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朗——严栀【完结】
时间:2024-03-18 14:49:55

  本书名称: 天晴朗
  本书作者: 严栀
  本书简介: 有传闻说长河路要拆迁了,赵一娴的家就在长河路的一条小巷里。消息一出,赵一娴未曾谋面的父亲突然出现了,当年“移情别恋”的初恋也回来了。
第1章
  九月初的清晨,赵子娟洗漱完毕,穿了一件米白色圆领T恤,一条黑色半身裙,脚下是一双黑色平底鞋,穿戴整齐了,再往镜子看了一眼,觉得少了些什么。拿起梳妆盒里的一条淡水珍珠项链戴上,最近好像还挺流行穿T恤搭配珍珠项链的,又照了照镜子,不错,很得体,这才放心地出了门。
  刚打一开门就发现女婿孙丰躺在门边,赵子娟早已见怪不怪了,用鞋尖踢了踢孙丰,说道:“还活着?”
  见地上的人跟一摊泥一样没反应,她返回屋子里,敲了几下女儿的门,冷着脸说道:“一娴,你老公死在外面了。”
  赵一娴正在梦里数着一张张红色大钞票,突然被吵醒了,迷糊睁开眼,支起身子。清晨的天气不大冷,关了开了一夜的冷气,打开门才发现是她妈,她说道:“妈,这才六点,你没事敲我门干嘛?”
  “我要去买菜,发现你老公又醉得像一头死猪,睡在院子里。”
  “我看看去。”赵一娴踏出门去,发现孙丰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她费劲地托着孙丰进到门里面去,但一个人力量不够,朝着赵子娟说道:“妈,你帮把手。”
  “他那么重,我怎么拖得动。”话虽然这样说,但赵子娟怕女儿一个人累着,还是帮忙拉了一下,“天天喝成这样,早晚得喝死。”
  赵一娴用尽最后一口气把孙丰拉上床,喘了口气,说道:“你咒他干嘛,他死了还得给他买墓地,办丧事,这些要花好大一笔钱。”
  “像这样不思进取的男人,也只有你这样傻的人才会纵容,要是换成我老公,早让我扫地出门了。”赵子娟说完话,挎着菜篮子踏出门口,刚打开院子门,就发现门外沈青山已经在等她了。
  她和沈青山还有刘丽芬昨晚约好了今早要一起去买菜。
  沈青山虽然六十岁了,但神采奕奕的,精神气不输年轻人,他的身板永远挺得直直的,头发理得一丝不苟,挑不出一根白发,穿着一件条纹衬衫,带着一副黑框眼镜。
  “早上好。”沈青山说,“刚刚院子里那么吵,发生了什么?”
  赵子娟关了院子门,说道:“还不是一娴老公,又喝醉酒了,睡在院子里,费了老大劲才把他拖进去。”
  沈青山和赵子娟是二十多年的邻居了,赵一娴也是他看着长大的。
  因为孙丰无父无母,也没有房子,和赵一娴结婚后就搬进来小巷里住。刚开始的时候孙丰勤快又上进,邻里之间谁家需要搬东西或者东西坏了都叫他帮忙,工厂倒闭后,孙丰就开始酗酒,经常夜不归宿,原本挺好的一小伙变成了醉酒的糊涂人。
  沈青山恨铁不成钢地说:“不再找份工作,就这样一直喝酒靠老婆养着也不是个办法,最起码也得去一娴店里帮帮忙。”
  这个提议赵子娟早在饭桌上提过好多次了,但每次女婿都拒绝。
  赵子娟冷哼道:“他心里觉得去老婆店里做工,委屈了他做男人的面子。”
  “那他拿着老婆赚来的钱又喝又赌就不委屈他做男人的面子了?”
  “谁晓得他的面子是怎么计算的。”赵子娟说,“算了,不提这人了,一提就坏心情。”
  路过刘丽芬家的时候,发现院门开着,刘丽芬的大嗓门时不时从里面传出来。
  赵子娟说:“丽芬,你又发什么神经呢?”
