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的谢氏拎起长刀——残卷【完结+番外】
时间:2024-03-18 14:51:32

  当夜魏时同前往桃枝宅邸,灵堂中陈列着棺椁 ,谢绮尸身躺在棺中,音容平和,如同沉睡一般。
  等真正看见她的尸身,魏时同一直隐忍的悲痛,自遥远的过去呼啸而来,死死扣住棺椁,怆然道:“世上再没有真正中意我的人了……”
  次年,天子禅位,魏时同称帝,立国号为齐,追授谢绮皇后位 ,谥号德武。
  江银廓在谢绮受封后,向魏时同上书 ,请求返回贺州,魏时同允许。
  出发时正值夏日,天气溽热,江银廓乘舟走水路,临走前,禁军统帅聂元景代皇帝前来相送。
  聂元景出身微寒,一路借军功上位 ,行止没有士族斯文,加之与江银廓相熟 ,言辞间也并不生分。
  渡口相送,聂元景问她为何不留下,继续在王城中任职。
  江银廓只是望着他笑,“我只是继承先皇后遗愿,致情于山川明月,失约人间浊世 ,不拘泥富贵功名,独身一人,轻舟双桨,苍山顶,水云间,落花风轻。”
  自此以后,十四年间,江银廓揣着谢绮的遗愿,踏遍齐国全境,因江蛟去世,返回贺州,继承节度使位。
  第十九年后,天子城发丧,魏时同重病难治,死于含章殿。
  丧报传到贺州时,当夜下了一场大雪,谢绮独自坐在节镇府司的石亭中,手中握着信件 ,聆听满园风雪声,旧事恍若隔世,各中心绪难以言说。
  大雪尽了,夜空中浓云扩散,露出漆黑天穹和璀璨星辰。
  府司中的差役巡夜,发现室内有灯光,提灯路过间,发现江银廓枯坐石亭之中,纹丝不动,于是走上前上前验看。
  云层被风拂去,一盏半月透出来,空庭落雪,被银光照亮,落在江银廓的肩膀上,她的手中握着信件,早已气绝多时,尸身冰凉。
  节镇府司中,惊惶的呼喝声,穿透了寂静的雪夜。
  (正文完)
第29章 番外 聂元景
  聂元景在城外搬尸。
  围城战打了半年,他所在的军队是攻方,如今节度使下令班师,这城下死了五万士兵,如今否要留在此地,先化作粪 ,后化作土。
  聂元景去搬动下一具尸体时,他愣住了,那人与敌军的士兵叠在一起,相互被长槊刺穿,尸体的脸被烟火熏黑,聂元景望着尸体,愣了一下,弯身抹去尸体脸上的黑灰。
  死的不是别人,正是郭三台。
  他的脑子仿佛被攻城锤撞了一下,沉默半晌,他叹了口气,伸手去剥他的胄甲。
  共事的士兵见状,以为他要夺死人财,大骂着握住他的手。
  “聂元景,发死人才不得好死啊!”
  一转头,发现是郭三台,火气更盛。
  “最好的兄弟也不放过?你想钱想疯了吧?”
  人的成见足以遮天蔽日,就算聂元景加入正规军,乞活军的影子依旧深深刻在他的身上。
  他抬头望对方一眼,没有争辩,只是回答:“这副铠甲,我想带给她老婆,人没了,大火一烧,骨灰拌作一堆,无人收敛,留一副铠甲,也算是念想。”
  士兵张张口,心知是误会,这才松开手。
  说起郭三台的妻子,士兵也有印象,有一次烤火时,郭三台与众人闲谈,说起自家老婆时,两眼放光,将他老婆说得如同天仙一般,同僚中有人嫉妒,说了几句贬损他老婆的话,结果被郭三台打掉了一颗牙。
  士兵问他:“你知道郭三台家住何处?”
  “知道。”
  此时聂元景已经脱下铠甲,起身间 ,最后望了一眼郭三台被洞穿的尸体。
  “我和他约好,若他死,我去给他老婆送军饷,若我死,我将军饷送给他。”
  一行四五万,归来两三千。
  聂元景幸运地活了下来,寻人打听郭三台住址的方向,轻衣简装,走了一个半月,来到他的故乡。
  进村时,聂元景偶遇几个路人,拦下询问郭三台住处,路人的眼中充满了探究与好奇,伸手指了一个方向。
  路人打听:“你是什么人啊?”
  许是村中闭塞,对外来人心存芥蒂,聂元景想了想,决定胡编。
  “我是郭三台家的亲戚。”
  路人笑得意味深长:“郭三台打小长在这里,每没听说过你这个亲戚啊?这位相公,是外向来的吧?”
  聂元景面色不变,”我是娘家的亲戚。”
  “哦……”路人点点头,又努力回忆着,“可郭家媳妇成亲的时候 ,也没见过有亲戚来参加婚礼啊。”
  等再转头,发现聂元景已经走远了。
  聂元景按着路人的指点 ,来到一处草庐,他站在门外,望着院中正提着水桶的女人。
  正如郭三台所言,她身材细瘦,生了一双泉水似的眼睛,右脸上有一记瘢痕,是一道陈年刀伤。
  “你可是骆君?”
