺直地死去。
他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 有的东西, 他就是到死了也放不下。
照云舒的说法, 那就是骨气这种东西, 周帝虽然有, 但也只有一点。
使者到了周帝的议政的书房内,在场所有大臣也都是从早等到了晚, 这会儿周帝都没有吃东西, 自然别人也都没吃,有几位年纪大的,再晚一点只怕要把自己都给熬进去了。
使者一进入房内,周帝便迫不及待问他:“如何?那边的人怎么说?”
使者是匆忙赶过来的, 他也是一样,从出去到回来,都没有吃一点儿东西,甚至更惨, 连水也没有喝一口,就跟人家聊了老半天。
虽然身为使者, 对方那边有准备酒肉给他, 然而使者也怕被毒死, 所以没敢吃也没敢喝。
见皇帝问,使者也来不及喝水,只是抿了抿嘴,用唾沫湿润了一下嘴角,说道:“对方答应谈和,说是打仗也并不是自己本意,当初镇守藩镇的世子无德,所以才不得已作乱。只要陛下能够承认他们的政权,昭告天下,将北方除了另外两块藩镇外的地区全部归他们大人管理,那么就同意撤兵,将军队撤离到黄河以北去。”
听到这里,在场许多人都不得不感叹北方军队里面真的有能人。
此时杀了周帝,只能引发一个效果,那就是群起而攻之。毕竟周帝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本来北方谋反众人一开始也只有两三万的兵力,一路过来有许多兵力都是随意加入的,若不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想必不会这么团结。
将来杀了周帝,那么他们内部必定不稳。
然而不杀周帝,他们名不正言不顺,迟早要被朝廷收拾。然而现在要是皇帝免了他们的罪,给予他们一块封地,到时候周帝在南,他们在北,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仍旧是土皇帝。
虽然,代价是他们也得还回去一大块土地。不过该抢的他们也已经抢完了,如今富得流油,没有必要再占领这么多被抢穷了的城池。
周帝闻言,沉默了一会儿,心中想着可行,表面却还是对在场所有大臣问道:“你们觉得如何?”
在场的人都知道周帝的性格,大部分人投了赞成票,少部分人反对,却也没有反对地多强烈。
最后尘埃落定,周帝答应议和。
两天后,周帝让翰林拟出罪己诏,对着那些曾经叛乱的人说明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对这些叛军既往不咎,也没有要求他们将抢走的东西吐出来,甚至将北边的地区划了一大块给叛军。
有两名老臣实在看不过去,在周帝宣布罪己诏之后,穿戴整齐的官服,自缢在家中。
消息快马加鞭三日,到了云舒他们手中。
北边军队立马撤兵,周帝提醒他们回京都。
太子领命,马上开始准备回京都。
可即便已经可以回京都,云舒他们仍旧觉得十分耻1辱。
觉得宁愿皇帝这会儿死了,也比现在这样,名为议和,实为投降地回去的要好。
所有官员官复原职,回到京都的时候,正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京都城的百姓也已经陆陆续续地回来了,然而他们那些被抢走的东西,被杀死的亲人、朋友,一路上为了逃难而死去的一国同胞,并没有等到一个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