  “教孙子做饭呢。”刘丽芬探出头来说,“现在的孩子太笨了,十几岁了连炒个鸡蛋都不会。”
  赵子娟说:“清宴读高三了,明年就要高考了,你在这时候教他做菜,不是耽误人家学习吗?”
  刘丽芬说:“不耽误,做一顿饭就上不了大学了,那只能说明这个人蠢。”
  “等高考完了有大把时间学。”赵子娟说,“像辛迪我和她妈妈就不舍得让她做饭,大好年华,厨房不是孩子们该待的地方,有这时间让孩子们多背几个单词或者再睡几分钟多好。”
  刘丽芬说:“辛迪是女孩,清宴是男孩,不一样。我看报纸,发现现在男多女少。清宴多学一个技能,以后找老婆的机会就多一个。”
  “孩子都还小,考虑那么多干嘛。”沈青山朝着里面喊道,“我们要去买菜了,你要不要一起去?”
  “你们别急着走,我马上就来。”刘丽芬朝着外面喊道,“那鱼摊老板昨天说了要给我们留好几条新鲜的鱼,今天晚上我正准备煎两条黄花鱼。”
  许清宴看见奶奶走了,松了一口气,把锅里那糊了的鸡蛋倒在垃圾桶里,洗了锅,再去冰箱里拿了一盒牛奶,“咕噜”没几下就喝完,在桌上摊开单词本,约莫背了十个单词,又把单词本收回去,拿出手机发了一条信息。
  临出门前,又从冰箱拿了一盒牛奶。锁了院子门,并没有着急走,而是站在院子门口。
  赵一娴看着倒在床上打着呼噜的丈夫,此刻也没有想继续睡的心情。洗漱之后,换了身衣服,来到厨房做了一碗紫菜虾米粥,热了牛奶和烤了两片面包片,又给自己泡了一杯泡面。做饭太麻烦了,自己随便吃吃就行。
  一碗紫菜虾米粥、一杯300ml的热牛奶,两片热腾腾的面包片上了桌,又从冰箱里拿出草莓果酱,一切都准备好了,小声地敲响了女儿的门:“辛迪,起床了。”
  赵一娴看孙辛迪一脸精神地打开门,说道:“你不会很早就起来了吧?”
  孙辛迪说:“早被你们吵醒了。”
  赵一娴揉了揉女儿的头说:“先吃饭,吃完上学去。”她打开餐桌前面的风扇,按下第一档。
  孙辛迪坐下后,觉得有些温度有些热,说道:“怎么不开冷气?”
  “冷气吹多了会感冒,这才早上,又不是中午,哪有那么热。”赵一娴把风扇开了摇头模式,“风扇直吹容易着凉。”
  孙辛迪先喝了口牛奶,说道:“怎么是烫的。”
  “你这几天早上不适合喝凉的,要喝凉的等到中午出大太阳了再喝。”
  孙辛迪解决了紫菜虾米粥,喝完了牛奶,找了个白色食品袋把两片面包片装进去。
  赵一娴不解地说:“你干嘛呢?”
  孙辛迪愣了一下说道:“我吃饱了,这面包我带去学校,留着上课饿了再吃。”
  “干吃面包多噎。”赵一娴从钱包里拿出一张二十元钞票,想了想又换成一张十元的钞票,递给了孙辛迪,“拿去买水或者果汁。”
  孙辛迪接过钱去,一脸乐呵,说道:“妈,那我走了。”
  “去吧,放学后早点回来喝汤,你姥姥说要给你做鲫鱼豆腐汤。”赵一娴喝完最后一口泡面汤,这泡面汤就是泡面的整个灵魂。
  孙辛迪走出院子,不远地就看见许清宴懒懒散散地贴在墙壁边。
  许清宴的睫毛很长又很浓密,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像小鸟扑扇着翅膀。
  她小跑过去,从书包里拿出面包片,递给了他,说道:“喏,今天我省下来的面包。辛好我今天起得早,一下子就看见你的信息,不然你就要饿肚子了。”
  许清宴快速地吃完了一片面包,正要吃另一片的时候,一个穿着白色背心,留着二分侧背头,身高足有一米九的男人路过,那男人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四处张望,看见了孙辛迪和许清宴,停了下来,笑嘻嘻说道:“你们不上学在这干什么?”