  骆君闻声望向门外,看见一只陌生的身影,点点头。
  来之前,聂元景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说辞,等真正来到苦主面前,像是被塞住喉舌,他只好解下身后的包袱 ,拿出染血的胄甲,递给骆君。
  骆君望着着一血迹斑斑的盔甲,水桶乍然脱手,半晌红了眼眶。
  她的丈夫死了,战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无人看顾他的尸骨。
  聂元景将胄甲递到她面前,有些笨拙,“这是三台兄的甲,人不在了,这甲……就留作念想。”
  骆君接过胄甲时,哭声从齿缝间溢出,散入风中。
  -
  哭过的骆君,没有忘记给他饭食。
  残阳将尽 ,骆君点燃油灯,给聂元景端了一碗黍米饭,撒上一层砂糖。
  聂元景提起筷子,大口吞嚼。
  昏光中传来的抽吸声。
  开口间,骆君的鼻音浓重:“你从哪里来?”
  “并州。”聂元景腮帮鼓涨,专心地盯着碗。
  “三百余里……若不是同乡,不会来这么远报丧。”骆君喃喃自语,目光瞥向他,“我没在村里见过你。”
  聂元景放下碗,左手伸进怀中,摸了半天,掏出一只布袋,他放在桌前,伸手推到骆君面前。
  “这是三台兄的军饷,我俩曾说好,若他战死,我替他将军饷交给你,若我战死,我的军饷交给他。”
  “你没有亲眷吗?”
  “没有,我五岁那年,母亲为了寻活路,丢下我跑了,我被一算命的瞎子收留,十岁那年战乱,瞎子被乱兵杀了,我靠乞食活命,十三岁,两张大饼买了我的命 ,我便从了军,哪里有战事,便去哪里寻活路。”
  骆君安静地听他说,心知这人是乞活军。
  光影中,却又听他开口。
  “是三台兄将我弄进了正规军,还教我识了半年字 ,这份恩情我得还。”
  灰蓝色的天幕张开,吞并了最后一抹晖光,骆君望着床榻上的胄甲 ,上面早已是千疮百孔。
  骆君淡声说道:“他是怎么死的?”
  “被长槊刺死在城下。”
  聂元景停止咀嚼,说的言简意赅,隐去了许多细节,他不想告诉对方自己在尸堆中找到郭三台的样子 ,身体早已被长槊戳出许多窟窿,腑脏沿着伤口流出来,挂在胄甲外 ,他将那些内脏塞回去,才勉强脱下这副盔甲。
  骆君留聂元景在家中留宿,他躺在床上,暗夜的微光照进窗扉,他空睁着双眼,借星光望向模糊的房梁,思绪不禁回到在营垒中的旧事。
  郭三台十分喜欢他的妻子,每逢闲谈必提与妻子旧事,说自己的妻子是大户人家出身,识文断字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果不是破了相,这辈子都轮不上自己。
  当时有人说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未必是大小姐,搞不好是勾栏院里卖笑的,编排两句骗骗你这匹夫。
  说话之人当时还在笑,全然没有注意到,郭三台的拳头已经到了眼前,最后那人生生被郭三台砸断一颗牙齿。
  自此以后,没人敢开关于他妻子的玩笑。
  骆君最终没有留下那副铠甲。
  第二日,聂元景起身时,发现骆君正蹲坐在木盆前清洗铠甲,泥与血顺着水流,沿甲片流淌,将清水染成褐色。
  她小心用布擦干,立在院中晾晒,见他来,又走进伙房,从灶台见端出一碗粥。
  “吃吧。”
  聂元景伸手接过时 ,骆君扭头望向院外,只见几个同村的男子路过院墙外,有意无意朝院中张望。
  骆君收了视线,“你今日能不能随我去个地方?”
  聂元景端着碗,点了点头。
  等胄甲晒干时,骆君将它装好,带着两把锹,叫聂元景出门。
  聂元景问:“你要做衣冠冢?”
  “暴尸荒野,不得归处,至少让三台有个受香火的地方,黄泉路上,也好走一些。”
  路上遇见几个结伴的村妇,望见聂元景,目光里有些探究的意味,与骆君打照面,依然笑着打招呼。
  其中有望着聂元景问她:“这是你家亲戚吗?”
  骆君说:“是我家的兄弟。”
  邻居的话音意味深长,“郭三台自小生活在村里,没听说过这位兄弟啊?是娘家的人吗?”
  骆君想了想,却也没有解释,只是应声。
  等走远了,聂元景开口。
  “嫂子为什么不说实话?”
  骆君并不为此羞愧,“我比你更了解这些人,就算你诚实,他们也会认为你在说谎。”
  他跟着骆君来到一片山林,丛林之下能望见一条比光粼粼的长河 ,岸边有牧马啃食草皮,却不见放牧人。
  二人山间挖了半人高的土坑,骆君手捧铠甲,庄重地放入坑中。
  填好土 ,摆好祭品,二人祭拜过逝者 ,坐在树下,吃着剩下的食物。
  聂元景坐在地上,从树影间望向河滩的马,他对马的印象,几乎都是来自于战场,骑兵披铠冲撞的队伍,长槊一挥,几条人命便消失在人间。
  “嫂子可会骑马?”