  许清宴说:“童豫哥,你下班了?”
  童豫听到这个称呼,原本还笑嘻嘻的嘴角,瞬间瘪了下来,说道:“叫什么哥,叫叔叔,辈分都叫乱了。”
  许清宴反问道:“你只比我们大七岁,不叫你哥哥叫什么?”
  童豫微微张嘴,不知道怎么反驳,只好说道:“懒得跟你们两个小鬼头说。”他接着瞟了他们两个一眼,一脸坏笑地说:“你们不会在偷偷谈恋爱吧?小心我告诉你们家长。”
  孙辛迪急忙撇清:“瞎说什么呢?我们都还是学生,学生自然一切都要以学习为重。”
  “你们两个就是我上学时最讨厌的那种学生,你们说的话和我上学时候的老师说的差不多。”童豫低下头,向他们作了个斗鸡眼的表情,然后双手插兜,哼着小曲走回了家。如果不是他刚下夜班,困得很,他还真想继续逗这两个小鬼头。
  许清宴继续吃着面包片,从巷子里望去那狭窄的湛蓝的天空上飞来几只鸽子落在巷子的路上。
  孙辛迪捏下许清宴拿着的半片面包片,扔在路上,几只鸽子飞过来,吃着食。
  他们两个人站在清晨的阳光里,清晨的阳光和中午的阳光不同,它没有攻击性,它是暖暖的,很令人安心。
  孙辛迪说:“你奶奶真的不给你饭吃了?”
  许清宴点点头说:“我奶奶说要锻炼我,让我自己做早饭给自己吃,今天早上原本要煎鸡蛋来着,结果全糊了。”
  “那你要是一直学不会做饭怎么办?”
  许清宴不想在朋友面前失了面子,强硬地说:“做饭很简单的,比考试还简单,我迟早会学会的,到时候就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既然简单,那你还把鸡蛋煎糊了。”
  “那…那是我不小心煎糊的,凡事总有个开头。”
  许清宴从包里拿出牛奶,递给孙辛迪,说道:“这个牛奶好喝,蛋白质和钙更高。”
  孙辛迪拒绝说:“我这几天不能喝凉的。”似乎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又说道:“这…这几天要考试,我怕考到一半闹肚子。”
  两人离得近,在阳光下许清宴可以看见孙辛迪脸上的绒毛,像颗熟透了的水蜜桃。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巷子口,路上又遇到几个熟识的同学,一起结伴上学去了。
  赵一娴洗过孙辛迪吃完的碗筷,又把厨房的地拖了,看了眼时间,自己也该去店里开门了。
  赵一娴和孙丰原本是在同一间工厂上班的,但是十年前工厂倒闭,两人拿了一笔遣散费回了家。遣散费不多,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没多久就花完了。赵一娴找高中时期的朋友尤美静借了一笔钱,开起了一家粥店。店铺离家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的时间,方便上下班,照顾孩子。
  来光顾的大多数是住在长河路的人,阿婶阿伯比较多。店铺生意一般,但解决一家人温饱是没问题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还完了当初向朋友借的钱,她的心也逐渐轻松起来。
  再好的关系,一涉及到钱都会变味,久而久之,欠钱的人在这段关系里觉得低人一等了,当初的友谊不在,只变成了债务关系。幸好,这么多年以来,她和尤美静的感情一直坚如礕石,尤美静依旧像从前那样对她,她在尤美静面前从未感到过自卑。
  赵记粥铺,店门前排起了长龙,人一个接着一个,后面一个排着队的男孩正拿着自拍杆,高高举起,说道:“坐了一夜的车,来打卡赵记粥铺,各位点点关注,带你们云吃粥。”
  一个穿着黄色连衣裙的女孩站在店门口,比着“耶”的手势,在她前面的是一个男孩,应该是他男朋友,正举着手机在为她拍照。
  赵一娴后退了几步,仔细看了下店名,没错啊,是自己的店,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她挤进人群,说道:“让一让,我要来上班。”
  正在收银台算钱的许柔正被一群要结账的客人包围着,见到老板来了,眼睛顿时亮了,说道:“姐,你可算来了,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啊,我都快忙死了。”
  “先算我的,我是两碗枸杞红枣粥,多少钱?”一个中年男子提着一袋打包好的粥,另一只手拿着手机,手机停在扫一扫的页面。
  赵一娴挤进柜台里,放下背着的帆布包,对着中年男子说:“两碗枸杞红枣粥十六元。”她又从柜台的抽屉里翻出一个二维码牌子,说道:“你扫这个也可以。”
  中年男子扫完码离开后,一个年轻女孩说:“皮蛋瘦肉粥多少钱?”
  赵一娴说:“十元。”
  赵一娴看着眼前的年轻女孩,这人是生面孔,听口音不像本地人,问道:“你是第一次来吗?你是在哪里知道这家店的?”
  年轻女孩刚好付完款,手机点到另一个页面,指了指一个视频说:“我是看到一个美食博主发的探店vlog才知道有这家粥店的。”
  赵一娴看了一眼视频里的人,视频里的两人是一对情侣,上周来过她的店。那天下午,顾客比较少,那一对情侣把店里所有口味的粥都各点了一份,各口味都只吃了一点就走了,许柔去收拾碗筷的时候还说了句真浪费。
  灶台盛粥的就只有一个人,郭慧忙得不可开交,连抬眼都没时间,她的手不停地在装着粥的桶里盛粥。
  郭慧朝着赵一娴说道:“老板,这咋回事嘛,我今天要累死了,累死就算了,还快被挤死了,你看这人都挤来我旁边了。”她戴着透明的pe口罩,一说话口罩上就满了水蒸汽。
  小小的一家粥铺里都是人,本来地方就不大,现在连转身都困难。没办法,赵一娴只能把桌椅都叠起来,今天取消堂食,要吃粥的统一打包回去。
  赵子娟在菜市场买完菜,懒得回家再煮饭,准备去女儿粥店吃一碗粥,看着店门前被围得水泄不通。
  沈青山说:“今天发生了什么,这么多人?”
  “我也不清楚。”赵子娟说,“我们去旁边吃点小馄饨。”
  粥店旁边是一家馄饨店,是王婆婆开的。王婆婆开这家馄饨店也有三十年了,住在长河路的人基本都吃过王婆婆的馄饨。
  “一娴这回可赚大了。”刘丽芬朝着赵子娟说,“我看一娴可比孙丰有出息多了。”
  “孙丰?”赵子娟每次听到女婿的名字,都会冷哼,“孙丰哪里能和一娴比,一娴多勤劳,也就是一娴命苦,摊上这么个不靠谱的丈夫。”
  刘丽芬看了一眼坐在里面的王婆婆,然后压低音量说:“孙丰打过一娴吗?王婆婆的儿子就是成天喝酒,喝醉了就打老婆,昨天他老婆闹着回娘家了。”
  赵子娟说:“他敢?他要是敢打一娴,我第一个把他扫地出门。”
  刘丽芬说:“一娴长得好看,当初和孙丰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不怎么相配,但是当时孙丰也胜在年轻,长得也算周正,那小年轻找小年轻没什么不对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一娴还是那么漂亮,孙丰变得苍老了些,人也发福了,看起来不大配了。”
  赵子娟说:“当初我也不同意,但一娴一直坚持要嫁给孙丰,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就一娴一个孩子,再不满意也得答应。”
  王婆婆端来三碗馄饨说:“一娴就是运气差,没考上大学,要是上了大学,哪里还能找孙丰这样的人?当初我记得有一个长得蛮俊,个子高高的男生,和一娴一起上下学的那个。他们经常一起来我这里吃馄饨,我当时还以为他们在恋爱呢,一娴和他倒是般配。”
  赵子娟说:“一娴当时一门心思都花在读书上了,哪有时间谈恋爱。只是运气太差了,高考前竟然发烧,发烧了也不讲,就这样一直烧着去考试,晕倒在考场上,导致最后没考上大学。”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