  “会,年幼时也会和玩伴打马球。”
  聂元景不禁侧目,好奇的心思被骆君捕捉到,于是骆君垂下捏着馒头的手。
  “我曾是宦官养女,幼年是长在王城,见得多了些。”
  原来郭三台不是吹嘘。
  他不禁好奇:“身份高贵,又为何会与三台兄相识?”
  骆君低头一笑,过了一会儿,重新启声:“因为世间好事不长久……”
  自幼生在高门是真 ,可获罪高门也是真。
  骆君那年十五岁,宦官因谋反被皇帝发现,一家三百余口悉数被杀,她备受宠爱,自然少不了枭首的下场。
  只是谋反的前一天,宦官似乎隐有预感,将她放在了城外的西山观中,说若不接她回来,便自己去寻出路。
  骆君看得宦官的思虑,本该吵着要回家,却一反常态没有胡闹,只和宦官说了一句,我等义父回来接我。
  意料之中,当晚宦官没有到来。
  来得是一名侍卫,是宦官的心腹,那人的衣物上沾满了血与灰,仿佛刚从某场争斗中脱身。
  见到她后,说得第一句话便是:主子死了,临死前让我送你远离王城。
  骆君只觉心头血冷透,颤声问了句,有多远。
  侍卫没有回答,只是带她上马,一路急行。
  最终他们还是没能躲过追兵。
  对方追着他们走了二十里,直到侍卫被箭簇射成筛子,而她因马匹失控坠入山崖。
  醒来时不知过了多久,骆君坐在地上,马尸在离她一百步的水涧边 ,也不知死了多久。
  从那时起,骆君开始流浪,有人觊觎她的姿色,于是她用短刀割破了脸 ,有人掳她为奴 ,她便在某天夜里,悄然抹了对方的脖子。
  直到一路行了几百里,流落二三年,后来在附近的镇上,她遇见卖柴的郭三台。
  山坡下,牧马人握着鞭子走向河滩,高声呼和,岸边的马匹渐渐汇成一堆。
  骆君望着坡下,“在别人眼中,郭三台或许很普通,但于我而言,他比万千世人好上百倍,他知我身份,却依然想娶我,郭三台在的地方,是我的栖身之所。” 过往与今昔交交叠,聂元景生出一些难言滋味,他在心中仔细品味,渐渐回过神来。
  那是嫉妒。
  骆君全然不知,站起身掸去裙摆上的土灰,将祭拜的物件装进筐中。
  见她要走,聂元景也站起身,捡起身边的铁锹。
  “送完三台,你要去哪儿?”
  聂元景闻声回头,骆君并没有望向他,低头只顾收捡酒杯。
  那一刻,他的脑子只剩一片空白,仗打得太久,他甚至没有意识到,离开了沙场,自己要怎么活。
  他迟迟不应声,骆君心中有了定数,提着篮筐说道:“既然无处可去,你便帮我收粮食吧,待粮食收好,说不定便有了想去的地方。”
  -
  战乱频发,村子里剩下的壮丁本就不多,骆君今年春日靠自己种了一些粮食,如今还在地里,若再不收,只怕熬不过今年冬天。
  她带聂元景去看,麦穗已经重得吹向地面,徐风吹过,带起草叶的响声。
  聂元景答应了骆君的请求,替她收割 ,二人也约定好,关于郭三台的死,只是他们之间的秘密。
  天刚亮,聂元景便拎着练到走进田中,他手中常年握着铁器,却从不是为了丰收。
  他置身金黄的良田中,迎着晨光弯下腰,虔诚得像一名信徒。
  骆君会比他晚一些到来,来时会带着午饭,都是寻常方便拿取的东西,今天是烙饼,明日是黍米饭。
  村庄闭塞,田地中忽然多出一张生面孔,不免引起村里人好奇,农作疲乏时,总有人站在远处,无声打量这位陌生人。
  但还是有胆大的,前来与聂元景打招呼。
  农富扛着镰刀路过,正巧遇见聂元景在地里收割,难免好奇。
  “你是郭家什么人啊?”
  等了半天,农夫不见聂元景回话,又上前几步,走到田坎前。
  “哎!问你话呢?”
  草帽之下抬起一双眼。
  聂元景只是安静望了他一眼,并没有兴趣与他闲谈。
  可农夫却不识相,放下农具,贴着沟边坐下。
  “我听说了,你在郭三台家住了好几天了。”
  农夫没听答案,内心更加蠢蠢欲动,希得到想要的答案,他的声音压低些许,再次问道:“你同我说句实话,你不是他亲戚吧?你俩是不是……”
  私通二字还未来得及说出口,聂元景握着镰刀的手忽然间停下,他缓缓抬起头,帽檐下的目光发冷,安静望向对方的脸。
  那视线令农夫发怵,下意识噤声,感觉再说下去,下一刻就会被那把镰刀一分为二。
  幸亏骆君的到来,救下农夫。
站内搜索: